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406  2017-05-1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6]
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2017届高考模拟试题(三)
语 文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诗品和人品
肖瑞峰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选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提及“诗品”,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作,所谓“品”,是就区分诗歌的不同风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为类别。今天我们讨论的“诗品”,有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与此相应,所谓“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二者之间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能等同,也无法对应。它们呈现出的是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
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在这方面最简明的一个论断就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最早将诗品与人品联系在一起的是先秦时期的“诗言志”思想。所谓“诗言志’’是指诗应当抒写人的情志,应当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在表现。这实际上已涉及到“文如其人”和“言为心声”的命题。“文如其人”这一命题,可以追溯至汉代扬雄的《法言·问神》、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但从现存的文献看,明确表述“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这段话是苏轼评论他弟弟的。后人都认为三苏里面最有才气的是苏轼而不是苏辙。在苏轼的眼里,弟弟的文章超过了他,而世人不理解。
后来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就太多了,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
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我们有理由强调:欲醇诗品,先正人品。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才能真正提升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融合。要正诗品就要像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


浏览完整试题(节选自《浙江人文大讲堂》有删改)
1.根据文本,下列选项中无法说明“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的一项是:
A.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程做一个全面的考察,“文如其人”确实比较普遍,这是一种史实。
B.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可见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
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
C.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不断提升,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也会不断提升。
D.要达到诗品和人品的完美融合,就要像孟子说的,养浩然之气。
1.C(题干要求是人品为诗品的条件,而C项却说成了诗品为人品的条件。诗品不一定能带动人品提升。
2.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等由来已久的说法,说明我们—直在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B.世人以为苏轼的才气胜于苏辙,苏轼却认为苏辙的文章超过了他,苏辙其文如其为人,诗品和人品
达到了统一。
C.李白、刘禹锡的“文如其人”和潘安、赵构的“言非心声”形成了对比,说明了“诗品与人品”并不能完
全相统一。
D.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
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
2.D(逻辑有误。据原文“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可见,“言非心声”的现象并非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就可以解决的。“只要……就”过于绝对。)
3.综观全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品与人品是可以统一的,这是对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追求。
B.诗品与人品也有割裂、背离、无法契合的情况,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
C.诗人尽量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
善。
D.诗品出于人品。诗如其人,从作品中就足见其人的品质、德行,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造出优秀的
作品。
3.D(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此推断于文无据。“诗如其人”,文中说“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和人品是割裂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肖培根院士: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下达给了年仅26岁的肖培根。“那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图书馆的文献,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专家做普查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范围,指明任务方向。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500-600种常用中药,抓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70%-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此番韬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特长,把植物室的其他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野外调查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一辆马车拉着铺盖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肖培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一个来自“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又编写出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年3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地的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200多种重要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期间,肖培根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邀请去抢救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之后,肖培根又奉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该国的草药,那里温度高得鸡蛋放在外面,很快就能晒熟。在这样的环境下,考察团详查每种草药的功效,还访问了许多草医,资料汇总起来后,收获颇丰。考察团提交的报告,被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到各成员国,说中国帮助这些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丰富的草药资源,是南南合作的典范。肖培根是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物资禁运,凡是包含进口药代用品的一概不准向中国出口。那时肖培根刚刚大学毕业,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宿,经过不舍昼夜的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随后阿拉伯胶、安息香、胡黄连等等也找到了代用品。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疾病防治大会上,发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豪迈誓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正是利用萝芙木,冲破国外的封锁,研发出物美价廉、令几代国人难忘的降压灵。短短数年,这批可爱可敬的青年才俊们,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寻觅到了取之不尽的替代植物,解决了全国人民的需求。他们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这项任务给了我们一个实际的体会:在药用植物界,相似的药材有相似的成分、相似的活性,从这里找到了最初的灵感。”
