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633  2016-12-05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33]
江苏省常州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
黄山松苍翠奇特,常年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qióng( ▲ )。莲花峰独出群峰之上,仿佛是枝含bāo( ▲ )欲放的新莲。沿“百步云梯”而下,翘( ▲ )首昂视“鳌鱼峰”,看上去就像鳌鱼驮( ▲ )着一只金龟。著名的巧石“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dūn( ▲ )在狮子峰顶,千万年来一动不动地观望着眼前飘逝的烟云。 (选自《飞红滴翠记黄山》有删改)
注音 填字
2.名著阅读:下面对《格列佛游记》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王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王后大为恼火。于是,大人国君臣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
B.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C.格列佛来到慧骃国进行访问,参观了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这所科学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造成全国遍地荒凉,房屋坍塌,人民无衣无食。
D.格列佛回家后五个月,受聘为“冒险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囚禁了几个月,然后被放逐到“巴尔尼巴比”。
3.举例并阐述你对“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这句话的理解。(3分)



4.下面是某学生的习作片段,请你用规定的符号修改划线部分的不妥之处。(3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读书使我获得了丰满的知识,增长了许多生活常识。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读书,妈妈让我看着饭锅,她要出去一下,就心猿意马地应了一声。妈妈回来一进屋:“咦?奇怪,怎么有一股饭焦味?”呀!我才想起锅里的饭,匆忙跑进厨房,见饭已有点烧糊了。忽然我想起有书中说焦饭中插入大葱可使饭味还原,且味更好。对,说干就干,你可别说,这招可真灵,吃饭时妈妈还骂我书呆子。
5.阅读下面材料,简述“陡坡效应”的主要内涵以及解决方法。(4分)
材料一:全国各地的中考落幕后,一些高强度的防止所谓“陡坡效应”的高中“衔接班”便纷至沓来,这些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举办的“衔接班”不少仍在聘请在职高中教师授课。而火爆的“衔接教育”背后,凸显了家长和学生“不学跟不上”“别人学我也得学”的教育焦虑。
材料二:“高中课程难,不补考不好”,在培训广告中,“陡坡效应”被一再提及。一名培训教师表示,之所以会有“陡坡效应”,一方面是迫于高考压力,很多学校将高中三年的课程压缩到两年完成,使得短时间内课程量大、教学时间紧张,很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必须“往前赶”。另一方面是由于初高中课程缺少应有的衔接。“很多知识点本该初中学,但因为中考不考,所以初中不讲,高中教师以为学生都学习过,就一带而过,导致学生跟不上。”
材料三:“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肯定会面临学习方式的改变等各种学习的挑战,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但是准备什么,怎么准备,被很多商业机构大做文章。”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超前学习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初高中衔接只是提前学习课本知识,学生会以为自己听过课有优势,上课只是在“炒冷饭”,反而忽视了课堂内容,导致跟不上。


浏览完整试题


6.默写。(6分)
⑴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
⑵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正是河豚欲上时。
⑶ 在古诗词中有许多含“山”字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二、阅读理解 (共40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共13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⑴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⑵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4分)
① 屋舍俨然( ) ② 延至其家( )
③ 过泰山侧( ) ④ 何为不去( )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5分)


9.乙文中泰山妇人不愿意到别处生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10.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解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甲文中“皆叹惋”的“惋”与乙文“哭于墓者而哀”的“哀”意思是相近的。
B.甲文的“大惊”“绝境”“间隔”等词语足以表明渔人下定决心离开此地的原因。
C.乙文中“夫子式 / 而听之,使子路 / 问之”一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正确的。
D.甲文通过对比展现世外桃源的恬静和美,而乙文主要运用反衬手法来突出主题。
(二)阅读课文《故乡》节选(有删改),完成11~15题。(共14分)
①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②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③母亲一提起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④这来的便是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⑤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⑥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⑦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⑧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⑨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他忽然问道:“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回来?你怎么还没有走就想回来了。”“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
⑩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11.用简要的语言概述选文的主要情节。(3分)



展开余下试题
12.选文开头第①小节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4分)


13.第③小节“母亲一提起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一句中哪些词对句意的表达很关键?为什么?(2分)


14.结合全文,简述第⑩小节里“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的原因。(3分)


