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483 2017-05-02
标签: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3]
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年春季实验中学初一年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卷共25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一个人长着这么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既有可能在台上主持大臣会议,也有可能在酒肆同一帮酒徒鬼混;既有可能在市场上卖面包,也有可能披着大主教的法衣,举起十字架从跪地的教徒的头上掠过。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中显得突出)、引人注目的可能。托尔斯泰做学生的时候,可能属于同龄人的混合体;当军官的时候,没法把他从战友里面分辩出来□而恢复乡间生活以后,他的样子和往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乡伸角色再吻合不过了。
⑴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与“酒肆”的“肆”读音相同的是( ) (1分)
A.服饰 B.侍候 C.赏赐 D.伺养
⑵ 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改为 ; 改为
⑶用一个成语替代文中加着重号内容的意思。(2分) 成语:
⑷在文中的□处填上标点符号。(1分)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B.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的家园一一地球。
D.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第二届北京儿童阅读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三十五中学召开。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 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篇之一。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作者通过小说向我们揭示爱国的主题。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4.默写。(13分)
①此中有真意, 。 ②斯是陋室, 。
③ ,小桥流水人家。 ④念天地之悠悠, !
⑤海日生残夜, 。 ⑥ ,草色入帘青。
⑦“乡愁”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停舟遥想“ ? ”;马致远则扬鞭痛吟“夕阳西下, ”。
⑧《饮酒》中表明作者志向,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
⑨舒活舒活筋骨, ,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二、阅读(67分)
㈠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回答下列两个小题。(4分)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 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浏览完整试题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6.品味首联加点词“金鳞开”的表达效果。(2分)
㈡阅读周敦颐《爱莲说》,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用 “/”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晋陶渊明独爱菊
8.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屡见不鲜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何陋之有 D.不蔓不枝 枝繁叶茂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世人甚爱牡丹 甚: ②濯清涟而不妖 妖:__________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予:__________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
10.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1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从这句话能看出当时什么社会问题?( 3分)
㈢阅读《春》节选语段,完成12—14题。(10分)
①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12.选文三个自然段的写作对象分别是什么?(3分)
13.用课文原句回答。(4分)
⑴写出文中一个写人的活动的句子。
⑵写出文中一个运用联想手法的句子。
14.下列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个句子中的“闹”字既突出了蜜蜂的多、叫声大,还将蜜蜂人格化,表现了蜜蜂采蜜时的喜庆气氛,也流露出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个句子和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描绘的画面是相似的。
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这个句子是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悦耳动听。
D.“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软绵绵、嗡嗡地”,这些叠词的使用,使语句节奏舒缓且有韵律美,是选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㈣阅读萧红的《初冬》一文,完成后面问题。(20分)
初 冬 (作者:萧红)
①初冬,我走在清凉的街道上,遇见了我的弟弟。
②“莹姐,你走到哪里去?”
③“随便走走吧!”
④“我们去吃一杯咖啡,好不好,莹姐。”
⑤咖啡店的窗子在帘幕下挂着苍白的霜层。我把领口脱着毛的外衣搭在衣架上。我们开始搅着杯子玲琅地响了。
⑥“天冷了吧!并且也太孤寂了,你还是回家的好。”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
⑦我摇了头,我说:“你们学校的篮球队近来怎么样?还活跃吗?你还是很热心吗?”
⑧“我掷筐掷得更进步,可惜你总也没到我们的球场上来了。你这样不畅快是不行的。”
⑨我仍搅着杯子,也许飘流久了的心情,就和离了岸的海水一般,若非遇到大风是不会翻起的。我开始弄着手帕。弟 弟再向我说什么我已不去听清他,仿佛自己是沉坠在深远的幻想的井里。也许因为清早或天寒,再没有人走进这咖啡店。在弟弟默默看着我的时候,在我的思想宁静得玻璃一般平的时候,壁间暖气管小小的嘶鸣的声 音都听得到了。
⑩“天冷了,还是回家好,心情这样不畅快,长久了是无益的。”
⑾“怎么?”
⑿“太坏的心情与你有什么好处呢?”
⒀“为什么要说我的心情不好呢?”
