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547 2016-12-14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47]
河南省灵宝一高2016-2017学年度上期第二次月清考试高一语文
灵宝一高2016-2017学年度上期第二次月清考试
高一语文
命题人:李建琴 审题人:李宏伟
第I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词之所以微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本来就是那些个诗人文士写给美丽的歌女去唱歌的歌词,没有想把我的思想、怀抱、理想、志意都写到词里边去。他最初本来没有这种用心,没有这种想法。写美丽女子的 爱情,就是写美丽女子的爱情。可是,奇妙的事情就是在这里发生的。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思想文化教养性格的种种不同的背景的,不管你是欣赏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无法避免,你就是你,你无论是解说,无论是创作,都带着自己的背景在其中了。微妙的事情发生在哪里呢?就是在这些个诗人文士,当他用游戏笔墨为了娱宾遣兴给歌女写歌词的时候,无法避免地把自己的性格思想,在不知不觉之中,隐意识的,自己完全都不知道的,流露表现在爱情的歌词中去了。这是很微妙的一件事情。而且,我们有一句俗话说,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我们要观察一个人,看他揖让进退,他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表现得彬彬有礼——当然,因为那是要给大家看的。可是,当他游戏的时候,因为不用端着架子,不用装腔作态了,所以,不知不觉反而把他更真的自我表现出来了。词就是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就是说他本来没有要写自己理想志意的用心,只是给美丽的歌女,写一些漂亮的爱情的歌词。可是他不知不觉地就把他最深隐的本质,这不是拿腔作调说出来的什么伦理道德,而是他自己真正的感情人格的最基本的本质,无意之中,不注意之间就流露表现出来了。
词既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因此,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就为词的性质下了这样几句定义,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说词这种文学体式是“要眇宜修”。“要眇宜修”出于《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是写湘水上的一个神灵具有一种要眇宜修的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楚辞》有王逸的注解《楚辞章句》,说“要眇”是“好貌”,是一种美好的样子。又说:“修,饰也。”修,是说这种美是带着修饰性的一种很精巧的美。洪兴祖的《楚辞补注》说“要眇宜修”是形容娥皇的“容德之美”。关于湘君究竟是什么样的神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简单的说,洪兴祖以为写的是娥皇,我们知道,娥皇、女英是舜的两个妻子,舜死了,娥皇女英泪滴洒在竹子上,成为斑竹;后来她们死了,成为湘水之神。这究竟是不是可靠,《楚辞》的湘君是不是娥皇,我们今天来不及考证,至少洪兴祖认为,“要眇宜修”所写的美好,是一种女子的魅力,而且是从内在到外在的容德之美。《楚辞·远游》上还有“神要眇以淫放”一句,洪兴祖注解说“要眇”是“精微貌”。把两处“要眇”出现的注解结合起来看,我们知道“要眇宜修”的美,是写一种女性的美,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纤细幽微的,而且是带有修饰性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就是说词有这样一种美。
(摘编自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在初起时,并不承担言志功能,它仅仅只是一种诗人文士写给歌女的歌词,其主要为歌女的歌唱服务。
浏览完整试题
B.写词的诗人文士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文化教养个性等背景在写词过程中不自觉地流露于其创作的歌词中。
C.人们平常所表现出的彬彬有礼其实是端架子,装腔作势的假象,缺乏挖掘个体身上最深隐本质的可能性。
D.最初的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文士身上最深隐的本质往往不是什么伦理道德,而是他们自己真正的感情人格。
2、下列关于“要眇宜修”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王国维认为词具有“要眇宜修”的特点,所以其境界就无法与诗的境界媲美,王国维指出“诗之境阔”而“词之言长”。
B.“要眇宜修”出自于《楚辞·九歌·湘君》中的一句“美要眇兮宜修”,是对湘水上的神灵所具有的美态的形容。
C.在《楚辞章句》中,王逸注解“要眇”为“好貌”,“修”有“修饰”的意思,“要眇宜修”指带着修饰性的一种很精巧的美。
D.洪兴祖认为“要眇宜修”和娥皇有关,这点虽然没有得到确认,但洪兴祖把“要眇宜修”与女性联系分析的理解有一定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微妙处在于诗人文士主观上并不想要把思想志意完全容纳进去,但客观上却无法避免地将其本质流露出来。
B.人在游戏中往往是不设防的,因此诗人文士用游戏笔墨为歌女写歌词的过程中,就不自觉地将自己性格思想表现出来。
C.王国维认为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和词各有特色,各有长短,各具特色。
D.娥皇女英的典故的可靠性不会影响人们对词的美感的诠释,词具有一种女性的美,具有最精致最细腻最纤细幽微的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19分)
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司徒、临淮王或见而器之,以女妻焉。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
