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575  2016-05-17
标签:苏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5]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愤懑(mèn) 戏谑(xuè) 粗犷(kuàng) 令人赧颜(nǎn)
B.偌大(nuò) 针砭(biān) 恫吓(dòng) 舐犊情深(shì)
C.豢养(juàn) 泥淖(nào) 蹩脚(bié) 自怨自艾(yì)
D.庖丁(páo) 横亘(gèn) 悚然(sǒng) 扛鼎之作(káng)
2.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
B.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C.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自主品牌汽车________,已具备了挑战国际品牌的水平。
②过去是不毛之地的高铁片区,如今________,高楼林立,道路纵横,显示出勃勃生机。
③在于正导演的《神雕侠侣》中,小龙女这个经典形象已________,成了一个泼辣撒娇女。
A.面目一新 面目全非 焕然一新
B.面目全非 焕然一新 面目一新
C.面目一新 焕然一新 面目全非
D.焕然一新 面目全非 面目一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公立医院是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政府肩负着管理医院、兴办医院和推进公共医院改革的重要责任。
B.10月1日上午,京珠高速乳源段发生一宗特大交通事故,高速公路交警、高速公路管理人员、120急救人员和相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救援。
C.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脱口而出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正是出于汪国真之手,而这句诗曾风靡几代人。
D.深受广大小朋友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这两部动画片被央视《新闻联播》点名批评,称其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
5.“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下列诗句与咏赞“四君子”无关的一项是( )
A.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D.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太祖之初至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从讨董卓,战于荥阳而卒。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
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追录臻父旧勋,赐爵关内侯,转为户曹掾。文帝即王位,为散骑常侍。及践阼,封安国亭侯。帝幸广陵,行中领军,从。征东大将军曹休表得降贼辞:“孙权[Z-x-x-k.Com]已在濡须口。”臻曰:“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考核降者,果守将诈所作也。
明帝即位,进封康乡侯,加侍中。诸葛亮寇天水,臻奏:“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到长安,亮退。还,复职,加光禄大夫。是时,帝方隆意于殿舍,臻数切谏。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诏曰:“殿舍不成,吾所留心,卿推之何?”臻上疏曰:“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臣每察校事,类皆如此,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迟矣。”


浏览完整试题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臻曰:“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戎夷,内修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俭行,军遂不利。
后迁为司空,徙司徒。正始中,进爵长垣侯,邑千户,封一子列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辄遣使祠焉 祠:祭拜
B.及践阼 践阼:即位;登基
C.诸葛亮寇天水 寇:侵犯
D.未可卒平 卒:最终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因其父卫兹随太祖曹操战死而受到曹操器重。文帝曹丕称帝后,任命卫臻为散骑常侍,封卫臻为安国亭侯。
B. 征东大将军曹休给曹丕送来表章,说得到了吴军降将的口供,称孙权已经来到濡须口,卫臻认为一定是敌军因害怕而散布的谣言。
C. 卫臻将殿中监擅自拘留了兰台令史这件事上奏明帝,明帝认为当初卫臻反对建造宫殿,自己已经收心,卫臻不应再管殿中监这件事。
D. 毋丘俭上疏明帝说不如姑且用国中闲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卫臻认为毋丘俭的想法太狂妄了。毋丘俭出兵果然失利。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是时,帝方隆意于殿舍,臻数切谏。(5分)
(2)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4分)
9.文中哪几件事能体现卫臻的深谋远虑?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康望湖亭①
苏轼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②术已虚。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②康时:即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1)本诗首联有什么作用?(3分)
(2)请赏析颔联的写景艺术。(4分)
(3)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可怜楼上月徘徊,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3)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远》)
(4)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5) ,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6)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7)蜂房水涡, 。(杜牧《阿房宫赋》)
(8)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春从心出
刘心武
(1)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2)愿有机会,被准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座位,静静地坐在那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象,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话剧,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神秘莫测,难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超级享受!
(3)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兴致。可是,我们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难道,非得当那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Z-X-X-K]弦般颤动的情愫么?
(4)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都应该抓紧购买,而自己囊中羞涩,欲壑难填——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强刺激的感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空如洗,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下,步行抱书回家真乃苦难的历程……及至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观书,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劲头,噫,亚赛小神仙!如今呢,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那些花花绿绿的出版物,虽然呈现着满坑满谷之势,不像以往那样隔着柜台,大半还得有劳售货员取拿,可以随意自选,浏览听便,可是,竟往往很难遇上一两本想买下的书,甚至带去打算购书的费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闷;终于淘出购得数种,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发上展读,那纸张没得说是雪白挺括的,装帧得也颇称“雅皮”,但仅是头一章,便几乎每页都有别字蹦出,如沙石硌牙,好不扫兴!
(5)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杂芜,仍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
(6)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南来雁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中酽酽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他,一时竟挥就了五首新作!放下电话,我也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然落红满地。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地葬花?一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熙熙攘攘,无情地在你跟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惆怅,你喟叹……但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12.作者在开篇强调“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浏览”?(6分)


