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383 2017-04-07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3]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反馈测试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青云中学第二学期第一次练习
初二语文 2017年3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4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热(chén)_____ (fěi)_____翠 心无旁 (wù)_____ 坦荡如(dǐ)_____
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是夜,昙花已经迫不急待地绽放,迸溅着生命的火花,犹如忍俊不经的笑容。在这夜间,她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弥蔓着阵阵芳香,尽情释放着仅此一次的辉煌,充满着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使人怜爱,亦给人震憾!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 。 ( 《陋室铭》)
② ,相伴过年华。 (葛天民《迎燕》)
③ ?怅望青田云水遥。 ( 白居易《池鹤》)
④____________ _______,高斋闻雁来。 ( 《闻雁》)
⑤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儿。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史铁生散文的四个特点。(4分)
翻开史铁生的散文,你会不知不觉地被他那平实的文字所吸引,更会情不自禁地被作品中的真情 所打动。哲理一词似乎是神秘的深奥的,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史铁生用他的笔在平实的叙述中向人们阐述了人生的哲理。画家会用浓重的色调和奇特的视觉构图抒发悲怆情感,而史铁生却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描述他的特殊经历。其作品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充满悲怆,这悲怆弥漫在整篇作品中。
① ② ③ ④
5、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就“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说说自己的发现。(4分)
材料一:宋代葛天民的《迎燕》诗:“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 微雨,泥香带落花。 ,相伴过年华。”台湾郭枫在《空山鸟语》中写道:“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
材料二:飞鸽传书捎佳音,黄雀晨鸣唤学子,燕子春归知时令。从古到今,人们的生活与鸟类息息相关。通过对鸟类飞行的观察研究,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失败,人类制成了滑翔机,并最终于1903年12月制造成功现代的飞机,这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活动的空间距离。
材料三:蜂鸟在茂密的树林中飞行时,那是前后左右,随心所欲,灵活自如。而目前,一架高性能的超音速歼击机,想要在12000米的高空转个弯,那至少也得绕一个半径10000米左右的大圈子。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6分)
阅读《池鹤》,完成6-7题。(4分)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怅望青田云水遥。
6、诗歌题为“池鹤”,为何在颈联又写到“鸬鹚”和“鹦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尾联中的“怅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7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浏览完整试题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 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不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或用法相同? 【 】【 】(2分)
A. 一食或尽粟一石 B.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不饱 吾欲辱之(《晏子使楚》)
C. 策之不以其道 D.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可以调素琴(《陋室铭》)
E.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9、文章每一段句末用“也”表达语气,请说说他们分别流露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0、 细读《马说》第三段,简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3题。(8分)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注]魏武:魏武帝,曹操 床 : 古时一种坐具,指坐榻。
11、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②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12、“捉刀”流传下来已成为一个固定词语。不查词典,模 仿推敲的写法,对“捉刀”进行解释。(2分)
[推敲]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作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引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例:反复推敲/推敲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0题。(17分)
青草
①青草的味道在山间弥漫,就像村里的孩子在奔跑。一个孩子生在山里,就是山里的一棵草。那些青青的草,生长在山里的任何地方。它们长在路边,甚至还会长到路的中间,任来来往往的人踩着。到了晚上,它们就像没被踩过一样,抖一抖身上的土,继续生长。我猜那是它们对人的依赖,顽皮地跟在人们的脚边。
