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345 2017-05-07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5]
安徽省阜阳九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阜阳九中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50分,含卷面分5分,你必须在12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2、你必须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 ,明月来相照。 (2)、商女不知亡国恨, 。
(3)、 ,凭君传语报平安。(4)、可怜夜半虚前席, 。
(5)、 ,夜泊秦淮酒家。(6)、杨花榆荚无才思, 。
(7)、许多成语都源于古文,请你写出“扑朔迷离”在《木兰诗》中的原句: , 。
(8)、《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册的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体验和感悟。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领略到黄河万丈狂澜的气势;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藉时qiè( )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爱国情怀;____A_____ ¬¬¬¬¬¬¬¬。
①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蓦( )然回首 qiè( )而不舍 鲜( )为人知
②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应改为“¬ ”。(2分)③“鲜为人知”的意思是: 。(2分)
④请仿照前面划线句在A处续写一句话。 (2分)
3、名著阅读。(4分)
(1)《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潜艇的故事。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 。
4、请你参加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2)仿照例句横线处的句式,以“爱国”为话题,引用诗词名句,再写一句。(3分)
例句:爱国是什么?爱国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写一段祝福语,用上下面提供的词语。(50字左右)(4分)
幸福安康 繁荣昌盛
(4)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多唱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3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对面的灯光 (21分)
⑴那年,他正初三,复习进入中考前的白炽化阶段,不知道怎么回事,应考的激情却荡然无存。
⑵难道真的是班上唯一的竞争对手刚转学回老家的缘故吗?
⑶父亲看到他这个样子,忧心忡忡。一向奋发苦读的儿子难道真的无法度过中考这一劫?父亲知道,他这个人一旦缺少学习的竞争对手,学习是没有激情的,就像没有和风吹过的湖面,泛不起任何涟漪。
⑷在他还很幼稚的心目中,战胜对手的欲望才是他挑灯苦读的唯一理由。
⑸那天,父亲兴致勃勃地对他说,他们对面那栋废旧的大楼刚住进来了一个女孩,听说也是今年参加中考,她以前在外地借读,现在回来了准备参加中考了。父亲还说,她现在在市区另外那所中学就读,听说她以前学习也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今年的中考目标和你一样,是一中。
浏览完整试题
⑹听父亲这样一说,①他疲软的心绪犹如寒冬过后的劲草,东风一吹就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⑺不过,一脸憔悴的父亲也忧伤的告诉他:孩子,真对不起,临近你中考了,单位却安排我上夜班。
⑻以前,每天晚上学习累了的时候,他总习惯抬头凝视窗外,可窗外迎接他的只是一片漆黑,他的思绪也如夕阳下的归鸟,倦怠扑面而来。现在的每天晚上,对面的灯光透过窗帘,笔直地朝他射来,是一种柔和的灯光,更是一种无声的挑战。不管有多疲倦,只要对面的灯光不息,他都会重新坐下来,继续拿起书本。
⑼每天默默地注视着对面的灯光,他不停的猜想她的模样,但对面的窗户始终是紧闭,回答他的依然是直射过来的灯光,厚重的窗帘斩断了他一切窥视的欲望。
⑽或许是上夜班的缘故吧。②每天父亲回来后总是哈欠连连,但在布满血丝的双眼深处,总透出一种难以抑制的亢奋。父亲也似乎比他更关心她,时不时给他谈起对面她读书的情况。父亲说她很刻苦,每天晚上要到深夜12点才休息,每天早上5点半就会起来看书。当然这个他比父亲更清楚,对面的灯光的确都是每天12点准时熄灭,清晨5点半准时亮起来,天天都是如此,周末也不例外。
⑾夏天是短暂的,炎热也总会过去,在炎热的夏季里,他终于趟过了中考这条人生的大河。可他对她的关切却有如酷夏的热情,他毅然决定在考完之后,一定要见见这个对手的庐山真面目。
⑿他选择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爬上这栋期待已久的大楼。他站在房间门口,霎时,一个熟悉的,伴随过他15年的酣睡声,从门缝窗缝里传来。不知什么时候,他发现自己的眼里下起了夏季才有的滂沱大雨。
5.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6.分析第(2)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7. 结合上下文,从修辞或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6分)
