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36  2016-11-1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6]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人作为一种“类存在”,至少具有使用和制造工具(包括一切科技手段)、依赖和凭借社会关系(包括一切社会制度)、渴望和追求情感慰藉(包括一切精神享受)这三个基本特征。惟其如此,人类才可能有对真的探索、对善的追求、对美的创造。反过来说,只有在对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创造之中,人类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种族的人类群体概莫能外。从这一意义上讲,人类文明有着统一的价值标准。人类要进行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和创造,就必然会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重重矛盾。而所谓文明,就是人类在克服这些矛盾的努力中所达到的历史进度。从这一意义上讲,所谓文明的尺度,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综合尺度。
所谓“文化”,是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在协调群体关系、在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由于人类文明是由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或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风格和样式。我们知道,考古学家对“文化”一词的经典使用方式,就是从不同地域的出土器物在建筑、工具、器皿的风格和样式上入手的。由于旧石器时代不同地域出土的器物中尚无风格和样式上的差别,因而“文化”一词只有在新石器时代以后才被使用,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等。例如龙山文化的发现即是由一片黑陶引起的,不仅龙山的黑陶不同于仰韶的彩陶,而且良渚的玉器不同于大汶口的石器、红山的陶俑不同于马家窑的人像……,正是这种风格和样式的千差万别,才使得同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华夏文明表现出五彩缤纷的文化形态。华夏文明如此,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更是如此。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民族样式,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将会显得多么的单调和乏味。
若就这些不同风格、样式、特征的文化产品对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对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可能性及历史水准而言,这些文化产品所包含的文明价值是有高低之分的。但这些风格、样式、特征与其所属的民族、地域、时代之间的关系而论,文化本身并无贵贱之别。
如此说来,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一般来说,文明的内在价值总要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而文化的外在形式之中又总会包含着文明的内在价值。
(摘自《新华文摘》2002年6期,陈炎《“文明”与“文化”》)
1.下面关于“文明”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明是借助于科学、技术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所达到的程度。
B.文明是通过法律、道德、宗教、艺术等上层建筑来协调人际关系、调节自身感情、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C.文明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重重矛盾的解决程度。


浏览完整试题D.人类文明的统一价值标准就是对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创造;衡量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准就看是否达到真、善、美。
2.关于“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调节自身感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样式的差别。
B.“文化”一词只在新石器时代以后才被使用,是因为旧石器时代不同地域出土的器物,尚无风格和样式的差别。
C.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都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华夏文明。
D.各个文化本身都是平等的,都包含有人类文明的价值,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3.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明与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文化决定文明,文明体现文化。
B.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C.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体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D.文明的内在价值总要通过文化体现出来,文化的外在形式中总会包含着文明的内在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①,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②、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乃道砀至成阳,与杠里③秦军夹壁,破二军。楚军出兵击王离,大破之。
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④,秦人喜,秦军解,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⑤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⑥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 ①奋:愤激;② 陈王:陈涉;③ 杠里:地名;④ 卤:同“虏”;
⑤ 轵道:秦时亭名,在今西安东北;⑥ 案堵:安居,安定有序
4.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道砀至成阳 取道 B.封皇帝玺符节 封装
C.因袭攻武关 因此 D.吾当王关中 称王
