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761  2017-01-1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61]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夜归鹿门歌》课时训练
第一季: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单元说明】
本单元包括代表中国古典诗词高峰的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时间跨度大,风格多元。本单元话题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从“知识与能力”的纬度来说:
第一,要掌握意象、意境两个概念,分清两者的关系。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境是一种情和景融合营造出的艺术境界、一种氛围。比如品析《春江花月夜》时,就应该抓住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意象),进而借助联想、想像,体会一种春江月夜的画意诗情。
第二,学生要掌握课下注释、课后链接、专题研究中涉及到的重要作家的主要作品、风格、创作手法以及历史的地位等文学常识目的为课内外的广泛涉猎和征引积贮资料
从“过程与方法”的纬度来说,要掌握体会意境的方法: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在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中,置身诗境,体会诗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感受浪漫主义华丽情调
第二,体会意境的方法之二在于联想、想像。学生要能有意识地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通过联想、想像,把简单、孤立的意象,进行画面的组合,体会意境,理解蕴涵的情感
1、篇幅不长、意象常见、基调一致、意境浑成的作品,可以引导学生将诗词中的意象联缀,通过吟诵、联想,在一个相对简约、明净的画面中去品味诗情画意。比如欣赏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时,可结合“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将诗中的落日、黄昏、明月、钟鸣之声、松径、朦胧的山树等意象进行组合,就可读出诗中的隐逸的情趣和意境。
2、意象之间跳跃性大、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的作品,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诗词中的“一鳞半爪”,用想像来补充、联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再来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意象缤纷多彩,内容曲折、多变,既有天姥山的奇绝,又有仙境里云、烟、雨、山花、熊咆龙吟的奇异,更有金台、银台与日月交辉、群仙盛会的辉煌流丽,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想像,才能领会全诗的浪漫主义诗境,才能理解最能抚慰诗人心灵的正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能准确的把握文章虽然流露了“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消极思想,但格调是昂扬振奋,潇洒出尘的。
3、有些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一联、一句、一字之美,对这类作品,在鉴赏时我们要对这些写景的佳句多加品析,进行“炼字”“炼句”,感悟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瞬间之美、新奇之美。杜甫《登岳阳楼》诗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描画的意境是开阔宏丽,但五六句叙述自己的身世,显得凄凉落寞,诗境由广阔变得狭窄,作者的情绪忽然来了个极大的变化,联系作者的生平抱负,方可顿悟这两句之妙还在于把“戎马关山北”的胸襟同“吴楚东南坼”两句写景之伟丽上下衬托起来,全诗的情、境就浑然一体了。
4、有些以景语作结的作品,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句子的揣摩、感悟来品味意境和诗味,如《夜归鹿门歌》中“岩扉松径长寂寥”中的那一份孤独寂寞。
第三,本单元涉及的作家、作品较多,风格各异,在学习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同是田园诗派的王维和孟浩然进行比较,把李白杜甫进行比较,把豪放派的苏轼和婉约派的姜夔进行比较,甚至还可以根据课后链接中所提供的相同题材的诗歌、相似意境的诗歌进行比较,重点比较意境的异同


浏览完整试题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的目标来说:感受诗歌的意境,还要关注作者在诗歌中流露的情感的世界,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欣赏对权贵的蔑视,对壮丽山水的热爱;《夜归鹿门歌》感受诗境的自然恬淡,脱尽尘世烟火;《登岳阳楼》欣赏洞庭的壮阔景象,领会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
《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

重点 名称 重要指数
重点1 鉴赏诗歌的意象 ☆☆☆☆☆
重点2 分析诗歌的抒情手法 ☆☆☆☆☆
重点3 鉴赏诗歌的意境 ☆☆☆☆☆
重点4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
【重点详解】
重点1:鉴赏诗歌的意象
【要点解读】
“意象”是指诗歌中渗透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这些物象因注入了诗人的情感而作为“意象”出现在诗作中,诗歌中对草木花果、虫鱼鸟兽以及月露风云的形象描写,往往表达出诗人的审美情怀,具有象征意义。因而鉴赏这些意象就不能停留在表层,而应更多地关注其内涵。只有了解形象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才能准确地欣赏作品中具体形象的特定含意。
【考向】鉴赏《夜归鹿门歌》中的意象
【例题】《夜归鹿门歌》中描绘了哪些意象?创设了什么样的氛围?
【答案】诗歌描绘了山寺钟鸣、渔梁渡头、江村、乘舟、鹿门、月、烟树、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幽人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抒写了归隐的情怀志趣。
【解析】这是一道鉴赏诗歌意象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先仔细阅读诗歌,找出所用意象,然后总结意境,最后点明情感。
【名师点睛】
对意象的鉴赏是诗词鉴赏中常考的内容,在复习中,要注意积累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及其代表含义。比如,月亮代表思乡,菊花代表孤傲高洁,梅花代表坚贞不屈,松柏象征孤高正直坚强等。
【对点练习】
(2016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11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重点2:分析诗歌的抒情手法
【要点解读】
抒情手法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助景抒情,如触景生情、以景结情等;借助物抒情,如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助事(人)抒情,包括借古事抒情(如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今事抒情(如即事感怀、融情于事等)。
【考向】分析《夜归鹿门歌》的抒情手法
【例题】《夜归鹿门歌》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答案】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情感,特别是此诗后四句景色宁静、清幽,作者的心境、情思也宁静、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即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思想境界。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抒情手法,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本题首先要考虑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借景抒情还是借事抒情抒情。
【对点练习】
(2016届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梅花落:乐曲名。
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重点3:鉴赏诗歌的意境
【要点解读】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高考试题中要求鉴赏意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描述。要注意的是,诗中的景物作为“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某种意境。因而,对诗中意境的赏析,不能只停留在景物的形态等外部特征上,还应揭示出其中包蕴的思想情感,此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考向】鉴赏诗歌《积雨辋川庄作》的意境
【例题】《积雨辋川庄作》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空阔清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澹泊自然的心境。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诗歌意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先概括意象,然后总结意境,最后点明情感。
【名师点睛】
古典诗歌常见意境有:(1)雄壮阳刚类意境,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高昂激烈,或奔放骋怀,或深沉坚毅,或悲慨刚劲;(2)内敛阴柔类意境,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瑰丽香艳,或清净静谧,或清新素雅,或凄婉忧伤。
【对点练习】
(2016届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9题。
采桑子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词的上阙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重点4: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要点解读】
诗词艺术手法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考向】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例题】1.探究《夜归鹿门歌》中对比的手法和效果。


