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522 2016-11-17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2]
山东省济南市城区唐王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
山东省济南市城区唐王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2015.11)
(120分钟,满分120分)
题号 1—5 6—13 14—17 18—21 22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 水藻(zǎo) 朗润(lùn) 憔悴(cuì)
B.倏忽(shū) 黄晕(yùn) 贮蓄(zhù) 澄清(chéng)
C.感慨(kǎi) 须臾(yú) 黑痣(zhì) 攲斜(jī)
D.匿笑(nì) 蜷曲(juǎn) 寥廓(liáo) 尴尬(g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疲倦不堪 宽宏大量 絮絮叨叨 恍然大悟
B.花团锦簇 持之以恒 各得其所 喜出望外
C.混为一谈 形影不离 蛛丝马迹 独具慧眼
D.洗耳恭听 自做主张 呼朋引伴 小心翼翼
3.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B.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C.连云港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花果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苏马湾海天一色、白
帆点点,真是美不胜收!
D.为保卫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游览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
市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
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B.经过近几天的集中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的知识。
C.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王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5. 关于《草房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
年——秃鹤,因为他有金子般的心灵。
B.秦大奶奶曾两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次是因为救落水女孩乔乔,第二次是
因为救油麻地小学里的一个落水的南瓜。
C.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文艺宣传队的胡琴手,砸锅卖铁是为了卖钱买鸽子。
D.杜小康离开油麻地去放鸭子,从大芦荡回来后,送给细马5只双黄鸭蛋,这大概
是杜小康从大芦荡带回来的全部财富。
二、(24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6~8题。(8分)
《论语》十二章 (节选)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得分 评卷人
浏览完整试题
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三省吾身( ) 博学而笃志( )
7. 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B.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C.吾日三省吾身 期日中
D.元方入门不顾 三顾茅庐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9~10题。(共4分)
顾荣施炙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①有欲炙②之色,因辍③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④,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问
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释】①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仆人。②炙:烤肉。③辍:让出。④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动乱,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
9.“常有一人左右相助”,句中的“一人”指 ,此人“左右相助”的原因是
。(2分)
10.从文中看顾荣是一个 的人。(2分)
(三)诗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1~13题。(共5分)
湖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注释] 湖:即西湖。红树:开满了红花的树。乱莺啼:形容很多黄莺在鸣叫。平湖:指风平浪静的湖面。白鹭:一种水鸟。
11.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所展现的画面。(3分)
12. 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每小题1分,共7分)
①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⑥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⑦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 。(何其芳《秋天》)
三、(3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7分)
(一)石头里的春暖花开
①洛宁十一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微黑,身形孱弱,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是同学们眼中最“怪”的同学。平时课堂内外,谁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同样,他也是我到偏远山区支教以来,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
②几个月前,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背负的除了一个书包,凭空多了一个口袋。口袋里面,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看来颇有重量。要不然,洛宁背着的时候,
脸上怎会有吃力的表情?
③上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轻轻放在课桌下面。下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在小小的操场上转圈。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洛宁整天将它负在背上?班上的学生都想打破这个砂锅,揭开谜底。
④也有同学去摸过,硬梆梆的,有棱有角,从手感上判断像是石头。但是,洛宁总不会傻到把石头当作宝贝整天背着吧。不管是学生们,还是做老师的我,每当向洛宁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洛宁总是不发言语,只是低着头耸着被冻得红彤彤的鼻子。其实,有同学曾经试过去打开口袋,但平时很老实的洛宁,就会像是一头发怒了的小狮子,让大家不得不罢手。
⑤又过了一段时间,时值严寒,洛宁的口袋也变大了,里面的东西也装得更多了。似乎口袋里面的东西,是遵循着一定的时间规律而变大变多的。
⑥洛宁口袋里的秘密,终究没有敌得过同学们的好奇心。那次,洛宁没有拗得过好几个同学的强行“合力”,被强行按在了桌上。口袋被打开时,滚落出的一块又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让同学们都惊呆在原地——任是谁也没有想到,洛宁整天背负着的口袋里,装的居然真是石头?
