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267 2017-05-02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7]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下)高一级模块三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在百无聊赖中,他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对他来说都一样。
②洛阳昨日迎来新年第一场大雪,大雪下得沸反盈天,市民心花怒放。这场雪还为市民们带来了“福利”——洛阳市空气质量逐渐转良。
③钱钟书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但是当18家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时,他深藏若虚,谢绝了节目组的拍摄邀请。
④在人行道上卖菜的那个小贩,远远地看见城管执法人员走来,立刻七手八脚地收拾摊子准备撤退,同时还不忘用暗号给同伴报信。
⑤“互联网+”是这两年来人们耳濡目染的词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全社会立即掀起了新一轮关注和解读“互联网+”热潮。
⑥目前农村仍然存在秋收之后在农田里燃烧农作物秸秆的现象,这也给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隐患,农村的空气环境也首当其冲。
A.①④⑤ B. ①③⑥ C.②③⑥ D.④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徽州地区改名为黄山市之后,关于复名徽州的呼吁浪潮,二十八年来一直都没有间断过。人们对徽州文化的认同感,在近15年里进入了爆发期。
B.领导干部应该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如果捂着疮疤不让揭,讳疾忌医,就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甚至误入歧途。
C.英国一项调查显示,将近50%以上的成年人每晚上床后,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用来上网,从而推迟了睡觉时间,这对健康非常不利。
D.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创新论坛”,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在演讲中表示:百度连接的范围越来越广、东西也越来越多。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民族有着很强的“寻根意识”。中国人 ① 走到哪里, ② 不忘记寻找自己的“根”。特别是汉族,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同姓同宗是一种很强的联系纽带。由于个人 ③ 家族的迁移,姓氏人口的分布从发源地逐渐扩散到祖国各地 ④ 全世界, ⑤ 人们始终不忘寻找宗脉源流,追求血脉亲情的归属感。故乡不仅是祖先诞生的地方,更是其姓氏起源的地方。 ⑥ ,寻根问祖的过程也是寻找家族文化的过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都 和 或 可 所以
B 无论 都 或 甚至 但 因此
C 无论 也 或 以至 / 因此
D / 也 和 或 但 所以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都采用欲扬先抑法,前者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后者更多是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浏览完整试题
B.格律诗又被称为近体诗,它形成于唐代,大体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律诗首联和尾联可不对仗,但颔联、颈链必须对仗。
C.古文运动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唐宋八大家”即为其代表。
D.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侧重讲“人道”;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侧重讲“天道”。他们都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两种心态。
5.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B.“孤、不善、仆、不才、后学、家严、犬子”均属谦称,“麾下、执事、亚父、膝下、高堂、泰山、卿”均属敬称。
C.我国古代将一日分为十二段,“隅中”是巳时,相当于现在的9时至1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D.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意指一旦你能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回复到周礼上,天下人就会归附于你了。
二、现代文部分(28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6-8题。
植物的“互联网”
①植物们不能像我们人类一样,聚在一起玩玩游戏、看看电影,但它们同样拥有自己的社交网络。
一、地上的交流
