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36  2017-08-3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6]
河南省周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下期期末高中抽测调研
高一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代人名中的“之”
孟昭连
唐代诗人主之涣在当时就非常出名,房人薛用勒在(集异记)中把王之涣写成王涣之”,也有人把王之涣写成“王涣。到底这位诗人的名字中有无“之”字,是“之涣”还是 涣之”,颇引得文学研究者争论不休。
事实上,早在先秦时代,人名中就多有带“之”施”之类语辞者。如春秋有名曰“介之推”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音候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其他如《论语》将“孟反”写成“孟之反”,(孟子》将“ 孟舍”写成“孟施舍”。
那么,古代人名中的“之”字何以有加有不加,这个“之字究竞起什么作用?
其实古人早有解释。如汉起岐注《孟子》云:“孟,姓;舍,名;施,发音也。施舍自言其名,则但曰舍。”晋人杜预注《左传》云:“介推,文公微臣。之,语助。”这里说的“语助”“发音”都是指“意内而玄外”(许慎语)之“对”,它是只在书面语出现而口语中并不存在的 “非口语成分”。也就是说,口语中为人名,是没有“之”的,带“之”的只是书面语写法。
在书面语阅读时,这个“之”字可以读出来,此之谓“发音”,又称“发声”。至于“之” 于书面语有加有不加,主要根据作者行文的需要而定。南齐著名文学家颜延之,在萧子显 的《南齐书•文学传论》中两次只称“农延”。钟嵘(诗品)序亦如是:“颜延论文,精而难晓。”这几处只写颜延”而略“之”字,就是为了前后对仗的需要。
“之”字除了可加可不加,也可颠倒位置。如《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亦作颜推之,其实他的名字在口语中只“颜推”二字而已。王献之口语中称王献,书面语中也称“王之献。唐《张节基志》中有“王之献之竹,列在池亭;肉渊明之柳,莳于门往之语,前一句是引義之、献之合书“鹅池”的典故。此处“献之”倒为“之献”,也是修辞的需要,以避“之之”连用。
杨伯峻先生对此有一个看法“介之推,本糸‘介推’,‘之’字是加进去的。《孟子》 之‘孟施舍’本名孟舍,‘施’字是加进去的。在古人说话或行文的时候,为图语句的整齐,声音的节奏,可以加一个不相干的字到句中去。”这种理解是正确的。古人读书谓之读,也就是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如此,散文亦如此,但口语是不讲节奏的,故史人为文, 必须在口语中加入虚字,以求语句整齐,产生节奏感。“之”就是最常用的虚字,它在句中只起音节作用,并无实义。
不但人名如此,一些山水地名在书写时也可加“之”,但口语中则没有“之”。如《山海经•大荒西经》广西北海外,大荒之珥,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可见山的名字是“不周山”。但同书《西山经》又加了个“之”,称“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均之山”。后来《准南子•天文训》亦称“昔者共工与联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除“不周之山”《山海经》 中还有“招摇之山”“岳崇之山“箕尾之山”青丘之山”等山名,都是书面语写法,口语中皆无“之”字。
现代学者大多把“之”理解为结构助网的”,“不周之山”似乎就是“(叫)不周的山”, 而“不周山”就是“不周之山”的省称。其实误矣。“不周山”不是“不周之山”的省略,口语中的山名是没有“之”的。不但古代如此,现代依然如此。地名如此,山水名亦如此。 因为地名、山水名是天下百姓口语中的日常用语,所以不可能有只用于书面语的“之”字。


浏览完整试题 北京“天安门”本称“承天门”,清顺治八年重建后改称为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木匾却写着“天安之门”。研究者几乎都认为“天安之门”是正式名称,而“天安门”是“天安之门”的简称。其实,“天安之门”只是“天安门”的书面写法而已, “天安门”才是正名。
《光明日报》(2017年05月07日12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早在秦代,人名中就多有带“之”“施”之类语辞。如春秋名士“介之推”,《论语》中的人物“孟之反”,《孟子》中的人物“孟施舍”。
B. 根据赵岐注解《孟子》以及杜预注解《左传》的说法可知,口语中的人名,是没有 “之”的,带“之”的是书面语写法。
C. 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称颜延之为“颜延”;钟蝾《诗品》序中写道“颜延论文,梢而难晓。”这几处只写颜延”而略“之”字,是为了前后对仗的需要。
