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68  2017-04-2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8]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四下学期语文周练试题(4-16)
百强校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四语文周练试题(4.16)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司马清衫 遗笑大方 鸡豚狗彘 美人觚
B.秋夜春风 环佩空归 坚难苦恨 不更事
C.瓮牖绳枢 钿头银篦 沸反盈天 罥烟眉
D.弃甲拽兵 嬴粮景从 一夫挡关 隳名城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 ① 中国古典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细节描写 ② 失之简陋、夸张,而《红楼梦》则 ③ ,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 ④ 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① ② ③ ④
A \ 往往 相反 因此
B 由于 都 不然 \
C \ 都 相反 因此
D 因为 往往 不然 \

3.下列句中划线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 古之学者必有师
C.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 D.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界学识、经验阅历、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B.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农民工逆袭”论调中隐含着农民工阶层和某些职业的歧视和偏见,实属不该。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由此前的113个削减到67个。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5.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的草原上,我愿做一只展翅的雄鹰。
②当在异地的我抬眼望去那 的星空时,回家的思念油然而生。
③他小时候就生活在新疆,很 新疆的风土人情。
④但丁和我是在一次下课后 的,那次课上他宣布一个项目被我最喜欢的巧克力公司赞助,那将是免费的巧克力啊。
A.辽阔 寥廓 熟识 熟悉
B.辽阔 寥廓 熟悉 熟识
C.寥廓 辽阔 熟悉 熟识
D.寥廓 辽阔 熟识 熟悉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两弹一星”郭永怀
胡晓青
他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他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为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核事业尖端技术方面取得非凡成就付出了生命。他就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荣成县一个农民家庭。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后来在西南联大改学航空工程。
1939年,他考上了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因故不能成行。翌年9月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他仅用半年时间就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接着他选择了空气动力学中最难的课题“跨声速流动的不连续解”作为博士论文研究方向。1941年5月,他来到当时国际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心——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在航空大师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工作。从此,郭永怀开始了最艰苦的研究工作,通过四年多的辛勤劳动,郭永怀重于在跨声速流动的研究上取得重大成就。1945年,他以坚强的毅力,出色地完成了有关跨声速流动不连续解的出色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钱学森评价道:“郭做博士论文,找了一个谁也不想沾边的题目,但他孜孜不倦地干,得到的结果出人意料。”


