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697 2017-02-22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97]
人教版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第四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B )(2分)
A.蹲踞(jù) 凤哕(suì) 门楣(méi) 褒贬(bǎo biǎn)
B.譬喻(pì) 酬和(chóu) 晶莹(yínɡ) 荸荠(bí)
C.忌讳(huì) 招徕(lài) 薏仁米(yì) 馄饨(hún)
D.规矩(ju) 苋菜(xiàn) 发怔(zhēnɡ) 橄榄(ɡǎn lǎn)
2.下列短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合辙压韵 悠游自在 哑口无言 逢场作戏
B.左右逢源 兴高采烈 若无其事 顾名思义
C.囊荧映雪 走街串巷 稀松平常 引经据典
D.大名鼎鼎 口齿伶俐 凄历动人 即物起兴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倘若说这是芝麻,不是脏东西,不等于骂中堂大人孤陋寡闻,没有见识吗?
B.没有蜡笔,姐姐用水彩作画,我也如法炮制。
C.老人从局长位置上退下来后,深居简出,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偶尔出门时也是大模大样,不事张扬。
D.人们都在为有这样勇敢的同志而高兴,而自豪,并对那位烈士的英雄气概肃然起敬。
4.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
A.近期,国内发生的一连串安全食品事件,再次刺激了人们本已敏感的神经。
B.自“醉驾入刑”生效以来,各地加大了对酒驾和醉驾的查处力度,但仍有不少人抱着侥幸的心理,甚至不惜以身试法。
C.汉语方言有七大类,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D.如果从昆曲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算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开展10年了。
5.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B )(2分)
A.《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是沈从文,我国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B.《端午的鸭蛋》一文开篇直接写端午的鸭蛋,流露出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
C.《吆喝》一文介绍了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五花八门,但作者介绍起来却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D.《春酒》是台湾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用洗净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说着自己对童年、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6.根据提示填写。(6分)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和范仲淹在《苏幕遮》中借“酒”写“愁”的名句分别是①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下列句中的“甲、乙、丙、丁”是名著中的四个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①在乱石山碧波潭底,孙悟空变作一只螃蟹,偷走了【甲】的辟水金睛兽,随即到芭蕉洞哄骗罗刹女。
②夜里家中失火了,【乙】头顶麻袋,裹着给马披的被子,冲进大火中抢救出硫酸盐罐,拦住受惊吓的枣红马,央求邻居一起抢救仓库。
③【丙】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他曾说:“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④快到收割的时候了,麦子长得至少有十多米高。【丁】走了一个小时才走到这一片田的尽头。
A.甲:红孩儿 乙:外祖母
丙:列夫•托尔斯泰 丁:尼摩船长
B.甲:牛魔王 乙:外祖母
丙:列夫•托尔斯泰 丁:格列佛
浏览完整试题
C.甲:牛魔王 乙:格里戈里
丙:贝多芬 丁:尼摩船长
D.甲:红孩儿 乙:格里戈里
丙:贝多芬 丁:格列佛
8.综合运用。(8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为了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1)了解节日习俗。
不同的传统节日,人们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例如春节会贴春联,吃团年饭……,请列举出元宵节的两个习俗。(2分)
吃汤圆(或元宵)、猜灯谜(或赏灯会)(任写两个即可)
(2)讲述节日故事。
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端午节就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关,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中秋节和七夕节(乞巧节)相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名称。(2分)
①中秋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故事
