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417  2016-12-2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7]
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 语基 文言文 诗歌 名句
训练 语基+文言文+诗歌+名句
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金阳新区一些居民违建之风抬头,部分业主占用公用场地非法搭建,或楼顶加层,或凌空搭建,这些违法建筑如雨后春笋,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②奥维公司公布的全国家电零售额调查报告显示,今年1月家电行业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惨淡经营状况,零售额同比下降31%,空调名列下降榜首。
③错误是世界的构成部分,对于别人曾经加诸你的伤害,如果没有犯而不校的气度,没有既往不咎的胸怀,是难以锻炼出一个人的。
④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绘声绘色,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⑤在两会上,针对几个热门提案,代表、委员们就提案办理工作如何产生实效等相关问题各抒己见。
⑥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愿景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图的实施不谋而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精诚合作。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③⑤⑥
解析:选D。①“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使用对象错误。②“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望文生义。④“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使用对象错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军队改革是我军无法回避的一场大考,这场大考的及格线就在于是否成功实现军队组织形态的变革。
B.现在许多山村,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不仅所剩下的是荒芜的土地,还有许多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
C.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出现了习近平的身影,响起了中国声音,为协议达成注入了中国动力。
D.任何人只要肯开动脑筋,在灵机一动的时候,把握住灵感,并且马上付诸实施,就有机会帮助到我们。
解析:选C。A项,一面对两面。应把“这场大考的及格线”改为“这场大考能否及格”。B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把“不仅”移到“所剩下的”之后。两个分句为同一主语,关联词语应在主语之后。D项缺少主语,应在“就有机会帮助到我们”之前加上“灵感”二字。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杂文贵真。__①__鲁迅所指出的,它应是“心的直写”。一篇杂文一般__②__千把字左右。__③__还有大爱大憎,真喜真愤,很难落笔。写杂文的人最忌说假话,说假话的人原也用不着写杂文。__④__,真话不等于真理。__⑤__,探求真理的起点永远是心口如一的真话,__⑥__心口相违的假话。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例如 只要 即使 的确 当然 并非
B 正如 只要 倘若 当然 然而 并非
C 例如 只有 即使 的确 当然 决非
D 正如 只有 倘若 当然 然而 决非
解析:选D。这道题可使用排除法,即读完题干后比较选项,如第二空明显的填“只要”不对,这样马上就可以排除AB项,然后再从CD项中找一组最容易区别的进行比较,如第五空,很明显“的确”用在这里不恰当。这样,此题的答案就出来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孙永,字曼叔,世为赵人,徙长社。年十岁而孤,祖给事中冲,列为子行,荫将作监主簿,肄业小学,群试常第一。冲戒之曰:“洛阳英隽所萃,汝年少,不宜多上人。”自是不复试。冲卒,丧除,复列为孙,换试衔,擢进士第,调襄城尉、宜城令,至太常博士。御史中丞贾黯荐为御史,以母老不就。韩琦读其诗,叹誉之,引为诸王府侍读。


浏览完整试题加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王韶以布衣入幕府,建取熙河策,永折之曰:“边陲方安静,无故骚动,恐变生不测。”会新筑刘家堡失利,众请戮偏裨以塞责。永曰:“居敌必争之地,军孤援绝,兵法所谓不得而守者也。尤人以自免,于我安乎?”竟用是降天章阁待制、知和州。