D. 唐《张节墓志》中有“王之献之竹,列在池亭;陶渊明之柳,莳于门径”之语,这里把 “献之”倒为“之献”,是修辞的需要,为了避免 “之之”连用。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评价“介之推”孟施舍”等人的名字时,杨伯峻先生认为,“介之椎”本名“介推”,“之”字是加进去的;“孟施舍”本名孟舍,“施”字也是加进去的。
B. 古人读书,不管是读诗歌还是读散文,都要有节奏地朗读。但口语不讲节奏,所以文人为文,须在口语中加上虚字,以求语句整齐,产生节奏感。
C. 从古代到现代,口语中的一些山水地名是没有“之”的。因为地名、山水名是天下百姓口语中的日常用语,所以不可能有只用于书面语的 “之”字。
D. 研究者们都认为“天安之门”是“天安门的正名,而“天安门”是简称;其实,“天安之门”只是“天安门”的书面写法,“天安门”才是正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书面语阅读时之”这个字是可以读出来的,此之谓“发音”,又称“发声”;“之”在书面语中有加有不加,主要是根据作者行文的筲要而定的。
B. 《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亦作颜推之;王献之口语中称王献,书面语中也称“王之献”,由此可知,“之”字除了可加可不加,也可颠倒位置。
C. 古人说话或行文的时候,为图语句的整齐,声音的节奏,可以加一个不相干的词到句中去。“之”就是最常用的虚字,它在句中只起音节作用,并无实义。
D. 现代学者大多把“之”理解为结构助词“的”,“不周之山”就是“(叫)不周的山”, 而“不周山就是“不周之山”的省称。
【答案】1. A 2. D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早在秦代”错误,原文说的是“先秦时代”。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研究者们都认为“天安之门”是“天安门的正名”错误,扩大范围。原文是“研究者几乎都认为”。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如本题D项,丢掉了原文中“几乎”,扩大了范围。
3.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说法是错误的,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前两行的内容,“其实误矣”,可知这一句本来就是错误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冻 土
万芊
我爷爷是个老军人,一个久经沙场的退伍老军人。
那年,我爷爷正在自家村头放羊,被路过的部队拉上就走。部队的长官说他们不只管饭,打了胜仗立了功还奖现大洋。懵懂的我爷爷正饿着,正巴着有人管饭,—听有人管饭 就屁颠颠地跟着跑了。那年我爷爷才十七岁,一直被拉到了好几百里路外的一个陌生的山村外;当官的让我爷爷在村外挖沟壕,并吼着说小子,拼着命挖吧,不要偷懒,否则一开仗头一个丢性命的就是你。可待当官的才走不达,—个满脸横肉的老兵提着锹和枪过来把我爷爷赶到他原先枕的地方,我爷爷过去一挖,才知是风口中的冻土,硬得很,—锹下 去只能铲去薄薄的一层。我爷爷知道自己是在跟时辰赛性命,拼着命挖那冻土,手心震裂了,满是血水。一直到对面有了敌兵,远远地稀稀拉拉地不停地朝我爷爷这里开小钢炮时,我爷爷才挖出一个只能撅着屁股进去的小坑,我爷爷想这回非挨炮弹丢小命不可了。可谁知,对面的小钢炮才打了几炮,我爷爷原先挖掩坑后来被那老兵霸占的地方正好落了发炮弹,那老兵虽躲着,却被像拔萝卜一般从坑里炸飞出来。望着那血肉模糊的老兵,我爷爷倒是有点幸灾乐祸的。待我爷爷挖到能躲人了,敌兵也就撤了。跟他们开仗的 小鬼子打仗贼鬼。
说来可能你也不信,就是那回,我爷爷不只肤发未伤而在挖那冻土时竞意外挖到了一些人家避难时埋的现大洋,沉沉的好几十有土布紧紧地裹着。我爷爷虽说从没拥有过那怕只是半枚的现大洋,但我爷爷见过也知道这东西的金贵。得了这么多现大洋,我爷爷却不敢声张,只是在部队继续开拔的时候,趴在地上诈死,在冰天雪地里躲了半宿,待部队 走远了,折回来取了现大洋。就在我爷爷摸索着想溜回家去的路上,却被另一支部队给逮住了。


展开余下试题 新部队逮住他,开仗也正即在眉睫,换了顶棺子,也就编入了新的队伍。即将开仗的队伍,也拼命赶着时辰挖沟壕掩坑。晦气也该我爷爷再次轮到,当官的给他指的地方同样是风口的一片冻土,用镐拼命地刨,那土也只能刨掉一丁点。我爷爷心寒了,心想这回非挨炮弹送小命不可。这时一边不远处的一个五大三粗的老兵过来,二话没说,把冻土接了过来,而把他赶到了他自己业已挖过的沟壕掩体里。
不长一会时辰,对面也有了敌兵,开始打小钢炮,狙击手也开始放冷枪。也没放几炮、 没开几炮,那刨冻土的老兵,因为掩体实在太浅了,头上中了一弹,人一下子跌扑在冻土上,鲜红的血汩汩地从弹洞中冒出来。跟他们开战的还是小鬼子。
