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试卷

阅读:482  2017-10-05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2]
内蒙古包头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详解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澎湃(pài) 蝼蚁(yǐ) 间或(jiān) 引弦而战(xián )
B.惬意(qiè) 矫正(jiǎo) 牟取(mú) 参差不齐(cēn)
C.虔信(qián) 迸射(bèng) 档案(dàng) 浩瀚无垠(yín)
D.藩篱(fān) 挫折(cuō) 窈窕(yǎo) 素湍绿潭(tuān)【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C
【解析】

【考 点定位】识记并正确掌握汉字的读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3分)下列 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归咎 潮讯   蜡梅花    据理臆断
B.和煦 肌腱  啮齿类    光大门楣
C.赋闲 悲伧   口头禅    器宇轩昂
D.琐事 瓦砾  莫衷一事 囊萤映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解答此题靠平时积累,平时 学习要用心,牢记形近字、多音字字形、用法上的差别.选项A:“潮讯”应为“潮汛”;“蜡梅花”应为“腊梅花”.选项B:正确.选项C:“悲伧”应为“悲怆”.选项D:“莫衷一事”应为“莫衷一是”.学#科网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在包头举办,来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鹿城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B.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色的孟加拉湾,“联合动力号”油轮连接着两支输油臂,静静地停泊在波澜不惊的码头边。【来源:学科网】
C.我们总说防患未然,然而又有多少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彻底排查隐患,坚持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D.明末清初,很多士大夫热衷于叶子戏,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有学者认为,西方扑克牌正是在叶子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来源:Z|xx|k.Com】
A.在历史上,贺兰山一直是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融合、交流之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有着重要的战略和文化价值。
B.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十分重要,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产生氧气,给炎热的夏季带来清凉。
C.充满民族特色的“包头创梦号”全彩绘飞机飞行国内外400多条航线,将包头之美、草原之美展现给了全世界。
D.通过对古典诗文的诵读及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和艺术创作的经典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充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A.语序不当,“融合、交流”应改为“交流、融合”;B.表意不明或搭配不当,“它”如果是指“城市绿化”,则搭配不当,“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产生氧气,给炎热的夏季带来清凉”的应该是“植物”,将“它”改为“植物”;C.表述正确;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让”.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浏览完整试题5.(2分)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狼》——蒲松龄——《聊斋志异》
B.《隆中对》——罗贯中——《三国演义》
C.《祖国》——莱蒙托夫——俄 国诗人
D.《骆驼祥子》——老舍——中国现代作家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3分)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一年秋天,包头市文联组织青年作者到赤峰采风。诗人振江看到满山红叶似火,触景生情,吟出一个上联:
赤峰红叶浓叶红峰赤。
然后让大家对下联,一时间无人能对。大家都说太难了,下联也要含有一个地名,还要符合从头读或从尾读内容完全一样,而且“叶红”与“峰赤”还得是因果关系。振江自己也没有对出。
第二年夏天,振江到青岛旅游,看到青岛到处都是绿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去年吟出的上联来,触景成句,对出了下联: 。
【答案】青岛绿树稠树绿岛青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研读提供的情境写下联,根据上联要求,注意词性要相同,理解了意思就好分析了.学%科网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10分)默写。
① ,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②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李清照《渔家傲》)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④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
⑤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⑥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⑦不宜妄自菲薄, ,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
⑧虽有至道,弗学, 。 (《虽有佳肴》)【来源:Z*xx*k.Com】
⑨杜甫青年时期所作的《望岳》一诗,语言壮美,气 势恢宏,其中书写诗人远大抱负的名句是: , 。
【答案】①昨夜见军帖.②蓬舟吹取三山去.③蜡炬成灰泪始干.④日长飞絮轻.⑤夜阑卧听风吹雨.⑥足肤皲裂而不知.⑦引喻失义.⑧不知其善也.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本题包括8-24题,共4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宋初古文
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①,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
【注释】①穆修、张景:北宋初年人,提倡散文,对后来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欧阳修等都有影响。平文:即散 文,是区别于当时骈体文的一种文体。
8.(2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
(2)穆、张尝同造朝
9.(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
(2)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
10.(2分)穆、张二人描述“逸马毙犬”的用语,后人认为“拙涩”,为何当时“谓之工”?
11.(2分)穆、张二人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8.①崇尚 ②朝会
9.①(他们)恰好看到有一匹奔跑的马踏死-条狗.②两人各自记述这件事情,来比较谁写得好谁写得差.
10.因为当时文体新变,可供参照的范例少,人们的评价标准还不够高.