5.与下列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A.夫晋,何厌之有?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具告以事
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是刘邦的行动动力。开始排斥项羽,独自“西掠地入关”;入关后安抚百姓和秦朝旧吏,告之自己“当王关中”,只待诸侯入关认定一下先前的约定罢了。
B.刘邦善于采纳下言。他采纳张良之计,说服秦将放弃抵抗;又听从张良、樊哙的建议,不入驻秦宫室,封好财宝府库,还军霸上,这成为他后来在“鸿门宴”上向项羽解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
C.秦朝的百姓也因为秦统治者的暴虐统治而痛苦不堪,只要有人扶义而起,善待百姓,百姓就愿意拥戴他成为新的统治者。秦王朝的灭亡,很好地说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对照《鸿门宴》,我们可以知道,项羽最后失败,固然与他“为人不忍”,放虎归山有关。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8. 词人在词中写曹操“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有何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什么意思?它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默写及填空(6分)
10.完成下面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0.5分)
(1)_________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徐志摩《再别康桥》)
(3)像我一样, _________,冷漠、凄清、又惆怅。(戴望舒《雨巷》)
(4)____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5)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6)如今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7)真的猛士,________ ,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8)_________,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子罕》)
(9)《家》《春》《秋》被称为“______三部曲”。


展开余下试题(10)汉字形体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___、草书、行书、楷书等阶段。
(11)《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1)~(4)题。(25分)
蔡元培先生
如果你丢一块石子在一池止水的湖中央,一圈又一圈的微波就会从中荡漾开来,而且愈漾愈远,愈漾愈大。在静水中投下知识之石的是蔡孑民先生。他是中国文化所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但是充满了西洋学人的精神,尤其是古希腊文化的自由研究精神。他的“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植根于对古希腊文化的透彻了解,这种信仰与中国“学以致用”的思想,适成强烈的对照。蔡先生对学问的看法,基本上是与中山先生的看法一致的,不过孙先生的见解来自自然科学,蔡先生的见解则导源于希腊哲学。
蔡先生认为美的欣赏比宗教信仰更重要。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结果产生对西洋雕塑和中国雕刻的爱好;他喜爱中国的山水画,也喜爱西洋油画;对中西建筑和中西音乐,都一样喜欢。他对宗教的看法,基本上是中国人的传统见解:认为宗教不过是道德的一部分。他希望以爱美的习惯来提高青年的道德观念。这也就是古语所谓“移风易俗莫大于乐”的传统信念。高尚的道德基于七情调和,要做到七情调和,则必须透过艺术和音乐或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诗歌。
蔡先生崇信自然科学。他不但相信科学可以产生发明、机器,以及其他实益,他并且相信科学可以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惯,有了系统的思想和研究,才有定理定则的发现,定理定则则是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蔡先生年青时锋芒很露。他在绍兴中西学堂当校长时,有一天晚上参加一个宴会,酒过三巡之后,他推杯而起,高声批评康有为梁启超维新运动的不彻底,因为他们主张保存满清皇室来领导维新。说到激烈时,他高举右臂大喊道:“我蔡元培可不这样。除非你推翻满清,任何改革都不可能!”
蔡先生早年写过许多才华横溢、见解精辟的文章,与当时四平八稳、言之无物的科举八股,适成强烈的对照。有一位浙江省老举人曾经告诉我,蔡元培写过一篇怪文,一开头就引用礼记里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句。缴卷时间到时,他就把这篇文章呈缴给考官。蔡先生就在这场乡试里中了举人。后来他又考取进士,当时他不过三十岁左右。以后就成为翰林。
蔡先生晚年表现了中国文人的一切优点,同时虚怀若谷,乐于接受西洋观念。他那从眼镜上面望出来的两只眼睛,机警而沉着;他的语调虽然平板,但是从容、清晰、流利而恳挚。他从来不疾言厉色对人,但是在气愤时,他的话也会变得非常快捷、严厉、扼要———像法官宣判一样的简单明了,也像绒布下面冒出来的匕首那样的尖锐。
他的身材矮小,但是行动沉稳。他读书时,伸出纤细的手指迅速地翻看书页,似乎是一目十行地读,而且有过目不忘之称。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使他的心境平静,思想崇高,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生活朴素而谦抑。他虚怀若谷,对于任何意见、批评,或建议都欣然接纳。
当时的总统黎元洪选派了这位杰出的学者出任北大校长。北大在蔡校长主持之下,开始一连串重大的改革。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领域一直是由文学独霸的,现在,北京大学却使科学与文学分庭抗礼了。历史、哲学,和四书五经也要根据现代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蓬勃一时。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教室里,座谈会上,社交场合里,到处讨论着知识、文化、家庭、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等等问题。
这情形很像中国先秦时代,或者古希腊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时代的重演。蔡先生就是中国的老哲人苏格拉底,同时,如果不是全国到处有同情他的人,蔡先生也很可能遭遇苏格拉底同样的命运。在南方建有坚强根据地的国民党党员中,同情蔡先生的人尤其多。但是中国的和外国的保守人士却一致指摘北京大学鼓吹“三无主义”——无宗教、无政府、无家庭——与苏格拉底被古希腊人指摘戕害青年心灵的情形如出一辙。争辩不足以消除这些毫无根据的猜疑,只有历史才能证明它们的虚妄。历史不是已经证明了苏格拉底的清白无罪吗?