“在长期的药用植物研究中,我发现在某一个植物类群中,它们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如果再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发掘,就能够寻找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来。”肖培根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使他成为最早将计算机引入中草药研究的药用植物专家,并且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发。1978年,《药学通报》终于复刊了,在第1期第1至第5页上,发表了肖培根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能够在复刊的首期首页上发表论文,只因四个字:分量质量。当然,它标志着孕育二十几年的新学科诞生了。


展开余下试题                                                                                  (有删改)
【相关链接】
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扩大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并撰写英文专著对中医药进行系统论述和介绍。
                                                            (张东风《肖培根院士的绿药情缘》)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撷取了肖培根人生的若干传奇经历,描写他勇挑重担、锐意进取、钟情绿药的相关事迹,表现
了一位杰出药用植物学家的伟大人格。
B.在中药资料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年仅26岁的肖培根却胸有成竹的承担起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
——完成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
C.肖培根安排工作时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他强调进行中药普查时要以500-600种常用中药为侧重点,
因为这些常用中药占据了中药资源的大头。
D.《药学通报》复刊后,第一期的首页就刊登了肖培根的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
联系性》,只因这篇文章分量重、质量高。
4.B(国家交给肖培根的第一个任务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肖培根很有大将风范,他勇挑重担主动选择了任务量大的东北地区。在实际调研中,他始终是以学
生的姿态为人处世,得到了药农和中药师傅们的高度认可。
B.肖培根帮助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的草药资源,这种援助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新中
国第一个奉派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
C.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的物资禁运,促使我国研究人员必须寻找到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经过
肖培根自己昼夜不息的努力,他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
D.肖培根认为通过计算机可以整理出植物类群中规律性的东西,他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
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发,这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已经诞生。
E.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可
见他在积极推动中药走向世界,他为中药的国际化影响做了很大贡献。
5.AE(B因果不当。C“肖培根自己很快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错,原文是“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很快找到萝芙木”。D新的学科已经诞生的标识是“肖培根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的发表”)
6.肖培根能够创立崭新的学科——“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分)
①自力更生,不负使命。西方对我国实行进口药的封锁,肖培根不辞艰辛,完成寻找替代进口药国产资源的使命,找到了创建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灵感。②善于运筹,潜心研究。肖培根接受中药普查的重任,确定普查范围和方向,虚心请教,边干边学,编写出第一部《中药志》,奠定扎实的学术根基。③交流融合,见广识多。肖培根赴西非考察,采集整理药用植物种子;入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编制世界药用植物名录,极大地增长了见识,学术底蕴更加厚重。④视野开阔,思路开放。肖培根能触类旁通,发现植物形态、成分、疗效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从而找到规律,从而催生“药用植物亲缘学”。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14分)
奶 奶
曹文轩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被发动起来,不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碾场。
深夜,爸爸的号子声在清凉、潮湿的空气中飘荡着,显得有点儿凄凉。
碾上几圈儿,就要将地上的稻子翻个身再碾。通知大家来翻场的,是锣声。
锣一响,大家就拿了翻场的叉子往场上跑。
夜里,疲倦沉重的人们一时醒不来,那锣声就会长久地响着,直到人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地走来。
第一场稻子碾下来,很快就按人口分到了各户。当天晚上,人们就吃上了新米。
那新米有一层淡绿色的皮,亮亮的,像涂了油,煮出来的无论是粥还是干饭,都香喷喷的。
面黄肌瘦的大麦地人,吃了几天新米,脸上又有了红润,身上又有了力气。
这一天晚上,奶奶对全家人说:“我该走亲戚了。”
奶奶是要去东海边她的妹妹那儿。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趁还能走动,她要去会一会妹妹。
爸爸妈妈倒也同意。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奶奶去东海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过去的这段日子里,青铜家借了别人家不少粮食,等将这些粮食还了,青铜家的粮食又很紧张了。奶奶想,她去她妹妹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省出一个人的口粮。妹妹家那边相对富裕。还有,妹妹家那边,是一个大棉区,每到采摘棉花的季节,就会雇很多人采摘棉花,工钱是钱或是棉花。她想弄些棉花回来,给青铜和葵花做棉袄、棉裤,马上就要过冬了。日子过得这么清贫,这两个小的,却一个劲地蹿个儿,原先的棉袄、棉裤,即使没有破破烂烂,也太短了,胳膊和腿,去年冬天就有一大截露在了外面,让人心疼。
然而,奶奶只说去看看她的妹妹。
奶奶走后,青铜一家人,心里总是空空落落的。
过了半个月,奶奶没有回来,也没有一点儿音信。
妈妈开始对爸爸抱怨:“你不该让她去的。”
爸爸说:“她一定要去,你拦得住吗?”
