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84  2016-10-2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4]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9月份考试高二
语 文
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怂恿(sǒnɡ) 央浼(miǎn)  彤云密布(tónɡ) 性情孤僻(pì)
B.玷辱(diàn) 氽水(tǔn)  纷至沓来(tà) 碎琼乱玉(qiónɡ)
C.迤逦(lǐ) 埋怨(mán)  毫不相干(ɡàn) 肆无忌惮(dàn)
D.周济(jì) 洗漱(sù)  战战兢兢(jīnɡ) 垂头丧气(sànɡ)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沽酒 酒馔 唉声叹气 服侍不暇
B.亲眷 辩护 没精打彩 凭心静气
C.悖时 谗言 通霄噩梦 伶牙利齿
D.苍白 差遣 赔理道歉 轻描淡写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扩大“先看病后付费”“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施行新修订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一系列新政的出台,真是大快人心。
B.当获诺贝尔奖的事在网上炒得纷纷扬扬的时候,莫言却躲清静回老家了。
C.2014年5月,湖北襄阳高三学子张文驰放弃备考,为素不相识、身患白血病的4岁男童捐献造血干细跑。
D.贪官要牢记“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教训,一时忍不住贪心,收取了别人的贿赂,最终是要东窗事发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学者们认为,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成就的修订版《曾国藩全集》,不仅真实直接地记录了晚清时期的历史,也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个人的喜乐与困惑。
B.梁平竹帘起于宋代,迄今已有1 000多年历史。它是以竹丝为主要原料,编织成帘,并画上精美图画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C.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任何一个拥有音乐梦想的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
D.最近,美国一科研团队提出极具挑战性的一个理论:我们的智力能力正在损失,因为赋予我们脑力的错综复杂的基因网极易受基因突变的侵害。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③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④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⑤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纸面”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⑥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A.④⑤③⑥②①     B.⑥②④⑤①③
C.④⑥②⑤③① D.⑥②⑤③④①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阅读《边城》第六章,完成第6~9题。(18分)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到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一个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孙女:
“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浏览完整试题翠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那第一个下船人。那人笑着说:
“请不要拦我!……”
“不成,你不能走!”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不许走!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地吠着。其余商人都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地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说:“嗨,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
翠翠说:“全还给他了吗?”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闭上一只眼睛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
“礼轻仁义重,我留下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筸城!”
远处鼓声又蓬蓬地响起来了,黄狗张着两个耳朵听着。翠翠问祖父,听不听到什么声音。祖父一注意,知道是什么声音了,便说:
“翠翠,端午又来了。你记不记得去年天保大老送你那只肥鸭子?早上大老同一群人上川东去,过渡时还问你。你一定忘记那次落的行雨。我们这次若去,又得打火把回家;你记不记得我们两人用火把照路回家?”
翠翠还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哪。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其实她那意思就是“你这人我怎么记不得?”
祖父明白那话里意思,又说:“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儿不知道回来,天夜了,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
提起旧事,翠翠嗤地笑了。
“爷爷,你还以为大鱼会吃掉我?是别人家说我,我告给你的!你那天只是恨不得让城中的那个爷爷把装酒的葫芦吃掉!你这种人,好记性!”
“我人老了,记性也坏透了。翠翠,现在你人长大了,一个人一定敢上城去看船,不怕鱼吃掉你了。”
“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
“人老了才应当守船。”
“人老了应当歇憩!”