②草长在河沟里,有 水的滋润,就长得异常茂盛,那是命好的草。可是,一场雨下过,河水毫不留情地将它们冲倒,冲走。河水退了之后,那些被冲倒的草,眨眨眼睛,又悄悄爬起来;那些被冲走的草,,在水里打几个滚儿,不定被淤积到哪里,晕头转向地抓住一些泥土,鼻青脸肿地继续生 长。
③草们不仅长在路边、河沟,更多的长在田边、地头,更混进田里,与庄稼一起生长。于是,农人就只能花费一年中大量的时间在地里锄草,可是那些草说锄就能锄尽吗?锄掉之后,没多久,它们又捉迷藏一样在庄稼的身边探出头来 。一代代农人就在庄稼地里年复一年地与草纠缠不清。
④这些孩子后来大多变成了锄草的农人,其实在地里锄草的每一个农人,都曾经是草一样生长过的孩子。每一个山里出生的孩子,都是路边或河沟里随便生长着的一棵草。孩子与草们一起生长,孩子也就像草们一样地生长。
⑤我最初接触到的自然界中的生命,或许就是青草,在我只会爬的时候,就被带到院子里或者大门外、路边,自己爬着爬着,就爬到了那些青草的面前,我用呀呀的语声,不知所以地与它们打过招呼,就伸出了小手。我抓住一株青草,用力拔下,嫩嫩的绿叶上有着细细的白色绒毛,被我拔断的地方渗出清亮的汁液,洁净,透明,一如我嘴边垂着的涎水。我在草丛边爬过,随便抓着那些青草,青草的气息在我的身体里弥漫,这种气息融进我生长的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于是,我的生长,就带有了许多青草的味道。这世界就是这样将如此相似的生命气息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道理。
⑥童年是人的一生中与周围环境最密切的时期,孩子们一边生长,一边将身边的一切都存储在身体成长的记忆里。从一株草、一块石头、一棵树、一道墙,到一座房子、一条路、一道河、一座山,所有的记忆都被牢牢地融进生长着的生命之中,就像一块砖、一块石头、一掀沙土被垒进墙里。当身体停止了生长之后,身边的一切,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⑦在乡间长大的孩子,是很少有人看护的。大人下地干活,也将幼小的孩子带到地里,放在路边、地头,任其像小猫小狗一样与青草为伴。
⑧你不知道那些草籽是从哪里来的,甚至在泥土里根本看不到一粒草籽,但是那些草,在一场春雨之后就很茂盛地生长出来,比有人用心播种过都更加葱郁。整个夏天,虽然常常被割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草们总是生生不息,绿意犹存,直到长
出狗尾巴一样轻盈,透亮的穗子。这些长了狗尾巴的草,常常连成一片,在斜阳的映照下,草地上浮起一片朦胧的淡白。
⑨大人忙着地里的农活,几乎忘记了孩子的存在。等到从草丛里再把孩子找回来,手里、嘴里、头上、身上,已经到处都是青草了,说不定肚子里也吃进了许多葱翠的青草。
14、作者笔下的青草有什么特点? (3分)
15、简要分析第③段划线句的作用? (4分)
16、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及其作用。(3分)
锄掉之后,没多久,它们又捉迷藏一样在庄稼的身边探出头来。
17、为什么作者会说“一个孩子生在山里,就是山里的一棵草”? 请联系全文回答。(4分)
18、本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探究。(3分)
第三部分 作文(40分)
19、请以“暖暖的微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要少于600字;
展开余下试题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2016-2017学年青云中学第二学期第一次练习
初二语文答题纸
1.
错别字
改 正
2.
3.
① ( )
②
③
④ ( )
⑤
4.① ②
③ ④
5. 答:
6.答:
7.答:
8.【 】【 】
9.答:
10.答:
11.答:①
②
12.答:
13.答:
14.答:
15.答:
16.答:
17.答:
18.答:
19.作文(写在背面)
2016-2017学年青云中学第二学期第一次练习
1—3略
4、文字平实 蕴含真情 蕴含哲理 充满悲怆(意对即可,1点1分)
5、不设统一答案。参考:①鸟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一份子,更是人类情感的寄托,“相伴过年华”。②人类向鸟类学习,改善了自己的生活。③人类向鸟类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继续钻研和探究。(4分。答对1个要点给2分。意对即可。其他合理说法也应酌情给分)
8.AB(1个1分)
9.对千里马遭埋没的痛惜、惋惜之情;表现出作者对食马者的愤愤不平;表现出对“食马者”愤慨与嘲讽之情。(1点1分)
10.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用自己的话也可以)(2分)
11.①他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国(匈奴)。(2分)
②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2分)
12.曹操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臣,自己却持刀站立床头。接见完毕,叫人问匈奴使臣:“魏王何如?”回答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1分)(见于《世说新语?容止》)后来把代替别人做文章(代人做事)叫捉刀。(1分
13.不恰当。因为匈奴使就是从相貌上看出“此乃英雄也”的;而“人不可貌相”(1分)常用在外表上看不出,实际上却很有本领的场合。(1分)
14、(3分)随处可见,生命力旺盛,顽强坚韧,洁净透明,自由自在(写出一点给1分)
15、(4分)双关,不仅写出了草的随处可见,旺盛的生命力,也暗示了山里人顽强的生命力,与庄稼相依相伴的生存状态;(2分)承接上文对路边、河沟草的描写,为下文写田里、地头的草以及无人看护的孩子在路边、地头与青草为伴作铺垫。(2分)
16、(3分)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青草调皮淘气的情态,展现了青草的生命力顽强,饱含作者的喜爱。(2分)
17、(4分)孩子和草们一起生长,与草融为一体(如答:在草中玩耍、吃进许多青草,浑身散发着青草的味道给1分)(2分);孩子们像草们一样地生长,平凡普通却生命力极强。(2分)(如答:我的生长,就带有了许多青草的味道,饱含了作者对山里孩子的怜惜与敬佩、赞美给1分)
18、(3分)文章蕴含了对山间青草的歌颂和赞美、对简单朴素的童年生活的眷恋、对和青草一样质朴坚强的孩子和农人的赞颂等丰富情感。(1点1分) (113.220.15.54)
上一篇: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自主检测一语文试题
下一篇:
江苏省兴化市海河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课堂调研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苏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