妈妈说:“就是该拦住她。她那么大年纪,不能出远门了。”
爸爸很心烦,说:“再等些日子吧,再不回来,我就去接她回来。”
又过了半个月,爸爸托人捎信到海边,让奶奶早日回家。那边捎话过来,说奶奶在那边挺好的,再过个把月,就回来了。
不出半个月,海边却用船将奶奶送回来了。船是夜里到的。陪奶奶回来的,是爸爸的表兄。他是背着奶奶敲响青铜家门的。
全家人都起来了。
爸爸打开门,见到这番情景,忙问表兄:“这是怎么啦?”
表兄说:“进屋再说。”
全家人都觉得,奶奶变得又瘦又小。奶奶却微笑着,竭力显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爸爸从表兄的背上将奶奶抱起,放到妈妈铺好的床上。爸爸抱起奶奶时,心里咯噔一下:奶奶轻得像一张纸!
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
奶奶说:“天不早了,一个个赶紧睡吧,我没事的。”
爸爸的表兄说:“她老人家在那边已经病倒十多天了。我们本想早点儿告诉你们的,但她老人家不肯。我们想:那就等她好些吧,好些,再通知你们。没想到,她的病非但不见好转,倒一天一天地加重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奶奶,声音有点儿颤抖,“她是累倒的。”


展开余下试题 “她到了我家后,也就歇了两天,就去棉花田摘棉花了。别人无论怎么劝她别去摘,她就是不听。直到有一天中午,她晕倒在棉花地里。幸亏被人看到了,把她送了回来。从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能起床……”
青铜和葵花一直守候在奶奶的床边。
奶奶的脸似乎缩小了一圈儿,头发白得像寒冷的雪。
她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青铜和葵花。
青铜和葵花觉得奶奶的手凉丝丝的……
(节选自《青铜葵花》)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交代稻粒不容易被碾下来,碾一场稻子需要七八个小时等内容为后文爸爸深夜碾场的凄凉心情
以及翻场的人们“哈欠连天”等内容作铺垫。
B.爸爸表兄的话是补叙内容,交代了回家后的奶奶病情很重、体重很轻、头发更白的具体原因,表现
了爸爸的表兄一家人对奶奶的关心和对爸爸的责备。
C.爸妈对话中,“爸爸很心烦”一句表现了爸爸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感觉妈妈太唠叨,另一方面也
表现了爸爸对奶奶还不回来的轻微恼怒。
D.爸爸将奶奶抱起的情节,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
明奶奶极其瘦弱、病情严重。
7.D(A项,“爸爸深夜碾场的凄凉心情”错误,文中的“凄凉”是写爸爸的号子声,以表现夜深人静的状态,不是写爸爸心情凄凉。B项“对爸爸的责备”错误,爸爸表兄的话主要介绍了奶奶的辛勤劳动。C项,“也表现了爸爸对奶奶还不回来的轻微恼怒”错误,爸爸心烦主要是奶奶还没有回来,自己很担心奶奶,不是“恼怒”)
8.小说开篇几段描写了新稻登场的情景,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②表现了大麦地人收获时节的繁忙和疲惫。③营造主要故事情节的背景,为下文引出奶奶要到她妹妹家走亲戚的情节作铺垫。
9.奶奶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点?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1)(4分)形象特征:①关爱家人。奶奶到她妹妹家除了串亲戚外,更重要的是她去妹妹家后家里可以节省一个人的粮食,她也可以在妹妹那儿摘棉花,为青铜、葵花做棉袄、棉裤,但她不把这些想法告诉家人,以免他们担心。②勤劳善良。到了妹妹家后的奶奶只休息两天就到地里干活,一直到累倒在棉花地里为止;累病了也不想让家人知道,一直到病情越来越重才回家。(每点2分)