“你爷爷还可以打老虎,人不老!”祖父说着,于是,把膀子弯曲起来,努力使筋肉在局束中显得又有力又年青,并且说:“翠翠,你不信,你咬。”
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远处有吹唢呐的声音,她知道那是什么事情,且知道唢呐方向。要祖父同她下了船,把船拉过家中那边岸旁去。为了想早早地看到那迎婚送亲的喜轿,翠翠还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过不久,那一伙人来了,两个吹唢呐的,四个强壮乡下汉子,一顶空花轿,一个穿新衣的团总儿子模样的青年;另外还有两只羊,一个牵羊的孩子,一坛酒,一盒糍粑,一个担礼物的人。一伙人上了渡船后,翠翠同祖父也上了渡船,祖父拉船,翠翠却傍花轿站定,去欣赏每一个人的脸色与花轿上的流苏。拢岸后,团总儿子模样的人,从扣花抱肚里掏出了一个小红纸包封,递给老船夫。这是当地规矩,祖父再不能说不接收了。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吹唢呐的一上岸后,又把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一行人便翻山走了。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
祖父掂着那红纸包封的分量说:“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还只十五岁。”
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
到了家边,翠翠跑回家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
6.选文中有句话:“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翠翠明白了”,但为什么“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4分)
7.“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一句中,那些人为什么“笑”?体现了作者的什么理想?(4分)
8.祖父的“狡猾”体现在什么地方?怎样理解“狡猾”一词的含义?(4分)
9.选文最后一段,“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翠翠真的是在看云吗?这反映了翠翠怎样的内心世界?(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22分)
蛮子大妈
[法]莫泊桑
普法之间已经正式宣战的时候,小蛮子的年纪正是三十三岁。他从军去了,留下他母亲单独住在家里。
某一天,普鲁士的队伍到了。有人把他们分派给居民去供养,人数的多寡是根据各家的贫富做标准的。大家都晓得这个老太婆有钱,她家里派了四个。
后来,有人看见他们替她做着打扫厨房、擦玻璃、劈木柴、削马铃薯、洗衣裳、料理家务等日常工作,俨然是四个好儿子守着他们的妈。但是她却不住地记挂她自己的那一个儿子。每天,她必定向每个住在她家里的兵问:“你们可晓得法国第二十三边防镇守团开到哪儿去了?我的儿子在那一团里。”他们用德国口音说着不规则的法国话回答:“不晓得,一点不晓得。”后来,明白她的忧愁和牵挂了,他们也有妈在家里,他们就对她报答了许多小的照顾。她也很疼爱她这四个敌人。
当地的人谈到蛮子大妈家里那四个德国兵,总说道:“那是四个找着了安身之所的。”
谁知有一天早上,那老太太恰巧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远远地望见了乡村邮差向着她家里走过来。他拿出一张折好了的纸头交给她:
蛮子太太,这封信是带一个坏的消息给您的。您的儿子威克多,昨天被一颗炮弹打死了。差不多是分成了两段。我们在连队里是紧挨在一起的,他从前对我谈到您,意思就是他倘若遇了什么不幸,我最好当天告诉您。
现在我亲切地向您致敬。
第二十三边防镇守团二等兵黎伏启
这封信是三星期以前写的。
她看了并没有哭。她呆呆地待着没有动弹,很受了打击,连感觉都弄迟钝了,以至于并不伤心。她暗自想道:“威克多现在被人打死了。”随后她的眼泪渐渐涌到眼眶里了,悲伤侵入她的心里了。各种心事,难堪的,使人痛苦的,一件一件回到她的头脑里了。
但是这时候,她听见一阵嘈杂的说话声音了。正是那几个普鲁士人从村子里走回来,她很快地把信藏在衣袋里,并且趁时间还来得及又仔仔细细擦干了眼睛,用平日一般的神气安安稳稳地接待了他们。


展开余下试题她和那四个兵同桌吃饭了,但是她却吃不下,甚至于一口也吃不下,他们狼吞虎咽般吃着并没有注意她。
忽然,她问:“我连你们的姓名都不晓得,然而我们在一块儿又已经一个月了。”他们费了好大事才懂得她的意思,于是各人说了各人的姓名。这办法是不能教她满足的;她叫他们在一张纸上写出来,还添上他们家庭的通信处,末了,她在自己的大鼻梁上面架起了眼镜,仔细瞧着那篇不认得的字儿,然后把纸折好搁在自己的衣袋里,盖着那封给她儿子报丧的信。
