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405 2016-12-27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5]
2016年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高考语文冲刺仿真模拟试卷(解析版)
2016年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高考语文冲刺仿真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王安石在政治上的新措施引起同时和后世许多人的敌视,但是这些人也不能不推崇他在文学上的造就,尤其是他的诗,例如先后注释他诗集的两个人就是很不赞成他的人。他比欧阳修渊博,更讲究修辞的技巧,因此尽管他自己的作品大部分内容充实,把锋芒犀利的语言时常斩截干脆得不留余地、没有回味地表达了新颖的意思,而后来宋诗的形式主义却也是他培养了根芽。他的诗往往是搬弄词汇和典故的游戏、测验学问的考题;借典故来讲当前的情事,把不经见而有出处的或者看来新鲜而其实古旧的词藻来代替常用的语言。典故词藻的来头愈大,例如出于“六经”“四史”,或者出处愈僻,例如来自佛典、道书,就愈见工夫。有时他还用些通俗的话作为点缀,恰像大观园里要来一个泥墙土井、有“田舍家风”的稻香村,例如最早把“锦上添花”这个“俚语”用进去的一首诗可能是他的《即事》。
把古典成语铺张排比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唐代的韩愈无意中为这种作诗方法立下了一个简明的公式:“无书不读,然止用以资为诗。”也许古代诗人不得不用这种方法,把记诵的丰富来补救和掩饰诗情诗意的贫乏,或者把浓厚的“书卷气”作为应付政治和社会势力的烟幕。
第一,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所谓“牵率应酬”。应酬的对象愈多,应酬的范围愈广,该有点真情实话可说的题目都成了以五七言来写“八股”、讲些客套虚文的机会。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制”“应教”“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像《文心雕龙•情采》篇所谓“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古典成语来敷衍搪塞。
第二,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指桑骂槐或者移花接木,绕了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古意”,甚至还利用“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当然,碰到紧急关头,这种烟幕未必有多少用处。统治者要兴文字狱的时候,总会根据无火不会冒烟的常识,向诗人追究到底,例如在“乌台诗案”里,法官逼得苏轼把“引证经传”的字句交代出来。
除掉这两个社会原因,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古典成语,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好好一首诗变成“垛叠死人”或“牵绊死尸”。
北宋初的西昆体就是靠“挦撦”﹣﹣钟嵘所谓“补假”﹣﹣来写诗的,然而它“挦撦”的古典成语的范围跟它歌咏的事物的范围同样的狭小。王安石的诗无论在声誉上、在内容上、在词句的来源上都比西昆体广大得多。痛骂他祸国殃民的人都得承认他“博闻”“博极群书”。他写到各种事物,只要他想“以故事记实事”﹣﹣萧子显所谓“借古语申今情”,他都办得到。他还有他的理论,所谓“用事”不是“编事”,“须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这种把古典来“挪用”,比了那种捧住了类书,说到山水就一味搬弄山水的古典,诚然是心眼儿活得多,手段高明得多,可是总不免把借债来代替生产。结果是跟读者捉迷藏,也替笺注家拉买卖。流传下来的、宋代就有注本的宋人诗集从王安石集数起,并非偶然。
浏览完整试题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便是很不赞成王安石新政的人,也很推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尤其是诗歌的成就,宋代就有给他的诗集作注释的注本。
B.王安石博览群书,比欧阳修更渊博,他的作品内容充实,语言瘦削雅素,讲究修辞的技巧,也是他培育了宋诗的形式主义。
C.王安石的诗爱搬弄词藻,挪用典故,这些典故和词藻的出处有的来头很大,有的非常生僻,只是看起来很新颖。
D.王安石歌咏的事物范围非常广泛,各种成语典故信手拈来,能够借助古语抒发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掉书袋、浓厚的“书卷气”可以说是中国旧诗后天发展起来的经常发作的老毛病,用来应对政治的压迫或才情的不足。
B.韩愈的“无书不读,然止用以资为诗”和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要多读书。
C.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诗歌成为社交的必需品,从普通人到大诗人,一旦没有那么多诗情诗意,就罗列些成语来敷衍搪塞。
