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61  2017-03-0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1]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3周周测语文试题
2015级高二下学期第3周考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述曾,字子玄,吴郡钱唐人也。幼好学,从余杭吕道惠受五经,略通章句。道惠学徒常有百数,独称述曾曰:“此子必为王者师。”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幼时,高帝引遂曾为之师友。起家为宋晋熙王国侍郎。齐初,至南郡王国郎中令,迁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带开阳令。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竟陵王深相器重,号为“周舍”。时太子左卫率沈约亦以述曾方汲黯:以父母年老,乞还就养,乃拜中散大夫。
明帝即位,除游击将军,出为永嘉太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述曾下车,开示恩信,几诸凶党,襁负而出,编户属籍者二百余家。自是商贾流通,居民安业。在郡励志清白,不受馈遗,明帝闻甚嘉之,下诏褒美焉。征为游击将军。郡送故旧钱二十余万,述曾一无所受。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民无老少,皆出拜辞,号哭闻于数十里。
高祖践阼,乃轻舟出诣阙,仍辞还东。高祖诏曰:“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可太中大夫,赐绢二十匹。”述曾生平得奉禄,皆以分施。及老,遂壁立无所资。以天监八年卒,时年七十九。注《<易>文言》,著杂诗赋数十篇。
(选自《梁书•列传五十三》,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库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B.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C.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D.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的合称。
B.商贾,泛指做买卖的人,行走贩卖货物谓之商,住着出售货物谓之贾。
C.编户,官府把民户的详细信息登记在册,并据此征收赋税和摊派徭役。,
D.践阼,践为履之意,阼指主人阶,意为走上主人阶位,特指皇帝登基。
3 .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述曾学有所成。曾师从余杭吕道惠学习《五经》,在学生中脱颖而出,受到老师吕道惠的称赞和奖赏。
B.范述曾能力出众。就任永嘉太守一段时间之后,便昭示恩德,申明信义,顺利地解决了横阳县凶徒聚集的难题。
C.范述曾清正廉洁。在永嘉郡任职期间,努力保持操守,不接受馈赠,明帝对他很是赞赏,下诏褒扬他。
D.范述曾乐善好施。一生所得到的俸禄,都分别施赠给人,等到自己年老之时,家徒四壁,没有D.资产。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
(2)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
书怀示友十首(其一)
宋•陈与义
俗子令我病,纷然来座隅。贤士费怀思,不受折简呼。城东陈孟公①,久阔今何如。明月照天下,此夕与君俱。不难十里勤,畏借东家驴②。似闻有老眼③,能作荐鹗④书。功名勿念我,此心已扫除。


浏览完整试题 【注】①陈孟公:东汉名士陈遵,子孟公。②东家驴:杜甫《逼仄行》东家蹇驴许借我,泥滑不敢骑朝天。”③有老眼:杜甫《闻惠子过东溪》“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④荐鹗:指推荐贤人。
5.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的前两联说俗子易来、贤士难招,与陈师道诗“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一句的意思很接近。
B.“久阔今何如”中的‘久阔”与曹操《短歌行》中的“契阔谈宴”的“契阔”,都表示“久别重逢”之意。
C.最后一联的上句将“我不念功名”之意写成“功名勿念我”,颠倒主客,寓意深远。别有一番韵味。
D.这首五言古诗脉络清晰,层次井然,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内涵丰富,情感表达委婉而含蓄。
E.用典是本诗的一大艺术特色,此外,本诗还运用了对比(一、二联)、拟人(尾联)等修辞手法。