看着帮他刨冻土而替他死去的老兵,我爷爷心里愧疚不已。我爷爷第一回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仗义的人、仗义的军队。我爷爷也足一个刚烈的汉子,人家有义他不能无情,原本打算停仗后再诈回死溜走的我爷爷也就决计跟上这支部队走了。决计跟部队走后,那些现大洋也就成了累赘,成了累赘后的现大洋也就被我爷爷交给了部队,部队当官的便发还我爷爷一块,说是部队的奖励。揣着这块部队奖励的现大洋,我爷爷跟着这支部队,一路南征北战,最后打过了长江到了江南一个县城落了脚,也就按部队上的安排退伍留在了地方上,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爷爷很长寿,他是不久前才默默离去的,离去前,他自己似乎觉得有些预兆,他把那枚随身带了半个多世纪的现大洋给了我,也就跟我说了那段往事。爷爷说,我一个山里的放羊娃,原本啥都不懂,是这冻土,让我知道好歹,让我懂得哪些人是靠不住的,哪些人是可以一生一世依相着的。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强行要求跟爷爷调换掩坑的老兵被炮弹炸飞了,望着那血肉模糊的老兵,爷爷有点幸灾乐祸。这说明爷爷既命大又缺乏同情心。
B. 爷爷挖冻土时挖到几十枚现大洋,却不敢声张,这表现了爷爷的胆小贪财;这些现大洋爷爷后来又交给了共产党部队,这体现我爷爷思想觉悟的提高。
C. 爷爷在部队开拔时趴在地上,在冰天雪地里躲了半宿,又折回去取现大洋这一情节塑造丁爷爷不想在战场上送命,弃暗投明的形象。
D. 小说中有多处对比,如两支部队的老兵对待新兵态度的对比,爷爷在两支部队对待现大洋态度的对比,对比的运用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使人物形象更饱满。
5. 爷爷是一名军人,参加过不同的部队,结合小说的内容,试分析爷爷两次参军的原因。
6. 小说以“冻土”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4. D 5. 第一次参加的是国民党的部队,原因是:
①兵荒马乱的年代爷爷每天都吃不饱;
②部队不只管饭,立了功还奖现大洋;
③爷爷是被部队“拉走的”(抓壮丁抓走的)
第二次参加的是共产党的部队,原因是:
① 爷在国民党部队做了逃兵,却被共产党的部队逮住了;
②开仗在即,需要人手,被编入新队伍;
③爷爷是个刚烈的汉子,非常重情义。帮爷爷刨冻土的老兵替他死去了,爷爷愧疚不已,决心跟着部队走,直到退伍。
6. (1)情节方面:冻土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小说的主要情节都跟冻土有关。
(2)塑造人物方面:爷爷第一次挖沟壕时本来在土质松软的地方,却被国民党老兵赶到一处坚硬如铁的冻土处挖沟壕,这一情节表现了国民党军队士兵的蛮横霸道、欺负新兵的特点。爷爷第二次挖沟壕时本来分在一片冻土上,却被共产党老兵赶到已经挖好的沟壕掩体里,这一情节表现了共产党士兵的仗义热心、爱护新兵的特点。
(3)主题方面:冻土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的主题。爷爷在冻土上挖战壕,被老兵赶到挖好的沟壕掩体里,老兵却中弹牺牲。是这冻土让爷爷明白道理,知道好歹,懂得哪些人是靠不住的,哪些人是可以一生一世依赖着的。
(4)冻土作为小说的题目,也有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从作品结构、主题、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本题A项“缺乏同情心”说法不当;B项“胆小”说法不当;主要体现了爷爷的贪财。C项“弃暗投明”于文中无据。
5.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爷爷是一名军人,参加过不同的部队,结合小说的内容,试分析爷爷两次参军的原因。”通读文章,可知爷爷第一次参加的军队是国民党军队,第二次参加的是共产党的军队。每次参加军队的原因,可以在文章中找到。比如第一次:兵荒马乱的年代爷爷每天都吃不饱;部队不只管饭,立了功还奖现大洋;爷爷是被部队“拉走的”(抓壮丁抓走的)。第二次:爷在国民党部队做了逃兵,却被共产党的部队逮住了;开仗在即,需要人手,被编入新队伍;编入队伍后挖壕沟,帮爷爷刨冻土的老兵替他死去了,爷爷愧疚不已,决心跟着部队走,直到退伍。
6.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以“冻土”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是考查学生干把握标题作用能力。小说标题的作用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情节线索、人物形象、主题表达。比如本文标题“冻土”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小说的主要情节都跟冻土有关。人物塑造上:通过两次挖冻土作战壕,分别塑造了国民党老兵的蛮横霸道、欺负新兵和共产党老兵的仗义热心、爱护新兵的特点。主题方面:爷爷在冻土上挖战壕,被老兵赶到挖好的沟壕掩体里,老兵却中弹牺牲。是这冻土让爷爷明白道理,知道好歹,懂得哪些人是靠不住的,哪些人是可以一生一世依赖着的。另外小说以“冻土”作为小说的题目,也有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点睛:说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1)设置了悬念。
(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学如流水云德比松劲柏青
——追记我国杰出的化学家蔡启瑞院士
2016年10月3日7时26分,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蔡启瑞安详辞世,享年104岁。