D.在旧社会,诗人常常绕弯表达己意,说“咏史”,其实是讽刺时政,说“古意”,其实是新愁,也可能是“咏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是出于政治压迫、礼教束缚还是出于诗情贫乏、艺术修为欠缺,对于诗人这种堆砌古典成语的做法,在某些情况下,作者表示理解,但总体上还是反对的。
B.北宋初的西昆体就是靠“补假”来写诗的。它摘取古典成语、歌咏事物的范围很狭窄,影响也很小。
C.王安石写各种事物,只要他想“以故事记实事”,他都能办得到。这种“备用古人语而不用其意”的“妙法”,作者还是比较认可赞赏的。
D.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护田”“排闼”都是用典,即便不了解,也不影响我们对它的理解。这是较好的“用事”的例子。
二、古代诗文阅读
2.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蔡天祐,字成之,睢州人。登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出为福建佥事历山东副使分巡辽阳岁歉活饥民万余 辟滨海圩田数万顷,民名之曰“蔡公田”。累迁山西按察使。
嘉靖三年,大同兵乱,巡抚张文锦遇害。诏曲赦乱卒,乃擢天祐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天祐从数骑驰入城,谕军士献首恶,众心稍定。会尚书金献民、总兵官杭雄出师甘肃,道大同,乱卒疑见讨,复鼓噪。天祐惧,急请再赦。兵部言“元恶不除无以警后”。请特遣大臣总督宣、大军务,以制其变。乃命户部侍郎胡瓒偕都督鲁纲统京军三千人以往。瓒等未发而进士李枝赍饷银至。乱卒曰:“此承密诏尽杀大同人,为军犒也。”夜中火起,围枝馆,出牒示之乃解。寻复杀知县王文昌,围代王府,胁王奏乞赦。王急携二郡王走宣府。巡按御史王官言:“乱卒方嚣,大兵压境,是趣之叛也。请亟止禁军,容臣密图。”乃命瓒驻兵宣府。顷之,天祐奏总兵官桂勇已捕五十四人,请止京军勿遣。帝责以阻挠,令必获首恶郭鉴等。既而瓒次阳和,勇、天祐令千户苗登擒斩鉴等十一人,函首送瓒,请班师。甫二日,鉴父郭疤子复纠徐毡儿等夜杀勇家人,又毁苗登家。瓒言非尽歼不可。帝乃切让天祐,召勇还京,以故总兵朱振代之,敕瓒仍驻宣府。居无何,天祐捕戮徐毡儿等,瓒等遂班师。明年正月,侍郎李昆、孟春,总兵官马永交章言疤子潜逃塞外,必为后患。帝将遣使勘,会瓒还京言逃卒无足患,帝乃罢勘官勿遣。疤子复潜入城,焚振第。明旦,天祐闭城大索。获疤子及其党三十四人,悉斩以徇。尽宥胁从,人心乃大定。事闻,赉银币。已,进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寻就进兵部右侍郎。天祐因引疾去。居二年,奉诏起用。未至京,得疾告归,卒。年九十五。
(节选自《明史•蔡天祐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登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出为福建佥事历山东/副使分巡辽阳/岁歉活/饥民万余/
B.登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出为福建佥事/历山东副使/分巡辽阳/岁歉/活饥民万余/
C.登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出为福建佥事/历山东副使分/巡辽阳/岁歉/活饥民万余/
D.登弘治十八年进上/改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出为福建佥事/历山东副使/分巡辽阳/岁歉活/饥民万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明清时期秀才经乡试合格后,参加殿试,名属前三甲,统称进士。
B.兵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郡王,中国古代爵位名。其名始于两晋。唐宋以后,郡王皆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号。
D.禁军是封建时代由帝王直辖,护卫帝王或承担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天祐为官能够关注民生。年成歉收时,他救活了上万百姓。因组织百姓开垦近海的圩田几万顷,被迁升为山西按察使。
B.蔡天祐有勇有谋。嘉靖三年,大同兵变,蔡天祐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任大同巡抚,他只带领几个随从骑马进入城中,告诉兵士们只需交出首恶,使他们稍微安定下来。
C.蔡天祐不惧恶势力。蔡天祐和桂勇安排苗登斩杀了首恶郭鉴,郭疤子纠集徐毡儿等杀了桂勇的家人,又毁了苗登的家。蔡天祐受到了皇帝责备,不久便捕杀了徐毡儿。
D.蔡天祐除恶务尽。郭疤子从潜逃地塞外溜回,烧毁了总兵朱振的府第,第二天一早,蔡天祐下令关闭城门,在城中展开大搜查,最终抓获郭疤子及其同党,全部杀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尚书金献民、总兵官杭雄出师甘肃,道大同,乱卒疑见讨,复鼓噪。
②既而瓒次阳和,勇、天祐令千户苗登擒斩鉴等十一人,函首送瓒,请班师。
展开余下试题
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①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①渤澥:渤海。