时仓法峻密,庾吏受百钱,则黥为卒,府吏亦如之。神宗问:“此法既下,吏尚为奸乎?”对曰:“强盗罪死,犯者犹众,况配隶邪?使人畏法而不革心,虽在府吏,臣亦不敢必其无犯也。”议复肉刑,事下永。永奏曰:“刻人肌肤,深害仁政,汉文帝所不忍,陛下忍之乎?”神宗曰:“事固未决,待卿始定耳。”不果行。
入判将作,进端明殿学士。病不能朝,神宗遣上医调视,六命近侍问安否,至虚枢密位以待。辞去益力,提举崇福宫。逾年,起知陈州,徙颍昌。永裕起陵,许、汝当运粟数十万斛于陵下,调民牛数万,永请而免。元祐元年,迁吏部,又属疾,改资政殿学士兼侍读,提举中太一宫,未拜而卒,年六十八。赠银青光禄大夫,赙金帛二千,谥曰康简。
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范纯仁、苏颂皆称之为国器。
(节选自《宋史•孙永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B.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C.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D.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解析:选A。给这段文字断句,首先要结合上文把握大意,然后再根据标志逐步切分。画线部分是对孙永的高度评价,写其外柔内刚的性格和处事公平的特点,可根据这个意思和虚词标志断开。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擢进士第”意为考中进士,其中的“擢”有提拔、拔选意,往往指提升官职。与“擢”意思相同的还有“陟”“拜”“除”等词。
B.“则黥为卒”中的“黥”是古代的一种刑法,又称“墨刑”。一般是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适用于较轻的罪犯。
C.“众请戮偏裨以塞责”中的“偏裨”指偏将,裨将,是将佐的通称。古代佐助大将的将领称偏裨,亦称副将。
D.“赠银青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增谥等。
解析:选A。A项“拜”和“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无提升之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永在小学进修学业,考试常常取得第一名,祖父告诫他要谦逊,他从此不再参加此类考试,直到祖父去世,服丧完毕,更换了考试名衔,考中进士。
B.孙永被加任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他反对王韶提出的攻取熙河的计策,后来因为新修的刘家堡失守被降为天章阁待制、知和州。
C.孙永不赞同黥面等肉刑,他认为刻坏人的肌肤,只会对仁政有很深的损害,汉文帝在位时都不忍心这样做,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D.孙永对朝政大事常持论公平,颇受神宗看重。他病重不能上朝,神宗派遣最高明的医生前去调治,又六次命身边侍从去问安,并到枢密院虚席等待。范纯仁和苏颂都称赞他有治国之才。
解析:选D。D项“神宗到枢密院虚席等待”理解错误,原文“至虚枢密位以待”的意思是“甚至空着枢密吏官位来等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敌必争之地,军孤援绝,兵法所谓不得而守者也。尤人以自免,于我安乎?(5分)
译文:
(2)强盗罪死,犯者犹众,况配隶邪?使人畏法而不革心,虽在府吏,臣亦不敢必其无犯也。(5分)
译文:
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关键词有;“居”,处在;“尤”,归罪;“自免”,为自己开脱;“罪死”,犯了死罪;“犹”,仍然;“革”,革除,改变;“虽”,即使。翻译时要保持语句晓畅。
答案:(1)处在敌人必争之地,军队孤立无援,这是兵法上所说的不能守的情况。归罪别人来免除自己的责任,对我来说能心安吗?(2)虽然有强盗罪刑的人要判死刑,但仍然还有很多人愿意当强盗,何况发配为奴隶呢?要使人畏惧法令却不革除私心,即使是府史,也不敢保证他们以后不再犯法。
【参考译文】
孙永,字曼叔,世世代代都是赵地人,迁到长社居住。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成为孤儿。祖父孙冲任给事中,孙永被列为儿子这一辈分,受荫庇任将作监主簿,在小学修习课业时,考试常常取得第一名。他的祖父孙冲告诫他说:“洛阳是个英才荟萃的地方,你年龄小,不应经常在他人之上。”从此他不再参加考试。祖父孙冲去世,服丧完毕,又列为孙辈,更换了考试名衔,考中进士,调任襄城尉、宜城令,官至太常博士。御史中丞贾黯推荐他做御史,他以母亲年老为由没有去就任。韩琦读了他的诗,赞叹称誉他,引荐他做了诸王府的侍读。
孙永被加任龙图阁直学士,出任秦州知州。王韶以平民的身份进入他的幕府,提出了攻取熙河的计策,孙永当面反驳他说:“如今边疆刚刚安静,无缘无故去骚扰,恐怕会生出难以预料的事端。”恰好刚修筑的刘家堡失守,众人请求杀了偏将来推卸责任。孙永说:“处在敌人必争之地,军队孤立无援,这是兵法上所说的不能够防守的情形。归罪别人来免除自己的责任,对我来说能心安吗?”孙永最终因这件事被降为天章阁待制、和州知府。
