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572  2016-07-17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2]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熟语)
10.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1)江苏一区环保局长因________排污不达标造纸厂被判刑。(爱护、庇护、保护)
(2)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发展壮大只能走西方国家已经走过的对外侵略扩张、掠夺资源、先污染后治理,以及社会两极分化的老路,这显然是________和荒谬的。(果断、武断、决断)
解析:(1)爱护:爱惜并保护,褒义词;庇护:指袒护,贬义词;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中性词。根据句意,应选“庇护”。(2)说某人办事“果断”,是褒奖;用“武断”一词,则含有贬斥、否定或憎恨之意;而“决断”一词基本上属中性词。根据句意,应选“武断”。
11.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1)思考了一夜,爷儿俩决定明早__________进城买粮种。(动身、启程)
(2)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外交官当天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________,讨论一份由美英法共同起草的关于叙化武问题的决议草案。(商量、磋商)
解析:(1)“启程”书面语体色彩浓;“动身”口头语体色彩浓。结合语境当选口语“动身”。(2)“商量”“磋商”都指商讨问题。“商量”口头语体色彩浓;“磋商”书面语体色彩浓。根据句意,应选“磋商”。
1.看词性异同
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就不同,我们只有把握了词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虚词。
2.看搭配情况
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换用。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一些虚词如有多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常用的成套关联词语:
表并列的 一方面……另一方面…… 有时……有时……既(又)……又……
表选择的 不是……就是…… 是……还是……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表递进的 不但……而且…… 尚且……何况……
表转折的 虽然……但是…… 尽管……可是……
表条件的 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都……
不管……总是……
表假设的 如果……那么…… 即使……也……
表因果的 因为……所以…… 既然……就……
3.看语气辨析
主要是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多加体会揣摩。有些虚词必须用在表疑问的句子中,用在陈述句中就不合语法。有些虚词用来表达委婉语气,有些用来表达强调语气。
4.看假设与事实
这种方法其实是“看语气辨析”的延伸。关联词语中有些表示的是假设语气,有些表示的是既成事实,如果辨别不清,就可能出错。
5.看标点符号判断
有些关联词语在使用时可以用标点符号与分句隔开,如“因此”“其实”“确实”“相反”。借助这一点,对辨析虚词也有帮助。
6.看位置
虚词的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比如“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比如“却”“然而”“至于”“以致”。在例句中的位置不对,就是误用。复句中出现成对关联词,如果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虚词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虚词用在主语前。
7.看语体色彩
有些虚词使用随意,属日常口语,不能用于书面语色彩浓重的句子中。
8.看主客体
如果不能正确辨别介词(如“对”和“对于”)引出的对象是主体还是客体,就容易导致主客体颠倒,误用虚词。
9.看其前后连接信息


浏览完整试题有些虚词用来连接词语或短语,有些虚词用来连接句子,了解了这种用法,辨析时就不会出错。
10.看句子结构
虚词的使用应切合语境的需求,如果滥用,往往会造成语意的累赘、重复,甚至破坏句子的结构。
[对点练]
12.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1)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_______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偶尔、偶然)
(2)一场胜利,让恒大刷新了中国足坛的诸多纪录,但相较于恒大的野心,这一切才________开始。(刚才、刚刚)
解析:(1)“偶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尔”常作副词,修饰动词;“偶然”常作形容词,修饰名词。语境中用于修饰“飘落”,所以应选“偶尔”。(2)“刚才”是时间名词,它不能充当“开始”的状语,应该用时间副词“刚刚”。
13.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1)在气温接近或超过37 ℃时,皮肤不但散热功能减弱,__________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而且、反而)
(2)重要的东西有时也会迟来一步,无论是爱情________生活。(和、还是)
解析:(1)“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则只与“反而”搭配。根据句意,应选“反而”。(2)“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如“和”)搭配。根据句意,应选“还是”。
14.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1)他是刚进车间的新工人,做起活来________慢一些。(未免、不免)
(2)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_学习外语呢?(何况、况且)
(3)去图书馆,________去电影院?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或者、还是)
解析:(1)“未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他是刚进车间的新工人”正是“做起活来慢”的原因,此处是对“他”的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因此,结合语气判断,应选“不免”。(2)“况且”常与“还”搭配;“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因此,应选“何况”。(3)“或者”只能用于陈述语气,此处应用“还是”。
15.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1)__________路途遥远,他还是坚持要去。(不管、尽管)
(2)__________路途有多远,我都要去。(尽管、不管)
解析:(1)“路途遥远”是事实,根据句意,应选“尽管”。(2)“路途有多远”是假设,根据句意,应选“不管”。
16.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________,学习是无止境的。(因而、因此)
解析:“因而”一般不能用标点与分句隔开,应选“因此”。
17.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是否恰当。
(1)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做最后决定。
(2)他因为名字中有个“海”字,年纪又比大伙长两三岁,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
答:                                    
                                    
