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542  2017-02-0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42]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倒好处。
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2.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3.下列对三节文字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在这三节文字里,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
B.三节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
C.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作者时不时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节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
D.三节文字,每一节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不呆板。
二、古诗文阅读(26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浏览完整试题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句子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提倡古文运动,诗文以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为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另七人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黄庭坚。
B.庐冢,也叫做“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C.古代以山南、水北谓之阳,以山北、水南谓之阴。“华山之阳”,即华山的南面。
D.古人的称谓方式较多,称姓、称名、称字、称书斋名、称官职、称籍贯等等, 不一而足。不少时候是“兼用”, 如《游褒禅山记》文尾作者补记同游者时, 这样称呼朋友:“庐陵萧君圭君玉”, 庐陵, 是指此人的出生地; 萧,是姓; 君圭, 是名; 君玉,是字。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文章第一段写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并非作者闲笔,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为应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B.文章第二段写作者出洞后的心情,突出表现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因此而“悔”而引出下文。
C.《游褒禅山记》是一篇经典游记,它不但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还重因事说理。文章前面记游,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呼后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
D.文章记游部分,除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又节制,没有多余笔墨。语言平实而深刻,言简义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3分)
译文: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别宋常侍
[隋]尹式
游人①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留别王维②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游人,游宦之人,指宋常侍。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此诗即行前留别之作。
8.下面对这两首诗歌的赏析,理解错误的一项(2分)( )
A.尹式诗首二句总说送行之事,提出“游人”与“客”双方以及“杜陵北”与“汉川东”两地。“游人”,诗中指宋常侍。“客”,诗人自谓。点明了离别的地点。杜陵自繁华,汉水空悠悠,这两处地名在古诗里经常出现,其符号意义远超过了地理意义。宋常侍在长安为尹式饯行,离情别绪即由此生出。
B.尹式诗最后两句实写分手之后,诗人因思念友人而失眠,由失眠得以听到静夜里如泣如诉的啼鸟声和风声。诗人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C.孟浩然诗第二联写惜别之情。“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从这个思想活动里,深刻反映出作者的惜别之情。
D.孟浩然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平淡得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但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9.这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概况。(4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白自己坚持真理,且为之蹈死而不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苏轼用大胆的想象来描绘笛声超强的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短歌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钱匣匣儿
陈忠实
四个人围着方桌坐定,孝武动手给每人盅里斟下酒,白嘉轩佝偻着腰站起来,刚开口叫了一声“三哥”,突然涕泪俱下,哽咽不住。鹿三【注】惊讶地侧头瞅着不知该说什么好。孝武孝义也默默凝坐着。白嘉轩说:“三哥,我这一生遭了多少罪呀……”随之说道:“我有话要给孝武孝义说,三哥你陪着我。我想把那个钱匣匣儿的故经念给后人听。”


