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502  2016-09-22
标签: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2]
庄浪四中2016—2017学年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庄浪四中2016—2017学年高三语文
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命题:刘文明 审核:郭煜辉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建筑艺术
李泽厚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等处来看,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那时便已出现,它最终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有“如晕斯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已颇具规模,并且具有审美功能。对建筑的审美要求达到真正高峰,则要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进入新阶段,一股追求华美的建筑热潮蔓延开来,大概到秦始皇并吞六国后大修阿房宫时达到最高点,从记载两千年前秦代宫殿的文献资料来看: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 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
中国主要建筑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 ,而不是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在这里,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使人在慢慢游历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中国建筑讲究建筑物的严格对称,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理性)。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它确实相对平淡,但就整体建筑群而言,它却结构方正、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这种本质上是时间进程的流动美,在个体建筑物的空间形式上,也同样能表现出来,这方面又显出线的艺术特征,因为它是通 过线来做到这一点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和装饰,在视觉上占有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向上微翘的飞檐(汉以后),使这个本应是异常沉重的往下压的大帽,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配以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而毫无头重脚轻之感,呈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的特点,而不同于欧洲或印度的建筑。就是由印度传来的带有宗教性质的宝塔,也终于中国化了。它不再是体积的任意堆积,也不是垂直一线上下同大,而是表现出中国式的节奏美。也由于是世间生活的宫殿建筑,供享受游乐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致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
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它们的浪漫风味更浓了。但在中国古代文艺中,浪漫主义始终没有过多地越出古典理性的范围,在建筑中,它们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原则,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浏览完整试题 (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有关“中国建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在结构上讲究严格对称,讲究群体配合,但是在对称中又有变化,体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B.中国建筑不同于欧洲或印度的建筑,并且从先秦时它就充满了供人玩赏的精致的美术作品。
C.中国建筑颇具规模的木建筑形式可追溯到《诗经》出现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建筑已具有审美功能。
D.中国建筑中宫殿的建造特点把空间意识转化为了时间进程,因此体现了神灵祭祀和世俗生活的统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带有宗教性质的宝塔虽然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但它到了中国后就变得中国化了,具有鲜明的节奏美。
B.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装饰与房屋宽厚的正身、阔大的台基等配合,使建筑呈现出情理协调、舒适实用、节奏感强的特点。
C.《诗经》等古代文献中的“如晕斯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体现出中国主要建筑大都是宫殿建筑的特点。
D.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都有了变化,中国宫殿建筑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有趣的园林建筑艺术日益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多专注群体建筑,而不以单一的独立个别的建筑物为目标,中国建筑是以整个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的。
B.从大修阿房宫开始,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
C.中国建筑不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个体建筑物的空间形式上显示出线的艺术特征,体现出时间进程的流动美。
