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628  2016-09-29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28]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2015-2016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共69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孝”的内涵
喜俊霞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它是人类对父母生育、养育和教育之恩的感怀之情的自然流露,是天地间最可贵的情感之一。以“仁”为核心的儒学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儒家视“孝”为“仁”之根本。
孝是对子女晚辈而言的,它主要包括奉养父母、尊敬父母和赡养父母等。孝的基本意义就是敬老爱老,事亲善行,“善父母为孝”,它是基于亲子之间天然深厚的爱敬。
我们要以恭敬的态度、愉快的心情来奉养父母,使其在日常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保障和满足。《诗经》中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思是父母生我养我多么不容易,而想要报答他们的恩德,这种恩德就像天一样浩瀚无际、广大无边。儒家的经典《礼记•曲礼上》中又说:“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意思是说作为儿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按照礼的要求来行孝道,对父母要谦恭尊敬、彬彬有礼,无论严寒酷暑都要让父母生活得舒服安心,心情舒畅等等。
要永远保持愉悦,关键是对父母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切的、深情的敬爱。《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就是说,人的表情是内心情感的表露,人们难做的事情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发自内心、由内而外地表达出敬爱之情。我们不应该把奉养父母看作是累赘;相反,要发自肺腑地深爱、孝敬自己的父母,并为此感到无比欣慰和莫大享受。
作为子女,我们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让父母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即我们身体的毛发和肌肤,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不能随意损伤毁坏它,这才是行孝的开端。我们应该注意,在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中,并非一味地要分分秒秒珍惜自己的生命、在必要特殊的情况下,而是鼓励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儒家认为愚孝并不是真正的孝,而谏争是孝的表现。意思是说当父母有过错时,子女就不能和以前一样无原则地言听计从,而是要善于劝导父母,这样才能使父母醒悟过来,以至于不误入歧途,陷于不义,遭受伤害。孔子“事父母几谏”说的就是对父母的过错应当进行委婉的批评。同时,儿女在进谏时,要特别注意耐心劝导,言语真切委婉,不可操之过急,如果父母听不进去,也不要抱怨,更不能勃然大怒,甚至拳脚相加。
子承父业,成就前辈未竞的事业。这就要求儿女要敢于继承父母的遗志,完成并发扬他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周武王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司马迁继父志而成就《史记》等,这都是流芳千古的典型。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典型榜样值得我们去学习。
总之,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相传的美德,它在中华民族精神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深知,行孝不是作秀,更不是一句口号,我们必须要以身作则、付诸行动。


浏览完整试题 (选自《首都师范大学学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儒家“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基础是“孝”,其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B.我们要以恭敬的态度、愉快的心情来孝顺父母,保障和满足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
C.我们侍奉父母要永远保持愉悦的心情,对父母的孝心要有发自内心的和真切的敬爱,毫无造作。
D.我们要有健康的体魄,爱惜自己的生命,须避免有“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苦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孝是敬老爱老,事亲善行,涉及子女晚辈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奉养、尊敬和赡养父母的行为。
B.《论语•为政》谈论对待父母的态度,最难能可贵的是和颜悦色、由心而生,绝非勉强所能为。
C.《孝经•开宗明义章》谈论我们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须珍惜和爱护它,这是行孝的开始。
D.我们劝导父母,须言语真切委婉,避免操之过急。抱怨、勃然大怒甚至拳脚相加等行为不可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需要报答父母生我养我的恩德,而对父母须谦虚尊重、彬彬有礼,力求父母舒服安心,心情舒畅。
B.儒家认为愚孝不是真正的孝,当父母有过错时,为了避免给父母心灵留下沉重的阴影,须耐心劝导。
C.儿女要敢于继承父辈的遗志,完成并发扬他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因为周武王和司马迁都继承父业。
D.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继承和发扬孝道,不是作秀和空喊口号,需要我们以身作则、付诸行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李德裕,字文饶。少力于学,既冠,卓荦有大节。不喜与诸生试有司,以荫补校书郎,河东张弘靖辟为掌书记。府罢,召拜监察御史。时亳州浮屠诡言水可愈疾,号曰“圣水”,转相流闻,南方之人,率十户僦一人使往汲。而水斗三十千,取者益它汲,转鬻于道,互相欺术,往者日数十百人。德裕严勒津逻捕绝之。逾年,徙剑南西川。蜀人多鬻女为人妾,德裕为著科约:凡十三而上,执三年劳;下者,五岁;及期则归之父母。毁属下浮屠私庐数千,以地予农。蜀先主祠旁有猱村,其民剔发若浮屠者,畜妻子自如,德裕下令禁止。蜀风大变。帝尝疑杨嗣复、李珏顾望不忠,遣使杀之。德裕知帝性刚而果于断,即率三宰相见延英,呜咽流涕曰:“昔太宗德宗诛大臣未尝不悔臣欲陛下全活之无异时恨使二人罪恶暴著天下共疾之。”帝不许,德裕伏不起。帝曰:“为公等赦之。”德裕降拜升坐。帝曰:“如令谏官论争,虽千疏,我不赦。”德裕重拜。因追还使者,嗣复等乃免。寻册拜司空。又尝谓:“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能简冗官,诚治本也。”乃请罢郡县吏凡二千余员。衣冠去者皆怨。时天下已平,数上疏乞骸骨,皆不许。当国凡六年,方用兵时,决策制胜,它相无与,故威名独重于时。德裕性孤峭,明辨有风采,善为文章。虽至大位,犹不去书,其谋议援古为质,常以经纶天下自为。武宗知而能任之,言从计行,是时王室几中兴。