②科学家通过长期的摄像监测,已经观察到:在茂密的丛林里,植物们摇曳着身体,有时甚至相互“扭打”、纠缠在一起,这些都是在进行交流:森林里的小树之间会为了延伸根系和枝叶而争夺空间,倒下的树木会为自己身边的幼苗提供营养;藤蔓植物则拼命缠绕住自己附近的树干向上攀爬,以便获得充足的阳光;野花在春天竞相绽放出缤纷的花朵,来吸引传粉的昆虫……植物进行交流的方式和过程,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③每到秋天,成群结队的灰蛾涌入北欧地区的桦树林,在嫩枝上产卵。这样,等到来年春天,孵化出的幼虫就可以把桦树的新芽当作“美餐”来享用了。但是,桦树中的一些种类却拥有“秘密武器”它们和邻近生长的杜鹃花结成盟友。杜鹃花能散发出一种类似于杀虫剂的化学物质来驱逐害虫。靠近杜鹃花生长的桦树正是借助杜鹃花“邻居”的这种气味,将自己伪装成有毒的杜鹃树,就可以赶走灰蛾的幼虫啦。
④在植物王国里,相邻的植物们用人类无法听到的“化学密码”亲密交谈,互相帮助,相亲相爱。不过,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信号并不是植物之间传播信息的唯一途径。在地下,还有一个庞大的“组织”一直都在悄悄地工作着。
二、___________
⑤在丛林的地面下,每一寸泥土中都含有成千上万的微生物。这些细菌、真菌与植物的根系长期共处,渐渐形成了互惠共生的关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菌根啦。
⑥菌根就像是我们常喝的酸奶里的各种助消化的菌类一样,只不过它们是专门帮助植物的。对于植物们生长的土壤环境来说,它们实在太重要啦。最新研究揭示,菌根将许多树木的根系连接在了一起,而且这树木不止一个种类。那么,它们能对植物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⑦科学家通过追踪调查发现,水分和养料会从营养过剩的树木通过菌根网络流向营养不足的树木。实验表明,年老的花旗松树会通过菌根网络,向周围年幼的花旗松树苗输送碳和氮,越靠得近的小花旗松树越能享受到这一资源,而且长得越好。这也就是科学家为什么不赞同将森林里年老的树木移走的原因,因为其周围的幼树会通过相连的菌根得到老树“爷爷奶奶”的供养。
⑧除了分享养料,菌根还能帮助植物分享信息。生物学家发现,植物能对空气中传播的防御信号作出反应。当其他植物遭受攻击时,会产生有毒化合物,同时刺激邻近的植物做好防御准备。不过,当一些植物的根系间已经形成了菌根网络时,即使隔断了空气中的信息交流,它们也能通过地底下的菌根网络,将自己受到侵害的信息传递给健康的同伴,警告它们要小心。
三、___________
⑨另有研究发现,植物能识别自己的同类成员,它们有时能联合起来为共同的利益而工作。
⑩一次,有科学家将两株蓼属植物分别栽种在同类植物和蓝禾草的旁边,然后向它们身上喷洒茉莉酮酸甲酯,以模拟一场“攻击”(许多植物在受到侵害时,都会释放茉莉酮酸甲酯这种化学物质)。奇妙的是,监测发现,与自己的“同胞”种植在一起的那株植物却没有产生毒素,只是加快了自己茎叶的生长速度。
○11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在蓼属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茂盛的植物群落往往会吸引一大群昆虫前来饱餐一顿。所以,在跟“自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这种植物就会向同胞发出警报信号,让集体成员共同御敌;如果它们的身边只有其他种类的植物,那么它们就会选择将麻烦留给异族邻居,而自己则集中精力加快生长,以求在侵害中尽可能地存活下来。
○12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植物并非是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到空气中来辨认“亲友”的,甚至也不是通过菌根网络来进行亲缘识别的。进一步研究证明,这些识别信号的行为是以一种分泌液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这种分泌液的成分很复杂。不管怎么说,这种“认亲”的能力非常有利于植物种群的进化和发展,还能把优良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四、___________
○13研究植物的相互作用和亲缘选择,不仅增加了人们的植物学知识,更引起了农学家的注意,因为这些研究对发展农业来说具有潜在的应用性。一个最明显的应用领域是农作物的间作,比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季节相近的农作物间隔种植,让它们相互帮助,如驱赶害虫、吸引传粉昆虫和促进营养物质的摄取等。这种古老的农业技术如今已经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请参考第一部分的小标题,给本文的第二、第三、第四部分拟小标题,分别提示或概括部分的内容。(3分)
7.本文的第②第③段都是举例说明植物有自己的交流方式,能否将第③段删去?为什么?(5分)
8.本文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举例作简要分析。(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陈设一个家
吴念真(台湾)
才一进门,屋内就传来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你给我出去哦!”小梁刚开口说“我是电视台……”里头就已飞出来一个玻璃罐子碎裂在他脚前,一阵恶臭随之飘了过来。
他仓皇地逃到屋外打手机,制片接到电话也一阵大骂:“你活该!我不是说过去之前先找里长吗?蠢!”
走过山路,看到远处有人在菜园除草,彼此隔空吼叫两三句,小梁就找到里长了。里长带着他再度走向那个场景时,小梁才仔细地观察四周的风景:举目所及,大部分都是杂草丛生的田地,零落的房舍不是弃置、失修,就是大门深锁。完全符合剧本的描述:一个人口外移严重、只剩少数老人独居或相依为命的萧条小村落。
展开余下试题
里长说,他跟制片建议用老太太的家当场景,主要是想给她一点租金,“这也是功德一件,你说是不是?”
他说老太太的先生早年是矿工,肺不好,过世时六十岁还不到;儿子是货车司机,很孝顺,没想到几年前出车祸死了。媳妇领了保险金带着孙子要离开时,村里人都骂,老太太说这样对孙子才好,“去都市把书读高一点,才不会像祖父和爸爸一样,用命换饭吃!”
