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874 2016-09-10
标签:
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4]
苏教版语文2016年春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语文卷
2016年春学期期末八年级学业质量测试语文卷答案
说明:答案仅供参考,如有不当,请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修改答案并调整评阅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 精湛 贻误(每字1分,共4分)
2.(2分)B(句号应该在引号里面)
3.(2分)D(A项删掉“近”或“左右”;B项缺少宾语;C项不合事理,自相矛盾,把话说反了。)
4.(8分,①-④题,每题1分;⑤-⑥题,每题2分)①知者见于未萌 ②玉不琢,不成器 ③无骈死于槽枥之间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⑤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7分)①A:时迁 B:高俅 (2分,各1分)
②(2分)“前因”是高衙内想霸占林冲的娘子(或“妻子”、“夫人”、“老婆”),设计使林冲误入白虎堂(军机禁地);“后果”是林冲被逼入绝境,雪夜上梁山。(或“前因是高衙内看中了他老婆,想陷害他以便占有他老婆;后果是林冲被逼上梁山”)(因,1分;果,1分)
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1分)
(赞成或不赞成都可以,关键看是否言之有理。2分)示例1:我赞成。鲁智深虽不守佛门清规戒律(1分),但他扶危济困,仗义疏财,嫉恶如仇,最终在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成佛(1分),他的确是“人间真菩提”。 示例2:我不赞成。鲁智深虽然能扶危济困,仗义疏财(1分),但他从不守佛门戒律,(1分)因而不能称为是“人间真菩提”。
6.(8分)(1)(农历)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天山海拔高,高下差异使“五月天山”雪花飘飘。(2分,意对即可)
⑵(4分)示例:小华,因为纬度的差异,云南罗平赏花期比兴化早;又由于高下的差异,青海门源赏花期比兴化晚。你明白(懂)了吗?【称呼1分,排序正确(云南罗平、兴化、青海门源)1分,原因共2分,评阅时请细读,意对即可给分】
⑶候鸟儿童是指在寒暑假,往返于家乡与父母打工地之间,与父母短暂相聚的儿童。(2分。点明时间1分、父母身份及特点1分,本次意对即可,但评析时应讲清定义的方法和注意点)
二、(30分)
(一)(6分)
7.⑴(2分)没有为国家建功立业(“战事未平,功名未立。”或“没有打胜仗,把功绩刻下来”均可) 燕然未勒归无计(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⑵(2分,选择赏析的角度1分,内容1分,意对即可)示例一:以工稳的对仗,揭示了岁月流逝与夙愿难偿的矛盾。示例二:“一”与“万”的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示例三:直抒胸臆,抒发了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
(3)(2分)C。尾联中所写景色是诗人看到的,并非想像,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不是直接抒情。
【译文】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腰间悬挂的羽箭,他们都已经羽毛凋落了。叹息着燕然山还没有刻下北伐胜利的事迹。我还可以横渡大漠,战斗沙场,诸位士大夫们又何至于在新亭相对涕泣,徒然无济于事。我一身用以报国,虽万死而不辞;双鬓已经斑白,再也无法使它变成黑色。只是记住江湖上我小船的停泊位置,卧在榻上听着秋天大雁落在水中小洲之上,一年又要过去了,我的雄心壮志还没有完成啊!
【鉴赏】此诗写出作者虽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古今诗人感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者颇多,但大都从个人遭际出发,境界不高。陆游则不同。他感叹双鬓斑白、不能再青为的是报国之志未酬。因而其悲哀就含有深广的内容,具有崇高壮烈的色彩。此联为“流水对”但其后关连,不是互为因果,而是形成矛盾。读者正是从强烈的矛盾中感到内容的深刻,产生对诗人的崇敬。陆游类似的诗句尚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等。
浏览完整试题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山阴奉祠,时作者已家居九年。山阴是江南水乡,作者常乘小舟出游近村的山水,夜泊水村为即景之作。首联写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羽箭久凋零”,足见其闲居的郁闷。“燕然未勒铭”,典出《后汉书•窦宪传》:窦宪北伐匈奴,追逐单于,登燕然山(即今蒙古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燕然未勒,意谓虏敌未灭,大功未成。这一联用层递手法,“久凋零”,乃言被弃置已久,本就失落、抑郁;“未勒名”,是说壮志难酬,则更愤懑不平。起首就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
颔联抒发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愿,表达了对那些面临外寇侵凌却不抵抗、无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指斥。上句是说大丈夫在神州陆沉之际,本应“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才对,怎么可以安然老死呢?一个“犹”字道出他不甘示弱的心态。“绝大漠”,典出《汉书•卫将军骠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两鬓萧萧,仍然豪气干云,朝思梦想着驰骋大漠、浴血沙场;这就反照出朝廷中的那些面对强虏只知俯首称臣割地求和而不思奋起抵争的文官武将的奴相。(另一说是取老子(李耳)骑青牛出关,绝于大漠之中而悟道的传说)“诸君何至泣新亭”,典
上一篇:
三台中学2016年秋季2014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苏教版语文2016年春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语文卷
标签:
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苏教版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