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457 2016-05-15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7]
湖北省枣阳市育才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市民集会庆祝球队夺冠,此时几乎万人空巷,广场虽大,也有人满为患之虞。
B.安居工程实施的消息传来,小羊圈的老住户弹冠相庆,这下他们能有新房住了。
C.新的班主任对我们的关心无所不至,从学习到生活,到娱乐处处关怀着我们。
D.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无可厚非,但他错就错在装和骗上。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 )
A.逃亡到欧洲边境的叙利亚难民不少被堵在边境线上,夜晚和衣睡在地上,盖得除少数人有毛毯可充当被子外,大多数人挤在一起御寒。
B.这次比赛最终45人成功入围,经过二十四课时的项目培训,所有学员均通过了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传承人。
C.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整形,女性比例为83%,男性比例为17%,整个行业的年增速则在30%以上。
D.在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演讲,提出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开放合作、互信互利的主张和号召,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
③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
④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
⑤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
⑥告诉你的朋友,很怀念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光,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等
A.④①②⑤③⑥ B.⑤①②④③⑥
C.⑤④③②⑥① D.④⑤③⑥②①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书法艺术也在继承了秦代小篆写法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和技术表现。
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就是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李斯是法家人物的代表,法家之于审美采取的是“好质而恶饰”的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这也正是李斯小篆“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的原因。
秦亡汉兴,汉初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汉武帝时又采用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法家的审美思想相比,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讲实用性也讲审美性,这是汉代美学思想对于秦代美学思想的突破,也是汉代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以道、儒思想取代法家思想促使汉代审美趋于开放,那么,地域文化对于汉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到:“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浏览完整试题
与北国文化不同的是这种弥漫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南国楚文化,充满了想象、神人交织、赤兔金鸟、羽人戏龙……就像屈原《离骚》中所说的那样,“佩缤纷其繁饰兮,芳霏霏其弥章”。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其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无不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书法也是如此,汉代篆书线条一改秦篆的“玉箸”式样,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起笔时或藏或露,少有雷同;收笔处或作悬针,或为垂露,姿态万千;转折处或提或按,方圆兼备,虚实相生。瓦当铭文更能随形布势,随意生态,活泼多变。缪篆屈曲回环,鸟虫篆,笔画作鸟、虫、鱼状,更是将篆书的装饰意味、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圣人立象以尽意”,汉代流动瑰丽的篆书,所表达的正是汉代追求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森严的秦文化之“法”与浪漫的楚文化之“意”在汉代篆书里交融,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4.下列对“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篆书是汉代审美趋于开放的产物。汉代美学思想突破了秦代美学思想,讲实用也讲审美,促使了汉代篆书的繁荣。
B.楚汉浪漫主义取代了先秦的理性精神,主宰了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决定了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C.汉代篆书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特别是鸟虫篆更将篆书的装饰意味和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D.汉代篆书既有道家“无为”的审美观,也有儒家“文质”辩证统一的思想;既有秦文化的森严法度,也有楚文化的浪漫情怀。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审美上,李斯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他的小篆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体现了法家“好质而恶饰”的主张。