解析:(1)“至于”表示另提一事,用在后一分句开头,应该放在“哪所”前。(2)句中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他”,后面分句的主语是“大家”,二者不一致,所以,“因为”应调到主语“他”前面。与之相似的虚词还有“不仅”“除了”“不但”等。
18.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是否恰当。
咱们去散散步吧,或者去看电影,别总这么闲坐着。
答:                                    
                                    
解析:“或者”书面语色彩过浓,应改为用于口语的“要么”。
19.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是否恰当。
他的深情厚谊,对我来说,一直是牢记在心的。
答:                                    
                                    
解析:应改为“对他的深情厚谊,我一直是牢记在心的”。20.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是否恰当。
(1)又要有周密的计划,又要有切实的措施。
(2)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既有理论经验又有实践经验。
答:                                    
                                    
                                    
解析:“又……又……”通常用来连接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而“既……又……”一般连接并列的句子。(1)根据句意,应改为“既……又……”。(2)应改为“又……又……”。其他类似的虚词有“或”与“或者”,“乃至”与“以至、以致”,前者均用来连接词语,后者均用来连接句子。
21.指出下面句子在虚词使用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1)《物权法》深受广大群众所欢迎。
(2)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开阔的心胸,就是对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答:                                    
                                    
                                    
解析:(1)句中“受……欢迎”是一个完整的表意结构,再用“所”就显得累赘。(2)虚词的脱漏会直接导致成分的残缺,甚至影响到语意的表达。句中“自己”前脱漏了介词“与”,造成语意不连贯。
成语易误类型主要有八种: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误用、重复矛盾、搭配不当、敬谦错位、顾此失彼和近义成语混用。
1.辨清关键字义,避免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误用有个特点,表面上看放在原文中很贴切,但那只是照字面理解。很多成语有转义、比喻义。判断这种误用类型的方法只有一个:必须理解该成语的实质意义。为此,对成语中的关键字眼要细加关注,如“不足为训”中的“训”不是“教训”,而是“准则”;成语多约定俗成,源于典故,故要参透本义,如“刻舟求剑”,还要关注意义的整体,因为成语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如“胸有成竹”。