于是她搬了许多干草搁在他们睡的那层阁楼上,她对他们说明这样可以不会那么冷,于是他们就帮着她搬了。他们把那些成束的干草堆到房子的茅顶那样高,结果他们做成了一间四面都围着草墙的寝室,又暖又香,他们可以很舒服地在那里睡。吃夜饭的时候,他们中间的一个瞧见蛮子大妈还是一点东西也不吃,因此竟担忧了。
四个德国人都踏上那条每晚给他们使用的梯子,爬到他们的寝室里了。那块做楼门用的四方木板一下盖好了以后,她就抽去了上楼的梯子。她赤着脚在雪里一往一来地走,从容得教旁人什么也听不见,她不时细听着那四个睡熟了的士兵的鼾声,响亮而长短不齐。
等到她判断自己的种种准备已经充分以后,她就取了一束麦秸扔在壁炉里。它燃了以后,她再把它分开放在另外无数束的麦秸上边,随后她重新走到门外向门里瞧着。
不过几秒钟,一阵强烈的火光照明了那所茅顶房子的内部,雪白的原野被火光照得像是一幅染上了红色的银布似地闪闪发光。
许多人都到了,有些是农人,有些是德国军人。
他们看见了这个妇人坐在一段锯平了的树桩儿上,安静的,并且是满意的。
一个德国军官问她:“您家里那些兵到哪儿去了?”
她用一种洪亮的声音回答:“在那里面!”
大家团团地围住了她。那个普鲁士人问:“这场火是怎样燃起来的?”
“是我放的。”
大家都不相信她,以为这场大祸陡然教她变成了痴子。她就从衣袋里面取了两张纸,口里说道:“这张是给威克多报丧的。”又拿起另外一张,偏着脑袋向那堆残火一指:“这一张,是他们的姓名,可以照着去写信通知他们家里。您将来要写起这件事的来由,要告诉他们的父母说这是我干的。我在娘家的名姓是威克多娃•西蒙,到了夫家旁人叫我做蛮子大妈。请您不要忘了。”
一道口令喊过,立刻一长串枪声跟着响了。
她那只拘挛不住的手里,依然握着那一页满是血迹的报丧的信。
(有删节)
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在小说开头,作者把主人公放置于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中,人物都是平淡无奇的普通人,言行也都与此等环境相适应。
B.一开始,蛮子大妈很疼爱这四个敌人,主要是因为四个德国士兵会让她想到自己的儿子,也会让自己的忧愁和牵挂得到一些安慰。
C.爱子死于前线的噩耗,使蛮子大妈慈母的心顿时燃烧起复仇的烈火,无怨无恨的人一下子变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她沉着冷静地烧死了四个敌人。
D.儿子的战死终于唤醒了她作为一个法国人民的斗志,她不惜以付出生命的代价设计烧死了住在她家的敌人,捍卫了自己民族的尊严。
E.小说通过独到的细节描写、精巧的构思、发人深省的情节设置和出人意料的结尾,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和作者的人道主义思考。
11.小说中的蛮子大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12.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蛮子大妈和四个德国兵友好相处,作者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
13.蛮子大妈在决定烧死四个德国士兵后还留下他们的姓名和住址并托人通知他们的家人,有人认为这一情节设计不够合理。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三、语言运用(15分)
14.《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写风雪非常精彩,如“那雪正下得紧”一句,清代学者金圣叹批点道:“写雪极妙。”鲁迅先生赞扬说富有“神韵”。请以“那雪正下得紧”一句为中心进行扩写,力求写出其“绝妙”和“神韵”,不少于70字。(5分)
15.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35个字) 。(5分)
中广网北京11月19日消息 国家发改委今日发布消息,对全国电价做出统一调整。本次调整并不针对居民用电,但民用电价将最快在明年一季度起做出阶梯式调整。
发改委官员介绍,此次调价的主要内容为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8分钱,但对各地区、各行业用电价格水平的调整有一定差异。受当地电网企业普遍亏损影响,陕西、山西、甘肃等十大产煤省、市(地区)将上调上网电价,改变企业严重亏损局面,价格浮动在每千瓦时上调0.2~1.5分钱。而沿海省、市(地区)供电企业盈利良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因此拟下调电价每千瓦时0.3~0.9分钱。
16.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图所包含的两条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5分)

(摘自《2013年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注】“同比”指的是与2012年3月份相比。