(节选自《周书·卢柔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B.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C.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D.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的老人。
B.古代对人的死有专用词:皇上死曰崩,王公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平民死曰死。
C.“加”,可指在原有官职外加领官衔,以示尊崇。加官为中国古代职官体系的常见现象,加官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D.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而女性成年礼为笄礼,即在女子16岁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随即以簪插定发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卢柔出身孤苦,却不乏家庭温暖。他幼年被叔母收养,叔母待他很好,他也将叔母视为自己的母亲,尽心孝顺,被宗族看重。
B.卢柔与贺拔胜一起返回,走到襄阳,齐神武帝害怕贺拔胜从西进入,派遣侯景率领轻锐的骑兵去邀请他。
C.卢柔尽职尽责,受到重用。沙苑之战后,他每天处理一百多件文书,都非常得体;他得到太祖赏识,并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
D.卢柔擅长写作,文笔出众。他替贺拔胜撰写的奏表富有文采,得到梁武帝的赞许;他所作的几十篇诗颂碑铭檄表启在世间流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5分)
(2)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5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城②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③。
【注】①②③绵谷、锦城、绵州是四川省的三个地名。“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城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城,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锦城。
8、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6分)
9、从全诗看,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展开余下试题
四、名句背默(6分)
10、 根据情景,补写出句中空缺部分。(6分)
(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满足之后对自己粗暴无礼的对待,自己的家人表现出的不但不是同情,反而是“ , ”。
(2)《离骚》中表明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 , 。
(3)《归园田居》中“ , ”两句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云在青天水在瓶 宗璞
父亲(冯友兰)最后的日子,是艰辛的,也是辉煌的。他逃脱了政治旋涡的泥沼,他可以相当自由地思想了。1980年,他开始从头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大书。当时他已是85岁高龄。除短暂的社会活动,他每天上午都在书房度过。他的头脑便是一个图书馆,他的视力很可怜,眼前的人也看不清,可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在他头脑里十分清楚,那是他一辈子思索的结果。哲学是他一生的依据。
像父亲那样出生在19世纪末的一代人,分布在各个学科,创造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新文化。不管在哪一学科,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热爱祖国,要使自己的国家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父亲的哲学也不是空谈哲理,也不是书斋里的机锋,他要阐旧邦以辅新命”,就是要汲取中国文化的精华,作为建设新国家的营养,永远关心着国家、民族的命运,这就是他的“所以迹”。经过多少折腾、磨难,初衷不改,他的最后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最后一页,仍写着张载的那几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仍然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父亲最后10年的生命,化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书。学者们认为这部书对论点、材料的融会贯通超过了三十年代的两卷本,又对玄学,佛学、道学,对曾国藩和太平天国的看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有的朋友来看望,感到老人很累,父亲微叹道:“我确实很累,可是我并不以为苦,我是欲罢不能。”
是的,他并不以写这部书为苦,他形容自己像老牛反刍一样,细细咀嚼储存的草料。他也在细细咀嚼原有的知识储备,用来创造。这里面自有一种乐趣。父亲著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做卡片,曾有外国朋友问,“在昆明时,各种设备差,图书难得,你到哪里找资料?”父亲回答:“我写书,不需要很多资料,一切都在我的头脑中。”
更重要的是他的专注,他的执著,他的不可更改的深情。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中不能行走,不能站立,起居需人帮助,甚至咀嚼困难。不能行走也罢,不能进食也罢,都阻档不了他的哲学思考。一次,因心脏病发作,我们用急救车送他去医院,他躺在病床上,断断续续地说:“现在有病要治,是因为书没有写完,等书写完了,有病就不必治了。”
父亲久病后,总让人想到风烛残年这几个字,烛火在风中摇曳,可以随时熄灭,但父亲的精神之火却是不会熄灭的。他是那样顽强、坚韧,那样丰富,他不烧干自己决不甘心。
