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31  2017-06-16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1]
广东省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论语》曾子三省自己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______________。
(5)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抬起头来,nán kān(___________)地望着他。
(2)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 tā(_______________)了。
(3)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_________________)了。
( 4)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mǎng mǎng zhēn zhēn (______)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3.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B. 上海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宽阔车水马龙。
C. 白求恩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人感动。
D. 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2016年中国健儿以优异的成绩从巴西奥运会胜利凯旋归来。(删掉“凯旋”)
B. 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我的数学成绩迅速加深了。(“加深”改为“提高”)
C. 期末考前,班主任一再强调:切忌不能作弊,否则取消成绩。(“一再”改为“反复”)
D. 本周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较上周下降了一倍。(“一倍”改成“一半”)
5. 模仿例句的写法,续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现在学校的深情。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画笔来描绘学校迷人的景色。
假如我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一)
(Ⅰ)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Ⅱ)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6. 解释下列几点词。
(1)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 (2)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 (3)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
7. 翻译下列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文章(1)中“友人”之所以 “下车引之”,是想哄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B.文章(1)中“怒”和“惭”写客人被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可以看出其语言生动形象,也可以看出客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浏览完整试题C.文章(Ⅱ)中谣言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宋之丁氏”表述不清,让人误解。
D.文章(Ⅱ)告诫我们注意对听闻进行判断分析,不要以讹传讹。
误认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注]①卓茂:人名。②公:对人的尊称。③幸:希望。④诣:拜访,到……去。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子亡马几何时矣/身亡所寄 B. 将去,顾而谓曰/去后乃至
C. 子亡马几何时矣/奈地坏何 D. 心知非是/知之为知之
10. 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茂 有 马 数 年 心 知 非 是 解 以 与 之 而 自 挽 车 去。
11. 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和“马主”什么样的品质?
(三)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 ’, 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 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1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题目富有深刻含义、绵长的情思。它不仅点出了文章叙事的时节,而且意味着对母爱和生命沉淀之后的思考与感悟。
B.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其中“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 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事后想来无比悔恨的心情。
C. 全文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调中,饱含深沉热烈的感情。既有母爱的艰辛和伟大,也有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感怀,包括悔恨愧疚 之情
D. 本文语言华丽,活泼中不失纯净和优雅。
13. 下列对本文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情感缺乏波澜,没有节奏感,给人平铺直叙之感。
B. “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运用景物描写,暗示着自己当时悲凉的心情,同时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作了铺垫。
C. 这篇文章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含蓄写来,以微小平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来感动读者。
D. 文章多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刻画了一个慈爱包容、无私坚忍且睿智的母亲形象。
14. 请自选角度品味下列的句子。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冰湖
(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2)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3)“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4)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5)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
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
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6)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7)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 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 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展开余下试题(8)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 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9)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10)“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1)“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12)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15. 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子俩遛网打鱼—— ——砸冰行船—— ——看到希望
16. 试分析第(7)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17. 请根据加点词语,赏析下列句子。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 在冰上……
18. 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上有何作用?作者没有交待父子俩是否获救,这样结尾有什么效果?
三、作文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妙的回忆可以丰富我们的生命,瞧,回忆中的那一段经历,给我们启示;那一抹微笑,可以带来温暖;那一片春景,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请以“最忆是_______”为题,写一篇具有真情实感文章。
要求:(1)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班级姓名和学校名。(3)文体自选。
附加题
20.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Ⅰ)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Ⅱ)二人赶到他洞门前, 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燠天炽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
(1).第(Ⅰ)篇选文“我”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作“最为心爱的宝书”?
(2).概括第(Ⅱ)篇选文,并说说文中的“妖精”是谁?
(3).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朝花夕拾》和《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各一点即可) (122.240.206.35)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广东省汕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