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86  2016-11-27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6]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福州八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必修5
一、名句识记。
1、补出下列句子。(每格1分,共10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说明水浅就无法负载大船这个道理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
(4) ,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5) ,形影相吊。(《陈情表》)
(6)乌鸟私情 ,(《陈情表》)
(7)俨骖騑于上路, 。 (《滕王阁序》)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
A.东隅已逝 钟鸣鼎食 碎琼乱玉
B.成词滥调 萍水相逢 锱珠必较
C.如火如荼  逸兴遄飞 学富五车
D.命途多舛  腾蛟起凤   青云之志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伶仃孤苦,至于成立 B.悦亲戚之情话
C.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识盈虚之有数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①景翳翳以将入 ②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①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②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C.①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D.①臣具以表闻 ② 而御六气之辩。
5.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适:到、往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数数然:拼命追求的样子
B.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气息,这里指风
或植杖而耘籽 植:立、扶着
C. 恭疏短引 疏:奏章
虽然,犹有未树也。 树:树木
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逢迎:迎接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夙:早时
6.找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及,至) 请息交以绝游(游学) 
B.门衰祚薄(福分) 策扶老以流憩(休息)
C.形影相吊(安慰)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
D.云销雨霁(雨过天晴)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自夸)
7. 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⑤.实迷途其未远。
A.①②④中“其”是代词
B.③中“其”连词,表选择关系,译作:是……还是……
C. ③中“其”代词,译作“它”
D. ⑤中“其”是副词,表推测语气。
8.下列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田园将芜胡不归? B.奚以知其然也?
C.莫之夭阏者 D.乐夫天命复奚疑?
9. 下列各句中划线处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目吴会于云间
B.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宾主尽东南之美
C. 后乃今将图南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D.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愿陛下矜悯愚诚
10. 下列对《滕王阁序》的有关语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四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上句写动景,霞、鹜齐飞;下句写静景,水、天一色。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穷”,响彻;“断”,止。雁子悲鸣之声让人听了伤感不已,徘徊于衡阳之水边。这两句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南国寒秋景色.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11.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现存33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逍遥游”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文章巧用寓言故事,文笔变化多端,富于现实主义色彩。
B.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国君的奏章。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这种文体。《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曾在前朝做蜀汉之官。全文委婉尽情,感人至深,是一篇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抒情名作。
C.“尺牍”古人书写的工具,也指书信。“付梓”指书稿雕版印行。梓指刻板。“杀青”意思是古人校书,初书于竹简上,也用来指修改文章。
D.陶渊明,西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是我国第一位山水诗人。“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此二句写诗人日夜兼程归去时的满心喜悦,“恨”,“痛恨”意思,写出诗人不能早回家的痛苦心情。
(课文理解)(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①)道:“这条计好么?”一个(②)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③)道:“林冲这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④)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⑤)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⑥)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⑦)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⑧)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⑨)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2.下面有关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虽然没有交代每句话具体是谁说的,但读者完全可以推断出来。比如①⑤是差拨,②⑨是富安。
B.陆虞候等人的对话句句都详细无比,与前文李小二之妻酒店偷听形成照应,相映成趣。酒店奸人密谋,听者是隔墙之耳,所以听不真切,因此为后文设下了悬念。
