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704  
标签:教学论文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准备状态与教学策略初探
                                       陆爱民 

  

一、 问题的提出 

根据笔者所检索到的材料,人们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已经形成了某种共识,这就是:“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这大致是符合研究性学习实施规律的。但笔者同时也发现,人们的关注点似乎更集中在第二、三阶段。许多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教材”、“学习包”等,对明确课题以后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叙述详尽,范例齐全。只要认真阅读,“依样画葫芦”,就不难完成一个课题研究。但是,对于第一阶段,即怎样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也就是怎样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则语焉不详,一笔带过。 

笔者以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决定了“第一阶段”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的特殊地位。研究性学习的许多目标,如:发现问题、陈述课题、筛选信息等等,实际上都是在这个阶段实现的。更何况我们的学生长期受压于应试、接受,在怎样自主学习上还不能适应。为此,重视这个阶段,至少在目前是尤为重要的。本文仅想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二、 问题的实质 

笔者以为,“第一阶段”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研究性学习的情境,也就是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习要能得以正常实施,学习者的“准备状态”十分重要。 

这里所谓的“准备状态”,包括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强度、知识基础的准备、信息总量的积聚、积极行动的热情等多方面。有经验的老师在上新课之前,往往花相当大的气力促使学生学习“准备状态”的形成上。事实也证明,“准备状态”如何,对于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影响极大。关于这一点,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对此有过论述,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时,实施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是这个意思的最早表述。现代心理学、教学论的大量研究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这方面尤为重要。学生能否发现问题、能否提出和形成课题,说到底,是学生的“准备状态”的标志。在这里,由生活中鲜活现象激发起来的的好奇心、青少年跃跃欲试的热情等,与原有知识基础、现实的种种条件发生“冲撞”,“冲撞”必然产生的火花,往往可以引领着学生们自己去闯出一个新天地,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的目标。 

依笔者所见,这种状态的实现,从纵向看,有一个“引起关注”、“择定对象”、“明确问题”的过程;从横向看,包括“信息刺激”“兴趣刺激”“知识弥补”“方法导引”等多方面丰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促其形成“准备状态”的方法和途径是不同的。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在进入“指导现场”时,能迅速识别学生的“准备状态”的发展状况,并提供适时的帮助是十分重要的。 

三、 现状的分析 

要认识在研究性学习的这一阶段,学生“准备状态”的发展,应该对他们心理状态的变化有所认识。 

笔者以为,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大致要经历“朦胧、混沌、积聚、清晰”这样一个过程。 

“朦胧”主要是指在开始时,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模模糊糊产生一种感觉、一种冲动,但还没有具体的内容。“混沌”则主要表现为产生了一个大致的研究方向,但这个方向并不稳定,体现在课题的表述上,常常是我们指导者感到头疼的“过大的题目”。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一定时间的阅读、思考,学生们的思路开始向某一点“积聚”,这时,尽管还不能很详尽具体地表述研究课题的目标和内容,但方向已经比较具体了。再经过一定的筛选、反思、研究,学生们终于可以明确的陈述课题内容和目标,有的甚至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计划,这就达到了“清晰”的阶段。至此,研究性学习就可以顺利地转入第二、三阶段。 

上述心理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从模糊的、不自觉的、被动的状态逐步转为清晰的、自觉的、主动的状态的转变过程。促进这个转变过程实现,是我们每一个指导者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我们怎样来识别和把握学生在这一阶段“准备状态”的实际情况呢? 

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笔者以为:学生“准备状态”的基本表征,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课题陈述的质量。即能否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述所要研究问题的焦点和方向。 

这涉及课题的目标是否清晰、明确。一般而言,这个阶段结束时,学生应该十分明确地陈述课题的名称、焦点和方向。 

其二,研究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明确。这里包括主领域和相关领域的了解程度。 

这涉及课题研究的范围和信息的来源,同时,也决定了进一步研究的方法和要求。一般而言,在“朦胧”“混沌”时,学生可能并不明确,但随着“积聚”程度的加深,对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必定会明晰。 