B.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没有了大篆的繁缛,风格更简易,是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
C.汉代融合了道家“无为而治”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强调“文”“质”辩证统一的审美观。
D.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南方楚文化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都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用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了全国文字。
B.汉代篆书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秦代小篆的写法,但与秦代小篆相比,它又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C.汉代篆书流动瑰丽,表达了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D.汉代篆书在汉代繁荣发展,它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
(本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特立独行潘光旦
杨海亮
潘光旦这个人,在冰心眼里,“是男子中理智、感情保持得最平衡的一个”;梁实秋也很欣赏他,说他“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学贯中西,头脑清晰,有独立见解,国文根底好”;入室弟子费孝通对恩师更是叹服:“他的性格是俗言所谓牛皮筋,是屈不折,拉不断,柔中之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他们的话,无论是点还是面,都令人信服。总的来说,潘光旦一生涉猎广博,在社会思想史、民族历史、教育思想等诸多领域都颇有造诣,是上个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一位光彩照人的泰斗。
潘光旦性格活跃,喜好运动。早年在清华学校念书时,迷上了跳高。一次跳高时,他纵身越过横竿,由于右脚用力过猛,着地后挫伤了膝盖。虽然极度疼痛,他却全然没有放在心上,结果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伤处感染了结核杆菌,不锯掉右腿就会危及生命,最后只好截肢。潘光旦在家休养了整整一年,也挺过了人生最昏暗的日子。之后,他从未将自己和“残废”二字联系在一起。他勉励自己说:“正常人能做的,我都能做。”
起初,潘光旦装过假腿,但麻烦太多,就干脆架拐代步。虽是独腿,但潘光旦不自卑、不气馁。相反,他坚持不懈地练习架拐走路,到后来行动敏捷,如常人一般。周末郊游散步,几乎从不缺席。此外,他还经常和朋友一起进行野外调查。在一张校友调查表的“爱好”栏里,他填的是旅行。
潘光旦一度将自己的书房定名为“胜残补阙斋”。顾名思义,“胜残”就是要战胜残疾,“补阙”就是要弥补缺陷。好友闻一多特意为他篆刻了一方“胜残补阙斋藏”的印章,以示道义上的支持和才智上的赞许。事实证明,潘光旦说到也做到了。
对于做学问,潘光旦自己总结说:“除了一部分天才外,只有四个字——‘抓住不放’,铢积寸累,自然会有豁然贯通的一日。”潘光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家,除了天资出众、勤奋过人之外,与他实事求是、独树一帜的治学态度也是密不可分的。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委把研究土家族是不是单一民族的任务交给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的潘光旦。潘光旦通读史籍,博览方志,深入研究,写出了《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一文,初步确认土家族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为了检验结论,潘光旦找机会去了两湖,在凤凰、恩施等地实地调查。土家人居住的地区到处是崇山峻岭,在崎岖山路中跋涉,对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来说都非常艰苦,潘光旦却毫无怨言。他架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拄着拐杖,历时65天,走访了18个县市,行程1.4万公里,作了几十次个人访谈,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中央有关部门根据潘光旦的报告,正式确认土家族是一个单一民族。
生活中的潘光旦具备“温、良、恭、俭、让”等诸多传统美德,但他不会畏首畏尾,不会明哲保身,不会趋利避害。该讲的话他敢讲,想做的事他就做,他的分寸感与世俗的分寸感并不是针针吻合。
在国民党最腐败的时代,潘光旦也严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他爱校如家,不徇私情。一次,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写信给潘光旦,想让两个儿子到清华旁听。潘光旦婉拒:“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果把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14年后,潘光旦又接到同类托请。时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沈钧儒,转托高教会对清华指令办理其孙旁听事宜,潘光旦认为这是“违例之举”,“于法绝对不妥”,并细数种种“不利”。其实,当时潘光旦已经不负责清华教务,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维护清华的制度,并且说服当事人,也不顾虑因此开罪于人。
展开余下试题
当朝权贵孔祥熙自称为孔子第七十五代孙。这位炙手可热的政客希望潘光旦能够撰文帮他证明,至于润笔费,自然用“丰厚”二字形容也绝不为过。潘光旦的答复却是没有留任何回旋余地:“山西没有一家是孔仲尼的后人。”要想潘光旦在专业范围内公然撒谎,门儿都没有。还有一例,更可佐证。1943年,潘光旦在新著《自由之路》中指责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把真自由与假自由刚好弄颠倒了,希望再版时予以更正,这样,“真假可以划分得更清楚,黑白可以表现得更分明”。对政治人物、“最高领导”大胆臧否,独抒己见,文人节操,书生意气,是那些犬儒没法比的。
潘光旦的嘴上常叼一支竹根大烟斗,斗腹上的铭文是:“形似龙,气如虹;德能容,智于通。”这十二字,是潘光旦的自勉,也是他为人的传神写照!