②七夕节(乞巧节):牛郎织女的故事
(3)策划节日活动。
班上将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4分)
【示例】项目:中秋诗词朗诵会
目的: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①项目:元宵灯谜会
②目的: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2016,三明)(15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节选)
【乙】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①,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②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技,时经营以寄傲③;更善貌人,无不克肖④。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②黾(mǐn)勉:勉励;尽力。③寄傲:寄托傲世之志。④克肖:酷似。
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2分)
(1)常著文章/自娱
(2)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10.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2)造饮辄尽(就)
(3)数试而困[多次(屡次)]
(4)更善貌人[描绘(描摹,描画)]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因以为号焉 为文崛奥
B.亦不详其姓字 慕其人
C.多谢不见 长跪而谢之
D.皆逃避不顾 入门不顾
【解析】A.作为,写;B.他的;C.推辞,道歉;D.见,回头看。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五柳先生)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2)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
(他∕崔子忠)不喜欢喝酒,几个老朋友在一起谈文论字(用文字交流∕用文章和朋友交往),谈上一整天都(也)不肯离开。
13.五柳先生与崔子忠家庭状况有何相似之处?面对此种状况,他们都如何面对?这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志趣?(3分)
五柳先生和崔子忠的家庭状况都很贫困(房屋简陋,缺衣少食);他们面对贫困都能安然自若,淡然处之(晏如也);反映了他们积极乐观、安贫乐道的生活志趣。(意对即可)
(二)(12分)
故乡的黄梅戏
①离开故乡已有25个年头,可故乡的黄梅戏却是“月亮走,我也走”,一直盘旋在我的心头,牵动着思乡的心绪。
②我的故乡在桐城县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紧挨着严凤英的家乡,算得上是黄梅戏的源头,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充满着黄梅戏的节拍和韵律,3岁的孩童唱出一段黄梅戏,是司空见惯的事;白发苍苍的老人,更是黄梅戏高手,不仅能唱,还能做出高难度表演,讲出“男花腔”“女平词”以及如何走好台步等戏曲理论。
③记得在家乡种田的日子里,家乡的上空几乎每时每刻都飘荡着黄梅戏的声音。
④白天劳作之时,由于那个时期“公社化”的氛围,人们通常是集中在一起干活,一边干活一边就不自觉地哼起了黄梅戏。尤其那七仙女“看人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段,似乎每个人都感到这是对自己的真实写照,于是唱得深情、唱得悠扬、唱得够味、百唱不厌。在出工收工的途中,青年们走在空旷的田野中,总是情不自禁地放声高唱,你一段我一段,此起彼落;男高音女高音,遥相呼应,一切是那样的无拘无束,将人们劳作的困乏一扫而空。
⑤夏夜纳凉之际,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带着小凳子小凉床,来到村郊菱荷夹杂的塘边,不一会儿便哼唱起了黄梅戏,有独唱,有合唱,还有对唱,纳凉听唱的人,便将手中的芭蕉扇在腿上背上拍打蚊虫的同时,拍打出黄梅戏的节拍和鼓点,以作附和。夜深了。唱累了,有的开始打睡瞌,少数睡意未至的亢奋者,便和着轻风、和着菱香,高谈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人物和唱经,讲着许多黄梅戏的故事。那时候,每个夏夜仿佛都是黄梅戏的欣赏研讨之夜,人们在这欣赏和研讨中忘却了自我,忘却了时光,忘却了所有的忧愁和烦恼。
⑥秋冬的夜晚,虽然人们很少聚集到塘边,但黄梅戏的声浪仍在夜空中流淌。如果你从村庄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你一定会不时地停下脚步来,去寻找萦绕飘渺在你身边的戏曲声。刚进村庄,你可能会听到那吹奏着黄梅戏曲调的悠扬笛声,向前走一段,又传来黄梅戏中的经典乐器二胡的拉奏声,偶尔还有口琴、手风琴等等。这些乐器发出的黄梅戏小段,在庄子的上空久久环绕,你辨不清它发自哪一家哪一户哪一个方向,一时间形成了世界上仅有的乡村自发的黄梅戏交响曲。
⑦春节前夕,最是故乡黄梅戏的高潮。生产大队必定要挑选出二三十名戏技出众的农人,经过十几天的排练,一台演唱数小时的大小节目就非常完美了。新年伊始,则是各生产小队轮流搭起露天高台,请大队的“戏班子”来表演节目。虽然隆冬的夜晚寒风使劲地吹,甚至天上飘下零星雪花,也赶不走那黑压压的不知从哪里赶来看戏的人群。
展开余下试题
⑧往事悠悠,如今我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哼起黄梅戏,就不再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好像家乡就在自己的身旁,于是顿然充满自信和力量。
⑨黄梅戏,故乡的情感在流淌!