①他疲软的心绪犹如寒冬过后的劲草,东风一吹就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②每天父亲回来后总是哈欠连连,但在布满血丝的双眼深处,总透出一种难以抑制的亢奋。
8、文章的结尾出人意料,但是在前文中又有伏笔暗示,请找出前文中相关暗示的语句,不少于两句。(4分)
9、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二)那个温暖的冬天(19分)
(1)在我家的老屋里,一直摆放着一个小火炉,尽管它已经破烂不堪,无法再使用,那是奶奶的小火炉。小的时候,人们的生活还很贫困,村子里常会看到一些衣衫褴褛,背着一个破口袋沿门乞讨的人,我们称之为“要饭的”,大人小孩一看到他们要上门乞讨,往往是慌忙关上屋门,拒之门外。但奶奶却从不让我们那样做。
(2)奶奶是一位非常慈善的老人,虽然那时我们自己的日子也很不好过,但只要“要饭的”走到家门外,奶奶一定会立即从家里拿出两个馒头来,双手递到他们手里,看着他们离去;如果正赶上我们吃饭,奶奶便会把他们迎进屋,让他们也能吃碗热饭。
(3)冬天是个最难过的季节,为了抵御寒冷,奶奶请人做了一个小火炉。冬日里,奶奶常会去田野里捡一些干树枝,用来烧炉子。那时,每天早上我一起床奶奶的火炉已经架好了,火苗照在奶奶和我的脸上,奶奶便会笑着说:“冬天的火苗比娘亲!”如果在寒冷的冬天,奶奶发现家门口站着一个瑟瑟发抖的“要饭的”,她一定让他们赶快进屋,把炉子烧得旺旺的,一边让他们烤暖身子,一边赶紧给他们去找吃的;如果看到他们穿得单薄,还会想办法给他们找件厚衣服御寒。(4)父亲对奶奶的善良颇有怨言,但却又不好说奶奶什么,只是在一次奶奶容留了一对母子在家里住宿几天后,父亲对奶奶的不满完全地表露了出来。
(5)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天阴沉沉的,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来到了家门口。这是一对母子,奶奶立即把母子俩迎进了家门,把炉子烧得通红,母子俩烤着火,冻僵的手脚一下子有了活色。这时奶奶发现小男孩已冻得感冒发烧了,便赶忙找来点药给孩子喂下,又给母子俩做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年轻的母亲流着泪不住地感谢。母子俩要走了,奶奶说,这样不能走,等孩子病好点再走,硬是把他们留下,一留便是三个日夜,直至小男孩彻底退烧。
(6)送走了母子俩,奶奶的心仍放不下,念叨着母子俩。然而父亲却很不高兴,他对奶奶说:“妈,以后再不要让外人住在家里了,我们都快揭不开锅了!”但奶奶却说,我们再难也比他们出门在外要强,至少家里还有个火炉。沉默了一会,父亲又对奶奶说,“妈,你看看你那儿东西少了没有?”听父亲这样说,奶奶有点不高兴,她责怪父亲不应该把可怜的母子俩当小偷看待。但在父亲的一再要求下,她只好翻了翻,然而这一翻,奶奶的脸上显出不安的神情,疑惑地小声说:“我这放的十几块钱怎么找不到了?”父亲一下子提高了声音,说一定是被那娘儿俩拿走了。奶奶说:“不可能,不可能的”,她把所有的东西都翻了个遍,结果就是没找到那十几元钱。十几元钱在那个时候可不是个小数目,于是,父亲便一再警告奶奶,以后再也不能把“要饭的”带进家里,说别再可怜别人了,世上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你能帮得过来吗?然而奶奶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7)奶奶似乎没有吸取教训,她总是说,那娘儿俩不会拿她钱的……就算拿了,也不能因为这次而把所有乞讨上门的人关在门外。奶奶依然像她的小火炉一样温暖着每一个她见到的需要温暖的人。
(8)奶奶的年纪越来越大,渐渐地便行动不便了,她再也不能去外面捡柴禾,整天坐在她的火炕上郁郁寡欢。
(9)那年冬天,奶奶度过了她83个风雨岁月后,溘然长逝。临终前,父亲跪在奶奶的床前,泪流满面地说:“妈,请您原谅儿子,那年是我在那对母子离开家后,偷偷拿走了您存放的钱。”奶奶笑了,慈祥地闭上了双眼……(10)后来,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父亲也开始像奶奶那样乐善好施。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他说,十几年前,他曾和他的母亲来到我们家乞讨,是奶奶收留了他们,并说如今他已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但他和母亲仍念念不忘当年我们一家对他们母子的恩情,这次是特意来表示感谢的。当他得知奶奶已去世多年后,眼里流下了悲伤的泪水。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个小伙子还记着我们一家,逢年过节还会常来看望,父亲也常常教育我要做个善良的人,说能够帮助别人其实也是一种缘分。10.结合全文说说题目“那个温暖的冬天”中“温暖”的含义。(4分)
展开余下试题
11.从文中划线句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4分)
12.父亲的转变说明了什么?(2分)
13. 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14.父亲反对奶奶帮助穷人,除了自身穷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世上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你能帮得过来吗?”对他这一观点,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作出反驳。(5分)
(三)卖油翁(15分)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5分)
①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___ ②以钱覆其口_____________
③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 ④但微颔之_____________
⑤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_
