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894  2016-06-30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4]
八年级下册诗词赏析复习题
八年级下册诗词赏析复习题
一、《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1、诗中点名饯别季节的是 字,点名饯别地点的是 。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诗歌的基调是 。
2、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运用历史典故表达李云和自己才能的两句诗是: , 。
3、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的哪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极度忧愁的句子是哪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限2个字)。
2.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3、下面对《渔家傲》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功业、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4、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5.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7、你认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作何解释? 此句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8、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
三、《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28 字,写了十种景物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2、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飘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浏览完整试题3、第1句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4、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2、诗中引用 和 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无限 之情。
3.颈联 , 。两句,尽显 的气概。蕴含了的哲理是: 。
4、尾联点明 题意,表现了诗人 的意志和 的精神。
5、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五、《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关于诗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人别离的伤感情景。
B.颈联用“晓镜”、“夜吟”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
C,全诗把别后的相思写得缠绵悱侧,情景交融。
D.诗人与相爱的人分别因为有“青鸟探看”,诗中还充溢着离别的旷达和欢愉。
2、颈联中用 比喻 ,暗示诗人 的情感。
3、歌颂和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有李商隐《无题》中的 , ;有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 ;有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成为不朽的名句,请任度选一个角度(或内容;或写法;或情感;或与现实生活联系等)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字以内)。
六、《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出自诗中的一个成语是 ,点名季节和烘托人物心情的是 字。
2、诗中写眼前景物的句子是 ,表达了诗人 (限填两字)的情感。
3、诗中的名句是哪两句?试作简单的赏析。
七、《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既称颂了李、杜诗歌巨大作用,又指出其局限性诗句是 ,

2、这首诗主旨句是: , 。
3、此诗表达作者对文学创作的观点是什么?
八下诗歌赏析复习题答案
一、《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1、秋;高楼;烦忧。2、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表达了作者内心烦忧无法排解的苦闷心情。4、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
二、《渔家傲》1、雁去2、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3、C 4、D 5、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6、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7、睡觉;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三、《天净沙•秋思》1、 “秋思之祖”; 思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C 3、此句3个名词连用,点出一幅凄凉的秋景图:天色黄昏,夕照下的枯藤攀附在老树上,树头站立几点寒鸦。秋天本来就容易使旅人产生悲凉之感,特别是在苍然暮色中,更会惹动旅人的思乡之情;“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D 2、闻笛赋 ;烂柯人; 悲痛惆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慷慨激昂;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4、酬乐天;坚定;乐观。5、烦忧或愤激;此题是开放性题目,可在“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发挥,描绘出画面来。
五、1、D 2、丝;思;对爱情忠贞不渝。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4、从内容的角度赏析:与相爱的人离别但相思是无尽的,就像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像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从写法(修辞)的角度赏析: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丝”与“思谐音双关,写出了爱之深,思之久,情之切。从情感角度看: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从现实的角度赏析:用春蚕吐丝,蜡烛燃烧来形容奉献者的献身精神,名句焕发了新的光彩。
六、《夜雨寄北》1、剪烛西窗;秋。2、巴山夜雨涨秋池;孤寂、凄凉、冷落等均可。3、可从内容、情感、写法等方面来写。如从内容上赏析: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西窗下一起深夜秉烛长谈,再诉说在巴山夜雨时想你的心情。从情感上赏析:从眼前遥想异日重逢的向往、喜悦心情。从写法上赏析:发挥想象创造了美好意境。
七、《论诗》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3、这首诗从文学的角度阐明诗歌创作必须随着时代而变法,应具有时代特点和创新精神的道理。 (182.89.76.142)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八年级下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