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467 2017-07-05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7]
陇南市2016-2017第二学期九年级月考试题(九)语文学科(九年级上下全册)
陇南市2016-2017第二学期九年级月考试题(九)
语文学科(九年级上下全册)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提示,将名言警句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5分)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ī zhì zāi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虬须 鄙夷 十拿九稳 引颈受戳
B.沉湎 诓骗 歇斯底里 遮天蔽日
C.拮据 陨落 怒不可遏 谓为壮观
D.资睢 睿智 一抔黄土 通宵达旦
3.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3分)
A. 眼北望,那扑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它们咆哮着,翻腾着,以气吞山河之势一泻千里。
B. 我的思绪在古道西风中飘一缕绵长的秋香,在悠然见南山的云淡风轻中怡然自得。
C. 穿过狭长蜿蜒的村道,鳞次栉比的楼房,顺坚叔的房子同样坐落在城中村的一隅,却给人以春意盎然的快意。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C.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D.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佩香囊等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⑤⑥④①③② B.⑤①③⑥④② C.①③②⑤④⑥ D.③②⑤①④⑥
6.名著阅读(5分)
《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你写出林 冲(豹子头)的精彩故事及性格特点:
7.经典诗文默写(8分)
①山舞银蛇,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是失修的路基
③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独酌无相亲。
⑤得道者多助, 。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弗敢加也,必以信。
⑦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15分)
父与女
①为翻寻一件秋衣,无意中又在箱底看到了那条围巾,那是用黑色绒绳结成的,编织着宽宽的条纹……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的故事。
②是十多年前了,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父亲自故乡赶来校中看我。
③他着了件灰绸的皮袍。A.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他一手提了个衣包,另一只手中呢,是一只白木制的点心盒,上面糊了土红的贴纸,一望而知是家乡的出品。
浏览完整试题
④父亲微微佝偻着身子,频频拂拭着衣领、肩头残留的雪花说: “自从古城沦陷,不知情形如何,我和你母亲时刻记挂着你,只是火车一直不通……我真埋怨自己,当年只埋头读些老古书,自行车都不会骑,不然,阿筠,爸爸会骑自行车来看你的啊……”
⑤外面仍然飘着雪,将窗外松柏,都渐渐砌成一座银色的方尖塔,那细弱树枝,似又不胜负荷,时有大团的积雪,飞落下空阶……随了那苍老的声韵,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画——一个老人,佝偻着背脊,艰难而吃力地,在凝冻了的雪地上,一步一滑地踏着一辆残旧的自行车……六十二岁的父亲,竟想踏自行车走六百里的路来看我……
⑥父亲自衣包中取出我最爱读的《饮冰室文集》,同母亲为我手缝的花条绒衬衣,他转身又解开那点心盒上的细绳,里面是故乡的名产——蜂糕。
⑦“你母亲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他拿起一块,放在我的而前,又摆到我的手上。呵,那为烟蒂熏染得微黄的衰老的手指,此刻还似在我的眼前晃动…… 当时,也许是我的虚荣造成了我的腼腆吧,在那衣着入时、举止潇洒的两个男女同学注视下,对着这故乡土物,好像有什么鲠在喉头,竟无法吞咽,只窘迫得涨红了脸。
⑧天色渐渐地昏暗了,我终于拾起那只“原封没动的”点心盒,只和父亲说了一句:“我拿回宿舍慢慢地留着吃吧。”
⑨翌日天色微明,我便匆忙地整理好书包,预备赶回学校去听头一堂的文学史,父亲好似仍觉得我是个稚龄的学童,一手摸着花白胡须: “阿筠,我送你去搭电车!”
