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学设计
阅读:5969
标签:
教学设计
农村教师考试进城之忧
中国教育资讯报 2002-11-14 王培峰 韩志玲
前不久,某媒体报道了某市教育局通过考试选拔乡村优秀教师进城工作的教育信息。报道还郑重其事地宣扬了教育局不徇私情、选人唯贤之举,并对该做法一而再地充分肯定。
乍一听闻,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教育局对解决乡村教师进城工作难、杜绝办理调动的腐败等问题,其公正、公道无可置疑,令人称颂。然而去其枝蔓,深思其做法的实质及后果,笔者不寒而栗。当然,对教育局的秉公廉洁、杜绝腐败的思想,笔者绝无非议。
目前,我国乡村教育落后,尤其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这已成为制约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大乡村的学校和孩子们迫切呼唤优质的师资;广大乡村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提高乡村教育水平。为此,党和国家制定了对乡村尤其是偏远贫困乡村进行“支教扶贫”等一系列方针策略。然而,上述举措无疑是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背叛,是对广大乡村人民群众愿望的沉重打击。
广大乡村教师的素质确也谈不上多么高深,可他们正是支撑着我国广大乡村基础教育的脊梁,其中凤毛麟角般稀少的优秀教师,更是脊梁中的脊髓。广大乡村的孩子们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经济文化条件的落后,已经使他们不能像城市孩子一样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局将乡村优秀教师选拔进城,无疑是抽空了乡村基础教育的脊髓。为此可以说,这倒不如原来通过“关系、人情、送礼”等腐败行径调乡村教师入城的做法好,因为靠腐败行径入城的乡村教师的素质,大部分都如他们的腐朽思想一样低劣。因此,这种举措做得愈是公正、公道,对乡村基础教育的损害就愈大、愈深。当然,受害最大的莫过于广大乡村的孩子们及人民群众。面对这种远失教育公平的做法,难怪有的乡村父老总是抱怨:乡村的孩子,乡村的教育,到了教育局手里,怎么就像掉进“后娘”手里?教育局是全市人民的教育局,还是城市人的教育局?
更可怕的是,这种举措将使得“在乡村从教”成了“素质低、无能、非优秀、下三流”等对教师贬义化的代名词。这更加强化了对“在乡村从教”歧视、对“在城市从教”夸耀的社会观念和态度。这对广大立志于乡村教育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且长此以往,必将迫使广大乡村教师的发展偏离教育理想与信念的真谛而误入歧途。再加之乡村条件艰苦等种种原因,可以想象在若干年后,还会有谁敢在乡村从教?还会有谁敢立志乡村教育?
乡村的条件的确艰苦,在乡村从教的确不易。据说有的乡村教师甚至连续半年拿不到工资。追求优越的物质条件、教育条件,固然是广大乡村教师所希冀的,也实在是无可非议的。可笔者以为,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应是积极改善乡村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并以各种倾斜的政策鼓励乡村教师安心从教,积极从教。靠考试选拔乡村教师进城的办法,非但解决不了乡村教师追求优越物质条件、教育条件的愿望,反而会给本已艰苦的乡村教师增添更多困扰,给本已脆弱的乡村教育雪上加霜,在本已饱受缺乏优质教育资源之苦的广大乡村孩子们“伤口上撒盐”。在目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诸如上述的教育改革举措,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教育是牵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广大师生的健康成长、关乎社会主义建设后劲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千秋伟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与出台教育政策时,一定要慎而又慎。
标签:
教学设计
农村教师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招聘时为何“学生干部除外”
下一篇:
洋思中学经验给我们的启示(论坛精华)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