⑦眼前这个瘦弱到让人心疼的孩子背后,却有着任是谁听了也会落泪的背景:6岁那年,洛宁的父亲患病离世,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无异是雪上加霜。天塌了,洛宁母亲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还要替别人做挣不了几个钱的手工活,还要割猪草喂养唯一的一头猪,还要洗衣做饭。洛宁很懂事,只要从学校回家,就争着为母亲打理一切。日子本来可以这样即使贫苦却也不失幸福地度过,但命运就这么无情残酷——去年的一天,洛宁的母亲遭遇车祸:命是捡了回来,人却瘫痪了。
⑧几天后,我买了点东西,趁着上午没课的空当,独自来到了洛宁的家里。一来,看望一下洛宁的母亲;二来,我更想从他的母亲口中得知,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会让洛宁整天背着石头上学?
⑨我告诉她洛宁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近来的情况。只是,我隐瞒了洛宁和别人打架的事情。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原来,自从她瘫痪后,洛宁除了在学校,其余的时间都在家中服侍母亲。小伙伴喊他去河边看老黄牛,他没有时间,邀他去田野里放风筝里,他抽不开身。因为他要接替母亲的“工作”——砍柴,烧水,做饭,洗衣服,喂猪……一天,她因为渴急了,把手伸向离床头不远的热水瓶,结果却烫伤了自己。(A)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他怕在以后的日子里,若是自己不在家,母亲不知道还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于是,洛宁当即便决定:以后的每一天,他都要背着母亲上学。尽管母亲再怎么劝阻,洛宁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背着石头上学了。
⑩我的心里陡然被濡湿了。但我同时亦很奇怪,洛宁想背着母亲上学来照顾她,但他的背上,却怎么永远是一袋石头?
⑪洛宁母亲看出我心中的疑惑,止住了泪水,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洛宁母亲体重八十六斤,洛宁瘦小的身躯又如何负重?但他却想出了一个方法,起初,背着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然后再不断的添加石头。直到,他能适应超过八十六斤的重量为止。
⑫八十六斤,是洛宁母亲的体重,亦是爱的重量!
⑬回来的山路上,我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仿佛看到这样的一幕:天空飘着雪花,北风尖唳呼啸,山路蜿蜒崎岖。(B)衣衫单薄的洛宁,正用孱弱的肩膀,瘦弱的后背,背着一袋硬梆梆的石头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
展开余下试题
⑭只因为,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而是因了一份爱,时时春暖花开!
得分 评卷人
14.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情节的梳理。(4分)
背袋上学,留下谜底— — —悬念揭开,深受感动
15.请简要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6.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A.请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赏析第⑨段画线句加点词“剜”的表达效果。
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
B.请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文章第⑬段画线句。
衣衫单薄的洛宁,正用孱弱的肩膀,瘦弱的后背,背着一袋硬梆梆的石头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
17. 请简要概括主人公洛宁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4分)
(二)走散的炊烟
①惟一不变的是炊烟。
②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③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
④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
⑤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是不会散的,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坚韧,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
⑥就是那一地的炊烟,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爬上草垛的几片枯叶,轻轻淡淡地笼住天空的几声鸟鸣,然后走了。
⑦只留下鸟鸣,留下草垛,留下房脊,只留下树梢。还有母亲,还有一村的房子。
⑧就像我一样走了,走得缠绵悱恻,走得荡气回肠。我知道,这是我和炊烟所无法把握的,因为我和炊烟都把根丢了,把根丢在了村庄。
⑨其实,只要我摸着炊烟回去,就会找到我的村庄,我的房子,还有那一地的鸟声,还有站在大门口,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我无法活得像浮萍一样潇洒,它可以连根都不要,但是我无法做到。
⑩九岁那一年,母亲手指炊烟,她说人活着就要像这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那一年我就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湛蓝的天空,记住了母亲的话,记住了炊烟的方向。于是我坚忍不拔地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种东西手臂一般召唤着。
⑪后来我就离开了村庄。后来我就游走了,像一缕炊烟一样,从村庄的上空,从母亲的眼神里,从我钟爱的鸟声中,游走了。
⑫从此,我在村庄的那一片天空的背影里,寂静地消失。但草垛上的一片枯叶,自家院里的一块土坷垃,以及村旁近头的一棵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悄悄地扔一些东西过来。咔的一声,打得我生疼。解开上衫,我发现,打疼我的全是乡愁。一缕缕飘得太远的炊烟,远过了母亲呼唤的声音,远过了村庄的温暖,远过了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距离。
⑬从村庄走出去,你就是在漂泊,你就注定是在漂泊了。走自己的路,却是在别人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话,却包围在陌生的方言中,除了被村庄捂热的心,你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融化,被异地的风,被异地的水。可我却无法学得像浮萍一样,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随意地在一处地方驻扎下来,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
