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732  2016-09-02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32]
《邹忌讽齐王纳谏》当堂练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2
【同步达纲练习】
1.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登泰山而小天下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且庸人尚羞之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下列各句与“地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D.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C.难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4.选出与“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客从外来,与坐读 B.欲安所归乎
C.曹公,豺虎也 D.受制于人
阅读课文第二、三段,完成后题
5.对下面句子的正确翻译是( )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A.能在市场上议论我,传到我的耳朵里的。
B.能在市场上议论我,让我听到的。
C.能在公共场所诽谤指责我,让我听到的。
D.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让我听到的。
6.对“朝”和“诚”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也不同
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也相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7.与选段内容和写法不符的一项是( )
A.邹忌欲言劝谏大事,但却从家庭琐事谈起,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从心理人情相通的角度,最终达到进谏成功的效果。
B.邹忌运用类比推理,由私臣、畏臣、求臣而被蒙蔽,推知私王、畏王、求王而王亦受蒙蔽,国事、家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了。
C.齐王决定纳谏,谏分三种,赏分三种,不到一年,即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D.由于齐威王能虚心纳谏,所以齐国不战而胜,燕、赵、韩、魏都纷纷主动前往齐国拜见齐王。
【课文难题点拨】
课后练习第二大题:
这一段是课文的中心部分。邹忌见威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这里,没有对威王公开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王之蔽甚矣”一句,点明了进谏的主旨,犹如当头棒喝,一针见血,使其猛醒,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他为什么敢下这样的结论呢?一是邹忌曾任齐相,是国家的重臣,言不在私而益于公,所以他无所顾忌;二是以小见大,由自己的受蒙蔽谁想到国君的受蒙蔽,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A 2.C 3.AD 4.B 5.D 6.B 7.C (60.180.7.46)
上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下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一练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邹忌讽齐王”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3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