父亲那一代人责任感太强了。他们无暇逍遥。其实父亲心底是赞成孔子“吾与点也”那一句话的。曾点说,他的愿望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父亲是欣赏这种境界的。
四十年代,常有人请父亲写字,父亲最喜写唐李翱的两首诗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还有一首是“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这两首诗,父亲写过几十幅。父亲的执著顽强,那春蚕到死、蜡炬成灰、薪尽火传的粉神,后面有着极飘逸、极空明的另一面。一方面是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得起,一方面是佛、道、禅的“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看得破。有这样的互补,中国知识分子才能在极严酷的环境中活下去。
很多年以前,父亲为我写了一幅字,写的是龚定庵的诗:“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蓄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后来父亲又为我和外子作过一首诗:“七字堪为座右铭,莫抛心力贸才名。乐章奏到休止符,此时无声胜有声。”父亲深知任何事都要用心血做成,谆谆教海,不要为一点轻易取得的浮名得意,在寂静中也许会有更好的音乐。想到这些常觉得是父亲坐在那里,以手向上一指向下一指,在沉默中,让人想到“云在青天水在瓶”的诗句。可是那涵义,那境界,有谁领会。
(选自《冯友兰: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删节)
〔注〕宗璞(1928-),原名冯钟璞,中国著名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冯友兰先生具有出世的行为,他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以天下为己任;但是他又有入世的思想,他甘于寂寞,从没沉迷于名利,而是视富贵如浮云。
B.“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句诗在文中指“父亲”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超然境界,此语旨在表现“父亲”高尚的人格及其精神境界。
C.这篇传记主要从“父亲”晚年着笔,通过引用父亲自己的话和古诗文去刻画“父亲”,行文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D.晚年“父亲”的视力很可怜,眼前的人也看不清,实际上他已感到很累很苦,但他的精神之火却不会熄灭。他努力地践行着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念。
(2)这篇回忆录多处引用了“父亲”的话,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效果,试举一例分析。(6分)
(3)从全文看,作者主要从哪三方面来叙写“父亲”冯友兰?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6分)
(4)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说“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所谓”入世“指积极投身社会,所谓”出世“指超脱人世。而人们在评价冯友兰时,说他就是 中国当代的”圣人“。请结合文本内容和时代实际,探究对冯友兰”既入世又出世“的人生态度的认识。(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六、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②张海迪在两会上指出,《慈善法》审议通过后,既能让人们认识到捐赠的意义,又能使全国上下出现激浊扬清的清明景象。
③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
④只要上下一致,戮力同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人民必定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与全省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⑤我跟他认识也有好多年了,但除了见面点头,几句寒暄,就没有别的,因此至今还是白头如新。
⑥在改革浪潮刚刚兴起的时候,这一群年轻人相遇相识在深圳;10年后,他们又在西雅图萍水相逢,不禁心潮起伏,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展开余下试题
A.只有对核电池的制造、流通和回收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这一具有广阔前景和美好未来的新能源才能更好地用于现实生活。
B.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要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C. 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D.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
1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拍卖“状元笔记”,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炒作。 ,“状元笔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习笔记是个人学习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的记录, 侧重点必然有差异, 对所有的人都有用, 还可能适得其反,并产生误导。
A.固然 但是 因此 并非 甚至 B.固然 然而 因此 不是 进而
C. 诚然 但是 所以 并非 并且 D. 诚然 然而 所以 不是 于是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看信息不是本事,从泛滥的信息中 ① 。在智能手机上,每时每刻都有别人转发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但这也带来了隐患——筛选出真实信息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人看完信息都想知道“这是真的吗?”因为