这位生前说话声音低柔的厦门人有着瘦削坠拔的脸庞和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他将一生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的傕化化学事业,被誉为中因催化化学界的“一代宗师”。生活中的他,为人平和谦逊、淡泊名利,像一股清泉般透彻,润泽着人们的心田。
“我怀念你啊,祖国”
1950年4月6日,厦门大学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校庆。学校收到一份发自大洋彼岸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电报:“祖国大地皆春,我怀念你啊,祖国!”片言只语,满含对祖国深切的热爱。
发这封电报的正是度门大学的校友蔡启瑞。
1931年,蔡启瑞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厦大化学系(后因病休学两年),获得“免费奖学金”和“嘉庚奖学金”。1937年,学业成绩出类拔萃的蔡启瑞毕业后留校拉任化学系助教。
1947年,蔡启瑞作为厦门大学选派的赴美留学生来到俄亥俄州立大学。他刻苦研读,获得了化学哲学博士学位。
正当他铆足劲准备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时,又赶上朝鲜战争。当时美国政府规定,在美国留学的理工科中国学生一概不许面国。
蔡启瑞连递六次离境回国申请,直到1956年才拿到离境签证,与钱学森等中国科学家和留美学生一起回到祖国。
“国家需要,我愿意转行”


展开余下试题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化学工业和炼油工业还十分落后,要改变这一现状,傕化科学是关键。但是,我国的催化科学当时基本上还是一项空白。
“国家需要,我愿意转行。虽然已经在结构化学小有名气,但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当时44岁的蔡启瑞决定转行从事催化研究。
1958年秋天,蔡启瑞和他的助手们在厦门大学建立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催化教研室。
对于催化理论蔡启瑞选择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对不饱和有机物及一氧化碳的络合法化催化的作用这一课题,研究、总结出络合催化可能产生的四种效应,丰富和发展了络合催化的理论体系,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后,他又继续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催化作用和催化反应机理,取得一系列成果。
在70多岁时,蔡启瑞还主持开展了由合成气制取甲醇、乙醇和金属一氧化物协同催化作用本质等的研究,提出了重要理论观点和独到的构思。
即使到了 90多岁,蔡启瑞还在紧盯科学前沿。据介绍,他最后的研究是:为发展高效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另辟蹊径,需要在“有关酶的结构中寻找适合的氨基酸系列”。而这个寻找、验证和仿生的过程一直进行到2011年蔡启瑞摔倒住院。
“只唯真理,不唯权成”
“学如流水行云,德比松动柏青。攀登跨越高峰,育才灿烂群星。”这是中科院院士、 我国化学大师唐教庆对察启瑞的学向和师德的赞誉。
蔡启瑞常教导学生“只唯真理,不唯权威”,以此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对于刚上岗的年轻人,他都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给予耐心的指导,甚至手把手教他们进行实验操作。许多科研攻关内容,他会紧抓问题本质,深入或出地给年轻人予以开导并提出解决思路。他让中年教师挑起重担,在关键问题上予以指导,但从不以自己的声望来代替他们开辟道路。
2013年4月6日,时值度大92周年校庆,厦大首颁该校奖教金最高奖项——“南强杰出贡献奖”,蔡启瑞是两名获奖者之一,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古人赞曰:‘仁者寿’!先生以百岁的实战证明古人之云然也!”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0月9日04版)
相关链接
①启瑞所领导的厦门大学催化团队,曾三次受原高教部、教育部和国家教委的委托,先后举办催化讨论班、进修班和现代催化研究方法研讨班,为全国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培养了大批催化科学颂域的中、高级人才,有效促进了中国催化研究与应用及催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摘编自百度白科《蔡启瑞简介》)
②为了总结和确切表达他的学术思想以为后人所用,蔡启瑞半夜起来在电脑前打字到黎明,给《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化学卷第一分册“蔡启瑞箱”的撰写者提供了近三万宇的电子版参考资料,以致他腿脚肿胀得让人不忍目睹。(摘编自百度百科《蔡启瑞简介>)