(节选自蒋梦麟《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始,作者就把蔡元培比拟成投入水中的石子,形象而又准确地评价了他在推翻一潭死水的满清王朝中比肩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B.蔡元培既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又对古希腊文化有透彻了解,他将“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和“学以致用”的思想完美融合。
C.蔡元培对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一样喜欢,因为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
D.蔡元培认为没有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就不能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惯,也就没有了定理定则这样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E.蔡元培在参加乡试时,写了一篇开头就引用礼记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怪文,见解精辟,因而考中了举人。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和评价了蔡元培先生?请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段内容对介绍和评价蔡元培先生有什么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对蔡元培先生的介绍给你怎么样的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 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就会使自己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B. 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C. 一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心中激荡着如火的豪情,在当年嘉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红楼前合影,不仅留下了珍贵的影像,也使人感慨颇多。
D. 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1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雷辛初涉文坛,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长篇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B. 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2%;零售物价涨幅从21.7%回落到14.8%,实现了年初预定的调控目标。
C. 宇宙原始气体也可生成能源矿藏这一新发现,将大大丰富人类能源认识的范围,并为新能源的寻找开辟领域。
D. 不但他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14.对对子趣味比赛活动中,有人给出上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可以作为下联的是(3分)
A.万紫千红总是春 B.万家忧乐到心头
C.千锤万凿出深山 D.万户争传新乐府
15.毕业晚会上,王雨把下面的话说了一半,便哽咽了。请你仿照他的话续写一句。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5分)
分别在即,老师,我如何才能报答您?
当我靠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我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文字,分条列举在航天飞行时航天员面临的挑战。(每点不超过6个字)(6分)


展开余下试题载人航天是高风险的事业,它要求航天员必须具备办事果断、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航天飞行所处的特殊环境对航天员的生理冲击特别大,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再者,航天员在太空所处空间狭小,身体活动受到限制,说话也不能随便。说什么,什么时间说,都有限制,所以这种信息交流的限制,也要求航天员能忍受孤独。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俗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说:“九十九步是一半,一步是一半。”就平常而言,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代价,但很多时候,你只要努力向前跨出一步。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只不过在物理实验中把一个旋钮多旋了几圈,一个改变世界文明的发明就这样诞生了。而在这之前,爱迪生及许多科学家都认为电话不可行而放弃了试验。   
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答题卡
得分____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11(1) 12 13 14
答案

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文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3.C 4 . C 5.D 6. A
11(1)CE 12 C 13 B 14 B
7.(1)现在项羽只是剽悍勇猛,不能派他去。只有沛公素来(一向)忠厚老实,可以派遣他去。
(2)秦国的人都非常高兴,争先恐后地拿着牛羊酒食献给汉军,犒饷军队士卒。
8. 词人运用典故来抒发情怀。曹操在《观沧海》诗中抒发了削平割据、统一中国的宏愿和自强不息、叱咤风云的豪情,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毛泽东借写曹操来展示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
9. 如今,萧瑟的秋风又吹起来了,自然景色依旧,但是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根本变化,历史已转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笔,它表现了这首词的主旨。
10.
(1) 怅寥廓
(2) 软泥上的青荇
(3) 像我一样的默默彳亍着
(4) 因人之力而敝之
(5) 士皆瞋目
(6) 人方为刀俎
(7)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8) 君子坦荡荡
(9) 激流
(10) 隶书
(11) 查尔斯•狄更斯
11.实用类文本阅读
(2)①是著名学者。它对中西方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社会政治均有卓越建树。
②有完美人格。他既有中国文人的一切优点,又虚怀若谷,乐于接受西洋观念。心境平静,思想崇高,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
③是大教育家。改革北大,使北大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
(3)(共6分,每点2分)答案:
①将蔡元培比作苏格拉底(类比),给予蔡元培极为崇高的历史地位。
②蔡元培遇到了像苏格拉底一样的猜疑、指摘,他处境困难。
③有很多人同情和支持蔡元培,历史将证明他的清白和功绩。
(4)(8分)答案示例:
广博地学习和吸收中外文化精髓,可以使人思想崇高,趣味雅洁。蔡元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甘肃省天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