⑩北国的冬晨,天上犹浮着一层阴云,雪花仍然在疏落地飘着……一路电车终于叮咚地驶来,我才预备跳上车去,父亲又似想起了什么:“你不冷吗?”说着,那么匆遽地,自他的颈际一圈圈地解开那长长的黑色围巾,尽管我在旁边急迫地顿足: “爸,车要开了。”B.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⑾我记得那天我着了一件深棕色的呢大衣,镶着柔黄的皮领,那皮毛颜色,直似三月的阳光,又美丽,又温暖。但是,父视却在那衣领外面,仍为我缠起那厚重的毛围巾,直把我装扮成南极探险的英雄了。我暂时忍耐着跳上了电车,赶紧找到一个座位就开始解去那沉甸甸的围巾……一抬头,车窗外,仍然瑟瑟地站着那个头发斑白的老人,依旧在向我凝望,雪花片片地飞上了那光秃的头顶,同那解去围巾的颈际……我的手指,感到一阵沁凉,立时麻痹般不能动转了,只任那松懈了一半的围巾,长长地拖在我的背上……
⑿那黑毛绳的围巾,如今仍珍贵地存放在我的箱底,颜色依然那么乌黑光泽,只是父亲的墓地,却已绿了几回青草,飞了几次雪花……
⒀抚摸着那柔软的围巾我似乎听到一声衰老而悠长的叹息!
(选自张秀亚《种花记》,有删减)
8.文章写了哪两件关于父爱的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9.文章多次出现对“下雪”的描写,从全文看有何作用?(3分)
10. 请在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其妙处,作简要的赏析。(3分)
A. 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
B.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我选 句,我的赏析:
11.文章⑾自然段写了“我”对围巾的不同表现,请分析 “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
①“我暂时忍耐着跳上了电车,赶紧找到一个座位就开始解去那沉甸甸的围巾。”
②“我的手指,感到一阵沁凉,立时麻痹般不能动转了,只任那松懈了一半的围巾,长长地拖在我的背上……”
12.在我们青春成长的故事里,有无知也有叛逆,我们懵懂着,不曾体会父母的心,却常常在错失了以后才追悔莫及。在你的成长中,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件事,至今令你懊恼着?请你用优美的、饱含深情的文字加以叙述。(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5分)
中国花卉文化的发展历程
程杰
①中国花卉文化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②一、先秦——中国花卉文化的始发期。河南庙底沟桥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五瓣花朵纹饰,《诗经》中的花卉信息以及《楚辞》“香草美人”的系统话语,反映出我国先民对植物花朵的关注和喜爱,展示了我国花卉观赏文化源头的绵远与活泼。
③但这一时期对花卉的观赏尚属自发的、分散的,甚至是偶然的,远未进入普通自觉的阶段。远古先民以狩猎生活为主,舞蹈模仿动物,各类纹饰多以动物为题材,很少顾及植物。商周时期,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植物的实用价值,《庄子》说“杜可食”,《离騒》言“餐秋菊”,《诗经》咏“参差荇菜,在若采之”,都是着眼于食用。对植物长势旺盛之美的特别青睐,是《诗经》中的普遍现象,这透露出一种物质利益的审美心态。《楚辞》常说到“兰”,也是佩兰、泽兰之类药用、香用植物。这是一个植物实用意义仍占绝对地位的时期,可称其为花卉植物的“物质实用时代”。
展开余下试题
④二、秦汉至盛唐——中国花卉文化的渐盛期。这一时期,花卉欣赏进入一个自觉的阶段。咏花赋开始出现,如钟会《菊花赋》,汉乐府《江南》中的“江南可采莲”以花卉引发情感,到东晋 ,产生了陶渊明《桃花源记》这样杰出的作品。隋唐时代,人们主要关注花卉的物色美感,欣赏色、香、味、形、姿等客观形象。通过鲜花盛开的华艳来体验生命的活力,感受生活的美好,透过花开花落来感知时序的变迁、岁月的流逝,感慨人生的蹉跎、世事的盛 衰。“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洛阳城中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从欣赏心量上说,这是一个带有鲜明感性色彩的时代,我们称之为“花色观赏时代”。
⑤三、宋元明清——中国花卉文化的繁盛期。到宋代,花卉欣赏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文化知识体系。这一时期有四个方面的特点最值得注意。
⑥一是士大夫园林、园艺活动的兴盛。苏东坡《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歌咏了30个景致,其中11处属于花卉景点,清朝《扬州画舫录》记录丰富。二是花卉产业化和民众游赏风气的兴起。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可见当时赏花宴游之风的兴盛,到了宋代,有关花市的描写极为常见,洛阳牡丹、扬州芍药都在这一阶段名扬天下。三是各类花哉园世著述大量出现。据园艺史家统计,见于著录和现存的明清农书类共1388种,其中花卉类225种。这些记录全面、系统,构成了我国花卉文化深厚的学术积淀。四是文艺创作的极度繁荣。龚自珍用《病梅馆记》针砭时弊,花鸟画中以“梅兰竹菊”为代表的文人写意极为流行。
⑦这一时期的审美、文化意识也进入了一个更高阶段。人们更加关注不同花色品种的个性特征、风格神韵和观赏价值,追求花卉品格神韵与人的精神气质投合契应,并借以陶冶人的性情意趣,寄托人的品德情操。“岁寒三友”“四君子”等说法的出现,典型体现了这一审美趋向精神追求,标志着中华民族花卉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完全成熟,因此我们将这一时期称为“文化象征时代”。
