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794  2017-01-1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94]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时训练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重点 名称 重要指数
重点1 理清诗歌层次 ☆☆☆☆☆
重点2 概括诗歌内容 ☆☆☆☆☆
重点3 评价诗歌思想情感 ☆☆☆☆☆
重点4 探究艺术风格 ☆☆☆☆☆
【重点详解】
重点1:理清诗歌层次
【要点解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全诗围绕“梦”展开,内容丰富曲折,堪称绝世名作。
【考向】理清诗歌层次
【例题】全诗围绕“梦”展开,以梦为中心概括诗歌的主要情节。
【答案】入梦缘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醒时分→醒梦留别。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诗歌的层次。考生可仔细阅读全诗,以“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筛选信息,总结得出答案。
【名师点睛】
古代诗歌讲究起承转合,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分析诗的结构思路,从大的方面说,必须把握诗句间的关系,是先写景后抒情,还是先叙事行抒情;从小的方面说,针对某句的总起、过渡、铺垫、照应等。
【对点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问题: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重点2:概括诗歌内容
【要点解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
【考向】概括诗歌内容
【例题】诗人写了梦境中的哪些场面?请简要概括。这些场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
【答案】场面:月夜——剡溪清幽 白昼——山中壮美 傍晚——洞外恐怖 夜晚——洞中仙乐。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 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 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 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名师点睛】
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首先要细读诗文本身,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内容,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按题干要求找到诗中所写场面,逐一归纳,就可以得出答案。
【对点练习】
(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鹊桥仙•春日登楼
(清)邵长蘅
杨花如雪,桃花如雨,帘幕尽教高卷。芳洲一带草痕齐,早青到姑苏台畔。
催归杜宇,重来燕子,惹起乡心历乱。凭阑干,万叠暮山稠,刚抵得春愁一半。


浏览完整试题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生活图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重点3:评价诗歌思想情感
【要点解读】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鉴赏时,首先必须明确其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
【考向】评介诗歌思想情感
【例题】1.“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反映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
2.诗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历来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答案】1.这两句诗是说,无论梦境多么美妙,最后梦终归要醒来,梦中的一切顿时破灭。一方面,这反映了李白有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对人生有些消极,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李白表达的是,梦破灭后,最终还是躺在枕席上。就是说,要回到现实,不能在梦中过日子。因此,李白人生态度的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
2.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有人才都摆脱不了依附封建王朝的屈辱地位,无所谓人的尊严。李白却继承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优良传统,敢于向权贵挑战,与权贵决绝,蔑视权贵,而追求自己的个性自由。这是李白的高贵品格,是他的伟大之处。说这两句诗是“诗眼”,因为它点明了这首诗的主旨。这个主旨是统帅全诗的。这首诗的主要部分是写梦境,写幻想世界。这是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诗人在幻想世界的自由遨游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就是说,即使写梦境,也是着眼于现实,为了一吐在长安三年所累积的怨愤之气。

【名师点睛】
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本题就要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李白的诗歌,了解李白的个性与理想追求,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对点练习】
(2016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深圳中学、广雅中学四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登余干古县城①
刘长卿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飞鸟不知陵谷变②,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1年,诗人此时从岭南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南)贬所北归,途经余干。②陵谷变: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cǎn,同“惨”)莫惩”,该诗强烈地谴责了周幽王荒淫昏庸,误国害民,造成陵谷灾变。
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重点4:探究艺术风格
【要点解读】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考向】探究艺术风格
【例题】《梦游天姥吟留别》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一是有丰富的想像。诗人善于描写想像中的世界,写熊咆龙吟,写雷电霹雳,写空中楼阁,写霓衣风马……写得活灵活现,令人惊心动魄。诗人用想像世界的美好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自己在想像世界中游历,表示不肯与现实中的权贵们沆瀣一气。二是用夸张的手法。诗人大胆地运用夸张来写想像中的事物,塑造想像中的形象。在夸张的描写中,融会着诗人的感情。例如,对天姥山横空出世的形象的描写,正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解析】这是一首诗歌风格的题目,浪漫主义主要体现在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解答时要注意从诗句选取的意象、采用的夸张手法、豪迈奔放的气势、雄奇瑰丽的意境、狂放不羁的情感等角度来分析。
【名师点睛】
这类题目涉及对诗歌艺术风格的考查,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时要有意识地拓宽诗歌的阅读面,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常见风格类型,对自己学习和复习中接触到的诗人诗作的不同风格要有所认识,并注意积累。要注意积累相关术语,答题时尽量使用术语,采用总分的结构,即先总述风格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对点练习】
(2013•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tái) 天姥(mǔ) 訇然(hōnɡ) 石扉(fēi)
B.悸动(jì) 渌水(lù) 殷岩泉(yǐn) 剡溪(shàn)
C.脚著谢公屐(zhù)(jī) 恍惊起而长嗟(huǎnɡ)(jiē)
D.水澹澹(dàn) 迷花倚石忽已暝(yǐ)(mǐnɡ)