(1)“府中连骑出”一句中的“连骑”一词极有表现力,请作简要分析。
(2)颈联“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颇受好评,请对这一联加以赏析。
4.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客”悲伤的原因,其中因与天地相比自身显得渺小的语句是: , 。
(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 , ”的经典语句赞扬了宋荣子不受外在的评价左右的境界。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 , ”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选考题请考生从第三、四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相应的题号涂黑.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先别把他当坏人
秦德龙
其实,那条影子一跟上她,她就察觉了。她快他也快,她慢他也慢。她拐了几个弯儿,也没能甩掉他。
她意识到危险了。
半年前,也是在这条街上,也是一个路灯忽明忽暗的夜晚。一个男人,魔幻般闪到了她面前:“小姐,陪我走走好吗?”男人油嘴滑舌,身上散发着一种奇特的香味。
幸好,这时候,有个骑自行车的汉子过来了。她急中生智,对着汉子喊道:“你怎么才来呀?!”汉子听见了她的喊话,下了车子,就朝她这边走过来了。那个浑身散发香气的男人一转眼就跑掉了。
她对那汉子说:“吓死我了,谢谢您!”汉子笑了笑,没说什么,骑上车子走了。
今天晚上,她逛夜市逛得太晚了,从夜市一出来,身后就多了一条影子。她知道,这条影子,和半年前那家伙是一丘之貉。她望望四周,几乎不可能出现任何可以帮助她的人,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怖感袭上了她的心头。
但不知为什么,她突然冷静下来了。
影子从后面闪到了她的身边:“小姐,借个光,请问,几点啦?”
“你不是戴着手表嘛。”她看也不看他,只顾朝前走路。
“啊,我忘了。瞧,十一点一刻了。对不起,能告诉我到石岗大街怎么走吗?”
“你不是已经在石岗大街上走着嘛。”她仍旧昂着头走路。
她一眼都不睨他。
影子“咯咯”地笑了起来:“小姐,我逗你玩呢!”影子更加得寸进尺,“小姐,你一个人走路,不寂寞吗?”
“寂寞什么,天上有月亮,人间有路灯,满世界都是不眠的眼睛!”她这么说着,还是没正眼瞧身边的影子。
“小姐还会作诗呢。你是个文化人吧?”影子又笑了起来,“你教我识字吧,让我当你的学生!”
“我没扫盲的义务。”说到这里,她终于扭过头来,打量了一眼影子,“你贫不贫哪?我就不相信你没文化!当然,你那点文化,早就落后于时代了!”
“什么,你敢说我落后?我告诉你,总统套房我都睡过,我想办的事情,绝对心想事成!”影子得意地说着,脸上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是吗?可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怀疑你到底有没有文化了。我说你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你承认不承认?”她这么说着,居然有一种聊天的感觉了。
“你这不是小瞧我嘛,我跟你说了半天话了,我是用嘴放屁呀?”听他的口气,嚣张中有几分虚弱。
“你别不服气。你知道不知道,21世纪的人,不会英语,不会电脑,那就是文盲,那就是没文化!”她的语气,好像是在同熟人争吵。
“嘿,你有理。大小姐,你说得真有理!”影子又笑了起来,笑声却显得十分僵硬,“我说,大黑夜的,小姐一个人走路,真的就不害怕吗?”
“有你护送着,我怕什么!”她不卑不亢地说。“我弟弟也像你似的,总是和姐姐油嘴滑舌。喂,你有姐姐吗?你这个调皮的家伙,是不是也经常拿你姐姐开心?”这么说着,她居然笑了起来。
影子站住了。
影子听她这么说,就站住了。
她也站住了。
“你这个人可真有意思。我还是头一回遇到你这样的女士。不过,今天晚上,我挺高兴。再见啦。Bye﹣bye!可别认为我不会说英语呀!”
影子说完,身子一闪,消失在夜幕中了。
她拿出手帕,擦去了额头上的冷汗。她想,也许,刚才没把他当成纯粹的坏人,才唤醒了他的廉耻感,才遏制了他那邪恶的心思。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描写的既是一个自救的故事,又是一个救人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机智,也给读者以深深的启迪。
B.面对一个意欲作恶的“坏人”,女主人公英勇斗争,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最终制服了罪犯,她的行为值得尊敬。
C.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预示着危险正一步步向女主人公逼近。作者设置悬念,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也引出下面的故事情节。
D.“寂寞什么,天上有月亮,人间有路灯,满世界都是不眠的眼睛”这一巧妙回答既表明自己坚定的态度,同时又警告对方,人在做,天在看,收起你那邪恶之心,足见“她”的机智。
E.生活中,坏人也是人,是人总会有人性。把坏人当作人,用温暖的人性拨动其心弦,要比居高临下的批判更有力,更能触动其灵魂,这正是这篇小说的立意所在。
(2)小说成段,有什么作用?