6.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15分)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自媒体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过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新闻真实性,所传播的信息泥沙俱下,容易 误导群众,这是自媒体明显的局限性。
②在南海问题上,一些西方政客竟然罔顾历史,公然向中国挑衅,他们四处游走,煽风点火,颠倒是非,真算得上是穷形尽相了。
③第四届中国科技城博览会期间,中外嘉宾观赏了一场别无二致的炫彩三江•美丽绵阳”灯光秀,充分感受到绵阳的科技实力和文化底蕴。
④从建立新东方教育集团到新东方在纽约挂牌上市,每到决策的关键时刻,董事长俞敏洪总能从善如流,使得新东方集团的事业蒸蒸日上。
⑤鲍勃•迪伦的民谣歌词总是闪烁着吉光片羽的诗意,其体现出韵诗学价值,完全可达到惠特曼、兰波和波德莱尔等现代诗人韵诗歌深度。
⑥今年春夏连续几个月来,西南地区五风十雨,水灾频仍,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和收成,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②④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川普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和经得起推敲的施政纲领,却凭着各种争议敏感事件的抨击而获得许多民众支持,最终当选美国总统。
B.虽然虚拟现实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不久的将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于游戏、社交亦或是其他领域,一定会是一种新的平台。
C.针对不同贫困区域和不同贫困农户的具体情况,地方政府对扶贫对象进行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弥补了以前粗放扶贫的不足。
D.在主流娱乐电影的话语背景下,同样作为文化工业产品,内地著名导演张艺谋与香港喜尉导演周星驰基本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9.填入下列一段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专家认为,雾霾除了会加重呼吸道疾病之外,还①诱发肺癌,②现在还没有量化的证据表明暴露于户外空气污染中会导致肺癌,③排除这种可能的证据依然不足。专家提醒,雾霾严重时,④不能运动健身,⑤要减少出行。口罩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对呼吸功能和气体交换有影响,不宜长时间戴。

10.下面是海滨中学高三年级6班和13班的班徽,你会为哪一个班徽点赞?请从构图要素和寓意两个方面,陈述理由。(6分)

高三.6班 高三. 13班
2015级高二下学期语文第3周试题答案
一、(35分)
(一)(19分)
1.(3分)C(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2.(3分)A(五经,是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3.(3分)B(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4.(10分)(1)范述曾为人正直敢言,在宫中对很多事都敢于直言规劝,太子虽然不能全都采用,但也不怪罪他。 (5分,划线处、大意各1分)
(2)(范述曾)刚到郡中上任的时候,不带家属,到离郡回京的时候,没有肩挑行李的吏员 。 (5分,划线处、大意各1分)
(二)(11分)5. (5分)BD (B“久阔”是指分别太久;D“情感表达委婉而含蓄”错,从最后一联可以看出是直抒胸臆)(对一个2分,全对5分)
6.(6分)情感:①对世风的感叹+分析;② 对友人的思念+分析;③对功名的鄙弃+分析。 (6分,每点2 分)
二、(20分)
7.(3分) D。(①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②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③“别无二致”指两个事物比较没有区别,此处只有一个事物;④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⑤“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此处对象错;⑥“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此处望文生义。)
8.(3分)C(A介词残缺。“却凭着各种争议敏感事件的抨击而获得许多民众支持”改为“却凭着对各种争议敏感事件的抨击而获得许多民众支持”;B搭配不当。“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是平台”主语与宾语不搭配;D张艺谋与周星驰不是文化产品)