(节选自《新唐书•李德裕传》)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取者益它汲 益:添加
B.德裕严勒津逻捕绝之 勒:逼迫
C.德裕为著科约 著:明确规定
D.执三年劳 执:从事,做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太宗德宗诛大臣/未尝不悔/臣欲陛下全活/之无异时恨/使二人罪恶暴著天下/共疾之。
B.昔太宗德宗诛/大臣未尝不悔/臣欲陛下全活/之无异时恨/使二人罪恶暴著天下/共疾之。
C.昔太宗德宗诛大臣/未尝不悔/臣欲陛下全活之/无异时恨/使二人罪恶暴著/天下共疾之。
D.昔太宗德宗诛/大臣未尝不悔/臣欲陛下全活之/无异时/恨使二人罪恶暴著/天下共疾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德裕有个性,为官不为谣言所惑。他成年后,不参加科举考试,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补官;在对待“圣水”可以治病一事上,他予以严禁。
B.李德裕为官注重改变不良习俗。蜀地人大多卖女儿给人家做妾,他制定法令加以改变;佛寺大量占有土地,他将佛寺占有的土地归还给农民。
C.李德裕敢于直言劝谏,得到了皇上的认可。皇上怀疑杨嗣复、李珏对自己不忠,在李德裕的含泪劝谏下,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赦免了二人。
D.李德裕为国力的恢复做出了贡献。他为了“省吏”,请求罢免了很多郡县的官吏;他任宰相共六年,用兵之时作出决策,其他宰相都没有参与。
7.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民剔发若浮屠者,畜妻子自如,德裕下令禁止。
(2)当国凡六年,方用兵时,决策制胜,它相无与,故威名独重于时。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①塘:堤岸。②陂(bēi):池塘。
8.本诗中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分)
9.本诗前两句的写景极有特色,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自己于庭院中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好生惬意的两句是“ , ”。
(2)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互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情此景正应了王勃《腾王阁序》中的两句“ , ”。
(3)李密早年遭遇不幸,他在《陈情表》中从内外两个方面描述自己门庭衰落,孤苦无依的处境的诗句是“ , ”。
选考题
请考生从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法】莫泊桑
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
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


展开余下试题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
瓦尔特•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竞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
他像一枝箭,穿过一层厚厚的藤叶与尖利的荆棘,沉沉地跌坐在一堆石子上,脸与双手都被荆棘划破了。靠头顶上缠绕的藤枝当掩护,他尽可能地快爬,想离开战场远一些。
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
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
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
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
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险些吓得瓦尔特•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
这时,瓦尔特•施那夫斯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饥肠辘辘,寒冷难熬。接着迷迷糊糊,噩梦不断。
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
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
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
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
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有个女仆吓得张大了嘴,两眼直瞪,一动不动,手里的杯子砰然掉在地上。其余的人,都跟着她的目光看过去!
他们瞧见了敌人!老天爷啊!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
开始,就这么一声惊呼,由八个不同的嗓音同时发出的惊呼,骇得人心惊胆战,毛骨悚然;紧接着,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一阵混乱。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瓦尔特•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
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
这是黎明前寒冷的时刻。矮树丛中,有许多人影在悄无声息地偷偷移动,黑暗里,不时有一两把铜铁利器的尖梢,被缕缕月光照得闪闪发亮。
突然,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瓦尔特•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五十支上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从头到脚捆个结结实实。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你被俘虏了!投降吧!”