展开余下试题这是白家的一个传久不衰的故经。虽然平淡无奇却被尊为家规,由谢世的家主儿严肃认真地传给下一辈人,尤其是即将接任的新的家主儿。那是一只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槐木匣子,做工粗糙,不能摆饰陈列也无法让人观赏。
由白嘉轩推大约六代的祖宗里头,继任的家主儿在三年守孝期间变成了一个五毒俱全的败家子,孝期未满就把土地牲畜房屋踢净尽了,还把两个妹妹的聘礼挥霍光净。母亲气死了,请不起乐人买不起棺材穿不上三件寿衣,只凑合着买了两张苇席埋了。这个恬不知羞的败家子竟然厚着脸皮吹牛说:“白鹿村再有钱的人再大的财东,没见谁给他先人装个双层枋吧?我给俺妈用的是双层子寿材……”村人一想也对,两张苇席裹了双层……就回给他一句顺口溜:白家老大埋他爸,能闹多大算多大;白家老大埋他妈,能瞎尽管瞎。这个败家子领着老婆孩子出门要饭去了,再没有回来。
亲自经历这个拔锅倒灶痛苦过程的老二,默默地去给村里一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割草挑水混饭吃,没有事做的时候就接受村人乡邻一碗粥一个馍的施舍。这个默默不语的孩子长大了,就弄下一个木模一只石锤去打土坯了,早出夜归,和村里人几乎断了见面的机会。他从不串门更不要说闲游浪逛,晚上就躺在那间仅可容身的灶房里歇息,有人发现过他在念书。这间灶房是被激怒的族人和近门子人出面干预的结果,败家子老大才留下这一间灶屋没有卖掉,使他有一索立足之地。
他搜罗到一块槐木板,借来了木匠的锯子刨子和凿子,割制成一只小小的木匣儿,上头刻凿下一道筷头儿宽的缝口,整个匣子的六面全都用木卯嵌死了。他每天晚上回来,把打土坯挣下的铜子麻钱塞进缝口,然后枕着匣子睡觉。三年以后,他用凿子拆下匣底,把一堆铜元和麻钱码齐数清,一下子就买回来一亩一分二厘水地,那是一块天字地。白鹿村的人这个时候才瞪大眼睛,瞅着那个无异于哑巴的老二身上条条缕缕的破衫烂裤。每二年,他用自己的置买下的土地上收获的第一料新麦蒸成雪白馍馍,给白鹿村每一家每一户都送去两个,回报他们在他处身绝境的幼年时期的馈赠之恩。这个有心数儿的孩子当时每接受一碗粥一个馍,都在灶屋土墙上刻写下了赐舍者的姓名,诸如五婆三婶七嫂二姑四姐,等等。已经成年的他在实行回报时,坚决冲破了当初记账时的原本企图,给每一家乡党不管当时给予还是未给予他施舍的人家一律送上两个馍馍,结果使那些未施舍过他的人更加感动以至羞愧。又两年,他再次撬开匣底,在祖传的留给他的那一半庄基地上盖起了两间厦屋。又一年,他给自己娶回来一房媳妇……
再后来的事无须赘述,倒是这个老二本人的一些怪癖流传不衰。他娶媳妇的第二天到丈人家回来,一进门就脱下新衣服,穿上原先那身条条缕缕的破衫烂裤和踏断了后跟的烂鞋,媳妇说:“你还穿这——”老二说:“这咋?这叫金不换。”
直到他死,尽管土地牲畜房屋已发展到哥哥败家之前的景况,被卖掉的那一半庄基用高过原价三倍的价钱再赎买回来,如愿以偿盖起三间厅房,他仍然是一身补丁摞着补丁的衣裤。
白家老大败家和老二兴业发家的故事最后凝练为一个有进口无出口的木匣儿,被村村寨寨一代一代富的穷的庄稼人咀嚼着品味着删改着充实着传给自己的后代……
“我看咱家只差一步就闹到重用木匣子的地步咧!”白嘉轩喝了几盅酒,感慨起来,“你们看看孝文是不是那个败家子老大?是!只是我还活着,孝武也长大了,才没给他踢踏到那一步……我把他赶出去,你(盯住仙草)还怨我心硬,怨我不给他周济一斗半斗,是我啬皮呀?周济也得周济那号好人,像他那号败家子,早饿死了早让人眼目清闲……
孝武哇!今黑我就把这匣子交给你,当然用不着拿它攒钱,你常看看它就不会迷住心窍。”听到木匣子的故经,鹿三却顿然想起进山背粮的故事来……
鹿三准备去背粮,要走的当儿,白嘉轩说:“三哥,让孝武孝义跟你一搭去。”鹿三转过身笑着问:“财主家也叫娃去背粮,你不怕惹人笑话?”白嘉轩说:“谁爱笑由谁笑去。”鹿三认真地说:“孝武去行孝义去怕不行,娃太小,甭说背粮食光是跑路怕也跑不下来,来回好几百里哩!”白嘉轩冷冷地说:“要是从场里把粮袋子挪到屋里,我就不让他去了,就是图了这个远!让他跟你跑一趟有好处……
因为带着两个孩子,五天的路程走了七天才回到白鹿村。傍晚时分,孝武孝义在村口和鹿三分手后走进街门,孝义扑通坐到地上起不来了。白嘉轩却幸灾乐祸似的笑说:“这回把碎息娃子跑美咧!这回碎息娃子就明白啥叫个粮食咯……”
想到这里,鹿三说:“孝文要是心里有这匣子就好了咧!”
孝武接过匣子庄重而又激动起来:“爸,我明年春上就把门房盖起来。”白嘉轩说:“你把门房盖起来,就把你的名字刻到墙上,把孝文卖房的年月也刻上,这话我再不说二遍……”
(节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注】 鹿三,白嘉轩的长工兼好友。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 ( )
A.文中回忆先祖故事的时候,用强烈鲜明的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写了自家祖上老大败家,老二兴家的故事始末,发人深省。
B.文中“老二”少年时记下赐舍者的名字,是不愿意占人便宜,也是为了将来有能力时偿还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
C.“老二”发家后用新麦蒸成馍馍,除了回馈当年那些赐舍过自己的人外,还给了那些没有施舍过自己的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们感激并羞愧。
D.白嘉轩一生历经苦难,心性刚强,但也感情深沉丰富,尤其用一段“钱匣匣”的故经教育两个孩子,堪称用心良苦。
E.白嘉轩让孝武孝义随鹿三进山去背粮,来回几百里,以致回村后孝武累倒在地上,除去为了挣些钱补贴家用外,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12.试分析白嘉轩把“钱匣匣儿”的故经传给孝武前后的心理变化。(4分)
答:

