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517  2016-12-0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7]
海南省三亚市华侨学校海棠湾高中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三亚华侨学校海棠湾高中部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刘镇南 审题人:陈升任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 的姓名、班级、考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填涂样例:正确 错误 [—] [√] [×]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教育与儿童的双重异化
教育对休闲的双重排斥,导致教育与儿童的双重异化。学校与休闲在起源上的同义,绝不是巧合。从本质上看,教育是人这一特殊的物种享受休闲的特有方式。动物只有嬉戏,没有教育。人类除了有儿童自在的游戏玩耍之外,还创造了一种新的休闲方式,那就是教育。通过这种特殊的休闲方式,人类创造的文化得以传递并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但现在的教育通过不休闲和不教育这两种方式排斥了休闲,变得只与工作有关,而与休闲毫不相关,那这教育还是教育吗?
从自然的角度看,学校和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生活,并在顺应的基础上引导儿童的生活。换句话说,在童年阶段,儿童生活的特性,就是这一阶段的人性内涵。学校和教育首先应该顺应儿童生活的这种特性,然后才是引导和提升。如果学校和教育排斥了休闲,儿童一进入学校和教育场域,就好像一下子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其原有的生活方式戛然而止,这种落差是不是也太大了?如果适应不好,就会被贴上终身都可能难以揭除的标签;如果能够适应,其本性的压抑与丧失该有多大!儿童要么不适应,要么得改变本性来适应,那这种教育不是异化的吗?
尼尔•波兹曼认为:“由于局限儿童于书本学习,由于他们受制于书本学习者的心理以及学校和家长的监督,印刷向儿童关闭了日常生活的世界。”儿童一进入排斥休闲的学校,其日常生活世界的大门就被关闭了。自在的、游戏的、独立于成人的生活方式在学校里没有空间,学校排斥儿童日常生活的这些特性,而倡导刻苦的、规律的、功利的“工作化”的成年人的生活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是一概地反对刻苦的、规律的、功利的生活方式,而是反对将学校生活变成这 种单一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能将儿童日常生活的一些特性,比如游戏性延展到学校生活中,使其成为一种整合的、互渗的生活呢?在两种生活之间竖起一道门墙,将儿童的特性关在门外,既异化了教育,也异化了儿童。
在教育对休闲的双重排斥下,儿童在人生的初期阶段就开始了繁重的“工作”——学习,使学生变成了“工作化的儿童”。身着校服的儿童与身着工作服和职业装的成年人没什么两样,都是早出晚归,都是行色匆匆。正常的参加工作时间是成年之后,起码要到18岁之后,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儿童只要达到入学年龄,似乎就开始“上班”了。要不然我们 为什么常说“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学生的天职就是把功课搞好”呢。实际上探究是人的天性,人是天生爱学习的动物,处在人生初级阶段的儿童,无时无刻不在通过游戏等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排斥休闲的教育将学习“工作化”,一个明显的后果是剥夺了学习的快乐。符合儿童探究天性的学习,在排斥休闲的教育体制中变成了类似于成年人为养家糊口不得已为之的枯燥乏味的“工作”,真是教育与儿童的双重异化!


浏览完整试题(摘自《新华文摘》)
1.下列对“双重异化”这一概念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教育排斥儿童休闲,也不对儿童进行休闲教育。
B.学校教育没有顺应儿童生活的特征,学习于是异化为乏味的“工作”。
C.教育使得儿童改变本性,丧失本性来适应“工作化”的学习。
D.儿童在异化了的教育环境中,本性被压抑与丧失,只有通过异化本性来适应“工作化”的学习生活。
2.对“学校和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生活,并在顺应的基础上引导儿童的生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校和教育首先应该顺应儿童生活自在的游戏玩耍的天性,然后才是引导和提升。
B.如果学校教育完全排斥了儿童原本的生活,那么这样的提升和引领必然让孩子异化。
C.排斥儿童生活的学校和教育,无论学生适应与否,都会导致教育的异化或儿童的异化。
D.学校和教育应该完全顺应儿童的生活,并且要自始至终地让他们保持爱游戏玩耍的特点。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教育是一种新的休闲方式,正是通过它,人类创造的文化才得以传递并不断创新。
B.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休闲方式,它反对刻苦的、规律的、功利的成年人的生活方式。
C.排斥休闲的学校教育,其特征是先顺应儿童生活的特性,然后才是引导和提升。
D.作者认为,儿童到了入学年龄,就开始“上班”了,“学生的天职就是把功课搞好”,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鲍勋 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标记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
B.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
C.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
D.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
5.下列对文章中加点词的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太子,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并且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B.侍中,秦汉之时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元以后废止。  
C.左迁,即官职的晋升,汉代贵左贱右,故将升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  
D.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
 (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早”“ 新 ” “争”“ 啄”写出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6分)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哪两个词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草繁茂的景象。(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
②风萧萧兮易水寒, 。
③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
④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为刀俎, ,何辞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短篇小说,完成(1)—(4)题。(25分)
小山村
申弓
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小鸟啁啾,晚有山雾缭绕。虽然远离都会,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那儿的人却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有一个卫生室,卫生室的主人是个中年汉子,叫什么来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手绝技,那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到了他,已是第四代了。


展开余下试题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一家人始终住在那座低矮小瓦房里。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村人也全都是住这种小瓦房的。
卫生室也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这样一来,小小的卫生室就门庭若市了。
不管怎样,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竟也独特,每人一块瓦片,或方形或长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瓦片作笔,瓦片作纸,开具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次不乱。来的都是本村本乡的,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往前插队。
医生的瓦片,成了小山村的次序规则,换到其他场合,人多了,村人也就提议,用瓦片,那就是排队了。
这方法挺好,这些年坚持下来,没有争执,没有矛盾,小村人一团和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饿肚吃饭,病痛抓药,没有些丝的紊乱。
时代在发展。到了近年,小山村也通了公路。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到了卫生室门口。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转到右边的门,扶出另外一个人。被扶的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看他 一手支着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轻。医生正在给村人看病。门外集着一堆手拿瓦片的村人。来人自然没有瓦片。坐在最外边的黎三朝那小车看了一眼,是来看病的吗?