瓦尔特•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
(选自《莫泊桑作品选》,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是一篇以一名普鲁士士兵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作者以普鲁士侵略法国为创作背景。
B.作者从普遍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描绘出一个贪恋安逸、畏惧死亡、在战场上思念亲人的厌战者形象。
C.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D.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国军看出。
E.作品表达了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士兵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发动战争只是统治者的政治手段,人民爱好的是和平。
12.小说取名为“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请你简述作品中瓦尔特•施那夫斯经历了怎样的奇遇。(6分)
13.小说多次写到夜幕降临的场景,请结合原文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6分)
14.有人认为主人公施那夫斯的人物形象是可悲的,有人认为施那夫斯是可爱的,那你的观点呢?请探究文本,概括分析。(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3分)
A.砧板zhān 稽首qǐ 惋惜 哎声叹气
B.接榫sǔn 央谗měi 拌倒 鬼鬼祟祟
C.付梓zǐ 楚文fàn 蝉联 矫揉造作
D.潜力qiǎn 祈祷qí 赉发 黯然神伤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大雪下得 ,使游客游兴大增。
(2)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外贸易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 。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3)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 ,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A.沸沸扬扬 一蹴而就 不以为然 B.纷纷扬扬 一蹴而就 不以为意
C.纷纷扬扬 一挥而就 不以为意 D.沸沸扬扬 一挥而就 不以为然
17.下列各句中没有病的一句是(3分)
A.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有利于进一步展示中国形象,增强我国软实力和影响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B.韩剧重视家庭亲情,尊敬老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很少有色情或暴力的场面,洋溢着含蓄之美,能让人产生道德的认同感。
C.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南方包括江西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这将是10月下旬以来南方最强的一轮雨雪降温天气。
D.尽管很多网友对“土豪”这个词所潜藏的对人的讽刺等负面情绪提出了种种质疑,但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 , 。 。 。 ? 。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①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
②但是实含至理
③假如世界是完美的,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
④这话表面看去,不通至极
⑤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
⑥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品尝创造成功的快慰
A.③⑤⑥①④② B.④②③⑤⑥① C.③⑤④②⑥① D.④②③⑥①⑤
19.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出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述明确,每处不超过20字。(4分)
即使你不是一个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足以令你震惊,据学者的最新统计,① ,如我们风闻过的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山东聊城古城改造……
某种意义上,“拆旧”与“仿古”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在的两大典型现象。拆旧,是因为旧的文化遗存“挡”住了城市发展的脚步;仿古,则是② 。破与立之间,折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展开余下试题20.本图是某校中学生开展的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的调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60个字。(5分)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几位学生鼓动苏格拉底去集市上逛一逛。他们说:“集市里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第二天,学生们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苏格拉底说:“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小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3)标题自拟;(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语文参考答案
一、(9分)1、D (3分)
根据原文“不要让父母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避免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对象是父母,而非自己,D项张冠李戴。
2.A(3分)根据原文“它主要包括奉养父母、尊敬父母和赡养父母等”,A项忽略了“主要”,属于以偏概全。
3.C(3分)根据原文“周武王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司马迁继父志而成就《史记》等,这都是流芳千古的典型”,C项属于强加因果。