展开余下试题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①不足为训(准则)     ②不刊之论(更改)
③久假不归(借) ④危言正色(正直)
⑤七月流火(火星) ⑥屡试不爽(差错)
⑦一文不名(占有) ⑧哀而不伤(悲伤)
⑨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⑩犯而不校(计较)
○11一傅众咻(教导) ○12差强人意(稍微)
○13安土重迁(不轻易) ○14细大不捐(抛弃)
○15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16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修改)
[对点练]
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班主任说周一下午要带我们去春游,全班同学个个闻过则喜。
B.经过招贤纳士,现在的测绘局真是人才辈出。
C.亚运会上,釜山市的体育馆中第150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那嘹亮激越的乐曲声至今仍不绝如缕地在耳边回响。
D.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了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名单之中。
解析:选D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使用无误。A项,“闻过则喜”比喻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不是指听了别人的话后就欢喜。可改用“喜出望外”。B项,“人才辈出”指人才一代代涌现,“辈”,一代代。不能理解为“人才多”。应改用“人才济济”。C项,“不绝如缕”指像一根细线连着,几乎要断。比喻形势十分危急,也比喻声音细微悠长。不能仅仅理解为“不断地、不停地”。
2.记准成语的适用对象,避免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的适用对象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或“针对性”,有的指自然界,有的指人类社会;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只适用于某一领域。如果能记准这些成语的适用对象,使用起来就可以避免张冠李戴的错误。
请识记下列成语的适用对象。
①巧夺天工(人工作品)   ②炙手可热(人)
③振聋发聩(言论) ④车水马龙(热闹情景)
⑤明日黄花(过时事物) ⑥汗牛充栋(书籍)
⑦两小无猜(少男少女) ⑧鼎力相助(敬辞,对方)
⑨络绎不绝(人和车马) ⑩济济一堂(人才)
○11相敬如宾(夫妻) ○12薪尽火传(师生,学问)
○13崭露头角(青少年) ○14芸芸众生(众多普通人)
○15不情之请(谦辞,用于自己) ○16耳提面命(长辈)
○17雨后春笋(新生事物) ○18扣人心弦(诗文、表演)
○19悬壶济世(行医) ○20石破天惊(文章、议论)
○21荡气回肠(乐曲、文章) ○22休戚相关(人和人)
○23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情况) ○24脱颖而出(人的才能)
[对点练]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超过以往。但若应对得好,就会给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新契机,推动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C.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解析:选A “玉汝于成”,像玉一样爱护你,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B项,“特立独行”,一般形容人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或与众不同的人。句中将“特立独行”用来指历史,对象用错了,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C项,“春秋鼎盛”指正处在壮年。春秋,指年龄;鼎,正当。句中成语“春秋鼎盛”修饰的对象是“时代”,对象用错;D项,“南腔北调”形容口音不纯,掺杂方音。用于写“口音”而不用于“生活画卷”,不能把诉诸听觉的变成诉诸视觉的,对象用错。
3.记准成语的感情色彩,避免褒贬误用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请识记下列成语的感情色彩。
①始作俑者(贬) ②胸无城府(褒)
③无所不为(贬) ④弹冠相庆(贬)
⑤倾巢而出(贬) ⑥官样文章(贬)
⑦不可思议(中) ⑧锒铛入狱(中)
⑨半斤八两(贬) ⑩蔚然成风(褒)
○11叹为观止(褒) ○12每况愈下(贬)
○13凤毛麟角(褒) ○14无微不至(褒)
○15一唱一和(贬) ○16处心积虑(贬)
○17上行下效(贬) ○18振振有词(贬)
○19推波助澜(贬) ○20面目全非(贬)
○21刮目相看(褒) ○22侃侃而谈(褒)
○23众望所归(褒) ○24冠冕堂皇(贬)
○2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褒)
[对点练]
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空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B.读书时代,我挺喜爱写作的,还参加了校文学社,信笔涂鸦也发表过几篇拙作。
C.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D.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因此被责令限期整改。
解析:选B “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A项,“雨后春笋”指春天雨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事物大量涌现和蓬勃发展。这是个褒义词,用它来修饰“垃圾食品厂”属于感情色彩不搭配。但是,如果给“雨后春笋”加引号,这就成了褒词贬用,起到讽刺的作用,这样是可以的。C项,“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是个贬义词,把它用在“著作”的写作者身上,显然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D项,“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是褒义词,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4.记准成语的使用语境,避免不合逻辑、重复矛盾
(1)易不合语境的成语的判定:成语的使用都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有的和整个句子的氛围相吻合,有的和人称相对应,有的意义和句子相适合。辨析成语和运用成语,一定要通读句子,看该成语是否符合语境。
(2)易重复矛盾的成语的判定:有时,由于不明白成语真正的含义,其已含的意思在句中又进行了部分阐述,从而造成了重复错误。还有一些熟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其意义,在使用过程当中会造成熟语的意义与其他部分的语意自相矛盾。
(3)需要注意的一些成语:①下列成语使用时需要一定的语境:谈笑自若、甘之如饴、设身处地、感同身受、额手称庆、安步当车。②成语使用重复累赘的情况有:无数莘莘学子、全身遍体鳞伤、难言之隐的苦衷、忍俊不禁地笑、值得可歌可泣、替他为虎作伥、开诚相见地交换意见、背地里阳奉阴违。
[对点练]
2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实现自己的理想,是要付出艰辛劳动的,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可走。
B.学院团委组织志愿者利用暑假到西部支教,同学们纷纷响应,无独有偶,她也报了名。
C.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D.五一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新区大道上人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解析:选A “一蹴而就”指一踏脚就能成功,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使用正确。该成语与“一挥而就”很相似,但“一挥而就”指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等非常熟练或才思敏捷。B项,“无独有偶”的意思是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这显然不符合语境。C项,“芸芸众生”的意思指所有一般人,与前面的“所有”重复。D项,“接踵而至”指一个一个地到来。用在这里不合逻辑。


