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561  2017-03-21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61]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应用(2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上溯( ) 参错( ) 静谧( )
加miǎn( ) 深suì( ) 天qiàn( )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订正。(4分)
丰功伟绩 怒形于色 叱咤风云 中西合壁 枝繁叶茂 栩栩如生
金璧辉煌 风起云涌 富丽唐皇 络译不绝 举世闻名 悠悠岁月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6分)
⑴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
⑵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 、
、 的纪念碑。
⑶山光悦鸟性, 。
⑷ ,老病有孤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听到湖中有人喊救命,正在散步的老张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B、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创造,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C、这类经济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现出编导很有水平。
D、沉迷于玩游戏机的王刚面对同学善意的批评反唇相讥,不理不睬。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在同学们的热心的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面前。
D、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面向我们走来。
6、仿照例句,任选下面的一个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2分)
例句: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风筝
友情
7、仔细阅读后,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4分)
同学们,我们不能忘记,曾有多少志士仁人不惜抛头颅,撒热血,为祖国的兴亡而英勇斗争。我们也不能总沉醉于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和四大发明;作为祖国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我们将要担负的责任并不轻快;我们更不能不忘记,当年少先队员的誓词,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黄鹤楼》(13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 )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 ),高标(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 )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8、在文章空白处填上所缺的字词。(3分)
9、解释下列带点的字词。(3分)
隅( ) 遂 ( ) 翼 ( )
窥( ) 倚( ) 耸构( )
10、翻译下列语句。(2分)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1、用文中原句填空。(3分)
在文中, 刻画了黄鹤楼的整体形象: 形象地描写了登楼观赏景物的情态。 写出了作者的登楼感触。


浏览完整试题12、请你写出有关黄鹤楼的诗句,不少于2句。(2分)
(二)(18分)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 ]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 ]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 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13、在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两组反义词。(4分)
近义词:( )—( ) ( )—( )
反义词:( )—( ) ( )—( )
14、在文中[ ]内填上适当的标点(2分)
15、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分析这句话的作用。(3分)
16、在这段文字中,涉及了哪些说明对象?(2分)
17、作者描写眼前景物时使用了哪两个比喻。(2分)
(1)
(2)
18、对于本段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本段主要介绍了站在中山陵的平台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B.本段综合运用了描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
C.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摹状貌。
D.本段的主要参观顺序是由南往北。
19、结合你自己的登山经验,分析文中加点的词语如何理解?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三)(14分)
⑴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靖、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之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植翠竹,盖取东坡诗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的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⑵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⑶“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香飘,苍翠生凉。
⑷①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②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③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④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势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⑤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⑥“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⑸步下秋山,透过“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难面有一面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栗。
20、为什么扬州个园取名为“个园”?(1分)
21、“个园”的特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22、选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1分)
23、作者在介绍个园的特点时,用了那几个表示位置变化的词?这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2分)
24、给选文第⑷段划分层次。(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5、选文⑵—⑸段之间是什么关系?(2分)
26、选出下列几个句中引号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2分)
A.整个“春山”与竹林相映成趣。
B.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
C.“秋高气爽”是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D.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
27、概括选文第⑸段的内容。(2分)
三、写作(4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作文题:我们的校园
要求:1、以我校为写作对象;
2、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既生动又形象地介绍我校的布局特点;
3、字数不少于600字。
作文题: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参考答案
1—3 略
4、D
5、B
6、风筝,你是我飞向蓝天的理想,放飞你,就是放飞自己的心灵。友情,你是冬天里的一盆炭火,在人们需要你的时候,奉献上你的温暖。
7.参考:“撒”改“洒”;“兴亡”改“兴盛”;“。”改“;”;“没有”改“独有”;“轻快”改“轻松”;“不忘记”改“忘记”;“誓词”后的逗号改破折号。
8、略
9、角落 于是 像张开的鸟翅 看 靠近 高大的建筑
10、略
11、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2、略
13、近义词:眺—望,犹—若;反义词:晨—夕,远—近。
14、 —— ;
15、无论 都 作用:与上文呼应,总结上文的景色描写。
16、石阶、平台、祭殿。
17、……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18、C
19、“垂直”意味着从入口处的石坊到平台之间的纯高度差是70米,但因为在实际游览中,中山陵是依山势而建,逐渐攀升的,所以游客可能不一定能感受到如此之大的高度差,这也体现了设计者的精巧构思,所以“垂直”一词不能删去,否则会产生歧义。
20、园中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21、以 四季假山堆叠精巧而著名
22、总 — 分
23、步入个园大门;绕过宜雨轩;转过鹤亭步下秋山。按空间顺序写的
24、① / ② ③ ④ ⑤ ⑥
25、并列关系
26、C
27、介绍个园中冬景的特点 (221.131.169.126)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七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