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717  2016-11-1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17]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
I卷 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2分,共6分)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阅读答案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2014年01月0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
B.“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理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C.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浏览完整试题D.如果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没有改变,就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B.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C.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D.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既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B.海德格尔、罗斯扎克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只要拥有文化话语权,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C.既不必过分沉溺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来时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D.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10题(共21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只,不过 B顾吾念之 顾:只是,不过
C且相如素贱人 素:本来 D恐惧殊甚 殊:特殊
5、下面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击沛公于坐
B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C且庸人尚羞之 若属皆且为所虏
D辱其群臣 吾其还也
6、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B吾羞,不忍为之下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于是相如前进缶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廉颇和蔺相如,一武一文,一个是富有沙场经验的宿将,一个是智勇双全的外交家,两人自然成了赵国封建统治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在矛盾冲突中,他们的主要性格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B蔺相如面对舍人的辞别,不得已说明原因,表现了其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和命运为重的高贵品德。
C廉颇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在得知蔺相如忍让的原因后,马上负荆请罪,为刎颈之交,表现了忠心为国,勇于改错的优点。这表现了人性格中的两面性。
D明人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相如深知廉颇公忠体国之心,故以“秦王之威”相比,又以“国家之急”相许,足见其胸襟阔大,如此方能使廉颇顿悟已非。
8、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组是( )
A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臣诚恐见欺于王 D 而君幸于赵王
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每题3分,共9分)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商调•黄莺儿•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0、(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分)
四、默写填空(共6分)
11、(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
(2)舞榭歌台, 。
(3) ,到黄昏、点点滴滴。
(4) ,有暗香盈袖。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6)念去去,千里烟波, 。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12分)
孤独的普希金
肖复兴
(1)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过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忙或懒,都是托词,只能说对普希金缺乏虔诚。似乎对比南京路、淮海路,这里可去可不去。
(2)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尽收眼底。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心中便涌出许多普希金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漾。
(3)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地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没有生命的塑像,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提起他来,绝不会有决斗的刺激,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
(4)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于是,人们绕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水果摊、酒吧间捧几只时令水果或高脚酒杯……
(5)当晚,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天气很好,4月底上海不冷不燥,夜风吹送着温馨。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月光如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顶。由于石砌的底座过高,普希金的头像显得有些小而看不大清楚。我想更不会有痴情而又有耐心的人抬酸了脖颈,如我们一样仰视普希金那一双忧郁的眼神了。


展开余下试题 (6)此时,教育会堂舞厅中正音乐四起,爵士鼓、打击乐响得惊心动魄。红男绿女出出进进,缠绵得像糖稀软成一团,偏偏没有人向普希金瞥一眼。
(7)我很替普希金难过。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在普希金广场的普希金铜像旁,即便是飘飞着雪花或细雨的日子里,那里也会有人凭吊。那一年我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霏霏雨丝,故居前,铜像下,依然摆满鲜花,花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清的泪水。甚至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那诗句便也如同沾上雨珠无比温馨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远比现实美好的诗的意境之中。
(8)而这一夜晚,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两人。普希金只属于我们。
(9)第二天白天,我特意注意这里,除了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普希金。铜像孤零零地立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
(10)朋友告诉我:这尊塑像已是第三次塑造了。第一尊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中,第二尊毁于我们自己的手中。莫斯科的普希金青铜塑像屹立在那里半个多世纪安然无恙,我们的普希金铜像却在短短时间之内连遭两次劫难。
(11)在普希金铜像附近住着一位现今仍在世的老翻译家,一辈子专事翻译普希金、莱蒙托夫的诗作,在文化大革命中亲眼目睹普希金的铜像是如何被红卫兵用绳子拉倒,内心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地震。曾有人劝他搬家,避免触目伤怀,老人却一直坚持住在普希金的身旁,相看两不厌,度过他的残烛晚年。
(12)老翻译家或许能给这尊孤独的普希金像些许安慰?许多人淡忘了许多往事,忘记当初是如何用自己的手将美好的事物毁坏掉,当然便不会珍惜美好的失而复得。年轻人早把那些悲惨的历史当成金庸或琼瑶的故事书,怎么会涌动老翻译家那般刻骨的思绪?据说残酷的沙皇读了普希金的诗还曾讲过这样的话:“谢谢普希金,为了他的诗感发善良的感情!”而我们却不容忍普希金,不是把他推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抛在寂寞的街头。
(13)我忽然想起普希金曾经对于春天的诅咒——
   啊,春天,春天,
你的出现对我是多么沉重,
     ……
     还是给我飞旋的风雪吧,
     我要漫长的冬天的幽暗。
(14)有几人能如老翻译家那样理解普希金呢?过去只成了一页轻轻揭去的日历,眼前难以抵挡春日的诱惑,谁还愿意去在凛冽风雪中洗涤自己的灵魂呢?
