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528 2016-09-21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8]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练语文试卷(9.4)
高三A部语文周练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
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稽也引人喜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神与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宗教的虚伪性也在很大程度被揭露了: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转的,是艺术虚构的产物。《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品。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通常集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等社会性的关系上,很少有、或者简直没有像西方小说中《鲁宾逊漂流记》那样一类以人和自然斗争为主题的作品。《西游记》却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行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以降妖伏魔赞美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节选自《西游记〈前言〉》)
1.下列对神魔小说产生、发展过程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神佛妖魔故事创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到了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
浏览完整试题
B.到了神魔小说《西游记》,不少妖魔富有人情味,成了引人同情的对象,相反,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如来却成为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
C.佛、菩萨、魔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体系后,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逐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D.《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的世界,奠定了神魔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传统积累型小说中,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留下了个人风格的印记。
B.《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成就了人战胜自然的凯歌。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此类作品在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
C.吴承恩为了抛弃并超越宗教的价值观,很大程度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性,在《西游记》中有意泯除了神与魔的界限,甚至把不少神、魔写成了一家子。
D.《西游记》里的各种艺术形象既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也是意识虚构的产物。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B.因为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颠覆了神的神圣,所以人们不再认为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
C.《西游记》的艺术虚构以传统的艺术经验和宗教性观念、风习为基础,而又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嘲弄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
D.孙悟空可亲可爱,有人情味,他的魅力表现在他的妖气、他的个性放纵上,他受紧箍咒的气让人同情,他有时妖性复发让人欣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长孙肥,代人也。昭成时,年十三,以选内侍。少有雅度,果毅少言。太祖之在独孤及贺兰部,肥常侍从,御侮左右,太祖深信仗之。
登国初,与莫题等俱为大将,从征刘显,自濡源击库莫奚,讨贺兰部,并有战功。太祖征蠕蠕①,大破之,肥降其主匹候跋,事具《蠕蠕传》。又从征卫辰及薛干部,破灭之。蠕蠕别主缊纥提子曷多汗等率部落弃父西走,肥以轻骑追至上郡,斩之。
后从征中山,拜中领军将军。车驾次晋阳,慕容宝并州刺史、辽西王农弃城宵遁,肥追之至蒲泉,获其妻子。太祖将围中山,慕容宝弃城奔和龙。肥与左将军李栗三千骑追之,至范阳,不及而还。遂破其研城戍,俘千余人。中山城内人立慕容普邻为主,太祖围之。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时以士马少粮,遂罢中山之围,就谷河间。慕容贺邻杀普邻而自立。车驾次鲁口,遣肥帅七千骑袭中山,入其郛而还。贺邻以步骑四千追肥至泒水,肥自魏昌击之,获铠骑二百。肥中流矢,疮重,乃还。中山平,以功赐爵琅邪公。迁卫尉卿,改爵卢乡。
