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828  2016-07-29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28]
高三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九)古代诗歌鉴赏(A)
高三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九) 古代诗歌鉴赏(A)
(时间:40分钟 分值:63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7分)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注],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 敧:倾斜、歪向一边。
(1)词的上片通过秋叶、秋夜、______、______、______等典型意象渲染了秋日怀旧的气氛。(2分)
(2)这首词上下两片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抒情方式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答: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7分)
瑶 瑟 怨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寄  人
张 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1)两首诗都写到了________这一意象,表现了主人公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2)简要分析两首诗在主要表现手法上的差异。(5分)
答: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7分)
一 鹭 图
(唐)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石 头 城
(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1)两首诗都用“芳草”来表现春的生机,第二首较为具体,特别是“绿到”二字很有特色,从____________的角度,形象动态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2分)
(2)两首诗都借“芳草”传情,试分析手法上的不同。(5分)
答: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7分)
江南逢李龟年[注]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感 旧 歌 者
(元)戴表元
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
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
【注】 李龟年:唐开元间乐工,常出入王侯之第,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________的形象,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2)简析这两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5分)
答:                                    


浏览完整试题                                    
                                    
                                    
5.阅读下面两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坡羊•冬日写怀(其二)
乔 吉
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钓鳌①舟,缆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
殿前欢•冬
薛昂夫
捻冰髭,绕孤山枉了费寻思,自逋仙②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道梅花不要诗。休说推敲字,效杀颦难似。知他是西施笑我,我笑西施?
【注】 ①鳌:大鱼。②逋仙:曾隐居于孤山,“梅妻鹤子”的林逋。
(1)这两首元曲分别写出了________的形象。(2分)
(2)请简析这两首元曲表达的主旨。(5分)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7分)
夏  日[注]
张 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注】 本篇是诗人罢官闲居乡里之作。诗人罢官还乡之后,这是其中之一。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清”字的含意。(2分)
答:                                    
                                    
(2)本诗中的“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与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5分)
答: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7分)
入 若 耶 溪
(南朝•梁)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入 若 耶 溪
(唐)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1)两首诗的第三联都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崔颢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两首诗都写到了泛舟若耶溪,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4分)
答:                                    
                                    
                                    
                                    
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7分)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听 晓 角
李 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片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吹入小单于[注]。
【注】 小单于:军中号角常奏此曲。
(1)两首诗都写到了秋风和________两种意象,第一首中的“秋风”有暗示________的意味。(2分)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最后两句表现手法的不同之处。(5分)
答:                                    
                                    
                                    
                                    
9.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7分)
秋  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雨  晴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1)赏析画线句在写法上的特点。(2分)
答:                                    
                                    
                                    
(2)“卧看星河尽意明”化用了“坐看牵牛织女星”,这两句诗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诗作分析。(5分)
答:                                    
                                    
                                    
1.答案:(1)秋声 秋天 秋月
(2)①上片借景抒情,通过多重意象的反复渲染,烘托了词人的思念之愁;②下片则主要是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通过“愁”“孤”等字眼,直接表达了词人的离愁之苦;③这两种抒情方式相结合,使词人的感情抒发既委婉含蓄,又浓烈饱满,能够强烈地感染读者。
2.答案:(1)月 相思(思念)
(2)《瑶瑟怨》中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情景交融。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雁声、玉楼等景物,组成了一幅清寥淡远的碧空夜月图,渲染了主人公的别离之怨。
《寄人》则是虚实结合。前两句虚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后二句则实写眼前只有明月落花,来表现诗人的相思之深切与苦怨。


展开余下试题3.答案:(1)色彩 春草蔓延,满眼绿色
(2)前者运用正面烘托手法。“芳草”与“垂杨”“碧流”组合成春意盎然的画面,且“芳草”象征高洁品格、不屈精神,以此为背景烘托出了白鹭清高、孤傲的形象。后者运用反衬手法。“芳草”的茂盛,反衬出石头城的衰败荒凉,暗含古今盛衰对比,表达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
4.答案:(1)歌者或李龟年 不胜今昔或昔盛今衰,世境离乱
(2)杜诗:①对比,本诗以开元鼎盛时期“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美好回忆,与“落花时节”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眼前的凋零与衰颓,寄寓了诗人对世运衰颓、社会动乱和自己衰病漂泊的无限感慨。②反衬,“江南好风景”又成了重逢的老歌者与老诗人颠沛流离、身世沉沦和乱离时世的反衬,更突出了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境遇的不幸。戴诗:
①衬托(乐景衬哀情),本诗选取“牡丹”“红豆”和“檀板”“朱丝”“锦色笺”几个艳丽的意象,重彩点染出一幅鲜活艳丽之景,与嵌在其中的“头白”的歌者形成极大的反差。衬出歌者身世之可悲,境遇之可哀;诗人哀人自哀,对故国沦亡之无限悲慨也便和盘托出了。②借代,用“李龟年”代指李龟年那样名震天下的歌者。
5.答案:(1)梅花
(2)①前一首通过塑造冒着严寒,与梅花相伴,并企图钓上大鱼的渔翁形象,表达了作者不畏苦难,坚守理想的情怀。②后一首写自己赏梅、品梅但不作诗赞美梅,是怕写得不好,反而会笑煞“西施”(旁人),表达了作者闲适而洒脱的隐士情怀。
6.答案:(1)全诗紧扣“清”字来写,写出夏日环境之“清幽”,也道出诗人心境之“清闲”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张诗中诗人已经两鬓如霜,也早已厌倦世俗官场,眼前这乡村环境又如此宜人,于是产生了退居村野过此一生的念头。陶诗中诗人一边采着菊,一边赏着山,物我相融,表达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的山野生活的喜爱。
7.答案:(1)以声衬静(或“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反衬”)。崔诗第三联写山岩中的声音像是在自言自语,即溪岸山岩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在幽谷中传来清晰的回声;在溪中说话的声音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静,使周围显得更加清幽宁静。
(2)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若耶溪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
异:王诗诗人由景生情,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崔诗诗人留恋这清幽的环境,与大自然契合无间,表达了愉悦、平静、无拘无束的心情。
8.答案:(1)月 入侵者(战事)
(2)严诗以对仗描述连贯的动作,一气而下,表现出战场势如破竹的气势和主将果断的气魄以及胜利在握的神情。李诗以塞鸿尚且无力飞度关塞来反衬出征人的思乡之情,委婉含蓄地折射出征人的处境和心绪。
9.答案:(1)从近到远的视角变化;声色结合;拟人、对比手法的运用。
(2)不同。陈诗写“今宵”是绝佳之时、绝佳之景、绝佳之心(分析略),即使无人共赏,也要独自卧看星河灿烂,悠闲、愉悦之心溢于言表。
杜诗描写深宫生活图景,全诗凄清(分析略),坐看牵牛织女则体现了人物的寂寞和悲伤。 (60.180.2.152)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高三课下限”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