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798  2016-09-27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98]
满井游记
24 满井游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廿二日(  )   ( 2)红装而蹇者(  ) (3)曝沙之鸟(  )
(4)呷浪之鳞(  ) (5)不以游堕事(  ) (6)脱笼之鹄(  )
2.与“娟然如拭”中的“然”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C.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D.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未百步辄返 ________ (2)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________
(3)娟然如拭 ________ (4)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________
(5)土膏微润 ________ (6)而此地适与余近 ________
4.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
( 1)晶 晶 然 如 镜 之 新 开 而 冷 光 之 乍 出 于 匣 也
(2)如 倩 女 之 面 而 髻 鬟 之 始 掠 也
(3)始 知 郊 田 之 外 未 始 无 春,而 城 居 者 未 之 知 也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 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6.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满井游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绘出初春水光。
(2)《满井游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画出春山之态。
(3)《满井游记》中写出游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
(4)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于本文内容,以下说法不完全正 确的一项是( )
A.《满井游记》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选自《袁中郎全集》,作者袁宏道。
B.开 头先点出时地节令。燕地旧俗以阴历二月十二为花朝节。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去玩赏春光。可是,这一年过了花朝节,余寒仍然很厉害,可见北方天气寒冷,春天来迟了。
C.作者在文中写春游,但先写不能游,反映了作者“不拘格套”和“发人所不能发”的文学主张。
D.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自由的向往,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和对暮春的欣赏和赞美。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8.课文第一段写燕地早春“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9.从文中找出写水、写山的比喻句。
10.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2)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11.(临沂中考)文章第二段从三个层面描写满井的春景,请简要概括。
12.“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甲】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 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 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 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①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浏览完整试题 (节选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 ①棹(zhào):橹,这里指划船。②东阿王:即三国时的曹植。洛神即曹植所写《洛神赋》中的人物。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风力虽尚劲 ________
(2)从武林门而西 ________
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例句中的“于”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A.葫芦置于地(《卖油翁》)
B.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C.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也(《满井游记》)
D.至于夏水襄陵(《三峡》)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16.从全文看,【甲】文第一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第二段从哪些方面写满井春色?
17.【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时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出一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1)niàn (2)jiǎn (3)pù (4)xiā (5)huī (6)hú 
2.D(解析:A、B、C三项与题干中的“然”都是“……的样子”;而D项意为“然而、但是”。) 
3.(1)就 (2)始,初 (3)美好的样子 (4)湿透 (5)肥沃的土地 (6)正好 
4.(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5.(1)河堤两岸生长着高大的柳树,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放眼望去景色空旷开阔,我(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中冲出去的天鹅。
 (2)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好的样子像擦洗过一样,娇艳明媚,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髻鬟一样。
 (3)(我这)才知道郊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6.(1)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2)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3)若脱笼之鹄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7.D(解析:D项中“暮春”应为“早春”。) 
8.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作铺垫。 
9.写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写山: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0.(1)人被束缚在一室之中,想出去走走也不行。
(2)不会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 能无拘无束在山石草木之间潇洒游玩的,恐怕只有这种官职了。 
11.第一层面写山水树木等自然风光之美,第二层面写情态各异的游人之乐,第三层面写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悠然自得。(意近即可) 
12.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生活,热爱大自然、寄情山水之间的思想感情。 
13.(1)猛,强有力 (2)向西 
14.A(解析:例句中的“于”是介词,“在”的意思;A项中的“于”也是“在”的意思,与例句相同;B.介词,“比”;C.介词,“从”;D.介词,引出时间,可不译。) 
15.(1)游人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喝用泉水煮的茶的,举起酒杯唱歌的,穿着盛装而骑驴的女子,也时时可见。
 (2)这时想用一个词 语来描写(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 
16.欲扬先抑。美好的景物、欣喜的人们和悠然的动物。
17.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甲】文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 新意。【乙】文中“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写出了西湖的妩媚与迷人。
18.附【乙】文参考译文:
从杭州武林门向西行,远远看见保叔塔高高耸立在层峦山崖上,心绪早已飞到西湖之上了。午时进入昭庆寺,喝完茶,即划着小船进入西湖。(只见 得)四面的山峦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彩好像少女的颜面,柔和的春风好像醉人的酒,湖水的波纹好像平滑的绸缎;一抬头,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了,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绘(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大约好像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那样(精神迷离恍惚)。我游西湖的经历从这一次开始,这天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60.180.7.181)
上一篇:记承天寺夜游
下一篇:诗词五首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满井游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9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