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649  2017-01-1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9]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扬州慢》课时训练
《扬州慢》

重点 名称 重要指数
重点1 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
重点2 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
重点3 探究诗歌的艺术特征 ☆☆☆☆☆
【重点详解】
重点1: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要点解读】
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考向】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例题】试分析《扬州慢》的艺术手法。
【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2)以动衬静。用空城中凄清的号角声来反衬扬州的空寂、凄清,而渐黄昏则点明时间为傍晚时分,渲染了一种凄迷,迷蒙的气氛。寒字不仅体现乐声令人寒,更重要的是体现作者心寒。
(3)引用典故。引用杜牧诗句,想象杜牧见到扬州城的衰败,他的惋惜、遗憾,即使杜牧再有才华,可是再难以写出富有深情的诗句。
(4)以乐景衬哀情。用桥边红药与今日败落的景象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更显出自己内心的悲伤。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解答时可通读全诗,找出诗中所用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逐一分析,总结出答案。
【名师点睛】
这是一道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题目,艺术手法从抒情的角度主要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感怀、怀古伤今,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讲主要有对比、衬托、动静、虚实等,然后是修辞。答题时注意答出具体的手法,然后点明效果。
【对点练习】
(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嘉祥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①谩:徒然、空自。
词的下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重点2: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要点解读】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鉴赏时,首先必须明确其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
【考向】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例题】《扬州慢》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诗人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②分析景语。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等。


浏览完整试题【对点练习】
(2016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南征①
杜 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
重点3:探究诗歌的艺术特征
【要点解读】
怀古诗是古代汉族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考向】探究怀古诗歌的艺术特征
【例题】结合本诗,试从选材、主题、意象、语言特点、艺术手法等角度探究怀古诗的特点。
【答案】(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 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4)语言: 含蓄蕴藉。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
(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名师点睛】
读怀古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论世,一是要品赏韵味。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涉及到历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解读这类诗首先要根据诗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
【对点练习】
(2016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西江怀古
[唐]杜牧
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魏帝①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注】①魏帝即曹操,此写曹魏将以沙囊填塞长江并借以南侵孙吴。苻坚曾经有“投鞭断水”的故事。
1.第二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诗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
A.暮霭(ǎi) 凝噎(yē) 夜雪初霁(jì) 戍(shù)角
B.怆(chuāng)然 豆蔻(kòu) 荠(jì)麦 弥(mí)望
C.姜夔(kuí) 萧(xiāo)条 留恋(lián) 窥(kuī)江
D.那堪(kān) 俊赏(shǎng) 芍(sháo)药 黍(sù)离
2.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用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郎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
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抒发了无限痛惜之情。
3.对诗句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幽静清新景色,表达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
B.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作者运用移情手法写出了扬州战乱的惨状。)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旅人前途的广阔。)
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作者想到“扬州芍药甲天下”,将来芍药盛开时节,有谁来欣赏呢?表达作者惋惜之情。)
4.(2016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0分)
水调歌头 定王台①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②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③陵阙:皇帝的陵墓。
(1)结合全词,分析“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两句的作用。
(2)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阐述。
5.(2015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清 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
(2)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6.(2015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答案:
重点1: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对点练习】
【答案】词的下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实写词人的心境,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眺望家中的亲人,路途遥远,视线难及,凝望又有何用?“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是虚写,想象今宵旅宿的种种凄凉场景。词人的思乡之愁,漂泊之苦淋漓而展现。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对诗词的分析,着重表达技巧:㈠抒情手法⑴直抒胸臆⑵间接抒情,㈡描写手法: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㈢修辞手法,用典借代、比喻、双关、拟人。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重点2: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对点练习】
【答案】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在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②垂老多病之叹:诗人已近垂暮之年,疾病缠身,孤苦伶 仃,满怀悲叹。③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④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时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注意诗中的关键的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和注释中的内容。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重点3:探究诗歌的艺术特征
【对点练习】
1.【答案】用典故,曹操缝囊填江,苻坚投鞭断流,多么荒唐与狂妄,如今都早已灰飞烟灭,只有江上的渔歌、沙 鸥、夕阳、明月依然。(2 分)这些典故与第三联形成对比,加深了对历史感慨的力度,为抒发人的渺小,时光易逝的伤感作下了铺垫。(3 分)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答案】曹操、苻坚、范蠡等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曾经不可一世、运筹帷幄,如今都已成为过眼烟云,只有长江依旧,好风依旧,物是人非。(3 分)在历史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在大自然的面前的淡淡的感伤之情。
【解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趁热打铁】
1.【答案】D
解析:黍sù——shǔ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答案】B
解析:杜郎应当指的是杜牧。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答案】B
解析:A“恬淡自适的心情”错。C“衬托旅人前途的广阔”错。D“想到‘扬州芍药甲天下’”错。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1)【答案】①结构:承上启下,收束了上片的怀古,引出下片的伤今。②内容:指出从来繁华难久,盛衰无常,定王台的变迁就是历史的见证;由此联想到人世沧桑、朝代兴废,触发了反观现实的深沉思绪。
【解析】“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兴废”二字,结上启下,意蓄双层。其一,指出从来繁华难久,盛衰无常,定王台的变迁就是历史的见证,收束了上片的怀古。再者,人世沧桑的轮回更替,触发了反观现实的深沉思绪,从而引出下片的伤今。而这,正是作者缅怀历史的真实命意之所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①表达了岁月如流、生命短暂的感慨之意。“登临处”三句,写眼前看到的万古不变的乔木落叶和大江奔流,在哀叹历史的情绪上生发出岁月易逝之叹。②抒发了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之情。“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直抒胸臆,写出报国无门之恨。③写出了满目疮痍、山河破碎、国势日颓的忧国之思。作者借苍凉冷落的深秋景色,从侧面渲染出定王台的残破衰败,暗引南宋王朝满目疮痍、国势日颓的江山残破。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1)【答案】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解析】开头两句要抓住“高卧”“仰看”的描写来体现悠闲自得的心情。炼字的题目主要从“炼意”“炼境”“炼手法”“炼结构”几方面分析,此题是景物描写,应从“炼意”和“炼境”的角度分析,写出山峰的特征。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悬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本指倒塌断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乱。作者担心竹篙一撑,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乱,美景被破坏。
【解析】这是一道诗歌内容理解的题目,注意读懂诗歌,不要把词语理解为真正的“悬崖”,要结合前句“仔细”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1)【答案】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解析】解答此题,要熟悉白居易《琵琶行》的相关语句,从中找出和“浔阳”“月”相关的诗句即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答案】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解析】上阕“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是写乐曲的演奏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是写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是写乐曲声律的高雅。这些是对琵琶演奏的直接描写。下阕从听者的角度写,“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是听者的气氛感受,“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是听者由琵琶展开联想想到典故,“语溪乍雨初晴”是听者由想像到现实的景色渲染。这些是从听者的角度写琵琶弹奏,是间接描写。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0.180.0.52)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人教版高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