⒁我们又都搅着杯子。有外国人走进来,那响着嗓子的、嘴不住在说的女人,就坐在我们的近边。她离得我越近,我越嗅到她满衣的香气,那使我感到她离得我更辽远,也感到全人类离得我更辽远。也许她那安闲而幸福的态度与我一点联系也没有。我 们搅着杯子,杯子不能像起初搅得发响了。街车好像渐渐多了起来,闪在窗子上的人影,迅速而且繁多了。隔着窗子,可以听到喑哑(yīnyǎ,嘶哑)的笑声和喑哑 的踏在行人道上的鞋子的声音。
⒂“莹姐。”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天冷了,再不能飘流下去,回家去吧!”弟弟说 , “你的头发这样长了,怎么不到理发店去一次呢?”我不知道为什么为他这话所激动了。也许要熄灭的灯火在我心中复燃起来,热力和光明鼓荡着我:
⒃“那样的家我是不想回去的。”
⒄“那么飘流着,就这样飘流着?”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他的杯子留在左手边 ,另一只手在桌面上,手心向上翻张了开来,要在空间摸索着什么似的。最后,他捉住自己的领 巾。我看着他在抖动的嘴唇:“莹姐,我真担心你这个女浪人!”他牙齿好像更白了些,更大些,而且有力了,而且充满热情了。为热情而波动,他的嘴唇是那样的褪去了颜色。并且他的人有些近乎狂人,然而安静,完全被热情侵占着。
展开余下试题
⒅出了咖啡店,我们在结着薄碎的冰雪上面踏着脚。 初冬,早晨的红日扑着我们的头发,这样的红光使我感到欣快和寂寞。弟弟不住地在手下摇着帽子,肩头耸起了又落下了;心脏也是高了又低了。
⒆渺小的同情者和被同情者离开了市街。停在一个荒败的枣树园 的前面时,他突然把很厚的手伸给了我,这是我们要告别了。 “我到学校去上课!”他脱开我的手,向着我相反的方向背转过去。可是走了几步,又转回来: “莹姐,我看你还是回家的好!”
⒇“那样的家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愿意受和我站在两极端的父亲的豢养(huànyǎng养育,供养)……”
(21)“那么你要钱用吗?”
(22)“不要的。”
(23)“那么,你就这个样子吗?你瘦了!你快要生病了 !你的衣服也太薄啊!”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充满着祈祷和愿望。
(24)我们又握过手,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走去。太阳在我的脸面上闪闪耀耀。仍和未遇见弟弟以前一样,我穿过街头,我无目的地走。寒风,刺着喉头,时时要发作小小的咳嗽。
(25)弟弟留给我的是深黑色的眼睛,这在我散漫与孤独的流荡人的心板上,怎能不微温了一个时刻?
写作背景:1930年,萧红被思想保守、专制顽固的父亲勒令退学、完婚,她不愿意;后因劝伯父不要再增加地租而遭到毒打,便离家出走,又被父亲宣布开除祖籍。在外漂泊期间,偶遇正在同一所城市上学的弟弟。
15.通读全文,说说本文题目的作用。(4分)
16.“我”在街上偶遇了弟弟后,心情由孤寂不畅快到 “微温”,我心情的转变点在第 段,该段中触发这一变化的细节是 。(3分)
17.从全文看,一个人在外漂泊的“我”生活处境也是很艰难的,这从两处写到“我”的衣服语句中也能看出。请找出来。(4分)
⑴
⑵
18.品味语言。(6分)
⑴这在我散漫与孤独的流荡人的心板上,怎能不微温了一个时刻?(从修辞的角度)
⑵初冬,早晨的红日扑着我们的头发,这样的红光使我感到欣快和寂寞。(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五次出现“深黑色”的眼睛,其中蕴藏的弟弟对“我”的情感、态度,有关爱同情,有热情期待,也有无奈和不理解。
B.作者着力描写“女侍者”和“外国女人”这两个人物,以她们的快乐反衬出 “我 ”“不畅快”的心情,也写出了 “我 ”与弟弟交谈时温馨的状态 。
C.第⒆段中“同情者”与“被同情者”在文不分别指的是弟弟和“我”。
D.大量的运用语言描写,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这样写既交代了弟弟和“我”的生活现状,表达了各自的心情及彼此间的感情,也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原委(经过),突出了“我”倔强与弟弟热情的性格特点。
㈤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0至22题。(10分)
材料一: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类型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材料二】数字化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是指用带显示屏幕的电子仪器(电脑、手机等)来阅读电子书、博客、微信等数字化的内容。传统阅读就是通过纸质媒介(图书、报纸、期刊等)来阅读和获取信息。
从阅读的广度来看,数字化阅读要优于传统阅读。数字化阅读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相对传统的书籍,数字化阅读还有存储方便,易于携带,查找信息快捷的优点,因此有助于拓宽阅读的广度。
在深度阅读的范畴,传统阅读更有优势。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代表的一些经典名著,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值得深入品味。阅读这些作品,采用传统的阅读方式,更便于读者做标注,划重点,在多次阅读中反复吟咏品味,获得认识上的升华。同时,传统阅读较之数字化阅读不易受干扰,读者的思想与书的思想容易融合汇通。而由于数字化传播的特性,数字化阅读的材料庞杂多样,良莠不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只是在传播信息,更适合快餐式的浅阅读。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粉丝无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令人惊叹,学者嘉宾对诗词内涵、创作背景等内容的解读,更是一场文化大餐,让人如痴如醉。近些年,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都曾经引发如潮关注,这都说明公众对传统文化有巨大需求。
然而不可回避的话题是: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但这样的基因为何常常被压抑,而不是被唤醒呢?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快餐时代,浮躁的气息似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即便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许多人依然缺乏耐心与沉静,不愿去品味诗词歌赋带来的美好意境。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走了弯路。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教育曾经被挤到了的边缘,近些年才再获重视。课堂中的诗词教育,往往抛弃诗词的绝妙词句和美好意境,专注于反复咀嚼诗词的中心思想,专注于由此衍生的各种试题。这样的传授方式,往往让学生瞬间对诗词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在许多家长的内心中,过度专注于对孩子“一技之长”的培养,让诗词歌赋等浸润心灵的知识不知不觉间受到冷落。