是啊,不来看病跑这来干什么?
是的,不看病来这干什么!说得 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样子。黎三随手递给他一块瓦片。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打着火机递过去,不由你不抽。一口喷出来的白烟,要得整屋都香了起来。医生说,是啥烟,这么香?
香吗?那就留你慢慢抽。那人将那包烟放到了桌子上。告诉你,大中华,3元5角一根。
啊?那可不敢要你的哟。
那算什么,我们路远,先帮个忙,让我们看吧。医生稍作为难地看了看外边手持瓦片的村人。村人见来人也不多,就一个,也就默许了。
大概一刻钟,看好了,那人将一张大票留在桌上,说够了吗?
要不了这么多,我找你。
不用找了。说着便扶起男人往外走。外人走了,瓦片又恢复了正常。
过了几天,那车那人又来了。照样是不用瓦片,照样留下一包好烟,照样先看,照样是给了一张大钱。只是在 走时,问医生要了这里的电话号码。
往后的日子,好几天没见那人那车来了。这天有人跑来叫医生到大队部去接电话。医生停下了正在看的病人,出了去。好一会儿才回来,跟村人说,真对不起,我有点事得到城里一趟,明天回来。说着收拾东西,匆匆出门。村人便只好将手里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没啥大病,明天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医生真的回来了,还是那辆贼黑贼黑的小车送回来的。于是瓦片又派上了用场了。大概又过了十来天,那辆贼黑贼黑的车又来了,是那个开车的单独来的。医生看看手拿瓦片的村人,虽然眼里掠过了一丝的内疚,还是上了那车一溜烟地走了。从这个时候起,医生十天半月也没回来一次,回来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
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后,小山村里出现了一幢小洋楼,那是医生家的。
小洋楼面对小瓦房,鹤立鸡群,自成风景,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 (文章有删节)
(1)小说中“瓦片”有何作用?(6分)
答:
(2)本篇小说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①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小鸟啁啾,晚有山雾缭绕。
答:
②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打着火机递过去,不由你不抽。
答:
(3)对比手法是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试举两例加以阐发。(6分)
答:
(4)文章结尾说:“只是村人每每途经,那眼睛总是斜视的。”你对村人斜视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阐发。(7分)
答:
第II卷(表达题 共80分)
四、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 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逻辑 精于鉴赏 演绎 大汗淋漓
B.篱芭 博闻强记 忏悔 屠戮妇婴
C.机缘 短小精悍 潇酒 步履稳健
D.尸骸  暗然泣下 踌躇 和蔼可亲
13.依次填入下面文句横线上的词语,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是( )(3分)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 这样的凶残,一是留言 家 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 如是之从容。
A.竟会 竟至 竟能 B.竟至 竟会 竟会
C.竟能 竟会 竟至 D.竟至 竟能 竟会
1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
B.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C.各级领导要关心非党员干部,不能把它们置之度外。
D.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B.这次问题奶粉事件对中国的乳品行业打击相当沉重,据初步统计,三鹿、蒙牛、伊利三家企业的损失达到两个多亿左右。
C.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D.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16.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子,与之组成排比句,表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4分)
例句: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17.阅读下面文字,从不同角度概括两点结论。(4分)
美国加州有位女人养了只珍贵的鹦鹉,非常可爱。但这只鹦鹉有个怪毛病,常常咳嗽,声音浑浊难听,女主人十分焦虑,带着它到处看兽医。
不料,检查结果表明鹦鹉完全健康,没有任何毛病。后来总算是弄清楚了,问题恰恰出在这位女主人自己身上,因为她经常抽烟,引起咳嗽,这只鹦鹉只是惟妙惟肖地模仿女主人的声音。女主人知道后,立即戒了烟。
结论①
结论②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要求根据材 料题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1.D(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A项是教育对休闲的双重排斥;B项只是教育的异化;C项只是儿童的异化。)


展开余下试题2.D(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D项,学校和教育不是应该“完全适应”儿童生活,也不能“自始至终地让他们保持爱游戏玩耍的特点”,而是在顺应他们爱游戏玩耍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引领。)