时中山太守仇儒不乐内徙,亡匿赵郡,推群盗赵准为主。妄造妖言云:“燕东倾,赵当续,欲知其名,淮水不足。”准喜而从之,自号使持节、征西大将军、青冀二州牧、钜鹿公。儒为长史。聚党二千余人,据关城,连引丁零②,杀害长吏,扇动常山、巨鹿、广平诸郡。遣肥率三千骑讨之,破准于九门,斩仇儒,生擒准。诏以儒肉食,准传送京师,轘之于市,夷其族。
除肥镇远将军、兗州刺史,给步骑二万,南徇许昌,略地至彭城。司马德宗将刘该遣使诣肥请降,贡其方物。姚平之寇平阳,太祖将讨之,选诸将无如肥者,乃征还京师,遣肥与毗陵王顺等六万骑为前锋。车驾次永安,平募遣勇将,率精骑二百窥军,肥逆击擒之,匹马不返。平退保柴壁,太祖进攻屠之。遣肥还镇兗州。
肥抚尉河南,得吏民心,威信著于淮泗。善策谋,勇冠诸将,每战常为士卒先,前后征讨,未尝失败,故每有大难,令肥当之。南平中原,西摧羌寇,肥功居多,赏赐奴婢数百口,畜物以千计。后降爵为蓝田侯。天赐五年卒,谥曰武,陪葬金陵。
(选自《魏书》)
【注释】①蠕蠕: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柔然族。②丁零: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
4.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
B.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
C.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
D.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时,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B.车驾,一指马驾的车;二指帝王所乘的车,所以也常常用来作为帝王的代称。
C.赐爵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政治等级制度,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D.使持节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称号,代表皇帝行使指挥军队的权力,如苏武持节出使匈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肥果断刚毅,缺少言语。太祖在独孤部和贺兰部时,长孙肥时常侍奉跟从,在左右欺侮太祖身边的人,但太祖很信赖依仗他。
B.长孙肥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跟随太祖征伐刘显,攻打库莫奚,讨伐贺兰部,出征柔然时,降伏匹候跋,消灭刘卫辰和薛干部,斩杀曷多汗。
C.长孙肥雄武自立,作风顽强。征讨中山时,长孙肥在战争身中流箭,疮伤严重,于是返回。中山被平定后,因为功劳被赐予爵位琅邪公。
D.长孙肥善于策划,堪当大任。太祖征讨姚平时,选拔众将领没有比得上长孙肥的,于是征召他回京城,让长孙肥与毗陵王拓跋顺一起担任前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遣肥率三千骑讨之,破准于九门,斩仇儒,生擒准。
(2)平募遣勇将,率精骑二百窥军,肥逆击擒之,匹马不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8.试赏析“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这两句诗。(5分)
展开余下试题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⑵《出师表》一文中最能代表诸葛亮有赏有罚的执政理念的两句是:“ , 。”
⑶《师说》中论述从师的根本是“道”,而不是论年龄的两句是:“ ,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借给你的温暖江文胜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敢出门。
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
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总共 60 头猪连毛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
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
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
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片的大编织袋赫
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 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汉
子的声音。“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
“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指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
“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
“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