D.园林建筑和宫殿建筑相比浪漫风味更浓了,但没有脱离建筑物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仍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每小题各3分,7题10分)。
赵孟睿肿影海状厦簦潦楣块伤校牟俦柿⒕汀V猎十三年,侍御史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睿灾爰C项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时方立尚书省,命孟畈葳涮煜拢劾乐苍唬骸暗秒扌闹哉咭印!倍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孟罱唬骸罢匀痰蔽剩换⒊记笆卮丝ぃ嗲柯蛉颂铮荼隹臀槔胝⒊荚怪;⒊纪亟萑伦莸檬担艘嗖荒芪抟伞!钡畚颍饲菜埂
二十七年,桑哥遣忻都及王济等理算天下钱粮,已征入数百万,未征者尚数千万,民不聊生,自杀者相属。孟钣氚⒋袒肴隼锷跎疲傲钭嗟凵馓煜拢∮腩贸0⒇莼肴隼锶胱啵缑项所言,帝从之。二 十 九 年 出 济 南 路 总 管 府 事 时 总 管 阙 孟 独 署 府 事 有 元 掀 儿 者 役 于 盐 场 不 胜 艰 苦 因 逃 去 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儿,既诬服。孟钜善湓舾ゾ觥S庠拢贫怨椋ぶ谐莆衩鳌
仁宗在东宫,素知其名,及即位,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畋忍评畎住⑺嗡兆诱啊S殖⒊泼项操履纯正,博学多闻,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孟钍那邋淦嬉荩林谷擞衅龀局搿W⒘ァ⒖⑿小⒉菔椋薏还诰沤瘢煲允槊煜隆L祗糜猩蚶锢辞笃涫楣椋斜χG笆饭傺钤爻泼项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 (节选自《元史•赵孟畲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搜访遗逸于江南 遗逸:遗留隐逸者。
B.自杀者相属 相属:相连,相继。
C.以字呼之而不名 不名:不直呼名字。
D.不知其经济之学 经济:经营,管理。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睿朗鸶拢性贫咭郏谘纬〔皇ぜ杩啵蛱尤
B.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睿朗鸶拢性贫撸塾谘纬。皇ぜ杩啵蛱尤
C.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疃朗鸶拢性贫撸塾谘 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D.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睿朗鸶拢性贫咭郏谘纬〔皇ぜ杩啵蛱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孟畈呕嵋纾艿交实燮髦亍K词楣砍伤校次恼乱换佣停簧惺槭「丈枇ⅲ愠兄计鸩葳椋艿交实墼奚汀
B.赵孟蠲鞑烨锖粒习溉缟瘛T贫母盖孜芨嫠耍晃芨娴娜艘惨讶献铮悦项怀疑另有隐情,悉心 审理,真相大白,受到人们称赞。
C.赵孟罴豆耍逍舭傩铡K治稣匀讣,认为王虎臣难以秉公办理,不宜派去查案;劝阿剌浑撒里上奏免除百姓钱粮,得到皇帝应允。
D.赵孟钗难А⑹榛琶煜拢治才华常被忽略。皇帝称赞他可与李白、苏轼相比,他的书法作品被天竺国视为宝物,政治才能却少被提及。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8—9题。
邯郸道上
清•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8.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9.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风萧萧兮易水寒, 。 《荆轲刺秦王》
(2)大行不顾细谨, 。 《鸿门宴》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登高》
(4) ,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
(5)久在樊笼里, 。 《归园田居》
(6)同是天涯沦落人, 。 《琵琶行》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出淤泥而不染的林则徐
邵纯
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同时代的人,他曾任港督,懂汉语,还会说广东方言,号称“中国通”。这个殖民主义者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但在他的内心世界中,对林则徐佩服得五体投地。包令发表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生平及著述》一文,说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著称”。 包令说对了,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清官。


展开余下试题 林则徐26岁中进士后,在翰林院里当文官,36岁时离京出任杭州、嘉兴、湖州的“道员”,即这三地的行政长官。杭州风景如画,美女如云,是鱼米之乡。如果是个庸人,在这人间天堂当官,岂不悠哉游哉!但林则徐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十分反感,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省垣孔道,冠盖如云,自辰迄酉,无非对客,事上接下而外,即为送往迎来,一切公牍管札,转待灯下理之,而精力固已惫矣。”后来林则徐在自己官府公堂上挂起了一幅自写的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内涵的哲理,直到今天仍有鲜明的价值。
1830年8月,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掌管全省人事财政大权。林则徐每任新职,在赴任前常发出“传牌”。所谓传牌,就是事先向沿途各地发出一些必须执行的命令。林则徐自北京到武昌,从水路进入湖北省后立即发出《由襄阳赴省传牌》,全文不到二百字,主要说明的是:
第一、我林则徐已乘船到达湖北境内。从襄阳到武昌这段路自雇船只,自付船费,不需要沿途各地交付一分钱,也不准派人添篙帮牵,溜须拍马。我和随行人员的一日三餐均自行实备,不接受任何酒食。
第二、我路过各地时,只在码头上接见一下当地官员,不准远迎,不准送行,任何人不准打着我的旗号捞好处。只要发现行为不轨者,立即严肃查处,“不得稍有徇纵,切切”。