⑧上述三个阶段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活动内容不断拓展、文化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三个阶段之间不是此起彼伏、此消彼长,而是累积叠加、不断丰富的过程。正是如此悠久持续、生生不息的历史过程,最终形成了我国花卉文化极其丰富灿烂的面貌。
(材料出自《阅江学刊》2014年第1期)
13.本文是一说明性的议论文,其主要观点是( )(3分)
A.中国花卉文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B.中国花卉文化的始终贯穿着一种关注物质利益的审美心态。
C.中国花卉文化的最高境界是陶冶性情意趣,寄托品德情操。
D.中国花卉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累积叠加、不断丰富的过程。
14.请从论据使用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效果。(2分)
15.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的说明效果。(3分)
16.联系第④段具体语境,简析“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透露出的思想感情。(3分)
17.本文语言准确严谨,请从下列两句中各挑邮2个词语加以简要分析。(4分)
(1)据园艺史家统计,见于著录和现存的明清农书类共1388种。
(2)这一时期(先秦)对花卉的观赏尚属自发的、分散的,甚至是偶然的,远未进入普通自觉的阶段。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一)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8—22题。(17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越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②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③。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④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韩非子·喻老》〔有删改〕
【注释】①越:越国。 ②智:见识。③睫:睫毛。④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臣之妻私臣( ) (2)闻寡人之耳者( )
(3)楚庄王欲伐越( ) (4)王乃止(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皆以美于徐公 以何战
B. 臣之妾畏臣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 时时而间进 而吏不能禁
D. 而不能自见其睫 其真不知马也
20. 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2分)
臣 患 智 之 如 目 也 能 见 百 步 之 外 而 不 能 自 见 其 睫
21.翻译下面语句。(4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22. 请简析邹忌和庄子的劝谏技巧有什么相似之处? (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3—24题。( 5分)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23.这首诗描绘了 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 ”一词。(2分)
24.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四、综合性学习(8分)
25.《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是我们初中三年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它将是我们在初中阶段留下的最美好的回忆。请根据你们班级所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情况,完成下列题目。
(1)分手之际,你对班集体定然恋恋不舍,那么,让我们留下珍贵的记忆,班上成立编委会,编写班史,作为对这段生活的纪念吧!你们的班史纪念册里有哪些内容呢?(2分)
(2)“难忘今宵!”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策划、组织一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富有感染力的毕业晚会。毕业晚会的开场白你们如何设计的?(50字左右)(3分)
我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
(3)“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毕业在即,你一定想带着老师、同学的微笑和祝福走向远方吧!那么,在毕业前就请准备一本毕业纪念册,给你的同学送上你的照片和心语。请摘录你写给最好的朋友的赠言。(3分)
我的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26. 人生是一次远航。起锚时的林林总总,那岸上的斑驳,那港湾的纷杂,深深烙进你的心底。当你在漫无边际的海上漂浮,从心底荡起的思绪便来慰劳你的寂寞;当你在翻腾咆哮的浪谷间争斗,从心底迸发的潜力便来支撑你的肌骨。人生历程像一本本日历,不同时间段折合成册。初中毕业在即的你,在装订你的这段历程时会梳理出怎样的册页呢?