9.(3分) C(由“排除这种可能的证据依然不足”,可确定①处应该是表示不确定的词语,故排除AB两项;“即使”表示假设让步关系,用在②处不合适,故排除D)
10. 高三• 6班 构图要素:由“6”和“三”的变体字符(1分)组成一个艺术化的音乐符号(1分)。
寓意:高中三年是一曲激昂而澎湃的音乐华章,6班这个集体正在奏响青春的乐章,放飞美丽的梦想。(4分)
高三•13班 构图要素:由“1”和“3”的变体字符(1分)组成一幅龙盘曲飞腾的图案(1分)
寓意:“龙”是中华民族寓意祥瑞的图腾符号,象征着13班如一条腾飞的巨龙,将一飞冲天,更为形象直观。
参考译文:
范述曾字子玄,是吴郡钱唐人。(他)从幼年开始就爱好学习,曾师从余杭吕道惠学习《五经》,精通《五经》的经义解说。吕道惠的学生曾经有数百人,但他唯独称赞范述曾说:“这个人一定会成为帝王的老师。”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年幼时,齐高帝选拔范述曾任他们的师友。范述曾初出仕任宋晋熙王国侍郎。齐代初年,范述曾出任王国郎中令,迁任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兼任开阳县令。范述曾为人正直敢言,在宫中对很多事都敢于直言规劝,太子虽然不能全都采用,但也不怪罪他。竟陵王非常器重范述曾,称他为“周舍”。当时太子左卫率沈约也拿范述曾和汉代的汲黯相提并论。因为父母年老,(范述曾)请求返回家乡赡养父母,于是(朝廷)授任范述曾为中散大夫。


展开余下试题 明帝登上帝位,范述曾被任命为游击将军,出京任永嘉太守。(范述曾)治政清廉公正,不崇尚用威严凶猛的办法治理百姓,百姓感到安适。永嘉所属的横阳县,山高谷深,地势险要,是逃亡的罪人聚集的地方,前两任太守采用征讨的办法都没能平定这地方。范述曾初一上任,就昭示恩德,申明信义,那些凶恶之徒,拖儿带女从深山中出来,被编入户籍成为良民百姓的共有二百余家。从此之后,这地方商人往来通行无阻,百姓安居乐业。范述曾在永嘉郡任职时,努力保持清正廉洁的操守,不接受馈赠,明帝听说(范述曾的事迹),很是赞赏,下诏褒扬他。(范述曾)又被征调为游击将军。范述曾离开永嘉郡的时候,郡中按旧例送给离任太守二十余万钱币,他一分也没有接受。(范述曾)刚到郡中上任的时候,不带家属,到离郡回京的时候,(他手下的)吏员(依然行李简单)没有谁的行李需要用担子挑的。百姓无论老少,都出来拜辞(范述曾),挽留太守的哭声在数十里外都能听到。
高祖登上帝位,(范述曾)就乘坐小船离开家乡,到京城拜见高祖,接着辞别高祖东归。高祖下诏说:“中散大夫范述曾,从前在齐代,忠实耿直事奉主上,他担任永嘉太守时,清廉简约,坚守高洁,应当加赐爵禄,用以激励有高洁操守的人。应当任命他为太中大夫,赏赐绢二十匹。”
范述曾一生得到的俸禄,都分别施赠给人。到他年老之时,已家徒四壁,没有资产。范述曾在天监八年去世,死时七十九岁。范述曾为《<易>文言》作注,著有杂诗赋敷十篇。
美文欣赏
伟大的宁静
——歌德与李白的两首小诗
冬青
  诗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来就是非常亲密的,要“比”“兴”,要象征,都要自然为他帮忙。而当诗人的心灵在现实生活中被打击,理想被击碎,纯真的感情不能为世俗所容,甚至于“世人皆欲杀之”时,就会更加感到自然的亲切知音,迥异乎俗世了。这时,自然不再仅仅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写诗的作料儿,而成了知情着意的骨肉亲人了。于是,他们就将一颗诗心放在自然中去洗净尘土,冷却欲火,最后与清净的自然合而为一。
  这是歌德的诗《浪游者的夜歌(二)》:
  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远处的群峰默默无语地立着;树梢,一丝儿风影也没有,树林中,栖鸟亦缄默无声。真是远处静,近处亦静,万物俱皆静寂。诗人,也就在宁静的大自然中获得了内心的宁静。诗人,也就变成了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的脉息相通。自然中加入了新的成员并未失去它的和谐宁静,诗人投入了自然却在心中注满了甘美的和平安宁。自然与诗人,物异而情同,交浅而意深,都进入物我两忘的意境中了。
  李太白的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与歌德这首小诗的意境极为相似: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此诗与歌德诗一样,写景由远而近。目送飞鸟高飞至尽,复见孤云闲独去,诗人却没有目送归鸿,只是觉得鸟与云的无情——对诗人寄托的情意竟似毫不觉察。这两句似比似兴,却不可以比兴释之,而应视做诗人即目所见。这时,鸟尽云去,诗人正意兴索然,却发现敬亭山默默地站在自己面前。只有敬亭山,不似“众鸟”“孤云”之“飞”“去”,而在深情地看着诗人。茫茫天地之间,一山一人,相对而坐,不知山化而为人耶,抑或人化而为山耶,只知山与人已然同化,心意相通,相看不厌。这是何等的快慰,又是何等的悲哀!