展开余下试题13.结合文章内容,如何理解下面两句话。(4分)
(1)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
(2)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14.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①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人们最亲切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它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着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的人物,原因在哪里呢?
②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更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如果可以说,《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觉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那无可如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吗?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社会、人生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③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④但是,苏轼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摆脱的出世的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绝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轼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6.“苏轼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17.请简要概述文章第二段的论述思路。(6分)
18.请结合文章,阐释“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的内涵。(6分)
六、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花儿低低地对看花的人说:“少顾念我罢,我的朋友!让我自己安静着,开放着,你们的爱是我的烦扰。”——冰心《繁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见闻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诗歌除外)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答题纸
一、选择题(共7题21分,每题3分)
1 2 3 4 5 6 7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8.(1)(5分)
(2)(4分)
9.(4分)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10.(1)(3分)

(2)(4分)

(3)(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 (2)
(3) (4)
(5) (6)
(7) (8)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6分)


13.(1)(2分)

(2)(2分)

14.(4分)


15.(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6分)


17.(6分)



18.(6分)





展开余下试题高二下语文答案
1. C
2.B(对亡妻的悼念。ACD是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3答案:C解析:根据语境比较成语的细微差别。面目一新: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焕然一新: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面目全非: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含贬义。
4.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且有语序问题,“公立医院”是“举措”错,“管理医院、兴办医院”顺序颠倒;B.不合逻辑,“高速公路交警、高速公路管理人员、120急救人员和相关人员”并列不当,把“和”改为“等”;D.偷换主语,应在“称其存在”前加“央视”。
5.A (A项咏赞荷花)
6.【D】 解析:卒:通“猝”,仓促,急速。
7.(3分)A(曹丕即魏王王位后,任命卫臻为散射常侍。等到当了皇帝,曹丕又封卫臻为安国亭侯。)
8.【答案】(1)当时(这时),明帝正热衷于修建宫殿,卫臻多次直言规劝。(“方”1分,“隆意”1分,“数”1分,“切谏”1分,句子通顺1分)