3.A(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B项,反对的是“将学校生活变成这种单一的生活方式”;C项,排斥休闲的教育是不会顺应儿童的生活特征的;D项,作者反对这种观点,注意原文中的“讽刺意味”。)
4.A; 5.C;6.B
7(1)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2)“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
译文: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建安十七年,太祖征召鲍勋为丞相掾。建安二十二年,立太子时,封鲍勋为中庶子,外出担任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担任曲周县吏时,抢劫官布,按照法律应处“弃市”之刑。太子多次亲手给鲍勋写信替郭夫人的弟弟求情,鲍勋不敢自作主张放纵罪犯,将全部罪状呈朝廷论处。鲍勋以前在东宫任职时,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正好鲍勋管辖区士兵休整有误期的,太子就暗中令中尉秉奏罢免鲍勋的官职,过了很长时间,授鲍勋为侍御史。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文帝准备外出打猎,鲍勋使车马停下来呈上奏章。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中途休息时,文帝问身边的大臣说:“打猎的乐趣,同欣赏音乐相比,哪一种快乐?”侍中刘晔回答说:“打猎超过音乐。”鲍勋趁机秉奏:“刘晔巧言谄媚为人不忠,这是阿谀奉承陛下的过分虚假的言论。请让有关部门论罪以使朝廷清明太平。”文帝愤怒得变了脸色,打猎结束回朝后,就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大臣一同举荐鲍勋担任御史中丞。文帝不得已而任用他,百官既尊敬又害怕,没有不表现出恭敬的样子。黄初六年秋,文帝想征伐吴国,鲍勋当面强谏。文帝更加恨他,贬鲍勋为治书执法。文帝从寿春回来,驻扎在陈留郡地 。太守孙邕进见文帝后,出来拜访鲍勋。当时军营墙壁还没有完成,只立了标记,孙邕绕道而不走正路,军营令史刘曜要论处他,鲍勋因护城河和城墙没有完成,解除了对孙邕的论处,也没有向上级举报。大军回到洛阳时,刘曜犯了罪,鲍勋秉奏罢免刘曜官职,刘曜却暗中奏表鲍勋私自解除对孙邕的论处一事。文帝下诏书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起来交给廷尉治罪。”廷尉依法定罪:“判罪五年。”三官反驳说:“按照法律罚二斤黄金。”文帝非常生气地说:“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鲍勋修性养德,廉洁好施,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8.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9. “ 渐” 和“ 没”
10. ①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③软泥上的青荇;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④我为鱼肉。
11.(1)①故事情节的起伏通过瓦片呈现出来,瓦片起到了线索的作用。 ②瓦片由用到停,反映了医生对村人立场的变化,突出了人物形象。 ③瓦片代表了山村的次序规则,它的消失标志着淳朴民风的消失,深化了主题。(答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运用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协调,(1分)描写了小山村清新宁静的世外桃源式的环境,交待了故事背景。(2分)
(2)用了“挤”“掏”“抽”“塞”等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词,(1分)凸显了来人逼人的气势,描写了他自认为事物上高人一等的蛮横情态。(2分)
(3)①村人排队就医和城里来人不排队就看病形成对比,表现了外来者对山村原有秩序的破坏。②医生开始为人解痛时的不图不取与后来追逐物质利益形成对比,表现了医生的改变。③瓦房与小洋楼形成对比,表现了山村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出现了贫富的分化。④山村的乡风与后来村人衔恨(斜视小洋楼)形成对比,表现了淳朴乡风
的消失。(选取两点作答即可,每点3分)
(4)①村人应该“斜视”。(1分)小山村虽然缺少物质文明,但人们生活得祥和安宁。(3分)小洋楼的出现表明淳朴民风受到了外界的冲击,医生的变化应该遭到村民的鄙视。(3分)
  ②村人不应“斜视”。(1分)小山村虽然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得宁静祥和,但它闭塞,不可能作为一个世外桃源永远与外界隔绝。(3分)随着与外界联系的加强,只要不是损人利己,人们追求物质的富有是正常的。(3分)
(从其它方面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必须紧扣文本,谈出自己观点)
12 A;13 A;
14 .D(A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训:典范。B闪烁其辞:说话吞吞吐吐。C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15C(A.成分残缺,无主语,可将“经过”移至“专家组”之后;B.“多”和“左右”矛盾;D项“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句式杂糅,删去“围绕”或删去“以”和“为中心”;)
16(略);
17.①有些过错并不都在别人身上,要多想自己的原因。
②食洋不化的机械模 仿,移花接木的盲目照搬,都是不可取的。(其他符合寓意的答案也可) (112.101.186.12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海南省三亚”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