浏览完整试题1946年,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特聘郭永怀前去参加业务领导工作。于是,郭永怀成了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的主持人之一。1949年,郭永怀为解决跨声速气体动力学的一个难题,探索开创了一种计算简便、实用性强的数学方法——奇异摄动理论,这一理论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是因为在跨声速流与应用数学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郭永怀很快就闻名世界。当时人类虽已实现了飞行的梦想,但飞行速度并不理想。而解决“声障”问题是提高飞机飞行速度的难关。郭永怀和钱学森经过拼搏努力,不久就合作拿出了震惊世界的重要论文,首次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概念,这一概念还得到了实验证实,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国外工作期间,郭永怀一直在等待机会,渴望用平生所学为祖国服务。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终于出现了这个机会。这时,郭永怀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与待遇,与夫人李佩于1956年11月回到阔别16年的祖国,并立即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郭永怀说。
1960年7月,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决定撤走在华的核工业系统的全部专家,随后又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中国决定自行研制核武器,郭永怀担任九院的副院长。当时九院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原子弹的构造原理,开展理论探索和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从外貌看,郭永怀身体瘦弱,不到半百已双鬓斑白,平时不苟言笑,总爱沉思。而他工作起来,精力却是超人的。1963年,迁往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海基地后,他与许多同事都有了高原反应。为了及时研究新情况,郭永怀频繁往来于北京和基地之间,每次都会增加身体的不适应,严重损害了健康。有人劝他少跑一些,但他为了工作全然不顾。周恩来叮嘱郭永怀等科学家尽量不要乘飞机,郭永怀为赶进度仍经常飞来飞去。1968年12月初,他在青海基地发现一个重要数据,急于赶回北京研究,便搭乘了夜班飞机。12月5日凌晨,飞机飞临北京机场,距地面约400米时,突然失去平衡,偏离跑道,扎向1公里外的苞米地,腾起一团火球!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时,发现他和警卫员紧紧地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们分开时,一叠纸,从两人紧贴的胸部掉了下来——是那份无比珍贵的热核导弹试验数据!焦黑难辨的尸体,完好无损的手稿……面对这种情形,所有前来接应的士兵当场跪地痛哭……
而此时,他的妻子李佩却被诬陷为“美国特务”,正在接受所谓的政治审查。那天,她没有流泪,只是凝望着窗外,长久地,一言不发。
在郭永怀牺牲后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接着,在他牺牲不到两年的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为了表彰郭永怀的功绩,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于1968年12月25日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郭永怀,永怀赤诚;后来者,永怀感佩。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她很少提起郭永怀。“两弹一星”奖章捐给了中国科技大学;他的遗物,也悉数捐给了力学所。她只是固执地守着60年不变的家,哪儿也不去。有个学生这样回忆:“多少年过去了我才明白,李佩老师所从事的、竭尽身心的教育工作,其实是郭先生事业的延续,郭、李实际是一个人。”
(摘自段雨《做个铺路人》)
②在核弹武器化的后期研究中,郭永怀相继提出了一些主张,见解独到,后来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郭永怀这些主张的科学性和严密性。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摘自《中国现代科学家(六)》纪念邮票发行资料)
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航空大师卡门教授的指导下,郭永怀选择了鲜有人涉足的“跨声速流动的不连续解”作为博士论文。通过四年的努力,攻克了科学难题,获得博士学位。
B. 郭永怀探索开创出了奇异摄动理论,在此基础上,于钱学森一起拼搏努力,首次提出的“上临界马赫数”概念,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C. 本文画线的语句,在细节描写中还有对比的笔法,展现了郭永怀于警卫员在生命危急关头,竭尽全力保护核导弹试验数据的光辉事迹,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D. 郭永怀牺牲后,妻子李佩无比坚强,她化悲痛为力量,继续着丈夫的事业。几十年来,固守着他们的家。从这个角度上说,两个人始终在一起,从来没有分开过。
7.本文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8.“后来者,永怀感佩”,作为“后来者”,我们对郭永怀的哪些精神应“永怀感佩”?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王奎山
1982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的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的缘故。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像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点着吸了起来;不会吸的,就夹在耳朵上。
这是刚刚到家那天的事。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像赶集一样,没个冷清的时候。母亲高兴地说:咱老王家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了。父亲点点头,说:那是哩,那是哩。
直到年三十下午了,家里才算清静下来。母亲麻利地剁好饺子馅,妹妹和好面,和父亲三个人包起饺子来。我和徐美红表示要帮忙,被母亲坚决地拒绝了。于是,我躺在厨房一角父亲平时睡觉的地铺上看书。徐美红也找了一本闲书,懒懒地靠在我的身上看。这中间,徐美红上了一趟厕所。黄昏时候,饺子包完了。妹妹说:呀,憋死我了。就往厕所里跑。一会儿妹妹就回来大惊小怪地喊:猪跑哪里去啦?咱家的猪跑哪里去啦?父亲母亲都慌了,忙着往厕所里看,厕所里空空如也,哪里还有猪的影子。我们这里,厕所和猪圈是在一起的。


