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864 2017-01-11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4]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湘夫人》课时训练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单元说明】
“以意逆志”(探究诗旨),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知人论世”(从作者层面探讨了诗歌欣赏的方法)诗人不同,诗风各异;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全面掌握诗人一生的思想变化流程,以及由此而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全面了解了作者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力求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容以及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如同为离别诗,汉末多离别的哀怨,而盛唐普遍呈现乐观的基调。
《湘夫人》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诗歌讲述的是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事,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悲剧。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幽怨、哀婉。这首诗写湘君为追求理想和爱情,是多么执著和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但在失望多于希望的情况下,又透露出不可抑制的哀怨、焦虑之情。这一切也正是屈原自身的写照。屈原有崇高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他苦苦追求,尽管屡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
《拟行路难》(其四)诗的开头两句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如同水是依照高低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由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将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结于“命”,只能发出无言的控诉。
《蜀相》最传神的是“寻”字。诗人借“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它有力地表达了诗人急欲瞻仰武候祠、追慕诸葛亮的心情,为后面颂扬诸葛亮埋下伏笔,使全诗和谐统一。对翠柏的描写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这是一首咏史诗,《蜀相》表达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
《书愤》一诗抒发了诗人既“悲愤”又“豪壮”的思想感情, 全诗虽通篇不见“愤”字,但细细品味,其愤慨之情无处不在。首联回忆过去,塑造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暗写其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出了诗题中的“愤”字,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颔联用六个名词组成,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画面,这联承接“气如山”,将诗人的报国愿望渲染得更加鲜明,再次突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首联相比,悲愤之情更加强烈。颈联从回忆到现实,诗意转为悲凉,一“空”一“已”互为映衬,有着无限沉痛与悲愤。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悲愤中蕴藉着豪壮之情。
《湘夫人》
重点 名称 重要指数
重点1 归纳诗歌内容 ☆☆☆☆☆
重点2 鉴赏艺术手法 ☆☆☆☆☆
重点3 分析人物形象 ☆☆☆☆☆
重点4 概括诗歌主旨 ☆☆☆☆☆
【重点详解】
浏览完整试题
重点1:归纳诗歌内容
【要点解读】
理解古典诗词内容、对诗歌内容加以评价和阐发,在高考中往往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也都是以理解内容为基础的。这就提醒考生,准确理解古典诗词内容的重要性。
【考向】归纳诗歌内容
【例题】请简要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答案】第一段:总写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情景;湘君迎候湘夫人于洞庭始波,木叶飘零之时,但“帝子降兮北渚”,可望而不可及。
第二段: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随行为和心理活动。湘君在恍惚中日夜奔驰于沅、湘之间,颇似《蒹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情景。
第三段:铺叙湘君筑室水中以迎娶湘夫人的情景。先写筑室建房、美饰洞房,再写彩饰门廊、迎接宾客,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情调欢快,充分显现出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著追求。
第四段: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诗的行为和心境。采一枝芳香杜若留待以后送给“远者”,则意味着希望犹存,思念和追求还将继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是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韧性。
【名师点睛】
概括诗歌的内容,一般步骤为:①读清原诗,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②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物的特征和寓意;③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④把自己融入意境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
【对点练习】
(2016届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三上零诊)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
晓 行①
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②五更。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汉阳入帝都途中作。②折:萦绕。
本诗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2:鉴赏艺术手法
【要点解读】
艺术手法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
【考向】鉴赏艺术手法
【例题】本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简要分析。
【答案】1.以景现情,寓情于景,把周围景物环境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起构成美妙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2.章法上,回环跌宕,用赋的铺陈手法反复叙写(例如:意淫中的二人相会,极力渲染相会之处的淫荡。赋)。
3.用高洁的事物做比兴,以此歌颂纯洁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
4.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笔触细致而含蓄。
5.本诗语言单纯自然而又情味悠远,既有民歌风情却也不失精炼典雅,“兮”的运用使句式活泼,增强了节奏感。
【名师点睛】
一般认为,诗词“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手法。答题时不可缺漏。如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最后两句的艺术手法,一般应从描写技巧或修辞手法的角度去考虑。
【对点练习】
(2016届山西忻州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高三上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请赏析尾联的表达技巧。
重点3:分析人物形象
【要点解读】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诗歌中诗人的形象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并作赏析。在送别、怀古、闺怨、爱情等题材的诗歌中,诗人往往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写人来表达情感。
【考向】分析人物形象
【例题】诗歌的主人公是谁,这一形象有何特征?