② 。网络上的信息越来越多, ③ 。一些人轻信不实或错误信息,结果往往酿成大祸。
16、中国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空间站,下面是中国空间站的构想图,请把这个构想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字数75个左右。(6分)
七、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还年经,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凯鲁亚克《在路上》
“人生----就是在路上。”弗里格·特森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习近平
对于以上话语,你有什么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清试题答案
1. C“人们平常表现出的彬彬有礼其实是端架子一个公开的场合,装腔作势的假象”和原文中“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这一信息是存在出入的,选项有意模糊了其范围和程度,从而存在错误。)
2. A选项中的因果逻辑关系是存在问题的。王国维的评价中并没有指出,词“要眇宜修”的特点对其境界的限制。只是客观地表述诗和词的不同特点。
3. A选项常常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是外延过大,判断过宽。“诗人文士主观上并不想要把思想志意完全容纳进去”意思是诗人文士仍然是希望把思想志意部分地融入,这一判断显然存在问题。
4.D(原文标点: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5.D(女子15岁行笄礼)
6.B(“邀”的意思是半路拦截)
7.(1)下诏令贺拔胜出任治理荆州,卢柔认为可趁此建立功业,于是跟随贺拔胜到荆州去。(得分点:牧、谓、之各1分,句意2分)
(2)贺拔胜和卢柔背着干粮,冒着危险,行走数百里。当时适逢秋雨连绵,同行之入又冻又饿,死了一大半。(得分点:赢、秋霖、馁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卢柔字子刚。幼年时父母去世,被叔母收养,叔母抚养看待他比亲生儿子还好。卢柔尽心孝顺叔母,也同自己的母亲一样。宗族的人都感叹看重他。他性格聪明机敏,喜爱学习,不到二十岁,懂得撰写文章。司徒、临淮王无或见到他而器重他,把女儿嫁给他。等到魏孝武与齐神武有嫌怨,下诏令贺拔胜担任荆州刺史,卢柔认为可趁此建立功业,于是跟随贺拔胜到荆州去。让卢柔任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密事务,卢柔很多都参与了。等到贺拔胜任太保,以卢柔为属官,加授冠军将军。孝武帝后来召贺拔胜领兵赴洛,贺拔胜询问卢柔的意见。卢柔说:“高欢依托晋阳的军队,心思实在难以知道。你应该席卷军力奔赴京都,与他一决胜负,不顾存亡,这是忠的上策。如果北面阻挡鲁阳,南面并吞旧时楚地,东面连接衮、豫,西面连接关中,领兵十万,伺机而动,也是中策。拿三荆的土地,与梁国通好,可以自身免于祸难,但是功名就不存在了,这是下策。”贺拔胜轻视卢柔年轻,笑着不回答他。到了孝武帝往西迁移,东魏派遣侯景袭击穰城。贺拔胜被打败了,就往南投奔梁。卢柔也跟随他。贺拔胜多次上表请求回去,梁武帝看了奏表,称赞他的言辞文采。后来知道是卢柔所撰写,就派遣舍人慰劳存问,并送给丝绸锦缎。后来卢柔与贺拔胜一起返回,走到襄阳,齐神武帝害怕贺拔胜从西进入,派遣侯景率领轻锐的骑兵拦截他。贺拔胜和卢柔很恐惧,就舍弃船只,爬山而走,带着干粮,冒着危险,行走数百里。当时适逢秋雨连绵,同行之入又冻又饿,死了一大半。到丰阳地界,卢柔迷失道路,独自在枯树之下过夜,寒雨打湿了衣服,几乎要冻死。大统二年,到了长安。封为容城县男,食邑二百户。太祖重视他的才能,推举他为行台郎中,加授平东将军,任从事中郎,与苏绰一起掌管机密事务。当时沙苑之战后,大军屡传捷报,汝、颍之间,很多人起义来归附。文书往返,每日一百多件。卢柔根据情况答复,都符合事宜。晋升为子爵,增加食邑三百户,授任中书舍人。升司农少卿,转为郎,兼任著作,修撰起居注。后任黄门侍郎。文帝知道他很贫困,脱下外衣赏赐给他。魏废帝元年,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登位,任小内史,升内史大夫,晋位开府。在官位上去世。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在世间流传的有几十篇。
8.答:① 游览锦江之喜悦,首联叙写一年春秋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② 离别友人之怅恨,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③ 对朋友的深情和对锦江之留恋。末联回首远望,回寄书信(诗题)给蔡氏兄弟,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每点2分)
9.答:① 借代。“东风”代指春天。② 拟人。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③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颔联写芳草“碍马”,白云“遮楼”,表达了诗人对锦江美景的依恋之情。颈联写山含恨,水悲歌,抒发了诗人告别锦江后的离愁别恨。④以景结情。尾联以景作结,以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点明对友人的思念。情韵悠长,余味无穷。(每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5分)
诗歌赏析: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开始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接着取景寄情,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末联回首远望,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这首诗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这是一首抒
上一篇: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河南省灵宝”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