C.林冲一门之隔,一字不漏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幻想彻底破灭了,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D.陆谦等人以为阴谋得逞,得意忘形,你要表功,我要邀赏,雪夜荒庙,肆无忌惮,高门大嗓,放声谈笑,他们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暴露无遗。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15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3.下列加点的词语均属于古代升降官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D.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寻蒙国恩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亲贤臣,远小人
D.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1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译文: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
B.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译文: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C.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译文:我实在卑微,家境非常贫穷,承蒙得到提拔,而且运气很好。
D.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译文: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三、古诗文阅读
(一)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3分)
(2)有人认为“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中 “驱”“拂”很妙,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19题(15分)
市隐斋记
元•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曰:“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①、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②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干没氏③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④,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展开余下试题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爰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祐丙子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释】①博徒:赌徒。②山人索高价:唐李渤隐居少室山,两次不肯应朝廷征召。③干没氏:侥幸取利的人。④登垄断:指操纵集市,牟取暴利。
1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夫干没氏之属   属:类、辈 
B.不害其为廉  害:害怕
  C.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 无乃:……乎 恐怕:(莫非)……吧
  D.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   执:坚持。
1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题为“市隐斋记”,其实,它既是一篇“记”,又是一篇谈归隐问题的论文。文章娓娓而谈,于一问一答之间,发表议论,阐明观点。
  B.作者首先从“市隐斋”的来历和作“记”缘由说起,然后阐明观点:隐者,“自闭之义也”;即作隐者,不必“用文求显”,借以出名。
  C.本文采用问答形式,并运用古人归隐的实例,对比阐述,发人深思,设问作结,令人信服。
  D.作者认为,东汉时的韩伯休不求显名,是一位隐者。娄公虽然可以和韩伯休不同,但不应该“强为之名”。
19.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9分)
 (1)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12分)
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孙道荣
  ①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兀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为我们带路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村庄。
  ②小小的村落,散布着几十户人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与近乎原始的自然环境相比,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当地的村民。据说,除了偶尔有县乡的工作人员和村民的亲戚外,这些年,几乎没有什么外人走进过这个村庄。村民们看见我们这些误闯进来的外人,就像看见外星人一样,好奇而激动。我们在村民们好奇的目光中,好奇地绕着村庄边走边看。家家户户的门,都是敞开着的。在其他地方,你已经无法看到这样日不闭户的场景。
  ③最后,我们来到了小村唯一的一家代销店,我们想在这里补充点物资。小店里只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盐、酱油、一两种廉价烟、坛装的老白干……都是村民们需要的东西,而我们需要补充的矿泉水和方便面,竟然都没有。店主解释说,矿泉水,村民根本不需要,方便面?那么贵的东西,小村可没几个人吃得起。
  ④我们买了几块当地产的大饼,店主热情地为我们灌满了凉开水,这样,我们后面的行程就不怕了。因为要出山进货,店主算得上这个小村里见过世面的人。我们和店主聊起来。小店门边镶嵌在墙上的一块黑板,引起了我的兴趣。上面用粉笔歪歪扭扭写着一些文字和数字,如大黄,酒,4.6;二贵妈,酱油,2;黑头,盐、烟,13. 45……问店主,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店主笑着说,是大家伙赊的账,等有钱的时候,就来结一下。原来是账单。正说着话,一个中年人来买烟,店主递给他一包烟,中年人接过烟,顺手在墙上抠下一小块石灰,将黑板上的一个数字擦了,重新写了个数字,然后,拍拍手,和店主打声招呼,走了。我们惊讶得目瞪口呆,就这么随便擦擦写写啊?店主看出我们的困惑,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还会赖我几个钱啊?
  ⑤有人上前用手轻轻擦黑板上的字,一擦就没了,而且,这块黑板是镶嵌在墙上的,即使晚上,也只能“挂”在外面,如果谁晚上偷偷来将名字擦掉了,或者将数字改了,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啊。店主说,这事,还真发生过。有一次,一个村民来买东西,忽然发现自己名字下面的数字没了,可能是被哪个调皮的孩子擦掉了,村民赶紧找了块石灰,将数字重新写在了黑板上。大家在我这里赊了东西,他们记得可清楚了,我这个黑板,也就是个形式,其实,账本都在大家的心里呢。
  ⑥回城之后,我们将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闻者无不激动不已,太难得了!一批批人沿着我们的足迹,走进了深山,去寻访那个神秘淳朴的村庄,而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那块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⑦一年之后,我们一帮人,再次踏上了那片神秘的土地。进山的道路,已经拓宽了很多。我们轻松地找到了那个小村。未进小村,就被它热闹的气息感染,一打听才知道,这一年来,小村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了。
  ⑧我们顺利地找到了那家小店,小店的周围,又开了好几家纪念品和土特产店。让我们聊感欣慰的是,镶嵌在墙上的那块黑板还在,上面的账单也还在。很多游客,在黑板前拍照留念。我悄悄摸了摸黑板上的字,擦不动,原来是白色的油漆写的。店主认出了我们,一边忙着招呼生意,一边告诉我们,小店生意大了,经常有人赖账,所以已经不赊账了,再说,现在村民也都有钱了。我问,那还留着这块黑板干什么?店主呵呵一乐,招牌啊,很多人就是冲着它来的呢,这还得谢谢你们的宣传啊!