展开余下试题突然,妹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声说:俺嫂中间上厕所了,肯定是出来的时候忘记拴栅栏门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一到乡下,徐美红就暗中朝我抱怨:啥都好,就是解手太恐怖了,身边那么个大东西朝你虎视眈眈的,吓死人了。因此她匆忙离开时忘记拴栅栏门,以至于让猪逃了出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母亲忙给徐美红打圆场,批评妹妹说:你胡说个啥,你嫂出来咋会忘记拴栅栏门!徐美红也是个实心人,也不知道推卸责任,说:我也忘记拴没拴栅栏门了。父亲宽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二百多斤个大肥猪,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出去找猪去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去找找。
天黑透了,四周传来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别人家都在过大年了,我们家却连灯都没有点,五口人有两口还不知在什么地方奔波呢。
终于,父亲回来了。停了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父亲把手一挥,朝母亲说:烧火吧,不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还咋过。父亲还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说: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的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跑不动,肯定就在这附近。我明天再找,保准找得到。
话是这样说,但一家人谁也无法轻松下来。特别是徐美红,因为整个事件是因她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所以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饺子吃了没几个,就丢下饭碗早早地上床歇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出发找猪去了。然后,妹妹也出去了。母亲说:反正我在家也是闲着,我也出去,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这样,家里就剩下我和徐美红两个人了。我想起母亲的话,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就征求徐美红的意见:要不我也出去找?徐美红说:谁不让你出去了?你出去吧,你想上哪儿上哪儿!我有些尴尬地笑笑,走过去拍了拍徐美红的脑袋,也出去找猪了。在那样一种特定的情况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我只能选择一头猪。我希望徐美红能理解这一点。
一直找到中午,连根猪毛也没有找到。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刚进村,就见妹妹远远地迎了上来。一看见妹妹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猪找到了。果然,是父亲在附近的崔庄找到的。原来,头天下午猪跑到人家的包产地里吃麦苗,被人家赶到自家的猪圈里圈了起来。父亲给人家买了两盒烟,才把猪赶回来的。回到家里,父亲母亲脸上都是一脸的欢笑。
突然,妹妹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说:哎,我嫂哩?又问我:哥,我嫂不是跟你一块儿找猪去了吗?母亲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知道出大事了,像个孩子一样哇地哭了起来。母亲一哭,本来就是一个孩子的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虽然没有哭,眼圈也红红的,对我说,我马上 就去国营家借车子,你赶紧到新安店去。
新安店,是京广线上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火车站。
9.小说开始写徐美红到农家过年的情形有什么作用?
10.小说中的父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11.本文以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为题,有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多方面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简要说明。
1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从徐美红与我回乡下过年,到后来因为一头猪的缘故,徐美红逃离,应该说二人爱情的过失不是必然的。
B. 作为厅长的千金,徐美红因为我的才华而来到乡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那个时代的超越,以及她对爱情的一份大胆与执着。
C. 妹妹机灵聪明,憨直率真,说话不注意场合,这些特点恰恰增加了小说的戏剧性,同时也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D. 整篇小说通过细腻的对话描写与心理描写,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乡村闹剧,反映出较为深刻的社会问题。
E. 小说用诗化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爱情故事,小中见大,展现了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城乡矛盾冲突。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粱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再迁著作佐郎。知吉州,民有萧甲者,豪猾为民患,鼎暴其凶状,杖脊黥面徙远郡。太宗尤赏其强干,代还,赐绯鱼,旧例当给银宝瓶带,太宗特以犀带赐之,记其名于御屏。
至道初,鼎建议兴三白渠,及陈、许、邓等数州用水利垦田,事具《食货志》。徙陕西。二年,五将分道击李继迁,李继隆擅出赤柽路无功,还奏军储失期,鼎坐削三任。复为殿中丞,领职如故。以母老求郡,历知徐、密二州。真宗践位,复旧官。时三司督逋负严急,有久被留系者,命鼎按籍详定,多所蠲免。逾月,拜右谏议大夫。
时西鄙未宁,建议陕西禁解池盐,所在官鬻,诏从之。议者多言:“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今若禁解池盐,与内地同价,则民必冒禁复市青盐,乃资盗粮也。”时刘综为陕西转运使,鼎奏罢之。综归朝,亦密陈其非便。鼎既行,即移文禁止盐商,所在约束乖当,延州刘廷伟不从规画。
鼎奏运咸阳仓粟以实边,粟已陈腐,鼎即与民,俟秋收易新粟,朝廷闻而止之,上封章密陈其烦扰者甚众,鼎始谋多沮,遂令林特乘传与鼎等同议可否,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卒,年五十二。
鼎伟姿貌,磊落尚气,有介节,居官峻厉,名称甚茂。好学,工篆、籀。尝著《隐书》三卷,《史论》二十篇,《学古诗》五十篇。
(选自《宋史•梁鼎传》,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B.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C.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D.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指做官。文中加点的词语“迁”“徙”“拜”分别表示升职、职位调动和授予官职。
B.食货志:古代纪传体史书中专述经济史的篇名。纪传体史书一般分为本纪、列传、书志、箴铭、辞赋几种体例。
C.“丁内艰”文中指遭遇母丧。古代父母去世要为其守丧,守丧是一种孝顺的礼仪,有一定的时间规定。
D.篆、籀:文中指书体。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主要形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八大类。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粱鼎为民除害,得到赏识。他在吉州任职时,奸民萧甲为非作歹,他流放了萧甲;皇帝赏识他,他得到皇帝不一样的赏赐。
B.梁鼎关心民生,体恤百姓。他建议兴修水利,利用水利开垦荒地;他被朝廷派去核查拖欠赋税的情况,免除了很多赋税。、
C.梁鼎力除弊政,遭遇挫折。他建议禁止私人买卖解池盐,舆论也认同他的意见,朝廷下令照办,后来朝廷下令通盐商,他遭到处罚。
D.梁鼎文才突出,为政有声誉。他考中进士甲科,擅长书法,写有三卷《隐书》等大量文章;他光明磊落,为官严厉,声名很大。