(3)文中的“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4)“影了说完,身了一闪,消失在夜幕巾了。”故事到此,本可作结,但作者在后面又描写“她”的举动和感想。对此,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有人则认为很有必要,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新中国兵工先驱吴运铎
万建辉
吴运铎祖籍武汉蔡甸,1917年生于江西萍乡,抗战爆发后加入新四军,从此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军队的兵工事业。在研制武器弹药中,吴运铎多次负伤,左眼被炸瞎、左手4只指头被炸掉,左腿膝盖曾被炸开,全身负伤100多处,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历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91年5月,吴运铎在北京病逝。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从北京来汉的吴运铎的二儿子吴小荣,他回忆起父亲在战争年代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分。
1938年9月,21岁的吴运铎冒着日机的轰炸,从武汉辗转前往皖南云岭新四军司令部,等待上级发枪上前线。司令部的同志告诉吴运铎,新四军的枪数量不够,质量也不好,许多战士还在用鸟枪和土铳打仗,建议做过机械工学徒的吴运铎到新四军修械所去造枪。
在《把一切献给党》中,吴运铎写了皖南小山村中的“我们的兵工厂”:“一所普通的农家院子,墙角搭起棚子,里面有两个用土筑起的炉子,两个木风箱,那就是锻工间;北屋正中间的工作台旁埋了几根粗树桩,每个树桩上安了一部老虎钳,桌上摆满锤子、锉刀、钻子;枪托修理间,只有一些木工使用的简单工具。我当时就愣住了。”
就是在这样的兵工厂中,吴运铎和他的战友们造出的步枪不断运往前线。吴运铎记下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工厂里来了一名穿草鞋、军装的外国妇女,原来是国际友人史沫特莱,她要了一支新造的步枪,在小坡上埋一块钢板,举起枪连开三枪,子弹都从钢板中穿过了。当史沫特莱参观了造出这支枪的农舍中的兵工厂后,她惊叹自己从美洲到欧洲,到过很多国家,没有见过这样的兵工厂。
展开余下试题
当年,人民军队的兵工设备简陋,生产的危险常常不亚于前线作战。吴运铎参加工作后不久,在一次检修土枪实弹射击时,土造枪管突然爆炸,炸伤了他的左手。自此之后,他又三次负重伤,留下伤口100余处,但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吴小荣说,一次,发动机的摇柄突然掉下,砸伤父亲的左脚,后来伤口发炎,他高烧40多度,左腿感染。
这次受伤经历在《把一切献给党》中也有记录:“第二天,我被送到军司令部后方医院,医生给我挖去腐烂了的肌肉,沿着踝骨挖了一个月牙形的大洞,足有半个菜碗口大。”
为了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一次,吴运铎从报废雷管中拆取雷汞做击发药,雷管在他手中突然爆炸,他的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左腿膝盖被炸开,露出膝盖骨,左眼几近失明,昏迷不醒15天。
1947年在大连附近的实验场,吴运铎和兵工厂的一名厂长一起检查射出去的哑火炮弹。突然,炮弹爆炸,厂长当场牺牲,吴运铎左手腕被炸断,右腿膝盖以下被炮弹炸劈一半,脚趾也被炸掉一半。在病床上,他利用尚存的微弱视力,坚持把引信的设计搞完,并让人买来了化学药品和仪器,在疗养室里办起了炸药实验室,制造出新型的高级炸药。同时,他还学习日文,以便阅读参考资料。
第二次负伤时,吴运铎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就在床上画武器的设计草图,导致伤口迸裂,鲜血直流,但他浑然不觉,医生不得不没收了他的钢笔和小本子。
抗战时期,日伪军在淮南四处修筑碉堡群,步枪手榴弹难以对付,吴运铎便设计制造出专门攻坚用的简易平射炮。在攻占鸡岗的战斗中,36门平射炮一齐开火,日伪碉堡即刻土崩瓦解。
后来他又把炮的口径从36毫米扩大到42毫米,增加射程到4公里。他设计制造的枪榴弹,射程达540米,也很受部队欢迎。一次,美军飞机轰炸riben占领区时,投下的炸弹有8颗未炸,吴运铎便去拆卸。此时,炸弹里面的机件因震荡变形,落弹又相距很近,一个爆炸就会引爆其他。吴运铎让大家躲到安全的地方,自己上前细心检查构造,谨慎地拆下引信,从中取出了大量炸药。
吴小荣说,上世纪50年代初,父亲在武汉工作过一段时间,他本人就是在这期间出生的,当时父亲被政务院聘为特邀劳模,父亲觉得是莫大的光荣,所以给他起名吴小荣。
吴小荣随身携带的一份资料里,有上世纪70年代吴运铎在家里拿锉工作的照片,墙上挂了一排金属工具。晚年的吴运铎除了画画、练书法,每天都不忘在机床上练一下锉刀、钻子。那时他的左眼早已摘除,出门带塑料眼珠子,右眼里也有弹片未取出。
今年69岁的吴四月是吴运铎的侄儿,身在蔡甸的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送吴运铎去苏联治疗眼睛,回国后继续忙于兵工事业,仅1954年回过蔡甸家乡一次。
【相关链接】
1940年,吴运铎在新四军二师淮南根据地担任子弹厂厂长,他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在上世纪50年代脍炙人口,发行达500余万册,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那个时代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教科书。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想中国革命才成功了,中国才发展了起来。《把一切献给党》就是中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司令部的同志告诉吴运铎,新四军的枪数量不够,质量也不好,许多战士还在用鸟枪和土铳打仗,做过机械工学徒的吴运铎就要求到新四军修械所去造枪。