林则徐每任新职,人还未到正气先行。这种“传牌”不仅是独善其身,也是告诫同僚和下属: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和腐败,我林则徐绝不同流合污,你们也当洁身自爱,否则严惩不贷。
林则徐在湖北政声甚隆,善者歌其善,恶者畏其威,这为后来他任湖广总督时大规模的、成功的禁烟运动打下了基础。林则徐在湖北禁烟的成效,又推动了道光帝在全国禁烟的决心。
1838年的最后一天,林则徐在北京受命钦差大臣,他的任务是到广州收缴大量鸦片的同时,堵塞鸦片走私进口的源头。外有强敌,内有奸佞,林则徐深知此行如赴汤蹈火,以至他与座师沈鼎甫告别时,师生“相顾涕下”。1839年1月8日林则徐从北京动身,当天上午时分至良乡。林则徐开始发出传牌。指令沿途各地“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林则徐在途中还向广东发出监控汉奸的密令,于3月10到达广州,当天近年夜时分住进了越华书院。
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首先拿“十三行”中的头目伍绍荣(又名伍浩官)问罪。此人因与英商勾结走私鸦片大发横财,已成巨富。林则徐审讯此人时,他以为钱可通天,有钱无所不能,所以对林则徐说:“愿以家私报效”,就是行贿。林则徐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要你的脑袋!”伍绍荣吓得魂不附体,片刻不敢怠慢地向英商传达了钦差大人限期缴烟和“具结”的命令。
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在极其错综复杂的局面下,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鸦片,这固然与林则徐的智慧、气魄和邓廷桢等人的配合有关,而林则徐的清正廉洁,他的官风官德,却是这一巨大胜利的道德基础。
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在国外也享有盛誉。比如,1999年2月2日,国际天文学会将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又如,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区辟有“林则徐广场”,广场中心耸立着高大的林则徐塑像。纽约百老汇的一条街命名为“林则徐街”。美国人和爱国华侨这样做,首先是把林则徐作为世界禁毒象征看待的,但也与他疾恶如仇、从善如流、清正廉洁、浩然正气的人格魅力有密切的关系。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他对林则徐非常了解,也非常佩服,他称赞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
B.林则徐十分反感官场的种种陋习,到了杭州这种风景如画、美女如云、鱼米之乡的人间天堂,他依然拒绝迎来送往,专心于公事,即使天色很晚,他还在处理案牍。
C.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时,自北京到武昌,他一路上不断发出“传牌”,虽然“传牌”上文字不多,却告诫了同僚和下属,宣示了认真治理的决心。
D.如果没有政治家的智慧与气魄,没有禁烟领导集团和精诚合作,林则徐不可能在抵达广州后,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的鸦片。
E.林则徐的禁烟行为还得到了世界上的更多人们的赞同,除了人格魅力的原因,也和现在世界上的禁烟形势有一定关系,美国人和爱国华侨就把林则徐作为了世界禁毒的象征。
(2)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清官,文章中有那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3)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成功施政离不开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请简要分析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林则徐的人格魅力。(6分)
(4)林则徐的“出淤泥而不染”并不等同于古人的“洁身自爱”“淡薄渺远,恬静自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 “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 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② 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 ,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③ 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 。
A.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B.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C.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D.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目前每年诞生约8千部长篇小说,但能出版和发表的大约只有2千部左右,大量长篇小说严重产能过剩,但即便如此,国内一些作家还在乐此不疲地创作长篇。
B.台风过后,污水四溢、垃圾漂浮,而同时,人体抵抗力下降,最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肆虐,因此要特别注意肠道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红眼病、皮肤病等疾病的预防。
C.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骄傲,它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有深刻、深厚的精神涵养和审美情趣,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多品味汉字的间架结构,什么话也不用说,就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安静气息抵达内心。