四、写作表达(5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内容是关于捐助这个热点话题,考生应该能够在相关日常生活的体验中,从捐助和接受两个方面找到适合自己立意的角度进行论述。
从材料中看,三个家庭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思考出发点和人生价值观,在看待和分析问题时,应用辩证的眼光。这三种不同的态度,没有是非对错的明显界限,因此要客观评价。在审题立意时,可以把立意角度建立在“慈善”与“报恩”“偿还”“施舍”的关系中来理解,既可以对整个故事发表意见,进行评论,也可以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作文的深刻内涵。题目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发挥空间,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喜好选择适合的文体和立意。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 B2. A3. C4. B5. C
二、阅读鉴赏(40分)
6.因为翠翠和祖父一样,是不爱财的人,对别人的施舍,不愿意接受。(4分)
7.那些人因为这种纯洁的人际关系和朴素的风俗而笑。从笑声中,我们可以看到湘西淳朴的民风与渡船老人和孙女的高洁人格,这中间体现了沈从文“美”和“爱”的理想。(4分)
8.祖父的“狡猾”体现在留了卖皮纸的年轻人一个铜子,却送给他一把烟叶。“狡猾”在这里并不是贬义词。祖父不计报酬,对别人给他的钱,他设法偿还,是祖父淳朴的表现。
9.不是,她的心已随祖父《娘送女》的唢呐声飞得很远很远了。体现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
10.选C得2分,选A得2分,选E得1分;选B、D不得分。
11.①淳朴善良,富有母爱;②沉着冷静,心思缜密;③听到儿子的噩耗后,残忍地复仇。
12.①表现出蛮子大妈善良的母性;②和后文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③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表现出战争对人性的扭曲。
13.示例:从人物性格、情节安排、小说主旨等方面考虑,这一设计合情合理。①蛮子大妈决定烧死四个敌人时表现得异常冷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让他们留下姓名恰好表现了她的这一性格特征;②记录四人姓名的纸和儿子的报丧信始终同时出现,相互呼应,凸显了复仇的主题;③蛮子大妈最后坦荡的表白说明她的行动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这样更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性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2分)(回答“这一情节设计不够合理”观点,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展开余下试题14. (示例)这是一场怎样的大雪啊,只见天地之间,到处是扑面而来的鹅毛一般的雪絮,在风的裹挟下,一块块、一层层地缠绞着,挥洒着,在昏暗的天宇下,在空旷的荒野里,到处是眩人眼目的白。
15.国家发改委调整工业用电价格,地区、行业电价调整有差异,价格有升有降。
16. (1)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涨;(2)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涨幅较大;(3)居住类(住房)的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最大;(4)交通和通信的消费价格呈现负增长。
四、写作表达(50分)
17.
[点评]“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此文开篇高屋建瓴,以人性的切入角度去探勘善性的本质,并对“慈善与施舍”做了确切的辨析,虽不过三言两语,却字字切中要义。接着,作者在对慈善的关怀本质、施行方式、落实对象的几个层面上进行了缜密有效的论述,思想成熟深入,表达掷地有声,展现了一位关注社会、思考独立、尊重内心的中学生的良好风范。
文章结尾两段尤为令人称道。作者不被材料锁定,在有限的生活经验之上,以更为宽阔的胸襟,扩大了对“善者”的界定,同时,与之延展的慈善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更为丰富的现实意义。
确实,行善路上,人人都是高贵的善性传递者,财富与善心不一定成正比,尊严也从来没有排行榜。善在大爱里,更在细节中。 (220.172.109.4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广西钦州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