(2)(2分)小说主题:①彰显了纯朴的亲情:奶奶对家人的关爱和家人对奶奶的牵挂之情;②表达了作者对贫穷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之情。(每点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畋,字乐道。进士及第。庆历三年,湖南徭人唐和等劫掠州县,擢殿中丞,专治盗贼事。乃募才勇,深入峒讨击。然南方久不识兵,士卒多畏慑。及战孤浆峒,前军衄,大兵悉溃,畋踣岩下,藉浅草得不死。卒厉众平六峒,以功,迁太常博士。未几,坐部将胡元战死,降知太平州。岁余,贼益肆。帝遣御史按视,还言:“畋尝战山下,人乐为用,今欲殄贼,非畋不可。”乃授荆湖南路兵马钤辖。贼闻畋至,皆恐畏,逾,岭南遁。又诏往韶、连等州招安之。乃约贼使出峒,授田为民,而转运使欲授以官与赀,纳质使还。蛮平,愿还旧官,改知随州。召还,复起居舍人,入为三司户部副使,迁吏部员外郎。奉使契丹,以曾伯祖业尝陷虏,辞不行。河北旧以土绢给军装,三司使张方平易以他州绢。畋既同书奏闻,外议籍籍,又密陈其不可。久之,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读。上言:“愿择宗室之贤者,使侍膳禁中,为宗庙计。”旧制,内侍十年一迁官。枢密院以为侥幸,乃更定岁数倍之。畋言:“宜如文武官僚例,增其岁考。”遂诏南班以上仍旧制,无劳而尝坐罪徒者,即倍其年。议者谓畋以士人比阉寺为失。畋出于将家,折节喜学问,为士大夫所称。初,山下讨蛮,家问至,即焚之,与士卒同甘苦,故屡破诸峒。及用之岭南,以无功斥,名称遂衰。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特赐黄金二百两。
(节选自《宋史·杨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
/家无余赀/
B.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
/家无余赀/
C.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
家/无余赀/
D.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
家/无余赀/
10.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居舍人,官职名,隋炀帝时始置,属于内史省,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
B.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出入,也称官禁。
C.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但庶人不能设庙;也是王室或国家的代称。
D.岁考,古代每三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除四书五经、五言六韵外,晚清还有策论。
11.D(岁考,是指每年对官吏的考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畋剿贼有功,官职升迁。庆历三年,杨畋担任殿中丞,亲自率领士卒深入峒地讨伐盗贼,虽经挫
折,最终平定了六峒,因战功卓著升为太常博士。
B.杨畋善听意见,顾全大局。三司使张方平不用土绢做军装的事,杨畋本来是报请皇帝认可的,但因
为朝廷外部的议论,他又秘密地上奏陈述不能做的原因。
C.杨畋敢于直言,遭受非议。杨畋上书对宦官升迁之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当时有人议论说杨畋把
宦官和朝中文武大臣相提并论是有失礼节的行为。
D.杨畋带兵有方,屡败贼寇。杨畋讨伐蛮人时,能够与士卒同甘共苦,如果有家里的来信,就随即烧
掉不看,以免影响自己和军心,所以多次打败贼寇。
12.B(“杨畋本来是报请皇帝认可的”错误,原文有“畋既同书奏闻”,意思是杨畋已经一同签署奏章上报,不是说同意张方平的做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约贼使出峒,授田为民,而转运使欲授以官与赀,纳质使还。(5分)
杨畋于是与盗贼约定让他们出峒,拨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做农民,但转运使却要给予他们官职和钱财,让他们派出人质后就将他们全部放回。(大意2分,重点词“授”、“赀”、“纳”各1分。)
(2)遂诏南班以上仍旧制,无劳而尝坐罪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7届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