(15)离开上海的那天下午,我邀上朋友再一次来到普希金的铜像旁。阳光很好,碎金子一般缀满普希金的脸庞。真好,这一次普希金不再孤独,身旁的石凳上正坐着一个外乡人。我为遇到知音而兴奋,跑过去一看,失望透顶。他的手中拿着一架微型计算机正在算帐,很投入。他的额头渗了细细的汗珠。
(16)我们又来到普希金像的正面,心一下子更被猫咬一般难受。石座底部刻有的“普希金(1799—1837)”字样中,偏偏“金”字被黄粉笔涂满。莫非只识得普希金中的“金”字吗?
(17)我们静静地坐在普希金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阳光和微风在无声流泻。我们望着普希金,普希金也望着我们。
12、.阅读第7段,作者写到“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让人沉浸在一种美好的诗意中”,为什么写这个场景?(2分)
13、题目“孤独的普希金”有多层含义,请根据全文内容,加以解释。(4分)
14、解说文中画线语句所表达的含义(2分)
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

II卷 表达题
六、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扶辇下除(殿阶) 且陛下春秋高(年龄)
B.加以老母系保宫(关押) 太夫人已不幸(去世)
C.自分已死久矣(料想,断定) 皆为陛下所成就(载培,提拔)
D.效死于前(献出) 单于视左右而惊(两旁,两边)
16、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像他这一类靠着一些繁文缛节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
B 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C 先生,他对于您这一番描写,的确可以当之无愧;虽然我知道,要是把他的好处一件一件列举出来,我们的记忆将要因此而淆乱。
D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刻不容缓。
1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见犯乃死,重负国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11月9日至13日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是否通过中国为世贸组织成员,并决定是否发起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B.新出台的《司法解释》中有这么一条:“编造、传播突发传染病疫情恐怖信息的,最重可判5年以上有期徒刑。”
C.青年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和有关组织对他们的双休日是该好好关心一下了。
D.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赫尔岑说过:“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 。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
②圣殿山位于耶路撒冷老路,其归属是前巴以和谈中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不顾这一事实, 于28日强行“参观”圣殿山,结果导致了新一轮巴以冲突。
③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书,文字一如好以往的风格, 、含蓄、哀而不伤,读来令人心中生暖,掩卷回味不禁含笑而泣。
A.劝告 从而 简明 B.劝告 反而 简明
C.忠告 反而 简约 D.忠告 从而 简约
20、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条新闻的核心内容。(不超过35字,标点不计。)(4分)
全国人大会议昨日上午闭幕,而昨日大会表决为遏制台独而制定的《反分裂国家法》,把今年的“两会”推向高潮。中央电视台也罕有地现场直播表决全程,将大陆坚定反分裂的信息,第一时间向海内外昭示。
昨日大会屏幕打出《反分裂国家法》表决结果以几乎全票通过,主持人还未读出票数,现场人大代表已自动发出长久而热烈的掌声。这也是全国人大会议多年来首次出现零反对票通过法案,凸显全国人大遏制“台独”的意志和决心。
七、作文(4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树枝,飞向了天空。“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栖息在电线上的一只只鸟。“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淤泥,不见了踪影。一只鸟对它的孩子感慨道:“看到了吧,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塘。要飞翔,得靠自身的力量。”
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展开余下试题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5 16 17 18 19
选项 D C B D B C C B D B B A C
9(1)您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3分)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事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3分)
(3)况且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将相呢?(3分)
10、(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3分)
(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4分)
12、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对普希金的爱戴、崇敬之情,对比衬托(或反衬)出大多数上海人对普希金的冷漠。(2分)
13、①上海街头的普希金塑像无人拜谒。②普希金的诗作无人阅读。③普希金所象征的高雅文化,美好、崇高的精神备受冷落。④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冷落普希金这种现象的否定态度。(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答对3点可给满分)
14、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1分),普希金距离当代大多数人十分遥远。普希金在心灵上(或精神上)距离人们遥远。(或“人们对普希金所代表的文化或及精神(思想)十分陌生)(2分)
20、全国人大会议(1分)零反对票(1分)通过《反分裂国家法》(1分),显示了遏制“台独”的意志和决心(1分)。 (218.203.8.23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14-2015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