③南京大学陈懿院士评价说,蔡先生除了科学上的卓越成就外,其高尚人格最为人所敬仰在名利面前,蔡先生不是争,而是退让,一个人做几件高风亮节的事不算什么,而 蔡先生一辈子事事如此,很难很难。”(摘自(夏门网•夏门新闻>)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蔡启瑞学习能力强、素质超群,在度大学习期间,两次获得奖学金,后来凭借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
B. 蔡启瑞被夏大选派赴美留学,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他刻苦研读,获得了化学哲学博士学位。
C. 蔡启瑞所领导的厦门大学催化团队,通过举办催化讨论班等教研活动,促进了中国催化研究与应用及催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D. 在我国催化科学基本上还是一项空白的情况下,蔡启瑞主动请缨,和他的助手在夏大建立了我国高校中笫一个催化教研室。
8.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蔡启璀的回国之路异常艰辛,他连递六次回国申请,直到1956年才拿到离境签证,与钱学森等中国科学家和留美学生一起回到祖国。
B. 蔡启瑞在催化理论方面做的课题成果喜人,他研究、总结出络合催化可能产生的四种效应,丰富和发展了络合催化的理论体系,在国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C. 即便是在70多岁高龄的时候,蔡启瑞还主持开展了由合成气制取甲醉、乙醉和金属一氧化物协同催化作用本质等的研究,并提出重要理论观点。
D. 夏大在颁发奖教金的颂奖词中这样评价蔡启瑞,“古人赞曰:‘仁者寿’!先生以百岁的实践证朋古人之云然也! ”。说明蔡启瑞心怀仁爱、著作等身,故能长寿。
E. 蔡启埔专心于催化化学的研究,将一生精力奄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的催化化学事业,被誉为中国催化化学界的一代宗师”。
9. “学如流水行云,德比松劲柏青”是中科院院士、我国化学大师唐敖庆对蔡启瑞的赞誉。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蔡启瑞教授“学”和“德的理解。
【答案】7. D 8. BD
9. 答案:学指的是“学问(学识)”,德指的是“品德(德行)”。
学问可以理解为:
①学习出类拔萃,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哲学博士学位。
② 44岁的蔡启瑞从结构化学领域转行从事催化研究。 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
③被评为中科院院士,百岁时荣获厦大“南强杰出贡献奖”。
④ 举办催化讨论班、进修班和现代催化研究方法研讨班,为全国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培养了大批催化科学领域的中、高级人才。
德行可以理解为:
①热爱祖国。冲破美国当局重重阻挠,毅然决然回到祖国。
②为人平和谦逊、淡泊名利。在名利面前,蔡先生不是争,而是退让,一个人做几件高风亮节的事不算什么,而蔡先生一辈子事事如此,很难很难。
③热爱化研,一生献身科学研究。
④关心年轻人,奖掖后进,锻炼中年教师。
⑤敬业勤奋。为了总结和确切表达他的学术思想以为后人所用,蔡启瑞半夜起来在电脑前打字到黎明,给撰写者提供了近三万字的电子版参考资料,以致他腿脚肿胀得让人不忍目睹。
【解析】
7. 试题分析:“主动请缨”在文中没有明显的证据。
8. 试题分析:B“在国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说法不全面;D“著作等身”在文中没有依据。
9. 试题分析:注意从“学问”、“品德”两方面具体的概括,用文中额具体事例作答。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方震犹,桐城人,移家寿州。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由沙具知县入为御史。熹宗嗣位, 逆珰魏忠贤内结客氏。震孺陈《拔本塞洚论》,疏入,直声震朝廷。其春巡视南城。中官张晔、刘朝被讼,忠贤为请,震孺不从,卒上闻,忠贤益恚怨。
辽阳既破,震孩一日十三疏,请增巡抚,通海运,调边兵,易司马。日五鼓挝公卿门,筹画病哭,而自请犒师。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因上言:我以退为守,则守不足;我以进为守,则守有余。专倚三岔
作家万一时事偶非榆关一线遂足锁蓟门哉疏入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震孺按辽,居不庐、食不火者七月。议者欲弃三岔河,退守广宁,震孺请驻兵镇武。军法不严,震孺请敕宁前监军,专斩逃军逃将。
明年正月,任满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河南省周口”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