  ⑨我无言以对。墙上的黑板,白漆的名字和数字,冷眼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
 20.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小说第④段先借店主之口,概括介绍黑板的用途,然后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详细描摹了中年人买烟的情形,真实可感,处处透露出民风的纯朴。
B.小说开头写掩映在大山之中的小村庄在地图上没有标注,也不为向导所知,主要是为了后文突出小村经我们的宣传发生的可喜的变化,强调舆论宣传在发展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C. 第②段写村民们对我们这些外来人十分好奇,而我们也对山村和村民感到好奇,这恰恰表现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和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间的隔膜。
  D. 一批批人走进深山寻访近乎原始的神秘的小村庄,表现了人们对繁华虚伪的城市生活的厌倦,寄托了“我”对当下城市生活精神匮乏的深切忧虑。
  E. 作者对这个小村庄的感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对村民们在现代社会竟然过着如此贫穷闭塞的生活感到惊异,一方面又欣赏村庄日不闭户的景象所表现出的淳朴民风。
21. 小说中的店主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3分)


展开余下试题22.从小说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对村庄的变化有所批评,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态度?请结合本文简述你的理由。(4分)
五、语言表达与应用 ( 5分 )
2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一组词语是( )(3分)
(1)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
。(《装在套子里的人》 )
(2) 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和控制。 ( 《咬文嚼字》 )
(3)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 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咬文嚼字》)
(4)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 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边城》 )
A.忧心忡忡 无论 领教 却 B.忧心忡忡 尽管 领略 总
C.闷闷不乐 尽管 领教 却 D.闷闷不乐 无论 领略 总
24.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句议论性的话,揭示下列生活现象所蕴含的道理。(字数25以内)(2分)
一位名叫阿费列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要比正常器官机能强。他还发现美术学院的不少学生视力不如常人,有的甚至还是色盲。另外,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都要比一般人灵敏,失去双臂的人平衡感更强,双脚更灵巧。这一切,仿佛都是上帝安排好的。所以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自己写好字。
  还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正是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很多人的眼里,“逼”字不是一个好字眼,但不少人的成功却是实实在在被“逼”出来的。请以“逼你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剧本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福州八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必修5 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舟遥遥以轻飏(5)茕茕孑立 (6) 愿乞终养 (7)访风景于崇阿
二.选择题(51分)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C A C A D D
11 12 13 14 15 17 18 23
B A D D C B D D
16.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和对世俗的厌倦之情。(2分。每个要点1分)终南山环境优美,清幽宜人,让诗人流连陶醉。置身山中,使人正心平,产生远离尘世、超然物外之感。(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2 “驱”“拂”二字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1分),“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气势大(1分);“拂”字化无形为有形,这里就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了,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1分)
18.答案D。[娄公既为隐者,就不应与韩伯休有异;“强为之记”的非娄公。]
19. ①在我看来,小隐归隐于深山老林,那或许还有这种情况,而隐身在朝市的不一定就都是大隐了。  
②追求廉洁和清高,本来就是古人之所以归隐的动机,你为什么怀疑他呢?
③娄公固然是一个隐士,但隐藏自己、脱离俗世的含义,恐怕和韩伯休不同吧?