【答案】(2)毋丘俭所说的都是战国时代使用的琐屑的计谋,并非成就王业者应该做的大事。(“陈”“细术”、“非……也”判断句式各1分,句子通顺1分)
9①识破吴国降将的谎言; ②建议派兵断绝诸葛亮粮道; ③反对收押兰台令史;④反对出兵攻辽。(答出一点得1分,四点4分)
参考译文:
卫臻,字公振,陈留郡襄邑县人。父亲卫兹,节操高尚,曾拒绝三公的征召。太祖(曹操)初次到陈留郡,卫兹就说:“平定天下的人,必定是这个人啊。”曹操也觉得卫兹很奇特,好几次去他那里商议大事。后来卫兹跟随曹操讨伐董卓,战死在荥阳。太祖(曹操)每次从郡境内路过,必定派遣使者前去祭拜他(卫兹)。
正值曹操奉诏为献帝到魏地挑选贵人,他借此上表让卫臻留下来担任参丞相军事。为追念其父卫兹的功勋,又赐封卫臻为关内侯,转任户曹掾。曹丕即魏王王位后,任命卫臻为散射常侍。等到当了皇帝,曹丕又封卫臻为安国亭侯。曹丕要亲自去广陵,让卫臻做中领军,陪同前往。征东大将军曹休给曹丕送来表章,说得到了吴军降将的口供,称“孙权已经来到濡须口”。卫臻说:“孙权虽然有长江作依靠,却也不敢和我军抗衡,这一定是敌军因害怕而散布的谣言。”待详细审问降将后,才知道果然是吴军守将制造的谣言。
明帝曹睿即位,卫臻被晋封为康乡侯,加封为侍中。诸葛亮进犯天水,卫臻向明帝建议说:“应该派一支奇兵急赴散关,断绝蜀军粮道。”明帝就任命卫臻为征蜀将军,授予他符节,让他都督指挥这次军事行动,刚到长安,诸葛亮就退兵了。卫臻回到洛阳后,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又加封为光禄大夫。当时,明帝正热衷于修建宫殿,卫臻多次恳切地规劝。等到殿中监擅自拘留了兰台令史,卫臻又把这事报告了明帝。明帝下诏说:“宫殿盖不成,我已经收心了,你怎么又管起这事来了呢?”卫臻上疏说:“古代制定处置越权官员的法规,不是因为厌恶他们办事太勤勉,确实是因为收益小而损失大啊。臣每天观察这类事情,大多如此。因此,我恐怕将来各职司会逐渐越职,以至犯了大罪。”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明帝说:“陛下即位以来,没有做出得以书写记载的业绩。眼下吴、蜀倚仗地势险要,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平定的,不如姑且用国中闲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卫臻对明帝说:“毋丘俭所说的都是战国时代使用的琐屑的计谋,并非成就王业者应该做的大事。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而我国仍旧按兵不动,休养将士,没有最终寻找机会讨伐它,实在是因为老百姓疲惫劳累的缘故。况且辽东的头领公孙渊从小生长在海上,对辽东的统治已经沿续了三代,他们对外安抚少数民族,对内整修武备习练战阵,而毋丘俭却想用一部分军队长驱直入,早上到达,晚上就回来,他的想法太狂妄了。”毋丘俭出兵果然失利。
后来卫臻升任司空,转任司徒。正始年间,卫臻晋爵为长垣侯,食邑一千户,他的一个儿子被赐封为列侯。
10.(1)(3分)①照应诗歌题目;②交代渡湖的季节与地点;③奠定全诗凄凉感伤的情感基调(渲染了凄凉的气氛)。(每点1分)
(2)(4分)①动静结合。“片帆”动,“一山”静;②借景抒情。秋风劲吹,片帆急渡,暮霭弥漫,孤山静立,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每点2分)
(3)(3分)①报国无门的愤懑(济世无术的无奈);②漂泊异乡的孤苦;③思归不得的忧伤。(每点1分)
12.①在没有演出的剧场,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②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 ③以往和如今买书的不同经历。(6分,1点2分)
13.(1)①人生如书,书如人生。②人生诡谲,犹如书林杂芜。③人生要追求活着的真谛,犹如要从书林中淘出善本精品。 (2分,1点1分,答出2点即可)(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面对生活、珍惜青春的乐观心态。(2分)
14.①内容上:这件事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②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发了下文的议论。 (4分,1点2分)
15.(1)以感激、敬畏之心面对人生,珍惜并享受人生的每一段历程。(2)面对人生的鱼龙混杂,要善于辨别,并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3)面对社会中追名逐利、无情无义等现象,要积极乐观,诗意地去看待。(6分,1点2分)
16.①苏轼最早在诗文中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感和厌倦感。②苏轼在美学上追求一种质朴平淡的美,他发现陶渊明的美与真谛,并将之抬高到极高的境地,使陶诗自此以后备受关注,广为流传。③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浪漫主义思潮具有重要的先驱作用。(每点2分)
17.①首先提出自己的看法: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比前人更深刻的人生空漠之感;②接着进一步阐述苏东坡的人生空漠之感比任何前人都要更深刻、更沉重
标签:苏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清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