15.中年闰土到底是怎样一种人呢?研读选文,选出最准确的一项:(2分) 【 】
A.中年闰土是一个常年辛苦劳作,又麻木木讷的人。
B.中年闰土是一个看起来木讷忠厚,实则麻木不仁的人。
C.中年闰土是一个经常奔波忙碌,偶尔也恣睢小气的人。
D.中年闰土是一个常年辛辛苦苦,却依然一贫如洗的人。
(三)阅读《有所敬畏》一文,完成16~19题。(共13分)
①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的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②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③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④相反,对于那些毫无敬畏之心的人来说,是不存在人格上的自我反省的。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无赖相和放肆样。只要不受惩罚,他们可以在光天化日下干任何事。他们的行为每每使善良的人们不解,因为善良的人们无法相信,世上竟然真的会有这样丧失起码人性的人。这种人最终会受到法律或正义力量的制裁。
⑤赤裸裸的凶蛮和冷漠只是不知耻的粗糙形式,不知耻还有另一种形式。有的人有很高的文化程度,仍然可能毫无敬畏之心。他可以六亲不认,背叛朋友,然后装出一副无辜的面孔。其所到之处,再神圣的东西也敢践踏,再美好的东西也敢毁坏,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不论他的头脑里有多少知识,他的心是蒙昧的,真理之光到不了那里。这样的人有再多的财富,也不懂得财富的意义;交再多的哥们,也体味不了友谊的纯正; 。我一直深信: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
(选自《甘肃日报》,有改动,周国平)
16.用简明的语言完整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3分)


17.给第⑤小节画线句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之构成排比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18.从论证的角度,简述第④小节开头“相反”一词的表达效果。(4分)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有所敬畏”?(4分)



三、作文(共40分)
20.请以“这样一个姿态”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流畅、结构合理。②不少于55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题 目: 这样一个姿态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注音:qiáo,tuó;写字:穹、苞、蹲。(2分。对2~3个得1分,对4~5个得2分)
2.B.(共2分。A项的“大人国”应为“小人国”;C项“慧骃国”应为“巴尔尼巴比”;D项的“巴尔尼巴比”应为“慧骃国”)
3.提示:观点正确(否定“无学问的智慧”),举例阐述恰当合理,表达流畅。(共3分。)
4.①“丰满”改为“丰富(丰盛)”;②“心猿意马”改为“心不在焉”;③“骂我书呆子”改为“夸我手艺好”。(共3分。改对1处得1分,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也可得分)
5.“陡坡效应”:指因知识跨度大、难度大大增加等各种因素,使初高中的知识衔接出现一定“坡度”,让考上高中的初中学生,在高中出现不适应。解决方法:(1)尊重学习的规律,注重初高中课程的衔接。(2)不是知识上的简单提前或重复学习,应注重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衔接。(共4分。意对即可)
6.(共6分。有错该句不得分;第三小题只要是写“山”的均可)
⑴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⑵ 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
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二、阅读理解(40分)
7.①整齐的样子。 ②邀请。 ③旁边。 ④离开。(共4分。意对即可)
8.⑴ 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⑵ 孔子对子路(学生)说:“你(们)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害人啊!”
(共5分。第一句2分,意对即可)
9.无苛政。(共2分。意对即可)
10.D。(共2分。)
【译文】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子路走到女子身旁,说:“听您的哭声,真像一再遇上忧伤的人。”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我怎能不伤心呢?”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征税啊。”孔子对学生们说:“你们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害人啊!”


展开余下试题11.“我”回到日渐衰败的故乡,见到了与少年时期大不相同的闰土,最后怀着悲凉的心情离开了故乡。(共3分。每点一分,意对即可)
12.用“阴晦““冷风””萧索”等词语描绘了一幅荒凉衰败的故乡景象,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共4分。特点2分,作用2分,意对即可)
13.“一提起”“忽而”“闪电似的”等词很关键,表明少年闰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少年闰土就是“我”美丽故乡的象征。(共2分。意对即可)
14.因为如今的故乡已经远不是儿时那美丽而富有生气的景象;故乡一方面贫穷、衰败、荒凉,另一方面落后、愚昧、麻木,使“我”感到非常悲哀。(共3分。)
15.A。(共2分。)
16.一个人要相信神圣,要有所敬畏,没有敬畏之心的人终会被抛弃。(共3分。意对即可)
17.示例: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是光荣。(共2分。句式大体一致,意对即可)
18.对比论证:先论述“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再论述“毫无敬畏之心的人的凶蛮和冷漠”以及最终会被抛弃,作者用“相反”一词过渡构成对比论证;表达作用:更加突出了人应该怀有敬畏之心的重要性。(共4分。)
19.提示:相信神圣;知道羞耻;懂得人格的自我反省。表达具体流畅。(共4分。)
三、作文(40分)
20.一类卷 36~40分 二类卷 32~35分
三类卷 28~31分 四类卷 24~27分
24分以下慎打。建议切入分为31分。 (59.46.24.86)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常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3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