请以“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文章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30分)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分)
2.B(3分)
3.D(3分)
4.D(3分)
5.本段的中心语是“人生,如同爬山”讨论人生与登山之间的相似之处,所以⑤放在首句最合适,利用排除法,排除C和D.接下来,⑥④紧承其后,⑥紧扣⑤句的“梦想”,④句转折,讲“同伴越来越少”,所以前三句的顺序是:⑤⑥④,因此可以排除B.
故选:A(3分)
6.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5分)
7. (8分)
①原驰蜡象②我是干瘪的稻穗③斜晖脉脉水悠悠④花间一壶酒⑤失道者寡助⑥牺牲玉帛⑦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8.①父亲在一个风雪之日从故乡带着土特产来看我。(1分)
②父亲送我去车站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给我围上。(1分)
9.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②突出天气的寒冷(渲染出一种寒冷的氛围)③烘托出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爱④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体现出父爱的伟大。(3分,1点1分)
10.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的目光比作秋暮夕阳(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目光的衰老慈祥(1分),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爱抚和疼惜(1分)。
B.动作描写(1分),生动形象细腻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动作的迅速,帮我围围巾时候的认真(1分),表达出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心(1分)。
11.①觉得围巾很厚重,不好看,与我时尚的穿着不搭调,想要赶快把围巾取下来。(2分)
②看到父亲在风雪中忍受寒冷,而突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和羞愧。(2分)(注:此题型是曾经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考倒一大片考生的题型,注意区别“分析心理活动”和“补写心理活动”,此题要求用概述性的语言,不能用第一人称描写心理活动。)
12.略(内容2分,语言1分)
13.D(3分)
14.这一段事实论据(远古时代,关于“兰”等)、道理论据(引《诗经》及相关分析)综合使用,将先秦时代花卉文化自发、分散。远未进入普遍自觉阶段这一观点阐述得明明白白。(共2分。讲出一个论据1分,效果1分)
15.这一段运用举例子、列数据、引用、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将宋元明清文化繁盛期的概况和基本特征交代得清清楚楚。(共3分。讲出两个说明方法2分,效果1分)
16.落叶知秋,预告寒冬将临,柔条迎春,感知生命活力。诗句通过叶落枝生来感知季节的变迁、岁月的流逝;感慨人生的蹉跎、世事的盛衰。(共3分)
17.(1)“据……统计”,交代数据来源,准确可信。“见于著录”暗示原著已经失传;确数“1388”包含只存书名和书籍流传两种情况,说明毫不含糊,严谨准确。(2分)(2)“尚属”、“甚至”或“远未”连续使用,强调了先秦时代的花卉还处于低水平状态,“普遍自觉”和“自发”对举,让读者对低水平、较高消灭的花卉欣赏状态有明明白白的理解。论述严谨,表意清晰。(2分)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18.(1)偏爱 (2)使……听到 (3)想要 (4)停止(放弃)(4分)
19.B(3分)
20.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2分)
21.(1)命令刚下达,众大臣都来到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好像集市一样。(2分)
(2)却还想攻打越国,这见识如同眼睛一样啊!(2分)
22.都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式,从小事入手,使道理说得深入浅出,易于接受。(意近,言
之有理即可)(4分)
附译文:楚王想要攻打越国,庄子谏阻说:“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王说:“越国的内政混乱,兵力削弱。”庄子说:“我担心人的见识好像眼睛一样,能看清百步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从被秦、晋打败,丧失国土几百里,这(说明我们的)兵力是软弱的。庄蹻在国内作乱,而官吏镇压不住,这(说明我们的)内政是混乱的。(所以)大王的兵弱和政乱不亚于越国,却还想攻打越国,这见识如同眼睛一样啊!大王于是放弃了(攻打越国的想法)。
23.黄昏(傍晚) 醉(2分)
24.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水面上,点点的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3分)
(2分)
四、综合性学习(8分)
(1)25.示例:①班歌;②全班师生合影;③老师
上一篇:
陇南市2016-2017第二学期九年级月考试题(六)语文学科(1-2、5单元)
下一篇:
陇南市2016-2017第二学期九年级月考试题(八)语文学科(1-6单元)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陇南市2016”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