然而,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除了奋斗的力量,还需要“诗和远方”。希望《中国诗词大会》引起的这股风潮,能够一路走下去,让古老的诗词歌赋再度焕发青春,也让“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更多人的追求。——(节选央视评论)
20.【材料一】是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请根据相关数据,写出你的发现。(2分)
21.【材料二】从 、 两个方面对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利弊进行了比较。(2分)
22.专家估算,第二季中华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至少有2000首诗词储备量,不过,她并不是纯粹靠死记硬背的“诗词复读机”,在节目中尽显对古诗词的喜爱。请结合央视评论归纳出武亦姝同学成功的原因。(6分)
㈥名著阅读。(6分)
2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3分)
①西天取经途中,孙悟空曾三次离开唐僧:第一次是拜唐为僧师不久,因杀了六个强盗被唐僧责怪,一气之下去了东海龙官;第二次是三打白骨精后,唐僧受八戒撺掇,认为悟空误杀好人,将他逐走;第三次是打死了强盗,唐僧怨恨他,念了紧箍咒,将他赶走。( )
②《繁星•春水》作者冰心,作品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园丁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
③身陷绝境的鲁滨逊冷静地思考了自己所处的境遇和环境,他按照商业簿记的格式,分借方和贷方,把自己的幸运和不幸,好处和坏处公允地排列出来,找到了许多活下去的理由。( )
展开余下试题
24.依据选段内容,按要求作答。(3分)
然而,正在这时我生活却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天中午,我正走去看我的船,忽然在海边上发现一个人的脚印;那是一个赤脚的脚印,清清楚楚地印在沙滩上。这简直把我吓坏了。我呆呆地站在那里,犹如挨了一个晴天霹雳,又像大白天见到了鬼。我侧耳倾听,又环顾四周,可什么也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见到┅┅因为,我跑进这藏身之所时,心里恐怖已极,就是一只受惊的野兔逃进自己的草窝里,一只狐狸逃进自己的地穴里,也没有像我这样胆颤心惊。
选文出自 ,文中加点的词语“新的变化”是指
,小说后面与此相关的一个情节是 。
三、作文(60分)
25.题目: 里的故事,要求: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③立意自选,文体规范;④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2017年春初一语文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⑴D ⑵ 辩改为辨 伸改为绅⑶鹤立鸡群⑷;2.C 3.B4.①欲辨已忘言
② 惟吾德馨③枯藤老树昏鸦④独怆然而泣下⑤江春入旧年⑥苔痕上阶绿⑦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肠人在天涯。⑨抖擞抖擞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 5.C(泥土的胭脂色是战士的鲜血所染,不是晚霞映衬的,写出了战争的惨烈)6. 示例: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照耀下铠甲像鱼鳞熠熠发光的样子,展现了军士威武雄壮、严阵以待的形象。7.晋/陶渊明/独爱菊
8.C 9.①非常② 美丽而不庄重③我④当然10.①我只喜欢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②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11.揭示了陶渊明以后的社会风气,对社会不满的隐士少了,与世同流合污的人多了。(3分)12.春草(小草)、春花(树花)、春风(3分)13.⑴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2分)⑵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2分)14.A(3分,表现了春花的鲜艳香甜,对春天的喜爱)15.一 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二是表现了作者孤寂的心情。(共 4分 ,一点2分)16.第15段(1分),弟弟关心我为什么不去剪头发。(2分)17.①我把领口脱着毛的外衣搭在衣架上。②你的衣服也太薄啊!(每空2分,共4分)18.⑴反问的修辞(1分 ),突出强调了弟弟对“我”的关心,温暖了“我”孤寂漂泊的心,也表达了“我”对弟弟的深厚情谊。(2分)⑵心理描写(1分),弟弟的热情与关心,让我感到“欣快”,也写出了弟弟对“我”的不理解,使我感到寂寞”。(2分)19.B(心不在焉的状态,3分)20.这所学校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2分))。21.阅读的广度、阅读的深度(2分)22.①武亦姝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非常耐心与沉静,愿 意去品味诗词歌赋带来的美好意境。②重视课堂中的诗词教育,能够领略诗词的绝妙词句和美好意境。③武亦姝的家长重视诗词熏陶,让诗词歌赋等浸润孩子心灵。(6分,每点2分)23.①(√)②(×,是受到泰戈尔的重要影响)③(√)24.《鲁滨逊漂流记》;发现野人;搭救星期五(战败野人) (106.114.199.41)
上一篇: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义务教育小片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私立第一中学2016--2017七下语文期中考试卷
标签: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福建省南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