某某年某月某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准确的两项是( )(5 分)
A.小说很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如“忽然狗叫”“喂猪的苕片少了一袋”“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等。
B.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对话、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王老汉和吴亚龙的形象。
C.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他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
D.小说篇幅虽短,但作者围绕“借”字,将故事情节设置得曲折离奇,跌宕起伏。E.小说以“借给你的温暖”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淳朴的人性美。
(2)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6分)
(3)小说的结尾在设置上有何妙处?(6 分)
(4)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全美房价崩跌导致丧失赎回权的房产数目创新高,不良资产尾大不掉,一些金融机构因受拖累而濒临破产倒闭。
②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是别开生面的大家。他们的创作实践,极大地提高了词的地位,使之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朵奇葩。
③对甘地的许多观点,泰戈尔不仅不赞一词,而且苛评有加。然而,他对甘地的品格却极为钦佩。我们从他们的友谊中看到了什么是伟大情怀。
④《康熙秘史》已经在三大卫星频道播出多日了,夏雨饰演的康熙也大热银屏,影帝演皇帝入木三分,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⑤在今年5月的“成都别车门”中,一名姓送宋的出租车司机因为出手相助而受伤,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平和淡然地说:“没什么的,这点伤势不足挂齿。”
⑥对于明明是“中国制造”,却因为在国外注册一个听起来洋味十足的品牌名称就自我鼓吹“高大上”的产品,公众的态度是既嗤之以鼻,却也无可奈何。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C.③④⑥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信息干扰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政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必须采取“疏导”措施,从转变消费观念和出行观念入手,引导居民正确理解汽车代步的意义。
D.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文论家常将文无定格,① ,不好也不必统一要求。而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基本式”,② 。千变万化的格式只不过是作者根据实际需要在“基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通的结果。我们之所以无所适从,③ ,而被千变万化的变通格式晃花了眼睛。
答案①是说文章格式千变万化②文章也是这样③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基本式”
16.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请简要介绍图片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标点不要单独占格)。(6分)
答: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读普通大学是否意味着普通的工作、普通的人生?”以下文字是几位高三学生的网上对话。
展开余下试题
学生A:如果你定义的“不普通”是指波澜壮阔、呼风唤雨的人生,那么无论毕业于哪所大学,你多半都会失望。
学生B:很多口口声声说上什么大学不重要的人,往往都是名校毕业。一个良好的环境,胜过独自一人的苦苦挣扎。
学生C:与其抱怨学校的好坏,不如努力奋斗成为非凡的人,到时候不管你毕业于哪所大学,你都是那所大学的骄傲。
你认为A、B、C三位学生谁说得好,你同意其中哪位学生的观点?说说你的想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C(不能确定佛、菩萨、魔是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2.A(明朝四大奇书不全是传统积累型小说。)
3.B (吴承恩的态度不能决定人们对神魔的看法,强加因果)
4. B。
5. D。
6. A。在太祖身边抵御欺侮太祖的人。
7.翻译:(1)(太祖)派遣长孙肥率领三千骑兵讨伐他们,在九门打败赵准的部队,斩杀仇儒,活捉了赵准。
(2)姚平招募派遣勇将,率领精锐的骑兵二百人窥伺魏军,长孙肥迎击并擒获他们,(姚平军队)连一匹马都没逃掉。
文言翻译:长孙肥,是代郡人,北魏昭成帝时,时年年十三,被选入内宫入侍。年十三岁,被选入宫侍奉昭成帝。年轻有风度,果断刚毅少言。太祖(魏道武帝)初在独孤部和贺兰部时,长孙肥常侍奉跟从,在太祖身边抵御欺侮太祖的人,太祖很信赖依仗他。
太祖登国初年,与莫题等人都作为大将,跟随太祖征伐刘显、攻打库莫奚、讨伐贺兰部,皆建立战功。太祖征讨柔然时,长孙肥降伏其头领匹候跋,事迹详细地记载在《蠕蠕传》中。又随征消灭刘卫辰和薛干部。柔然别部头领组纥提之子曷多汗抛下父亲率部逃走,长孙肥率领先投部队追赶到上郡,斩杀了曷多汗。