(选自《学习博览》2013年第6期,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虽是独腿,但潘光旦不自卑、不气馁;他坚持练习架拐走路,后来行动如常人般敏捷。他还经常在周末郊游散步,并以旅行为自己的爱好。
B.好友闻一多特意为他篆刻了一方“胜残补阙斋藏”的印章,是想鼓励他:战胜残疾,弥补缺陷。
C.潘光旦通读史籍,博览方志,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写出了《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一文,初步确认土家族是一个单一的民族。
D.在国民党最腐败的时代,潘光旦也严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从潘光旦严词拒绝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和当朝权贵孔祥熙就可以看出。
E.这篇传记从多个角度列举了多个事例来表现潘光旦的特立独行的品质,有力地突出了主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8.题传记开头引用冰心等三人对潘光旦的评价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潘光旦的特立独行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分析。
10.潘光旦的为人处世之道及治学态度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请就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
(本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初隶骑御马直,选为散直。宝元初,李无昊反,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破金汤城,略宥州,收其帐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尹洙为经略判官,青以指使见,洙与谈兵,善之,荐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以功累迁西上阁门副使,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仁宗以青数有战功,欲召见问以方略,会贼寇渭州,命图形以进。元昊称臣,徙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迁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又迁马军副都指挥使。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②犹存。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擢枢密副使。青在枢密四年,每出,士卒辄指目以相矜夸。
嘉祐中,京师大水,青避水徙家相国寺,行止殿上,人情颇疑,乃罢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明年二月,疽发髭,卒。帝发哀,赠中书令,谥武襄。
青为人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命取青画像入禁中,御制祭文,遣使赍中牢②祠其家。
(选自《宋史•狄青传》,有删节)
【注】 ①面涅:面部创伤的瘢痕 ②中牢:猪羊二牲。指古代一种祭祀的规格。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偏将屡为贼败 为:因为 B.皆披靡莫敢当 披靡:溃逃
C.略宥州 略:占领 D.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 知;掌管
1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表现狄青“深沉有智略”的一项是:
①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
②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
③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
④青在枢密四年,每出,士卒辄指目以相矜夸。
⑤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
⑥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⑤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3分) ( )
A.狄青善于骑射,李元昊谋反时,他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B.狄青经经略判官尹洙的推荐,得到了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后因为功劳大升迁很快。
C.狄青屡立战功,仁宗曾召他进京询问方略,后因战事紧迫,狄青再赴前线,画出作战地图送至京师,仁宗非常器重狄青,后升他为枢密副使。
D.狄青为人缜密寡言,考虑事情深思熟虑。行军打仗,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又与士兵同甘共苦,打仗时士兵都冲锋在前,因而屡建战功。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5分)
(2)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5)
四、诗歌鉴赏(题型注释)
(本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客 亭
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注】宝应元年秋,杜甫自绵州至梓州,时家在成都。秋晚,方迎家人再至梓州。因秋夜而赋此诗。
15.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6.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默写(题型注释)
17.(本题8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杜甫《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用“ , ”生动描写了春回大地草木勃发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作者归隐田园的快乐之情。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题型注释)
18.(本题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从取向上说, ① ,“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 ___②_____。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____③____。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展开余下试题