展开余下试题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既行,即移文禁止盐商,所在约束乖当,延州刘廷伟不从规画。
(2)鼎奏运成阳仓粟以实边,粟已陈腐,鼎即与民,俟秋收易新粟。


四、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 。
(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离家遥远,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喜爱莲的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梅雨
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①,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②。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③。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④。
【注释】①梅雨: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②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③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④素衣:本句诗谢脁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
18.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19.结合全诗,体会尾联的思想情感。


六、命题作文
20.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请以“收获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识辨能力,解答本题要审清题干要求“有两个错别字的”,A青、贻;B月、珮、艰;C全对;D曳、赢、当。字形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结合后面内容的叙述,可知《红楼梦》令人赞叹的是细节描写的原因的分析,可以排除A.C项。“而”转折,不是这样的意思,可用“不然”等;综合看来D项最为合适。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如本题结合后面内容的叙述,可知《红楼梦》令人赞叹的是细节描写的原因的分析,可以排除A.C项。“而”转折,不是这样的意思,可用“不然”等。
3.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今异义词。A项“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B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识渊博的人。D项中国:古时通常泛指中原地区,与“中华”“中夏”“中土”“中州”含义相同。古代华夏族、汉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后来成为我国的专称。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 “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与“大幅度的提升”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隐含着”后面少了介词“对”。D项,句式杂糅,“处于……的考量”或者“以……为目的”。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B
【解析】
试题分析:明确了这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根据语境进行判断,即可选出答案。“寥廓”与“辽阔”两者都有开阔空旷的意思。但也有使用对象上的区别。“寥廓”:高远空旷。多用在空间范围上。“辽阔”:辽远广阔,宽广空旷。多用在平面方向上。因此可以确定第一句用“辽阔”;第二句用“寥廓”。“熟悉”:指知道的清楚。“熟识”:1.对某人相识认识得比较久。2.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由此可以确定第三句用“熟悉”;第四句用“熟识”。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C
7.①使文本脉络清晰,具有条理性;②展示传主生活、工作经历和思想品格,体现真实性;③暗含崇敬仰慕、痛惜缅怀之情,增强感染力。
8.①心系祖国、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②勤奋努力、意志坚强的拼搏精神。③迎难而上、见解独到的科学精神。④竭尽身心、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
【解析】
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信息的分析概括。A项,郭永怀是选择了难题后,才求教于航空大师卡门的;B项,“在此基础上”无中生有;D项,“继续着丈夫的事业”的理解有误,李佩先生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她所延续的是与丈夫同样的奉献情怀。
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作用。表示时间的词语的作用,主要分析时间词语内容上写出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等。结构上:使文本脉络清晰,具有条理性;内容上:展示传主生活、工作经历和思想品格,体现真实性等。还应该结合情感等分析。
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我们应“永怀感佩”的郭永怀的精神有哪些,立足文本,心系祖国、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勤奋努力、意志坚强的拼搏精神;迎难而上、见解独到的科学精神等。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然后谈对自己的认识。
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本题就是如此,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

9.①渲染气氛,写出厅长千金到农家过年的轰动效应,从侧面交代社会背景。②呼应下文,对小说结尾千金离开乡村的平静形成对比,引发读者思考。
10.①对人和气、客气,不论是乡里乡亲还是邻村的村民都能和睦相处;②细心周到,爱面子,对猪的走失心中着急,但生怕伤及徐美红故作掩饰;③宽厚待人,对于徐美红的错误能够包容理解;④内敛要强,得知徐美红的离开虽然心中苦闷却能极力抑制自己的感情。
11.①将抽象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定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