展开余下试题5.记准成语搭配上的特殊要求,避免搭配不当
一个词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方式,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
(1)“同心同德、深思熟虑”只能作谓语,不能带宾语;“津津乐道、耳濡目染、司空见惯、漠不关心”等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不约而同”只能作状语。
(2)“望其项背、同日而语、等闲视之、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善罢甘休”等成语不能用在肯定句中,只能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对点练]
2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成句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堪称化典入词的范例。
B.许多人同声攻击那些悲观的人,把他们骂得体无完肤。
C.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D.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惧怕之感。
解析:选B “体无完肤”比喻论点被全部驳倒或文章被删改得很多。A项,“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不能带宾语。C项,“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人民疾苦”。D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饰“惧怕”这一词语。
6.记准成语的敬谦,避免敬谦错位
由于成语约定俗成,一些成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宾、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识记和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敬辞用于对方,而不是他方(第三方);谦辞用于自方。如果分辨不清,就可能导致敬谦错位。如“耳提面命”只用于长辈对晚辈,不能用于同学或同事之间。
常见的谦辞有:抛砖引玉、蓬荜生辉、不情之请、狗尾续貂、敝帚自珍、敬谢不敏、信笔涂鸦、不足挂齿、姑妄言之、一孔之见、雕虫小技。
常见的敬辞有:鼎力相助、不吝赐教、虚怀若谷、虚左以待、大驾光临、高抬贵手、高朋满座、大材小用、卓尔不群。
[对点练]
2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演前,小孙微笑着对评委老师说:“各位前辈,下面,学生可要班门弄斧了,还望老师们不吝赐教。”
B.当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毛笔字写得漂亮时,20岁不到的张蔷薇腼腆地笑着说:“见笑了,我不过是信笔涂鸦罢了。”
C.刘辉在给编辑的回信中说:“承蒙错爱,拙作得以在贵刊发表,文中仅是一孔之见,还望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D.别人都说他如何如何了得,依我看,也不过如此,还不是因为他有幸忝列门墙于名师?
解析:选D 忝列门墙: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A项,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B项,信笔涂鸦:谦辞,写得不好。C项,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7.记准多义成语,避免顾此失彼
有些成语在演变中不断引申新义,甚至发生转义,因此有些成语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往往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含义。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很容易误判成语。对这些成语,要全面把握其多种含义及其不同的使用语境。
常见的多义成语有:不翼而飞、淋漓尽致、左右逢源、暗送秋波、一针见血、匪夷所思、平铺直叙、粉墨登场、不绝如缕、走马观花、指手画脚、曲高和寡。 (60.180.2.120)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正确使用词”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