14.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有关“故乡的黄梅戏”的几个情景,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分)
四个情景:劳动放“歌”、塘边献唱、村庄合奏、春节会演。
15.文章第④段写“情不自禁地”,第⑤段写“不约而同地”,试分析这两个短语写出了人们对黄梅戏怎样的感情。(2分)
表明黄梅戏已经浸到人们的骨子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常常就“自觉不自觉地”唱起来,表现了人们对黄梅戏的热爱之情。
16.第⑦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这句话属于侧面描写,从侧面表现了人们对黄梅戏演出的热爱之情。
17.你如何理解第⑧段中“只要哼起黄梅戏,就不再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这句话?(2分)
因为黄梅戏已经成为故乡的代名词,只要一哼起黄梅戏,就如同回到了故乡,自己就不再感到孤单。
18.文末“黄梅戏,故乡的情感在流淌”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对黄梅戏的热爱,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和思念。
(三)(2016,盐城)(17分)
酒酿王
凌鼎年
黄阿二的酒酿让古庙镇上老老少少都跷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古庙镇人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至少在古庙镇上,还没有谁做酒酿能做得过黄阿二的。
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不敢轻易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远胜其他做酒酿买卖的。
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别人喊“酒酿——卖酒酿——”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击人们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
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历史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圆子,既不破费,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据他们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一种满足,一种得意来。他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
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从无例外。通常他九点钟骑着黄鱼车笃悠悠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几嗓子,通体舒畅。若待在家里只吃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
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光了。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天长日久,他有了不少茶友、浴友。有位老茶友对他说:“你的酒酿,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我只一双手。”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有位浴友替他出主意说:“那请一两个帮手嘛,你还可过过老板瘾呢。”黄阿二默默半晌后说:“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
黄阿二依然那样不多不少每日里做三十小钵头酒酿。他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盆来倒回去也行。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看,挑挑看,他就不卖。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从无短斤缺两,无需挑挑拣拣,否则,咋叫“酒酿王”?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了。
有次,有一公司的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
黄阿二说:“可以。但每天只有三十钵头,若要五十钵头只能分两天交货。”
那怎么行?公司总经理表示价钱可以提高点儿。
谁知黄阿二说:“做五十钵头质量上就难保证了。只能一天三十钵头。要就要,不要拉倒,没啥商量的。”
经理碰了一鼻子灰,心里一百个想不通。有赚不赚猪头三,这黄阿二死脑子一个。
听惯了黄阿二的吆喝,几天不听见,就有人问:“酒酿王这两天怎么没来?”往往这话还在耳边,那“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的吆喝声就传来了。
最近,连着好几天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仿佛生活中缺了什么。一打听,原来黄阿二病了。大家怪想念黄阿二的,几个老茶友、老浴友结伴前去看望他。进了门,大伙儿一起吆喝了一声:“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
黄阿二听后浑身一震,他撑起身子说:“你们这一声吆喝,对我来说,比吃啥药都强,这不,毛病好了一半。”
(选自《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9.小说开头说“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请联系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3分)
(1)他的酒酿难度高,都用别人难做的小钵头做;(2)他吆喝的嗓音浑厚,极有韵味和穿透力;(3)他的酒酿上得台面,老吃客大多认准他的酒酿;(4)他的酒酿销量好,从来没有卖不掉的日子;(5)他的酒酿信誉高,无需挑拣;⑹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从无例外。
20.品读下面两句话回答:酒酿王的吆喝在古庙镇有什么特别的意义?(2分)
(1)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
(2)连着好几天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仿佛生活中缺了什么。
他的吆喝声已经融进古庙镇人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的极具韵味的吆喝声富有美感,成为古庙镇崇尚信誉和文化传统的文化象征。
21.文中黄阿二的语言极具个性。请任选三处说说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征。(4分)
选句略。性格:①讲诚信,卖的酒酿既质量好,又不会短斤缺两。②做事有原则,既坚持自己亲手做酒酿,也不为了赚钱而多做酒酿。③勤劳质朴,自己不动手做酒酿就感觉比死还难受。④易满足,听到吃客对酒酿肯定的评价,感觉比吃人参还补。
22.除了黄阿二以外,小说还具体写了哪些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4分)
老茶友、老浴友等古庙镇人,一公司经理。从正面和侧面衬托出黄阿二坚持质量和信誉、保持传统手艺和文化的执着的精神品格,丰富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23.文中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了”,试联系实际说说酒酿王的形象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要点:(1)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坚持质量和信誉的经商理念不能变;(2)坚守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化,重视构筑人类精神的家园;(3)保持内心的满足和安定,去除名利带来的浮躁。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如写诗歌,则不能少于16行)。
题目二:因为有阳光,大地更欢畅;因为有雨露,禾苗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生活中,万事万物总相关联。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
请你以《因为有________,我更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选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中心明确,感情真实,600字以上,书写工整。 (223.155.145.47)
上一篇:
人教版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下一篇:
人教版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版2017”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9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