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738  2016-10-06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38]
小石潭记
第四单元 江山多娇
十六 小石潭记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篁竹(huáng)   清洌(liè)   幽邃(suì)
B.为坻(chí) 为嵁(kān) 为屿(yǔ)
C.参差(cēn cī) 佁然(yǐ) 摇缀(zhuì)
D.俶尔(shū) 翕忽(xī) 悄怆(qiǎo)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如鸣佩环(          )
(2)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
(3)潭中鱼可百许头(          )
(4)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5)以其境过清(          )
(6)隶而从者(     )(     )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皆若空游无所依(        )
(3)斗折蛇行(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
(5)凄神寒骨(        )
4.区别下面加点词的意义。
(1)心乐之(        ) 似与游者相乐(        )
(2)水尤清洌(        ) 以其境过清(        )
(3)卷石底以出(        ) 以其境过清(        )
(4)为坻(        ) 全石以为底(        )
(5)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隶而从者(        )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海南中考)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
。       
7.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旅游知识,充分地享受旅游的快乐,学校开展了主题为“潇洒走四方”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古代人就已经了解旅游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所在。许多诗人都有过壮游的经历,留下了众多的诗篇,请写出其中一首与大家分享。
(2)随着出游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如2015年的“埃及神庙刻字”事件就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怎样才能减少乃至杜绝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3)有人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 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2)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9.文章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条理清晰。请根据提示,梳理写作思路,在每条横线上填四个字。
发现小潭→________→________→潭边气氛


浏览完整试题10.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11.文章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重点描绘潭中游鱼?这样写有何作用?
12.文章开头写“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中间又写“似与游者相乐”,结尾处却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之大,该如何理解?
(菏泽中考)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①,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②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③坎止④,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释】 ①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②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③流行:远行。④坎止:静止。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明灭可见(      )
(3)任之而已(      ) (4)辄复不遂(      )
14.翻译下列句子。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15.【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________;【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________。
16.【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___________,【乙】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解析:D项中“俶”应读chù。) 
2.(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鸣响
 (2)水中高地 不平的岩石
 (3)表示约数
 (4)愣住的样子
 (5)凄清,冷清清
 (6)跟随 跟从 
3.(1)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2)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那样
 (4)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5)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4.(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动词,逗乐
 (2)清澈 凄清,冷清清
 (3)表顺承,可不译 因为
 (4)形成 作为,当 作
 (5)自 跟随 
5.(1)隔着竹林听到了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 碰发出的声音,(我)心生欢乐。
(2)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6.示例:雄鹰在蓝天 翱翔,是为了探寻奋斗的目标(或:落叶在风中飞舞,是为了展示曼妙的舞姿) 
7.(1)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 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示例:应该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来提高游客的文明意识,提倡文明旅游,必要时也可采用惩罚的手段来遏制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3)示例: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在熟悉的地方也会看到美的风景。
8.(1)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2)其岸势/犬牙差互 
9.潭中景物 小潭溪流 
10.意在表达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11.从四个方面描绘游鱼: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写出了鱼的数量;②“皆若空游无所依”,写出了鱼游动的姿态;③“影布石上”写出了鱼的影子清晰可见;④“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写出了鱼的静态和动态。作用:这样写一方面把鱼描写得生动传神,活灵活现;另一方面通过写水中之鱼清晰可见,衬托出水的清澈。 
12.作者因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为排遣贬谪的失意来到山中寻求解脱而发现这个小石潭,因此这里有发现小石潭之乐,有因潭水清澈而乐,有潭中的鱼与游人的逗乐;但是这些“乐”只是暂 时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只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短暂的快乐之后,一经小石潭清幽的环境的触发,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 13.(1)大约 (2)显现,看得见 (3)它  (4)就 
13.(1)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小溪的源头在什么地方。(2)(我)当时本来是想要乘船到沙市的,最终 被下大雪所阻挡了。 
15.水清 夜静 
16.作者被贬官后内心产生的无法排遣的凄苦,忧伤悲凉之情 作者在夜雪中感受的情趣,表达了随遇而安,任其自然的感情
附【乙】文参考译文:
夜间的大雪下得 很厉害。我当时本来是想要乘坐小船到沙市,最终被下大雪所阻挡住了。然而大雪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随意看几卷书,也是有些趣味的。为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不行。然而是远行还是停止,随它吧。 (这可能就是)鲁直所说的“没有一个地方不可以寄托一个梦”。 (60.180.4.207)
上一篇:甜甜的泥土
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小石潭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