  而李白和歌德都将这悲哀与快慰默默地融化于自然之中,其情怀从平淡的字句中渗出来,使人品味不已。而李白之诗题云“独”,歌德诗中的“稍待”,都透露出其中的消息。
  相似的境遇,造成了相似的心境。李白、歌德都曾有一时期从政,且有相似的遭际。歌德这首诗写于1780年9月,其时歌德正为魏玛服务,被宫廷中庸俗猥琐的贵族人群所包围,为繁重的政务所累。在政治上,从一开始的满怀信心变为感到处处荆棘,他一举手一投足都得奋斗一番,有些事即使经过努力,却终归一事无成。因此,在公务之余他便置身于大自然,这首小诗就是题在伊尔美瑙的吉息尔汉山山顶小木屋的墙壁上。李白呢,由“仰天大笑出门去”到长安,到觉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经历了一个政治理想完全破灭、对现实政治和上层统治阶级的腐朽有清醒认识的过程。同歌德一样,知道了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愚蠢、昏庸、矛盾和不义,周围的人则大都不过是一些蠢人和流氓。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后,诗人在东南各地漫游,天宝十二载到达今安徽境内,“敬亭山”在安徽宣城北郊,是李白居宣城时经常游息的地方。在这里,诗人写下了这首小诗。
  虽然心境相似,但由于诗人的个性不同,因而表现的手法也微有不同。李白是从大自然中寻求知音,所以“鸟”“云”因对诗人掉头不顾而使诗人忿愤,虽然诗的后两句流露出的快慰使这种情绪被淡化了,不过,也因为有后两句,才使人咂摸出前两句中“飞尽”“去闲”中蕴涵的诗人的情绪。而歌德呢,则将自然中的一切皆视做和谐一致的整体,将自己也化而为自然的一部分,心神俱静,心神俱净,一切鄙陋繁杂的政务负担,尽皆于此刻泯灭无迹。李白的诗道出了物我两忘的情由,以及心中的烦愁逐渐消释于自然中的过程。先是将感情投射到“众鸟”上,众鸟高飞而尽,再寄情于“孤云”。云是孤云,人是独坐,而孤云竟也悠闲地远去了。诗人又一次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这时,才知敬亭山之可亲可信,而与之相看不厌。山,是诗人心心相印的契友,与诗人默默地交流着情感。无众鸟之乱耳扰心,无孤云之触目惊神,天地间又是多么宁静!与歌德的山、树、林鸟与人一起安息的意境何其相似。
  李白的天性是率真自然的,我们可以明白地看到他坦诚的心灵的细微变化。而他的心灵,又是多么敏感;他的感受,又是多么微妙啊!他不自觉地就将他的情感注入到自然的景物中,直至找到与自己情感相通的景物,就与之俱化,自己的孤独寂寞满腔情致就得到了理解,他就感到欣慰了。
  歌德,却是在静观自然的时候,似乎被自然的宁静逐渐感染的。其实是体会了自然之情后,借自然之情抒发自己的情怀。诗人的心情,又可从自然之情中品味得出来。
  歌德诗中的宁静,与李白山人对视的宁静一样,并不是死寂。这是“大言希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宁静。人与自然之间互相意会,而不以声相传。这样,我们就随着诗人,进入这种脉脉不语的情境中,感受着莫可名状的宁静中的情感交流了。其实,倘将歌德这首小诗也“翻译”成五言绝句的话(这无疑是可以办到的),则更可体味到与李白诗的神似。而歌德曾崇尚过古典艺术“高贵的单纯、伟大的宁静”的理想,这首小诗与李白的诗又都庶几近之,故而对这两首小诗体现的境界以“伟大的宁静”目之,当不为大错吧。
(选自《名作欣赏》1987年第5期)
  鉴赏提示:这是一篇对《浪游者的夜歌(二)》与李白《独坐敬亭山》比较赏析的文章。作者通过对二者之间共同点与不同之处的分析比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诗歌所描写的对象并不仅仅与作者的心理情态有关,更是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生平遭际的一种委婉含蓄的折射。诗人往往通过一定的细节描写反映个人的志趣与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观点与态度。 (223.155.212.7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宜宾”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