二、(35分)4、B (3分) 勒:命令。5、C (3分) 通读文章,了解文意:依据文意断句。
6、C (3分)
李德裕含泪劝谏时皇上并没有答应;另外,皇上答应的是李德裕及三宰相的共同请求。
7、(1)那里剃掉头发像和尚一样的百姓,随意蓄养妻子儿女,李德裕下令禁止。(5分)
(2)主持国事共6年,正当用兵之时,他决策制胜,其他宰相都没有参与,所以威名在当时很大。(5分)
[参考译文]
李德裕,字文饶。小时候致力于学业,成年后,卓越出众有大志。不喜欢和诸生参加科举考试。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补授校书郎。河东节度使张弘靖征召他为掌书记。张弘靖罢任,李德裕被召入朝廷任监察御史。当时亳州的僧人欺骗说有一处水可以治病,号称“圣水”,消息到处流传,南方的人,大约十户中就雇佣一人前往汲取。一斗水价值三十千,取水的人又把别处的水添加进去,沿路转卖,互相欺骗利诱,前往取水的人每天有几十上百人。李德裕严令在渡口巡逻的士卒捉拿予以禁绝。一年以后,调任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蜀地人大多卖女儿给人家做妾,李德裕为他们制定法令:凡是十三岁以上的,服三年劳役;十三岁以下的,服五年劳役;到期就归还他们的父母。拆毁所管辖地区的佛寺数千所,把土地给予农民。蜀先主祠旁有个叫猱村的地方,那里剃掉头发像和尚一样的百姓,随意蓄养妻子儿女,李德裕下令禁止。蜀地的风气大为改观。皇上曾经怀疑杨嗣复、李珏观望犹豫不忠诚,派使者去杀他们。李德裕知道皇上性情刚强而果断,便带领三位宰相到延英殿见皇上,呜咽流涕地说:“过去太宗、德宗诛杀大巨,没有不后悔的。臣希望陛下保全他们,免得将来悔恨。假使他们两人罪恶暴露,天下人自会共同痛恨。”皇上不同意,李德裕就伏身不起。皇上说:“为公等赦免了他们。”李德裕下堂拜谢后坐下。皇上说:“如果让谏官来论争,就是上一千道奏疏,我也不会赦免。”李德裕再次拜谢。于是追回使者,杨嗣复等得以免死。不久又以册书授予李德裕司空之职。李德裕曾经说:“减少事情不如减少官员,减少官员不如减少吏人,能精简多余的官吏,确实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于是请求罢免郡县官吏共两千余人,被罢免的官吏都怨恨他。当时天下已经太平,李德裕多次上疏请求退休,皇上都不答应。他任宰相共六年,正当用兵之时,他决策制胜,其他宰相都没有参与,所以威名重于当时。李德裕性格孤傲,明智善辩有风采,善于写文章。虽然到达高位,还是不断读书。他谋议政事援引古书为据.常常以筹划天下为己任。武宗知人善用,对他言听计从,当时王室几乎达到了中兴的局面。
8、本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暮色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5分)
9、①“满”字写出青草茂盛、池水盈盈的情态;②“衔”字用比拟的手法写出落日的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③“浸”字生动地描绘也落日和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答出两点即可)(5分)
10、(6分)
⑴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⑵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⑶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三、(25分)
11、(5分)EA
析: B项,“贪恋安逸”不十分确切。C项,“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表述错误,小说表现的是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人爱好和平,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D项,“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是不想让法军看出”表述错误,他内心,是坦然快乐的,他觉得自己终于安全了。(选E 3分,A 2分,B 1分,C、E不得分)
12、(6分)当施那夫斯作为普鲁士士兵侵略法国时,遭遇法国游击伏击。求生的欲望使他成了一名逃兵,成为俘虏的念头盘踞在他心中。(2分)饥寒交迫的施那夫斯潜入一个城堡,村民误以为是大规模人侵,当即一哄而散。他饱餐一顿之后昏然睡去。(2分)醒来时已被捕,但主人公为自己做俘虏的梦想终于实现万分欣喜。(2分)
13、(6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2分)描绘出一幅令人恐惧的画面,渲染紧张气氛:(2分)侧面表现人物恐惧痛苦的内心世界,与他所向往的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形成鲜明对比。(2分)
14、(8分)观点一:可悲:①施那夫斯参加作战却畏惧战争,离开战友,临阵脱逃;②逃跑后还一直想做俘虏;③醒来时被捕,还为自己做了俘虏而满足;④他是一名侵略者。观点二:可爱:①施那夫斯热爱生活,珍爱生命;②他思念家乡和亲人,心中挂念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女;③他饥寒难耐,潜入法国人的城堡,只是饱吃一顿,并没有伤害当地的一个百姓;④他不喜欢侵略,厌恶战争。(观点明确给1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语句流畅、论述严谨给1分)
四、
15、C(3分)
析:A、砧板zhēn 唉声叹气 B、绊倒D、潜力qián 赍发
16、B(3分)
析:沸沸扬扬:形容人声喧扰,议治纷纷。纷纷扬扬:形容雪、花、叶等飘落的样子。一蹴而就:比喻李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以为意:不把安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轻视态度。
17、A(3分)
析:B:“尊敬老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主语应是剧中人物,而非韩剧。C、“江西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B、“尽管”应放在“很多网友”的后面。
18、B(3分)
析:④②衔接密切,④承题干首句,②启下;③⑤⑥①是对“至理”的阐释。其中③⑤是一假设,一实际,正反论证关系;⑥①是一问一答,设问关系。⑤句中提到“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⑥句紧承设问;①句和题干最后一句联系密切。所以选B。
19、(4分)答案:(示例)①全国有不少城市欲斥资重建古城 ②希望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发展契机。
20、(5分)本次“住宅区的命名”调查对象拟定为古代和现代住宅区,通过网络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宿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