11.珍惜时间.在上朝之前的空暇还在探讨写作问題;关注生活.把生活看作写作的源头活水。
【解析】
8.试题分析: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往年士人大都崇尚对偶的骈体文.尚:崇尚.②句意为:穆、张曾一同参加朝会.朝:朝会.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学&科网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参考译文:
往 年士人大都崇尚对偶的骈体文,穆修、张景等人始提倡散文,当时称之为“古文“.穆、张曾一同参加朝会,在东华门外等待天亮.正讨论古文章法,恰好看到有一匹奔马踏死了一条犬,二人于是相约各描述其事,以比较各自的工拙.穆修说:“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说:“有犬死奔马之下.“其时文体刚开始发生变化,二人之语都朴拙硬涩,而当时已认为精工,故流传至今.
(二)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12-15题。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 ,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 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它承载着我对于家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朴实平凡的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展开余下试题即便你从未亲眼见过生命力旺盛的油菜花,从未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这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是故乡的生产与生活,农事与家事。
而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故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 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她)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
(作者:舒翼 本文有改动)
12.(2分)本文的题目很具艺术性,请作简要分析。
13.(3分)本文主要写油菜花,作者为什么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花。
14.(4分)作者 为什么说“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
15.(3分)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本文层层递进的表现手法?
【答案】
12.题目中的“它”指什么,从题目本身看不出,因此有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13.文章开篇先写其他花是为下文写油菜花作铺垫,从而引出作者对油菜花的赞美;之后又写其他花只有观赏价值衬托出油菜花还与人们的生产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学* 科网
14.①作者家乡的油菜花承载着他对家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②油菜花朴实平凡的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贴切.③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正是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④油菜花沾满生活的烟火气,和故乡的生产与生活,农事与家事相关联.
15.先写眼前供观赏的各种花,引出记忆中故乡的油菜花;再由油菜花引出对故乡生活的描述;最后由故乡引出对有油菜花一样品质的故乡人的赞美.层层递进,浑然一体.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衬托手法,又叫侧面烘托,是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本文开篇先写其他花很明显是为下文写油菜花作铺垫,用这些花只有观赏价值来陪衬油菜花不仅美,还有实用价值,还与故乡人,故乡的农事活动密切相关.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表达、构思技巧。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写作结构的分析.解答此题将作者的写作思路清晰的梳理出来,即可 看出作者在结 构上的层层递进关系,但梳理写作思路要保证能正确的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表达、构思技巧。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石墨烯,有惊喜
①和金刚石一样,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存在形式。不同的是,由于原子结构不同,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硬 的东西,石墨则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常做成石墨棒和铅笔芯。石墨烯就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只由一层碳原子在平面上构成。
②可以说,石墨烯的特点之一就是薄,堪称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厚,约0.3纳米,是一张A4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头发丝的五十万分之一。同时,它又能导 电,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 速度达1000千米/秒,是光速的1/300。目前世界上最薄最轻最强的全新材料石墨烯,硬度比最强的钢铁还要强100倍。
③石墨烯的出现,有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惊喜。手机充电可以“秒充” ,手机屏幕可以轻易弯曲甚至折叠,汽车可以使用石墨烯导静电轮胎,避免摩擦起电发生爆燃……从航空航天、电子 信息到节能环保,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很多领域很可能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④用石墨烯替代硅,可以提高电子芯片的性能。由石墨烯制作的器件,理论上频率可以达到硅的十倍甚至上百倍,可以在雷达上应用,大幅提高雷达的分辨率。 石墨烯另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应用领域是电能的储存。在天津电源研究所,这里的科研人员正在开展最先进电容器的研究。电容器与电池一样,都能用来储存电能。它的优势在于充电速度快,几分钟就能充满,而且可 以重复使用几万次。但它存储的电量不如电池多,还无法通过存储足够多的电能在生活里派上大用场。通过对石墨烯材料进一步改性研究,科研人员正在让电容器的储电能力一步一步向电池靠拢,而同时它拥有的超快充电速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未来,当充电设施越来越完善时,电动汽车使用石墨烯电池,可能花两三分钟 就可以把电充满。
⑤当然,石墨烯的神器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同时,技术层面还存在着不少挑战,真正大面积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余建斌 李晓辉 吴杰 本文有改动)
16.(2分)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
17.(2分)第①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的“之一”能 否去掉,为什么?
18.(3分)第②段划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9.(4分)第④段从哪些方面对石墨烯的应用作了展望?
【答案】
16.本文首先对石墨烯的特性进行说明,然后介绍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惊喜,之后又对石墨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17.不能去掉.“之一”意思是说世界上最软的矿物不止石墨一种,如果删去,则变成世界上最软的矿物有且只有石墨一种,这就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18.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确切形象地说明了石墨烯的超级之薄.