【答案】最普遍的观点就是认为“我”是指湘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是指屈原;第三种观点认为“我”既是指湘君也是指屈原;第四种观点认为诗歌中的“我”是指湘夫人。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形象特征:彷徨迷惘、幽思深长、对爱情坚贞不渝、执着追求理想。
【名师点睛】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形象有以下几种:①豪放洒脱的形象。②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爱恨情长的形象。柳永的《雨霖铃》诗歌写了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对点练习】
(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文后问题
王昭君
[唐]李商隐①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②。
和聂仪部明妃曲③
[明]李攀龙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注]①李商隐,晚唐诗人,仕途坎坷不遇。②隔生春,指春天年复一年过去,汉宫里像昭君那样被冷落的宫女,年年都有。③聂仪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见赠,作者以此诗唱和酬答。明妃,即王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王明君,亦称明妃。
《和聂仪部明妃曲》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昭君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重点4:概括诗歌主旨
【要点解读】
鉴赏诗歌的主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鉴赏时,首先必须明确其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
【考向】概括诗歌主旨
【例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
展开余下试题
【答案】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 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名师点睛】
诗歌的主旨归纳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对点练习】
(2016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新秋夜寄诸弟
韦应物①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注] ①这首诗写于唐建中四年(783年),诗人由比部员外郎升任滁州刺史,感秋而有此作。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眇眇(miǎo) 水裔(yì) 偕逝(xié)
B.葺之(qì) 紫坛(tán) 骤得(zhòu)
C.潺湲(chán) 白薠(fán) 芳馨(xīn)
D.九嶷(ní) 麋鹿(mí) 薜荔(p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
B.麋何食兮廷中,蛟何为兮水裔?
C.筑室兮水中,茸之兮荷盖
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屈原庙
(明)梁辰鱼①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旛。
龙舆已逐峰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斑竹丛丛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
【注】①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巨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②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③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④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⑤杜:指杜蘅,香草名。
(1)在“鱼腹空埋水底魂”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诗的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这样结尾有何作用?(4分)
4.阅读《国殇》,完成后面题目
国殇
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1)诗的两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2)哪两句揭示了诗歌主旨?
(3)“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突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涉 江
屈 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淹回水而凝滞 淹:停留
B.吾方高驰而不顾 方:刚刚
C.乘鄂(è)渚(zhǔ)而反顾兮 乘:登,指登岸
D.云霏霏其承宇 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
(2)诗人细致地描写他的奇特服饰“带长铗”,“冠切云”,“被明月”,“佩宝璐”,其作用是什么?
(3)“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写诗人因地点生疏迷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4)最后一段,是全诗的总结,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太史公《屈原传》赞曰:“悲其志。”又曰:“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志也为人也论屈子辞者其斯为观其深哉文丽用寡扬雄以之称相如然不可以之称屈原。盖屈之辞能使读者兴起尽忠疾邪之意。(选自刘熙载《艺概》)
(2)屈原是哪个时代的人?请写出屈原除《离骚》外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3)刘熙载认为屈原的作品有哪两个特点?
答案:第一课 湘夫人
重点1:归纳诗歌内容
【对点练习】
【答案】诗人冒着露气、带着残月晓行,故乡渐行渐远,诗人转辗难眠。(3分)表现了沉重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重点2:鉴赏艺术手法
【对点练习】
【答案】运用想象、细节描写的手法,(2分)说自己已经预先将青山中一片石拂拭干净,只等友人来此痛饮一番。诗人不直言说透“邀请”二字,而是通过拂石的细节,想像见面后的畅饮,便把邀请的殷切之情表达出来了。(2分)同时还含有共赏春光之意,这样便与前四句所婉转写出的盼春、迎春之意暗暗沟通了。(2分)(答出动作描写、虚实结合、虚写,分析合理,亦可给分)
【解析】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是说自己已经预先将青山中一片石拂拭干净,只等友人来此痛饮一番。这两句写得尤为精采。诗人不直言说透“邀请”二字,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了一个动人的细节,便把邀请的殷切之情表达出来了,同时还含有共赏春光之意,这样便与前四句所婉转写出的盼春、迎春之意暗暗沟通了。古人作诗,结句大体不出景结、情结两法。本诗当属予情结。全诗结末一股按撩不住的赏春激情全从“连日醉壶觞”数字一涌而出,足以荡人心魄。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重点3:分析人物形象
【对点练习】