B.在研制武器弹药时,吴运铎全身负伤100多处,既说明了人民军队的兵工设备简陋,生产的危险常常不亚于前线作战,也表现了吴运铎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兵工事业。
C.史沫特莱要了一支新造的步枪,在小坡上埋一块钢板,举起枪连开三枪,子弹都从钢板中穿过了。从侧面表现了吴运铎和他的战友在简陋的条件下造出的枪支质量高。
D.吴运铎在拆卸美军投向日占区的未炸炸弹时,细心检查构造,谨慎地拆下引信,从中取出了大量炸药。吴运铎为研究武器不顾生命危险,表现了对党的忠诚。
E.吴运铎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就是中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的精神和作品只在那个时代能鼓舞人们奋发向上。
(2)吴运铎一生为兵工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3)本文两次引用自传《把一切献给党》,各有何作用?
(4)结合文本,探究吴运铎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原因。
五、语言文字运用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印度财政国务部长贾扬特•辛哈说,新德里已经准备好从北京手中接过“全球增长的接力棒”,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将在增长和发展方面把中国甩在身后。这是。
②内外势力相互勾结、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图谋“扳倒中国”,此乃。
③猴年首秀低开高走,A股似乎抗跌,若因此就,那叫盲目乐观,成交量低迷成为制约行情的重要因素,分析师建议那些跃跃欲试想加仓的应多观察两天。
A.异想天开 想入非非 痴心妄想
B.想入非非 异想天开 痴心妄想
C.痴心妄想 想入非非 异想天开
D.异想天开 痴心妄想 想入非非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巡视制度是指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通过建立专门巡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B.有关统计调查显示,一、二月我市空气质量下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环保专家分析认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污染源的首要因素.
C.我们把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经济的“双引擎”,就会闯过困难的关口,跃上希望的高原.
D.在浙江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演讲,提出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开放合作、互信互利的主张和号召,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
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换一个包装,就能卖出一个好价钱,听起来好像是在买椟还珠。进一步说,价格上涨或许有营销的原因,但不要忘了,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象、外观设计都是创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这也属于知识产权的范围。大白兔奶糖请知名设计师为其产品设计的包装,凝结了设计者智力劳动的付出,理所当然地可以成为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说一块糖的价格由两毛多涨到两块多是不正确的。
A.顾客既买到了糖,又买到了商标的文化积淀、设计者的智力创造成果
B.顾客买到的不仅有商标的文化积淀、设计者的智力创造成果,而且还有糖
C.顾客买到的不仅有糖,而且还有商标的文化积淀、设计者的智力创造成果
D.顾客买到的不仅有糖,而且还彰显了糖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设计者的智力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专题片《大国工匠》中的几位高级技师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耐心专注,追求完美,生产的都是飞机、高铁、轮船,是一批质量要求相当高的产品,如有0.1%的质量问题, 。如今虽然高科技飞速发展,然而人心浮躁,不少人缺乏敬业精神和理想追求, 。只有我们的一线“工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钻研,专注坚守, ,才能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11.请仔细观察下面
上一篇:
2016-2017学年度山东枣庄一中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复习模拟题(四)
下一篇:
2017届福建省福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三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详细答案版)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16年河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