过去几年,老太太辗转各个建筑工地,帮人煮三餐赚钱过生活,几年前身体不好才回来,现在只靠领政府给的津贴过日子。
有里长陪,小梁总算进到那间异味扑鼻的屋子里。老太太约莫七十岁,苍白、瘦弱,一头乱发,双腿好像都已经没力了,只能靠着助步的铁架在有限的范围里活动。
不过,看到小梁,她倒是和善地笑着跟他道歉,说村子很少听见年轻人的声音,之前有几个年轻人进来她家里,结果“好像都是吃药的,不是来偷就是来抢,连铁门都整个给我拔去”!
里长问她:“你是用什么武器丢这个少年的?”
“一罐没吃完的酱菜啦,早上要吃的时候才知道长霉了。”她有点自责地说,“我哦,会被雷公打!”
小梁回到制作组,演独居残障老人的女演员在发飙:“拜托哦,你们这样乱搞,我的形象到底还要不要?”也许被“形象”这两个字给提醒了,小梁忽然觉得那个演员从里到外一点也不像她所要扮演的角色。光那张脸就一点也不写实,老太太的脸有生命真实的痕迹,像古迹,而女演员的那张脸谁都看得出是曾经花钱拉皮过,如今逐渐崩垮而“加速折旧”,像被弃置的人工造景。
几天后,小梁带着布景师到现场估价时,老太太已被搬到一家民宿暂住。民宿的人体贴地帮她梳洗过,加上人在清爽、明亮的房间里,比起前几天老太太简直判若两人,此刻的她就如同在现实或记忆里所惯见的那个形象鲜明的阿嬷。
她把钥匙交给小梁,忽然拉起他的手说:“你都没在吃啊?手骨都没肉?”然后说以前工地的年轻人也一样“顾玩不顾吃”,接着吩咐说她屋子里那边有一瓮她做的酱菜,“橱柜第二层有一罐豆腐乳,很好吃哦,早餐可以配稀饭,如果不嫌麻烦的话,可以搅碎,买一些鸡翅一起卤,知不知道?”
离开民宿后,小梁忽然把车子停在路旁哭起来,布景师傅问了好久,小梁才说只是想到永靖的阿嬷。每次回永靖,阿嬷同样也是搬出一堆瓶瓶瓮瓮,非得把后车厢塞满了才罢休,同样也会交代爸妈哪一瓶哪一罐是她精心特制的、什么东西煮什么东西好吃。
“可是,”小梁突然拉高声调说,“你知道吗?我爸妈根本不吃那些东西!趁年终大扫除时全部扔进垃圾车!这还不要紧,阿嬷打电话来问什么什么好不好吃,他们竟然还骗她说:好好吃哦!我觉得……我们真的好贱!你不觉得吗?”
小梁讲完之后,车子里一片沉默。
那出戏进行得波波折折。那个女演员每次化妆都让剧组整个停摆好几个小时,制片最后不得不痛下决心换人,“演艺界最难伺候的就是这种老是活在过去风光岁月的过气演员!”
不过,开拍延宕让小梁逃过一劫。依原先的规划,必须在一星期内结束的改景和陈设作业,他竟然花了二十几天才完工。
开拍前夕现场验收时,所有人几乎吓了一大跳:整个场景根本不只修改、陈设而已,而是近乎永久性的重建和装潢。漏水的屋顶换上了全新的水泥瓦,再配合拍摄需要做旧、种青苔,看得出用的全是真材实料。更夸张的是连镜头根本带不到的厨房、浴厕也都全部翻新,墙上甚至还装上专供行动不便的人使用的铁架。
美术指导看到墙边一个不锈钢的矮架,问:“这干吗用?”小梁说:“阿嬷做了很多好吃的酱菜、豆腐乳什么的,以后就有地方放了。”
制片说:“你怎么高兴怎么搞,我没意见,但是,预算就是预算,你别想给我多报一毛钱。”
小梁说:“我知道,帮阿嬷陈设一个家的钱……我自己负责。”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 )(3分)
A.小说开头通过小梁的视角描写小山村杂草丛生、屋舍废置,这破败、萧条的景象为整篇小说奠定了贯穿始终的寂寞、悲凉的基调。
B.老太太开始丢酱菜赶小梁走,后来又送酱菜给小梁;最后小梁为老太太建一个放酱菜的架子——“酱菜”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
C.由趾高气扬、矫揉造作的女演员来演独居残障老人,而像老太太这样的独居老人却缺少周围人的关爱,小说借此表达对冷漠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嘲讽。
D.小说内容前后照应,如老太太说的“偷抢事件”与开头她的恼怒相呼应;小梁在路旁的痛哭,为后面“陈设一个家”的行动做铺垫。
10.小说中的老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11.小说题目“陈设一个家”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边归谠,字安正,幽州蓟人。归谠弱冠以儒学名。后唐末,客游并、邠。晋祖镇太原,召置门下,表为河东节度推官、试秘书省校书郎,改太原府推官、试大理评事。
天福初,拜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充户部判官。历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尝上言:“使臣经过州县,券料外妄自徵需,以丰傔从,多索人驴,用递行李。挟命为势凌下作威供亿稍迟即加鞭棰吏民受辱宁免怨嗟欲望察访得情严示惩戒”从之。俄迁右散骑常侍。
汉初,历礼部、刑部二侍郎。时史弘肇怙权专杀,闾里告讦成风。归谠言曰:“迩来有匿名书及言风闻事,构害善良,有伤风化,遂使贪吏得以报复私怨,谗夫得以肆其虚诞。请明行条制,禁遏诬罔。凡有披论,具陈姓名。其匿名书及风闻事者并望止绝。”论者韪之。