⑭所以,我还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我的村庄的。
⑮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
得分 评卷人
18.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表达了作者 的
思想感情。(3分)
19.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3分)
就是那一地的炊烟,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爬上草垛的几片枯叶,清
清淡淡地笼住天空的几声鸟鸣,然后就走了。
20. 文章第⑩段,母亲手指炊烟所说的话,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
21. 请简要分析文章末尾一句的作用。(4分)
四、(50分)
得分 评卷人
22. 按要求作文。
请以“绽放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600字
700字
↑750字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2015.11)
一、(15分)
1.B 2.D(自作主张) 3. D 4. C 5. D
评分意见:本题共15分,每题3分, 选项正确即可得分。
二、(24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6.自我检查,反省;忠实,坚守。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
7.B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
8.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重点实词、虚词解释正确,2分;语句通顺,1分;意思对即可。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9.受炙人,因为得到过顾荣赠予烤肉,所以知恩图报(回报顾荣)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0.善解人意或富有爱心、有仁爱之心。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言之有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人邀请赴宴,发现端送烤肉的仆人显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于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给了他。同座的人都讥笑顾荣有失身份,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遇上战乱过江避难,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问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端送烤肉的仆人。
(三)诗歌阅读理解
11.在一棵棵开满红花的树间,无数只黄莺在不停地鸣叫;波平如镜的湖面四周,生长茂盛的青草,一只只白鹭在湖面上自由飞翔。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能体现“花”“树”“莺”“湖”“草”“白鹭”几个意象的特点, 2分;画面优美、语言生动,1分。
12.愉快(高兴、愉悦等)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意思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
13.①开轩面场圃 ②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风正一帆悬 ④谁家新燕啄春泥
⑤曲径通幽处 ⑥随风直到夜郎西 ⑦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评分意见:本题共7分。每小题1分,有错误、书写不规范、笔画粘连、看不清者,该小题均不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14.示例:同学好奇,打开口袋;家访其母,了解家境。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15.示例 第⑦段运用了插叙的手法,交代了洛宁的家境贫寒,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为下文写他背石头上学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波澜起伏。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点明插叙1分,交代了洛宁的家境贫寒1分,为下文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波澜起伏2分,意思对即可。
16.A.“剜”意思是用刀子挖,在文中指洛宁的难过程度深,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洛宁看到母亲被烫伤后极度心疼和自责。
评分意见:本题3分。分析词义1分,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B.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洛宁处境的艰辛,表现了他意志的坚定。
评分意见:本题3分。描写手法1分,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17.沉默寡言,独立,勇敢坚强,孝顺懂事。
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8.炊烟;思念故乡(热爱故乡)。
评分意见:本题3分。线索1分,思想感情2分,意思对即可。
19.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炊烟人格化,通过“绕”“站”“爬”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炊烟飘忽不定的姿态。
评分意见:本题3分。修辞手法1分,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20.人应该像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要坚韧不拔地向着梦想前行。
评分意见:本题4分。言之有理,语句通顺,意思对即可。
21.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卒章显志,(2分)表明作者如炊烟漂泊不定却始终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2分)
评分意见:本题4分。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四、作文(50分)
评分意见:略 (218.28.126.35)
上一篇: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山东省济南市城区唐王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山东省济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