2.下列加点字的注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能摧(低)眉折腰事权贵 B.失向来(原来)之烟霞
C.天姥连天向天横(耸立) D.须(等到)行即骑访名山
3.下列各句中与“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栗”“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越人语天姥 B.对此欲倒东南倾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势拔五岳掩赤城
4.【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5.【2013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未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6.(2016届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 怨
殷尧藩
柳花扑帘春欲尽,绿阴障林莺乱啼。
只愁明日送春去,落日满园啼竹鸡。
春 怨
李白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1)李白《春怨》的最后两句各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5分)
(2)这两首同题诗都写春怨,请从诗歌塑造的形象及表达的情感两个方面,作简要赏析。(5分)
答案:
第五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重点1:理清诗歌层次
【对点练习】
【答案】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仰慕和思念之情。
【解析】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以下步骤:第一步,分层概括诗句的内容,第二步,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第三步,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情感。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重点2:概括诗歌内容
【对点练习】
【答案】上片通过如雪的杨花、如雨的桃花、如茵的碧草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江南春景图。(3分)下片点题,写出了诗人春日登楼所见,同时以乐景写哀情,与下片的抒情形成反衬。(2分)
【解析】第一问是意境分析,一般是先概述意象,再分析意境,要注意用词的准确和简洁。第二问“作用”的分析,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该词明显采用了“乐景哀情”的手法,即上阕的美景描写与下却哀情的抒发形成反衬,使哀情更突出。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重点3:评价诗歌思想情感
【对点练习】
【答案】诗的尾联抒发了作者对古城由盛到衰的历史慨叹,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唐朝国势衰微的忧虑,寄寓了诗人对国家衰弱、人民困苦这一情状的感慨之情,暗讽了唐王朝统治者荒淫昏庸,误国害民。手法一:运用典故,借古讽今。“陵谷变”这一典故,暗示了余干古县城由盛到衰的沧桑巨变,含蓄表达了对唐王朝国运的忧虑,寄寓了诗人对国家衰弱、人民困苦这一情状的感慨之情;作者借古讽今,通过周幽王昏庸误国,造成陵谷灾变,暗讽唐王朝统治者昏庸误国,造成余干古城由盛而衰。手法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作者深沉的慨叹。飞鸟不知道古城的变迁,依然飞到这里觅食,朝来暮去。飞鸟非人,本来无情,自然不会知道古城的变迁;然而人是有感情的,人能够感受到古城由盛到衰的历史变迁,人也能从中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变迁。手法三:以景结情,寄予作者深沉的历史慨叹。古城早已荒芜,只剩下无知的飞鸟朝朝暮暮在弋阳溪边的秋草中觅食,作者就是通过这荒凉的古城飞鸟图寄予深沉的历史慨叹。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重点4:探究艺术风格
【对点练习】
【答案】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解析】 “鹏”“凤”意象不同于一般的鸟雀,给人豪迈之感;“北海”“朝阳”这两个景物意象,显得很开阔;携书佩剑,自然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这些意象和装扮的描写体现了辛词豪放的特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趁热打铁】
1.【答案】B
【解析】A项“台”应读“tāi”;C项“著”应读“zhuó”;D项应读“míng”。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答案】C
【解析】横:遮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答案】C
【解析】C项和例句中的“栗”“惊”为使动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1)【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
【解析】回答本题,应当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大意归纳答案。诗的前四句,第一、二句写汉江的迂回流长,支流繁多;第三、四句写汉江横贯中国、气势磅礴的景象。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应当结合下文,分析此四句对表达作者情感、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析】回答本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1)【答案】 B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 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
【解析】诗人李白在诗中借助鲁仲连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表现了鲁仲连卓越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把鲁仲连的出仕比喻为明月出海底,表现了对他的极高评价;“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一句而来,说明其光芒穿越时空,照耀后人,使人敬仰。“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这两句说平原君要以官爵千金相赠时,他却推辞离去,足见他高尚的品格。李白就是以鲁仲连为楷模,表达自己热爱自由,渴望建功立业,同时又希望自己也像鲁仲连一样淡泊名利,最终功成身退。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1)【答案】“窥”和“笑”。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窥”字写出了西落的月亮从低低的窗户斜照进来,偷偷地看着将燃尽的蜡烛的情景;“笑”字写出了凋谢的花瓣飘飞进门,也笑床空的情景。一“窥”一“笑”,使上下诗句对仗工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思夫时内心的忧愁苦闷。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题干要求“李白《春怨》的最后两句各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考生诗句炼字,考生首先找出这两个字,一般都是动词居多,再从手法、情感作用等角度分析。反稀释要结合诗句。最后两句中的“窥”和“笑”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窥”字写出了西落的月亮从低低的窗户斜照进来,偷偷地看着将燃尽的蜡烛的情景;“笑”字写出了凋谢的花瓣飘飞进门,也笑床空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思夫时内心的忧愁苦闷。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殷诗描写“春欲尽”的景象,抒写“明日送春去”之“愁”,表达主人公面对眼前暮春之景而产生的惜春伤春之情;李诗描写的女主人公思念在遥远的辽海之东从军的丈夫,春夜难眠,诗作表达了女主人公思夫时内心的忧愁苦闷。
【解析】题干问的是“这两首同题诗都写春怨,请从诗歌塑造的形象及表达的情感两个方面,作简要赏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题干针对全词,故考生应关注全篇,答题角度“形象”“情感”“春怨”。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0.180.0.52)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人教版高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