参考译文:我的朋友李生对我说:“我游学长安时,住在娄公的家里。娄公,是一个隐者,住在长安市三十年了。他家里有一个小斋,称它作‘市隐’,来来往往的士大夫们大多替他写赋吟诗,他想要你写一篇“记”,你可要因为我的缘故写写。
  我说:“你知道“隐”的含义吗?隐,就是自我隐藏、脱离俗世的意思。古代的人隐没在农夫、工匠、商人、医生、卜人、屠夫、钓翁之中,一直到赌博之徒、卖浆贩夫、守关小吏、酒家小厮,无处不有,不一定要在深林山谷之中,蓬荜蒿草之下,这以后才算归隐。从前的人之所以有大隐小隐的区别,是说刚刚归隐的人,信守归隐之道还不深,如果不看见想要的东西,就可以使心不慌乱,所以把归隐深山老林当作小隐;能够自我稳定,也能够应变,不被外物引诱,出外居家一样,喧嚣孤寂两忘,所以把隐身于朝市的称着大隐。在我看来,小隐归隐于深山老林,那或许还有这种情况,而隐身在朝市的不一定就都是大隐了。从山居隐士李渤抬高身价不出来做官以后,欺蒙松桂、哄骗云壑的假隐士太多了,何况是在朝市中隐居的呢?现在那些侥幸获利的人,收紧双肩钻入闹市,脚叠着脚地登上垄断地位,利用锋利的嘴巴和长长的爪子,竞争着迅速叫卖兜售自己,而与佣仆小贩在尖锥刀锋下血拚。高悬羊头,却卖的是狗肉;坏人横行,却还说伯夷那样的话,还说:‘我是一个隐士!’,可以吗?我斗胆问问娄公之所以归隐的原因怎么说?”
李生说:“娄公卖书来谋生,只取丰足罢了,不妨害他是廉洁的;娄公依靠诗酒在诸公之间交游,只取和谐罢了,不妨害他是清高的。追求廉洁和清高,本来就是古人之所以归隐的动机,你为什么怀疑他呢?”
我说:“我明白这道理了,我替你写一篇小记。虽然这样,我对于这件事还是有不满意的。请让我用东汉隐士韩伯休的故事来结束我的阐述。韩伯休在都市卖药,他的药价没有二个样的,一个女子来买药,韩伯休坚持原价决不改变。女子愤怒地说:‘你是韩伯休吗?为什么竟没有二个价?’韩伯休于是叹息说:‘我本想逃脱名声(之累),现在(我的名声)竟连一般女子都知道了!’就抛弃了药径直离去,终身都没有返回来。娄公固然是一个隐士,但隐藏自己、脱离俗世的含义,恐怕和韩伯休不同吧?言辞,是身体的修饰,身体都要隐匿起来了,哪里用得着修饰呢?这是在寻求显耀。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去求隐呢?我料想那攀附娄公的士大夫们是硬要替他赋诗题名罢了,并不是娄公自己的心意。你回去,试着拿我的话问问娄公。”
  贞祐丙子年十二月某日,河东人元某记。
20. 答案 AE解析 B项,写作目的是引出下文淳朴的民风,同时与成为景点后的小村构成鲜明对比,以突出经济发展对淳朴民风的冲击。C项,“表现了……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间的隔膜”错误。D项,“表现了……厌倦”“寄托了……忧虑”错误。“一批批人走进深山”是为了衬托淳朴民风之难得,并为下文写这种难得的民风因经济冲击而消失做铺垫。
21. 解析①纯朴热情。为我们这帮路人灌满凉开水,主动解答我们对“黑板”的疑惑,讲述与“黑板”有关的故事。②勤劳能干。在偏僻的村庄经营唯一的一家代销店,并将生意做得越来越大。③精明务实。善于发现并抓住商机,用“黑板”招揽顾客。
22. 【答案】观点一:我赞同作者对村庄变化所持的批评态度。理由:①伴随村庄富裕而来的是纯朴民风的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福建省福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