当时仓法(关于管理粮仓的法令)很严厉周密,管粮仓的小官贪污一点钱就被黥刑贬为士兵,府吏也是如此。神宗问到:“这法规制定下去之后,官吏们还有人敢做违法的事吗?”孙永回答说:“虽然有强盗罪刑的人要判死刑,但仍然还有很多人愿意当强盗,何况发配为奴隶呢?要使人畏惧法令却不革除私心,即使是府吏,也不敢保证他们以后不再犯法。”朝廷又商议要使用肉刑,把这事交给孙永办理。孙永上奏说:“刻坏人的肌肤,这是深深损害仁政,汉文帝都不忍心这样做,难道陛下您忍心这样做吗?”神宗说:“事情本来就还没有决定,只想等你来才决定。”最终没有实行。


展开余下试题入朝任判将作,晋升端明殿学士。生病不能上朝,神宗派最好的医生前去调治,又六次下令身边侍从去问安,甚至空着枢密吏官位来等他。孙永更力争辞去官职,但皇帝还是提拔他担任崇福宫。过了一年,起任陈州知府,后调任颍昌知府。建造永裕陵时,许、汝两地应当运送几十万斛粮食到陵下,征调数万百姓耕牛,因为孙永请求而被免去。元祐元年,迁任吏部官员,又适逢生病,改任资政殿学士兼任侍读,后来又被提拔任中太一宫,还没任职就死了,享年六十八岁。被追赠为银青光禄大夫,赐给金帛二千,谥号为康简。
孙永外表温和内心刚劲,常公平议论朝政大事,不弄虚作假,一些事有的违背常理,即使用权势来威逼他,他也不会屈从。在做人做事中不曾把骄横、高傲表现在脸色和言辞上,与人交往中,终身都没有与人结怨。范纯仁、苏颂都称赞他有治国之才。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8~9题。(11分)
赠俊公道人
[南朝]范云
秋蓬飘秋甸,寒藻泛寒池。
风条振风响,霜叶断霜枝。
幸及清江满,无使明月亏。
月亏君不来,相期竟悠哉!
8.诗歌前四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一种赏析。(5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从写景角度看,有视觉有听觉,可以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分析;在词语使用上,每句均重复用词,可以从用词的角度欣赏;从情景结合的角度看,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能选取其一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一)视觉和听觉的结合。第一、二两句写清寂的秋野上飘飞起数不完的枯蓬,寒冽的水池边漂浮着静静的萍藻,是视觉描写;第三、四两句写时时振响树条的萧萧风声和纷纷飘坠的瑟瑟霜叶,是听觉描写。两者相结合,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示例二)词语上的回环反复。这两联都运用了句中复字回环的方式:首句以“秋蓬”引出“秋甸”,二句以“寒池”回应“寒藻”,三句“风条”、“风响”,四句“霜叶”、“霜枝”,各在句中回环往复。在回环往复之间,顿使秋气更浓、寒意更深、风声更凄、霜色更重。以此衬托诗人秋寒风霜中的情思,愈加有一种凄清深沉之感。
9.请简要分析诗歌的后四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6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诗人的情感变化,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幸及”“无使明月亏”,“君不来”,“相期竟悠哉”等可以看出,是人的情感从“期待”到“担心”月亏君不来,最后君竟然不来,于是诗人满腹失望。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①期待。作者看到清江渐及满潮,想到月明相会之时即将到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②担心。劝友人千万不要耽误了行程,要赶上这潮满月圆的时候,不要辜负了这明月,对友人能否如期而至有些担心。③失望。眼看明月渐渐亏缺了,而友人依然不见,诗人感到一些惆怅和些许的失望。
四、名句名篇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先叙述自己的布衣身份和所受先帝之殊遇,后用对偶句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
(2)苏轼在《赤壁赋》中开头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写月亮正升起时美妙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李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极言山之高峻险拔,让人感到惶悚不已。
答案:(1)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124.230.148.25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7届高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