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17、“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3分)
18、文中哪个句子最能说明道理?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三、卷面书写分(5分)
四、作文(55分)
19、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在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你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那一刻,你的世界春暖花开,充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那一刻的内心变化。2.不得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1、(1)深林人不知(2)隔江犹唱后庭花(3)马上相逢无纸笔(4)不问苍生问鬼神
(5)烟笼寒水月笼沙(6)惟解漫天作雪飞(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8)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1)mò 锲 xiǎn (2)典藉 典籍 (3)很少有人知道 (4)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广大的关东原野挚痛的热爱。
3、(1)刘四、小福子(2)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凡尔纳
4(1)示例:①回望历史,立志报国;②赞我国家 爱我中华;③团结奋进,振兴中华(2分)
(2)示例:爱国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分)(作者1分,诗句两分)
(3)我衷心祝福亲爱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巍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4分)
(4)示例:我赞同张明敏先生的话。因为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以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3分)
5、父亲扮演儿子的学习竞争对手,在对楼挑灯陪读,激励儿子发愤苦读,终于顺利完成中考。(3分,意思对即给分)
6、 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点明了文中的儿子为何应考激情荡然无存的原因,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4分,只写出一方面的作用,得2分;两方面都有得满分)
7、 (1) 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男孩在对面灯光的刺激下,重新焕发了应考的激情。(3分,意思对即可)
(2) 这是对父亲神态的描写。 哈欠连连 、布满血丝的双眼表现了父亲的疲惫和对儿子的关爱,难以抑制的亢奋表现了父亲为自己的付出感到自豪。(3分,意思对即给分)
8、(1)父亲知道,他这个人一旦缺少学习的竞争对手,学习是没有激情的,就像没有和风吹过的湖面,泛不起任何涟漪。(2)或许是上夜班的缘故吧。每天父亲回来后总是哈欠连连,但在布满血丝的双眼深处,总透出一种难以抑制的亢奋。(4分)
9、例:父亲通过扮演应考女生,在对楼挑灯陪读,重新激发了儿子的应考激情。这是一位重视子女教育,注重教育方法,有耐心的父亲。(4分)
10.温暖,既指奶奶烧的小火炉发出的温暖,又指奶奶善良慈悲的心温暖了到我家乞讨的穷人。(每层意思各2分)
11.示例::“赶快”、“烧得旺旺的”、“赶紧”、“想办法”等词语具体细致的描写出了奶奶关心穷人的情景,突出了奶奶热心助人,心地善良的可贵品质。(言之成理即可)(细节词语2分,分析2分)
12.父亲的转变说明奶奶的善良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儿子,在儿子身上得到了传承。(2分)
13.心地善良,自己家里不富裕,还一直坚持帮助“要饭的”,给他们提供食物、衣服和温暖。勤劳,“冬日里,奶奶常会去田野里捡一些干树枝”,“每天我一起床奶奶的火炉就已经架好了”。(4分)
14.世上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是帮助不过来的,但是我们能帮助一个人,就会使这个人渡过难关,使他感到温暖,给他活下去的勇气,能帮助一个是一个。结合实际略
15.(1)夸耀(2)盖(3)打发(4)点头(5)凭、靠(每小题一分)
16.(1)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2)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4分)
17.不可以,“睨”表示斜着眼看,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并不在意,其他的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3分)
18. “无他,但手熟尔。”(或“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熟能生巧,任何事情只要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精深巧妙的地步。(3分) (113.220.13.79)
上一篇: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片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五四制)下学期期中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安徽省阜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