D.为了找到“上帝粒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利用其全球最大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进行宇宙大爆炸的模拟,然后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环形隧道内分布着的1.5亿个感应器来传递和收集实验数据。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碛口古镇,世界文化遗产濒危文化遗址,至乾隆年间,这里已成就了九曲黄河第一镇的兴盛繁荣,近400家商号云集于此,码头货船多时达三排并列岸边,绵延数里。 , , , , , 。碛口的辉煌终于落幕了。


展开余下试题①斗转星移,世事变迁 ②许多商户外逃避乱从此未归
③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悠长小巷 ④依山而建院院层叠的古镇民居
⑤古镇的祥和安宁、兴盛繁华都因日寇侵华而渐渐消失
⑥都湮没在了时光的尘埃之中
A.①⑤②④③⑥ B. ①④③⑥⑤② C.③④①⑤②⑥ D.⑤①②④③⑥
15.在下面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5分)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 ① ?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 ② ,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栌榄树也跟着消失了之后,有学者研究发现大栌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 ③ ;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16.阅读下边的漫画,仿照下面的例句,展开联想,写出反映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与鱼的悲剧类似的两个例子。要求三个句子组成排比句;句子之间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5分)

例:鱼儿本来自由,只因未挡住一粒香饵的诱惑,成了盘中的美味;
(1)
(2)
17.以题目中要求的文字为开头,把下面的一段话组成一个单句。(4分)
在中国传统中,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读书”是一种
具有特定涵义的学习行为,是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利
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的一种学习行为。
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高三一模答案
1.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题思路] 强加因果,两个分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思路]“如晕斯飞”,“作庙翼翼”等描写说明的是中国木建筑在《诗经》出现的时代已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而不能说明“ 中国主要建筑大都是宫殿建筑”。
3.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解题思路] 作者在文中举阿房宫的事例的目的是说明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要求高,文中并没有提到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利用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的开始时间。
4.D 5.C 6.B
7.(1)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2)(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参考译文:
赵孟钭肿影海杂状厦髅艚荩词楣烤湍鼙乘谐隼矗次恼履闷鸨柿⒓淳湍艹晌摹V猎十三年,侍御史奉元世祖的命令,到江南寻找前朝隐逸的有才能的人士,找到了赵孟睿⒋グ菁雷妗U悦项才气横溢,世祖皇帝看到他,很高兴,让他坐在右丞相叶李的上首。当时刚刚设立尚书省,元世祖命令赵孟钇鸩葳榘洳继煜隆T雷婵戳怂鸩莸内椋咝说厮担骸澳闼党隽宋倚闹幸档囊馑肌!倍十四年,赵孟畋蝗蚊坷芍小5笔 有一个叫王虎臣的人,他上书朝廷检举平江路总管赵全有不法的行为。朝廷立即派王虎臣前去查办。赵孟罱运担骸罢匀奈侍獾比挥Ω貌槲剩趸⒊家郧霸胃玫氐某す伲嗲啃新蛳卤鹑颂锏兀肿萑菟拿趴突袢〔环ǖ睦妗U匀啻斡胨郏趸⒊荚购匏M趸⒊既绻叭ィ厝换嵯莺φ匀词拐匀牟环ㄐ形靡灾な担嗣且膊豢赡懿换骋傻摹!痹雷嫘盐蚬矗谑橇砼晒僭鼻叭ァ
至元二十七年,桑哥派遣忻都以及王济等清理计算国家钱粮,已经征收了几百万,还有几千万没有征收。这件事对百姓造成了巨大损害,导致民不聊生,自杀的百姓比比皆是。赵孟詈桶⒋袒肴隼锝磺楹苌睿腿八蛋⒇莼肴隼锷献嗷实凵饷馓煜拢獬傩战赡傻娜壳浮0⒇莼肴隼锶氤蚧实凵献啵缤悦项说的一样,皇帝听从了他的话。二十九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当时总管缺员,赵孟疃雷灾鞒肿芄芨恼事。有个叫元掀儿的人,在盐场服劳役,因忍受不了盐场的艰苦生活,乘机逃去。他的父亲找到一具他人的尸首,便诬告一起服劳役的人杀害了元掀儿,遭诬告的人被屈打成招。孟罨骋烧馐且黄鹪┌福谑茄瓜吕疵挥信芯觥9艘桓鲈拢贫约夯乩戳耍钡厝硕汲圃拚悦项断案如神。
仁宗在做太子时,早就知道赵孟畹拿鹊剿次灰院螅劬旃苏悦项非常优厚,平时只称他的字号,不直呼他的名字。元世祖曾经和身边的大臣评论在文学经典著作方面有成就的士人,认为赵孟羁梢院吞瞥睦畎住⑺纬臻啾取T雷嬗衷圃拚悦项品行纯洁端正,学识丰富,见闻广博,兼通晓佛、道两教学说的要义,别人都不可与他比拟。赵孟畹氖姆绺袂逍拢庠躺钤叮硐殖鲆恢制婀迤莸姆缰拢了氖模谷瞬蝗绯咽浪椎母芯酢K淖椤⒘ナ椤⒖椤⑿惺椤⒉菔椋挥幸恢植皇枪沤裰诘模蚨咀攀榉盘煜隆L祗霉幸桓錾耍渡媸蚶锢辞蟮谜悦项的书法作品,带回去以后,天竺国视为宝物。以前曾任史官的杨载认为,赵孟畹牟拍芎艽蟪潭壬媳皇榛诟牵私馑氖榛矫娉删偷娜耍涣私馑谖恼路矫娴某删停私馑谖恼路矫娴某删偷娜耍涣私馑诰兰妹穹矫娴难省
8.通过秋风、古木、荒祠、雨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阵阵、古木沧桑、祠庙破败的古道秋景图(2分),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氛围(2分)。
9.借用卢生“黄粱一梦”的典故(2分),含蓄地表达了对步卢生后尘、热衷功名利禄的“名利客”的讽刺(2分)。
11.【
标签: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庄浪四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