【答案】整首诗塑造出一个身行万里,心怀故土,愁怨深长的悲情女性形象。整首诗把王昭君置于一个假想的塞外之境,一、二句以漫无边际的背景来衬托其远离故土的无限哀伤,三、四句写王昭君在弹完曲调的那一瞬间,竟把眼前高悬的“青海月”误作“汉宫月”,因而遐想故乡,留连难去,其中“徘徊”一词极言其对故乡的魂牵梦绕,一往情深。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应根据描写人物的兴趣、爱好(嗜好)的角度入手,一个人的居住环境、着装等也往往能透露其志趣。“天山雪后北风寒”不仅写出了王昭君身形的地点,还写出了凄凉的环境;“徘徊”“汉宫看”写出了王昭君怀念故土、幽怨的形象。答题时,可结合着具体关键词分析概括即可。
展开余下试题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重点4:概括诗歌主旨
【对点练习】
【答案】①对诸弟的思念之情。(1分)②对百姓疾苦的忧虑之情。(2分)③对自己的劝勉之情:珍惜时光,勤政爱民,有所作为。(3分)
【解析】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寄诸弟”,注释中的“升任滁州刺史”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归思”“蹉跎”“忧人”作答。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趁热打铁】
1.【答案】D
【解析】嶷yí 薜bì。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答案】D
【解析】A.“渺渺”为“眇眇”B.“廷”为“庭” C.茸为葺。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1)【答案】示例:“空”字用得最妙。此句慨叹屈原投水自尽,一个“空”字,包含着对屈原大业未竟、理想成空的深深惋惜;同时也揭示出,在昏庸黑暗的统治下,纵使志士仁人尽忠竭志,到头来也一切成空,落得可悲结局。(另有言之成理的赏析亦可,共4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示例:诗的尾联描绘了屈原庙周围萧索凄凉的景色:那泪痕点点的丛丛斑竹仿佛对着香草杜蘅低泣;那哀怨声声的深山鹧鸪好像对着黄昏落日悲啼。这样结尾的作用:既是与首联相呼应,进一步渲染和烘托了旅客纷纷前来瞻仰拜谒屈原庙的情感氛围;也是以景结情,情寓景中,给人无尽的情思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屈原悲剧的同情和对时世的忧愤。(每问2分,共4分)
【解析】此题有两问,第一问是考查的是对诗歌意境的把握,第二问是答出作用。对意境的把握考生在解答时只需要描绘出画面情景,概括出画面的特点即可。第二问解答时要分为两部分,首先答出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然后答出尾联在结构上的作用,因为是结尾句,所以,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有照应开篇、揭示主旨、引人深思、扩大意境等。本诗尾联所写之景萧瑟、悲凄,借哀景抒哀情,表达的是诗人的忧愤之情;因为是写景又在结尾,所以也是以景结情;结构上照应了开篇。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1)【答案】本诗第一部分叙述描写战争情况,第二部分议论赞颂烈士们的业绩和精神。前者是后者赞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两者有机联系,互相映衬,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中心思想。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同时考核表达方式,注意表达方式的种类。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答案】“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表达了对爱国将士们的崇敬之情。他们虽死犹生,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主旨的题目,注意卒章显志的手法。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答案】渲染衬托,以敌军之多、战事惨烈衬托将士们的英勇,不怕牺牲。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手法的题目,注意渲染烘托的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译文】
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5.(1)【答案】B
【解析】方:正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答案】衬托出其高洁的品质。
【解析】这是一道肖像描写的作用的题目,主要是塑造人物性格。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答案】表现出他对前途渺茫,感到惶惑苦闷的心理。
【解析】这是一道文章细节的赏析的题目,注意反应的心理,和作者的背景联系。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答案】运用对比和比喻,痛斥了楚国朝政的混乱和统治集团的腐败,表现出诗人不可遏抑的悲愤之情。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手法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答出手法的同时要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
我从小就爱好这奇特的服饰,年纪老了这种爱好仍然没有衰减。我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切云之冠。披挂着夜晚发光的明珠,佩带着珍贵的美玉。社会混浊没有人了解我,我却正在大步驰骋义无反顾。用青龙驾车,两边配上白龙,我同重华一道去游玉树的园圃。登上昆仑山吃那玉树的花,我要跟天地一样长寿,跟日月一样光华。我为楚国没有人了解我而悲伤,明早我就要渡过长江和湘江。
登上鄂渚我回头眺望,在秋冬余下的寒风中叹息惆怅。让我的马走上山冈,让我的车来到方林停放。我乘着篷窗船上溯沅水,船夫们一齐摇桨击水前行。船慢腾腾地不肯向前,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进。清晨从枉渚出发,晚上歇宿在辰阳。只要我心地正直,放逐在僻远的地方又有何妨?
进入溆浦我又迟疑不决,迷失方向不知该往哪里去。深邃的树林幽远昏暗,这可是猿猴的住处。山岭高峻遮住了太阳,山下阴暗不明而且多雨。霰雪纷纷扬扬地无边无际,浓云密布,好像连接着屋宇。
可怜我一生毫无乐趣,寂寞孤独地居住在山里。我不能改变心意去附和世俗,当然会忧愁痛苦终身不得意。接舆装疯剃去头发,桑扈走路时赤身露体。忠诚的人不一定被任用,贤能的人不一定得到职位。伍子胥遭到灾殃,比干被剁成肉泥。整个前代都是这样,我对现在的人又何必埋怨责备?我将遵守正道而毫不犹豫,本来会终身一再陷入黑暗的境地。
高尚的鸾鸟和凤凰,一天天地离得更远;渺小的燕雀和乌鹊,把巢筑在殿堂和庭院。芳香的露申和辛夷,死在草木丛杂的深林;腥的臊的一齐用上,芳香的不能靠近。阴和阳颠倒了位置,我生活的时代不合适。怀抱着忠信却这样失意惆怅,我将要飘然远走他乡。
6.(1)【答案】志也/为人也/论屈子辞者/其斯为观其深哉/文丽用寡/扬雄以之称相如/然不可以之称屈原。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答案】战国,《九章》《 九歌》《国殇》《橘颂》《天问》《招魂》《哀郢》《湘夫人》等。
【解析】这是一道文学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答案】有“志”和“为人”;文丽用不寡(意不寡)。
【解析】这是一道语段内容概括的题目,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作答即可,重点
上一篇: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时训练
下一篇: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苦斋记》课时训练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版高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