归谠虽号廉直,而性刚介,言多忤物。显德三年冬,大宴广德殿,归谠酒酣,扬袂言曰:“至于一杯而已。”世宗命黄门扶出之。归谠回顾曰:“陛下何不决杀赵守微。”守微者,本村民,因献策擢拾遗,有妻复娶,又言涉指斥,坐决杖配流,故归谠语及之。翌日,伏阁请罪,诏释之,仍于阁门复饮数爵,以愧其心。五年秋,归谠与百官班广德殿门外,忽厉声闻于帝,诏夺一季奉。
宋初,迁刑部尚书。建隆三年,告老,拜户部尚书致仕。乾德二年,卒,年五十七。
(节选自《宋史•卷二十一》)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挟命为势凌下/作威供亿/稍迟即加鞭棰/吏民受辱/宁免怨嗟/欲望察访得情/严示惩戒
B.挟命为势凌下/作威供亿/稍迟即加鞭棰/吏民受辱/宁免怨嗟/欲望察访/得情严示惩戒
C.挟命为势/凌下作威/供亿稍迟/即加鞭棰/吏民受辱/宁免怨嗟/欲望察访得情/严示惩戒
D.挟命为势/凌下作威/供亿稍迟/即加鞭棰/吏民受辱/宁免怨嗟/欲望察访/得情严示惩戒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B.世宗为庙号。庙号是我国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庙号的选字与谥号不同,没有褒贬之意。
C.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房屋。文中的殿为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D.拾遗,有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之意。古代拾遗指以谏为职的官员,隶属谏诤机构。
展开余下试题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边归谠很有才华,年轻的时候就凭精通儒学而出名。晋祖很赏识他,将他招至门下,上表推荐他任河东节度使推官等职。
B.边归谠曾上书抨击官场中的贪污勒索,诬告举报的风气,并提出相关建议。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但议论的人却因此而非议他。
C.边归谠刚直耿介,不拘小节,说话常冒犯他人。曾经因为喝醉酒冒犯了皇上,后来又因与同僚排队候朝时大声喧哗而被皇帝扣了一个季度的俸禄。
D.边归谠为官正直无私、高风亮节,曾得到历朝君主的赏识和重用。宋建隆三年,他上书请求退休,皇帝同意并授予他户部尚书一职退休。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请明行条制,禁遏诬罔。凡有披论,具陈姓名。(5分)
(2)翌日,伏阁请罪,诏释之,仍于阁门复饮数爵,以愧其心。(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16~18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6.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17.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4分)
18.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中形象地表现相思成泪、愿望飘渺的两句是, , 。
(2)《荀子•劝学》以借助舆马可致千里为例,论证了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同篇中与之相似的例证是“ , , ”。
(3)韩愈在《师说》结尾说自己作此文赠予李蟠的原因是“ ” 。
四、语言文字运用(11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阅历会日趋丰富。 ① 。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 ② ,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 ③ 。
21.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答:
五、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如《三字经》上说“子不教,父之过”;有人认为,学校教育最重要,如《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也有人认为,社会教育最重要,如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还有人认为,自我教育最重要,如《论语》中就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对于以上观点,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13.220.32.165)
上一篇:
福建省长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广东省实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