后随太祖征伐中山,任中领军将军,太祖驻扎晋阳中山平定,慕容宝(后燕皇帝)的并州刺史辽西王慕容农放弃城池夜晚逃跑,,长孙肥追赶他到蒲泉,抓获了他的妻子和儿子。太祖将要围困中山,慕容宝弃城跑到和龙。长孙肥与左将军李栗率领三千骑兵追击他们,追到范阳,没追上就返回了。于是击败了他们研城的守卫部队,俘虏千余人。中山城内的人立慕容普邻为国君,太祖围攻中山城。慕容普邻就派出一千多名步兵,打算趁机偷袭围城的部队。太祖命令长孙肥挑战,假装败退,慕容普邻的军队追击长孙肥,太祖截断他们的后路,全都活捉杀了他们。当时因为士兵、战马缺少粮食,于是就结束了对中山之围困,退守在谷河间。慕容贺邻杀了慕容普邻而自立为国君。太祖驻扎在鲁口,派遣长孙肥率领七千骑兵偷袭中山,进入中山外城后返回。贺邻率领步兵、骑兵四千人追击长孙肥到泒水,长孙肥从魏昌出击贺邻,缴获铠甲马匹二百套。长孙肥身中流箭,疮伤严重,于是返回。中山被平定后, 因为功劳被赐予爵位琅邪公。后调任卫尉卿,改封爵位卢乡公。
当时中山太守仇儒不愿意向内迁移,逃跑躲在了赵郡,推选贼人赵准为头。荒诞地编造诳惑人心的话说:“燕地向东倾,赵地当继续,要知他的名,淮河水不足。”赵准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建议,自号使持节、征西大将军、青冀二州牧、巨鹿公。仇儒担任长史。聚众二千多人,占据关城,勾结丁零,杀害官吏,煽动常山、钜鹿、广平等郡造反。太祖派遣长孙肥率领三千骑兵讨伐他们,在九门打败赵准的部队,斩杀仇儒,活捉了赵准。诏令把仇儒的肉当食物,把赵准用传车送到京城,在街市车裂,夷灭他的宗族。
(朝廷)授予长孙肥镇远将军、兗州刺史,率领步兵骑兵共二万,给予步兵、骑兵二万人,向南攻取许昌,攻到彭城。司马德宗(东晋皇帝)手下的将领刘该派遣使者到长孙肥那里请求投降,进贡地方特产。姚平侵犯平阳的时候,太祖将要征讨他,选取的将领们没有一个比得上长孙肥的,于是将要讨伐他,选拔众将领没有比得上长孙肥的,于是征召他回京城。太祖派遣长孙肥与毗陵王拓跋顺等人率领六万骑兵作为前锋。太祖驻扎永安,姚平招募派遣勇将,率领精锐的骑兵二百人窥伺魏军,长孙肥迎击并擒获他们,姚平军一匹马都没返回。姚平后撤据守柴壁,道武帝进军攻打并屠杀他们。派遣长孙肥返回镇守兖州。
长孙肥安抚慰问黄河以南时,得到官吏百姓的欢心,威望信义闻名于淮水、 泗水。他善于策划,勇气为众将之首,每次交战常在士卒前面,前后征讨,不曾失败,所以每当有重大困难时,都命令长孙肥去对付。向南平定中原,向西摧毁羌族贼寇,长孙肥的功劳为多,赏赐给他奴婢几百人,牲畜财物以千计数。后来降爵为蓝田侯。天赐五年(408年),长孙肥去世,谥号武,在金陵陪葬。
8.这两句诗,“岁岁”“朝朝”两个叠词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以“复”字、“与”字连缀,构成了一幅“征人征战图”:年年奔波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给人以单调困苦、无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从而印证了“征人怨”这一主题。
9.这首诗无情地批判了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行为,流露出诗人对将士们的无限同情。(2分)前两句诗人运用粗笔勾勒(白描)了一幅“征人征战图”,从而说明了征战之苦,写出了征人的幽怨。(2分)后两句借景抒情,在这里,诗人虽然营造的是征人常见之景,描绘的是征人常履之地,却让人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2分)通篇不着一“怨”字,“怨”情却蕴含在诗句的字里行间。
10. 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⑵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⑶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1. (1)参考答案:E3 分 A2 分 B1 分 C 项,小说并非在讲述“感恩的故事”,时代背景也不是“大饥饿时代”;D 项,小说情节
虽有曲折,但并不离奇,更未跌宕起伏;B 项,对王老汉没有外貌描写,对吴亚龙没有心理描写。
(2)参考答案:第一处:“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渲染气氛,(1 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1 分)引出下文王老汉因冷不出门、吴亚龙留借据拿苕片的故事的叙写。(1 分)
第二处:“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1 分)为下文沿着清晰的脚印追寻偷苕片的人做铺垫,(1 分)也暗指了吴亚龙选择在雪停之夜偷苕片,其实意并不在偷。(1 分)
(3)参考答案:①情节结构上,照应了题目;这样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而且,照应了前文“听说王老汉厚道……”的叙述。②形象塑造上,小说这样结尾,使得王老汉“厚道”的形象更为突出。③主题上,将通过塑造吴亚龙而宣扬的“诚信”的主题,上升到了对“信任”与“大爱”的人性之美的颂扬。(一点 2 分,共 6 分)
(4)答案示例:
(一)我认为王老汉是主人公。
①形象塑造上,作者在塑造王老汉时,着墨最多,运用了动作、神态、心理、细节以及正侧面等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塑造。(2 分)
②内容主题上,小说的结尾写到“门口堆了一些东西”“竟找不出哪怕是手
上一篇:
广东省海丰县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
关于“江西省上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