19.①用石墨烯替代硅,可以提高电子芯片的性能.在雷达上应用,可大幅提高雷达的分辨率.②石墨烯另一个应用领域是电能储存.当充电设施完善时,可用于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答题首先明确观点:不能去掉.“之一”意思是说世界上最软的矿物不止石墨一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学科#网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句中的“0.3纳米”“十万分之一”“五十万分之一”,可见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是一张A4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头发丝的五十万分之一”,又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此来具体地说明了石墨烯薄的程度.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展开余下试题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①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②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满。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行,还可延长行驶很多公里 ,确保你能开到维修地点。”父亲大奇,“你怎么知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
③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其实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狭隘、孤独、浮躁、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
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搬”。偷什么?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 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
⑤忽然想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克服军营的枯燥冷寂,提高士气,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一个战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精神与物质同样不能少。
⑥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 。【来源:学科网ZXXK】
(作者:梁衡 本文有改动)
20.(2分)本文开篇讲了一个生活中真实的事例,用意何在?
21.(3分)第3段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试作简要分析。
22.(2分)本文第4段从哪些方面论述了阅读的重要作用?
23.(2分)结尾划线句中的“那一半的生命”指什么?
24.(3分)本文作者认为“阅读可以丰富自我”,谈谈你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之后,有 何收获。
【答案】
20.用一个孩子运用阅读所获知识,解决生活中大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强调了阅读与生活的重要关系,引起读者对所论述问题的重视.
21.拿吃饭和读书进行类比,人不吃饭肉体会死亡;不读书精神会死亡.从而论证读书对人而言,与吃饭同等重要.
22.①阅读有助于提升读者的写作水平.②阅读是一个行业入门的必然途径.
23.精神生命(或精神生活)
24.示例:①阿廖沙童年的不幸遭遇,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辛苦读书实在算不上什么苦差事.
②艰难困苦的生活可以磨砺人的意志,让人变得坚强.
③在黑暗中也有光明存在,我们要学习主人公能够正视苦难,追求光明的高贵品质.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试题 分析:本题考查段落论证思路的梳理.解答此题,需要通读段落内容,弄清楚段落的层次结构,进而概括层意,再用标志性词语连缀解答.文章第三段,作者首先将吃饭和读书进行类比,得出人不吃饭肉体会死亡,不读书却会精神死亡,从而得出读书对人而言,与吃饭同等重要的结论.
【考点定位】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可先读懂文段,对文段进行一个层次划分,然后归纳各层次内容,即可得出答案.本段从开头到“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为一层,主要论证阅读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后面的内容为一层,由写作转入 其他行业,论证“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
【考点定位】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题,首先要熟悉名著内容,然后再结合具体情节来简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如:阿廖沙童年的不幸遭遇,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辛苦读书实在算不上什么苦差事.言之成理即可.学科%网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写作(50分)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桥,是架在水面或空中以便行人或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也用来比喻能起到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人一生一世要经过无数的桥:有形的桥,无形的桥。那些看不见的桥,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会具有更大的意义。
“桥”激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结合你的经历和感悟,以“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否则扣分,直至零分。
(2)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 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例文

人们发明了立交桥,为堵塞的交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人们发明了过街天桥,为天天过马路的市民们解除了担忧;人们发明了九曲桥,为每天去公园散步的人们增添了一份快乐.经过那件事后,我更加懂得了我们母女之间架起的那座桥梁是那样珍贵.
叮叮叮…门铃响了,一定是妈妈回来了,我得赶快去开门,“妈妈好!”我说,可妈妈却很严肃的问:“作业写完了没有?钢琴练了吗?别在我这儿贫,干活儿去!”本来好好的心情,全被妈妈给搅坏了.唉…没办法,谁叫我既没写完作业,又没练琴呢,还是赶快干事儿吧!过了一会儿,我把作业做完了,忙去叫妈妈,妈妈却面不改色还是很严肃“那就给我练琴去!”我感到很奇怪,妈妈为什么还是这样严肃呢?又过了一会儿,我把钢琴也练完了,又去叫妈妈,以为这下妈妈能对我露笑脸了,可谁知又被说了一顿.我觉得妈妈今天太反常了,该做的事明明已经做好了,她还不满意,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和妈妈亲近了.但从经过那件事后,这个想法,再也没有在我的脑海中出现过.(刚才讲的故事发生在我刚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那时,我刚上幼儿园中班,还跟班里的小朋友不是太熟,而且还 要住在幼儿园里,很想家.(每周只有礼拜二和礼拜四住园)有一次,那是个周二,又要住园了,本来就是件让人不愉快的日子,又加上头疼,就更难受了.也不知怎的,就迷迷糊糊的到了该睡觉的时候,我刚刚躺到床上,就被那钻心的头痛叫起来了,于是,我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试卷
相关:关于“内蒙古包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