13.简要概括“老二”的个性特点。(4分)
答:

14.文中白家的故事凝练成一个“钱匣匣儿”,你认为当今时代“钱匣匣儿”蕴含的精神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5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5.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参差(cānCī) 班驳 混沌 蓊蓊郁郁(wěng)
B.房檩(lǐn) 葱笼 移徙 揠苗助长
C.蜕变(tuì) 蜿蜒(wān yán)诬蔑 义愤填膺(yīng)
D.稽首(jī) 訾詈(zǐ lì) 商榷 无动于中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 ,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 ,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展开余下试题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A.峰会期间,新闻中心共接待大约来自近70个国家的中外媒体记者共1.8万人次,并成功举办12场新闻发布会。
B.日前,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至此,全国已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市达到30个。
C.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创下今年以来新低。
D.在里约残奥会上,中国残奥代表团共获107枚金牌、81枚银牌和51枚铜牌,239块奖牌的骄人成绩连续第四次占据金牌榜与奖牌榜双第一。
1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站在历史的海岸慢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见南山,饮酒采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①这是豪壮的选择 ②纵然蒙冤受辱,也不随其流扬其波 ③这是执著的选择 ④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 ⑤这是高雅的选择 ⑥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
A.②③⑥①④⑤ B.③⑥②④①⑤
C.③②⑥④①⑤ D.②⑥①④⑤③
19.下图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会标。请仔细观察,写出构图要素,解读构图要素的寓意。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4分)

构图要素(2分):
寓意:
五、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周国平《守望的距离》中一段话,按要求作文。(40分)
生命需要守望者,就像森林需要护林人,灯塔需要守塔人一样,尽管他们的身影总是寂寥的。人们宁愿固守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地,去开垦、去发掘,他们始终与时代的潮流保持一种距离,一定的守望的距离。但他们并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站在精神的源头去观察历史的潮流来去,鉴往知来;他们关心精神价值胜过关心物质价值。他们用自己深邃的目光、独到的见解、深刻的思想,去把握未来的脉搏。他们关切的永远不是脚下的方寸之地,而是人类前方的地平线。
请你以“_____________的守望者”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A
6.C
7.(1)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
(2)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8.B

10.(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11.AD
12.①想及人生的艰苦和长子孝文的败家,心中感慨怨愤。②用“钱匣匣”的故经教育孝武,希望他能从先祖的故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能像“老二”那样勤俭持家,光耀门楣。③看到孝武心有触动后欣慰,对孩子怀有殷切的希望。
13.①沉默寡言。②好学上进。③吃苦耐劳。④抗争命运。⑤心怀感恩(知恩图报)。⑥勤俭持家。⑦不忘根本。
14.观点一:有意义。“钱匣匣”所警示的从老大身上汲取教训和学习“老二”的持身端正、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存在的价值。这些精神和作风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仍然应该保有它们,其对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有重要借鉴意义。
观点二:无意义。“钱匣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故事警示后人的那种靠节俭、省吃俭用积累财富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把重心放在创造更大的财富和价值上。
观点三:辩证看待。“钱匣匣”的故事警示后人要从老大身上汲取教训,学习“老二”的持身端正、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钱匣匣”所体现的靠节俭、省吃俭用积累财富的方式已经没有太多现实意义;其持身端正、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懂得感恩、有志气等优秀品质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15.C
16.D
17.B
18.A
19.该会标由桥形轮廓,文字,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等要素构成。桥梁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图案中G20的“0”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CHINA与英文相呼应。
20.作文(略) (124.230.210.15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长沙”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4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