展开余下试题2.《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是如何进行景物描写的?
【答案】1.前四句中,“山寺”句以钟鸣衬托隐居地环境的清幽,而这又与争渡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三四句人“向江村”,而我却“归鹿门”,更是表现了诗人与世人的相异之处。后四句中,静态的环境描写与动态的人物描摹形成对比,比出了诗人与前贤的相通之处,表现了诗人对于先贤的仰慕之情,从而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2.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白鹭飞翔,黄鹂啼鸣,一取其动态,一取其声音。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自近而远,富有立体感;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高低和谐,极具层次感;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可谓“诗中有画”,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

【名师点睛】
诗词写景手法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等。②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虚实结合、白描等的。③描写角度: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等。
【对点练习】
(2016届江西省高安中学、玉山县第一中学、临川区第一中学等九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送梓州①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②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梓州:李使君的赴任之地,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②文翁: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曾举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境大化。
首联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景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蒸藜  黄鹂  露葵  海鸥
B.危樯 絮帽 西崦 春耕
C.解鞍 荠麦 窥江 俊赏
D.豆蔻 榆关 聒碎 凄惋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樯独夜舟(形容词,高)
  奉命于危难之间(形容词,危险)
B.犹厌言兵(动词,厌恶)
  夫晋,何厌之有(形容词,丑恶)
C.纵豆蔻词工(连词,即使)
  白日放歌须纵酒(动词,放纵)
D.山中习静观朝槿(动词,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名词,景象)
3.下列诗句或词句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B.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C.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D.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①【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1)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3分)
(2)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3)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内涵。(3分)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解】①安禅: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 ②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1)从内容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与诸子登砚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1)分析颔联所用的手法及作用
(2)体会尾联“尚”所包含的作者的感情色彩。
答案:
第四课 夜归鹿门歌 积雨辋川庄作
重点1:鉴赏诗歌的意象
【对点练习】
【答案】①色美:花心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②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③品高:将菊花的色、香与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重点2: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对点练习】
【答案】高诗寓情于景,由听到的《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的感情;李诗直接抒情,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解题步骤:先明确表达技巧,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及情感。高适的《塞上听吹笛》是间接抒情,从听到《梅花落》的乐曲想象家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的感情;而李诗直接抒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重点3:鉴赏诗歌的意境
【对点练习】
【答案】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解析】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重点4: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对点练习】
【答案】运用了想像、夸张的手法来写景。作者想像李使君赴任之地的自然风光: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互文、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手法中的两种也可,只要能结合诗句分析。)
【解析】该题中考核景物描写手法。分析时抓住关键字——“树”与“ 响”,即可分析出动静结合与视听结合,如从“万壑”“ 千山”分析,运用了夸张手法,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趁热打铁】
1.【答案】D
解析:“凄惋”应为“凄婉”。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答案】B
解析:B项,“何厌之有”中的“厌”应为“动词,满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答案】C
解析:C项,“算”为领字,后面应停顿。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1)【答案】“急”既写出江水不舍昼夜,急速东流的情状,(1分)又使人感觉江水似乎无法控制,在急于寻找自己的归宿,(1分)而自己空度岁月,无所归依,心情也急切不安(1分)。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手法和结构的角度切入。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①视觉和听觉相融合:残月孤舟,这是诗人眼中所见;风打树叶声,这是诗人耳中所闻。②借景抒情:借秋日夜晚桐庐江上萧索、零落的景象,表达诗人失落飘零、迷惘悲苦、孤寂无依心绪。
【解析】写景的手法的赏析主要是顺序、着眼点、手法的角度着眼,答题时注意和情感联系。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答案】独客异乡的悲苦、孤寂;对扬州老朋友的深切怀念;仕途失意、前路迷茫的抑郁苦闷。
【解析】诗歌的情感注意看诗歌的注释、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1)【答案】本诗通过描绘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表达了王维崇佛尚静、淡泊宁静的情趣和心迹。
【解析】诗歌的情感注意看诗歌的注释、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喧闹的泉声遇“危石”而哽咽,温暖的日色因树林的幽深而变冷。这“咽”和“冷”充分点明和突出了深山的特点,烘托出幽静、悠远的冷清气氛。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愿意远离世俗欲念的隐士情怀。
【解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手法和结构的角度切入。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1)【答案】颔联借景抒情。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深”指梦泽,辽阔地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地景物,既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解析】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答题时注意答出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尾联中的“尚”字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在晋初,孟浩然写诗在盛唐,中间相隔四百余年,朝代更替,人事变迁巨大,然而羊公碑还屹立在岘山上,令人敬仰;羊祜为国效力,为民做了一些好事,因此名垂千古,与山俱传,而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和“尚在”的羊公碑相比,诗人无限伤感,潸然泪下。
【解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手法和结构的角度切入。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0.180.0.52)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人教版高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