19.(本题5分)下面是《经济日报》对北京某次空气污染原因所作的分析示意图,请把这个示意图表达的意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七、作文(题型注释)
20.(本题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三位画家:
第一位,画一幅画需要很长时间。他说:“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我绘画极其严肃,我绝对不会像某些画家一样作画时像玩游戏。”
第二位,画一幅画的时间不长,有时一天甚至可以画好几幅。他说:“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能够让人喜悦、放松,感受心灵之美。我不会像有些画家画不出画来就觉得自己对艺术很严肃。”
第三位,画一幅画没有具体的时间。他说:“我想画就画,也不为什么。我认为艺术就像散步和工作一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A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B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于贬义。C无所不至:没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多指坏事,用于贬义。应改为无微不至。D无可厚非:不可以过分责难。应改无可非议。所以选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C
【解析】
试题分析:A“盖得除少数人有毛毯可充当被子外”杂糅。 B成分残缺,在“传承人”后加“的认证”。D“提出号召”搭配不当,“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前加“这”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B
5.C
6.D
【解析】
试题分析:
4.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B项,“取代”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 可知,“楚汉浪漫主义”“先秦理性精神”相辅相成。故选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C项,“文”“质”辩证统一是儒家审美观。另,汉代先后采用道家和儒家的治国思想,因此“融合”一说缺乏依据。故选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D项,“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属于无中生有,与原文无依据。故选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E项3分,A项2分,D项1分。
8.①从侧面表现传主潘光旦的性格特点、杰出才能和成就;②引用他人的评价,可以使文章对人物的 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③自然引出作者对传主的总体评价,二者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传主。
9.①独腿人生,身残志坚;②独行其是,治学唯实;③独抒己见,直来直去。
10.参考答案一:为人处世之道方面的启示:做人要直面逆境,乐观坚强,还要不畏强权,独抒己见。①面对自己的单腿人生,潘光旦不自卑、不气馁,坚持不懈地练习,到后来行动如常人一般,他身残志坚,用单腿演绎了卓越人生;②面对强权高官,他不卑不亢,坚持正义,坚守节操,绝不趋炎附势,从而维护了学校和自身的尊严。联系现实略。
参考答案二:治学态度方面的启示:治学要注重积累,刻苦勤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①他认为在做学问方面,除了一部分天才外,只有四个字——“抓住不放”,铢积寸累,自然会有豁然贯通的一日;②在研究过程中,他勤奋刻苦,脚踏实地,不畏艰难,持之以恒,胜利完成了国家民委交给他的任务。联系现实略。
【解析】
7.
试题分析:B项,闻一多特意为潘光旦篆刻印章是为了表示道义上的支持和才智上的赞许,而“战胜残疾,弥补缺陷”是潘光旦的自我勉励。C项,“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应是在文章写好之后。D项,“严词拒绝”的说法不准确。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文章开头引用他人的评价,可以从侧面展现传主的风采。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真实可信。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传主,为作者的介绍做铺垫。
考点: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潘光旦的特立独行体现在他的身体和精神不同的方面。身体上,他因为运动不慎而不得不截肢,之后只能用架拐走路,可以说是“特立独行”。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上的独特之处。“潘光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家,除了天资出众、勤奋过人之外,与他实事求是、独树一帜的治学态度也是密不可分的。”“他不会畏首畏尾,不会明哲保身,不会趋利避害。该讲的话他敢讲,想做的事 他就做,他的分寸感与世俗的分寸感并不是针针吻合。”
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从为人处世之道及治学态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学生首先要在文中找到有关这些方面的论述,之后由传主的精神品质引出启示。如此,如“他从未将自己和‘残废’二字联系在一起。他勉励自己说:“正常人能做的,我都能做。” 虽是独腿,但潘光旦不自卑、不气馁。相反,他坚持不懈地练习架拐走路,到后来行动敏捷,如常人一般”“顾名思义,‘胜残’就是要战胜残疾,‘补阙’就是要弥补缺陷”“对于做学问,潘光旦自己总结说:‘除了一部分天才外,只有四个字——‘抓住不放’,铢积寸累,自然会有豁然贯通的一日。’潘光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家,除了天资出众、勤奋过人之外,与他实事求是、独树一帜的治学态度也是密不可分的。”“他不会畏首畏尾,不会明哲保身,不会趋利避害。该讲的话他敢讲,想做的事 他就做,他的分寸感与世俗的分寸感并不是针针吻合”“在国民党最腐败的时代,潘光旦也严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这些内容都应该关注到。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
上一篇:
衡阳市八中2015级高一(下)单科竞赛
下一篇: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湖北省枣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