其三,操作设计的合逻辑性。即对怎样开展具体的研究的步骤有比较清晰的安排。 

研究步骤,往往体现了一个研究者的思路。研究步骤有共性,也有因学科领域而异的个性。操作设计本身,就是这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其四,学生对该课题研究的实际态度。这包括参加活动的情况、学生对应该完成任务的自信和热情。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体,他们积极、认真,投入的态度,本身就是“准备状态”的重要标志。 

同样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经验,上述四个方面的表征的识别,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获得: 

——读档案。研究性学习重过程的特点,要求学生记载下自己参加活动每一步的内容、思考和体验。直接阅读和分析这些材料,自然会对研究性学习“准备状态”作出判断。 


展开全文阅读
——多交谈。主要是指有准备的与课题组的每一个学生直接交谈,在交谈中不难判定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 

——看行动。通过对学生每次活动中的表现、同伴对他的评价等,也可以看出其实际状态。 

四、 教学策略的思考 

笔者以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要进行有效的干预,应该注意以下两条原则: 

其一,弥散的、丰富的信息刺激与具体的、明确的指点有机结合 

在学生处于“朦胧”“混沌”时,应该提供尽可能广阔、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打开学生的视野,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刺激”的来源是多样的。可能由于某一个事件的强烈影响,如“阿依达”的上演,引发许多人对古埃及的兴趣,此时,你让学生选课题,古埃及、金字塔肯定是热门。也可能是学科领域学习的某一方面的兴趣,比如语文课上老师介绍了某一位作家,学生们产生了解这位作家的欲望,于是选择对这个作家的研究课题就会大增——笔者所带的课题那个“苏轼诗词中所表现的世界观”,就是这么来的。 

这时,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是占主导地位的,学生时代特有的心理状态,往往使兴趣来得快,走得也快。针对这种状况,研究性学习指导者应该注意采取必要的措施,让学生们能使兴趣逐步稳定下来。这就要求一方面继续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学生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了解初步选定的课题的背景和可行性,便于他们自己在比较反思中作出自我调整;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凭一时冲动提出的课题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及时提醒学生,给予一些具体明确的指点。当然,这种“指点”应该是建议性的。 

其二,“预设式的指导”与“生成式的指导”相互交织 

这里的“预设式的指导”是指指导者按照一定的模式直接对学生的选题、定向进行指导。这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处理上,应该注意采用“润物细无声”式的方法,尽可能做到让学生觉得他之所以这样选择,是由他自己做出的决定。我们都曾遇见过这样的学生——他们根本提不出“问题”。仔细分析起来,主要还是站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不知所措。作为指导者,更应该关注这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出过一些想法,采取谈话、交流、举例、示范等多种措施诱导学生逐步找到感觉,促成其“生成”“问题”。这就是所谓“生成性的指导”。这后一种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为,这本身就是对指导者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 

在具体策略上,笔者以为:促成学生“准备状态”形成的基本策略,可以用12个字加以概括:因题聚焦、因人定策、因境制宜。 

所谓“因题聚焦”,就是要根据学生初步确定的方向,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 

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细胞和依托。从涉及的领域看,课题一般可以有“精神生活领域”、“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之分;从成果的形式看,又有“旨在产生实物”、“旨在辨明现状”、“旨在探究原因”、“旨在验证原理”之分;……。不同的课题,对知识基础、能力状态、现实环境等的要求是不同的。尽快明确课题的类型,有助于创造完成该课题必需的各种条件,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把握学生相应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的给予弥补。促其“准备状态”的形成。 

所谓“因人定策”,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起始状态,给予不同的指导。 

前面已经提及,“准备状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汇集的结果。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起点不同、对课题的兴趣视角不同,自然会有千差万别的状况。这与传统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第一次进行“研究”的新手与有过研究经历的专家就存在着差异,另外年龄、知识储备、兴趣所在、基本素质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差别。所以,“一刀切”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实现每个学生的“最大发展”,决定了“因人定策”才有可能有效地促成最佳“准备状态”的形成。 

所谓“因境制宜”就是要根据学校所处的环境和基本的软硬件条件,做好指导。 

学校的周边环境、学校校风、硬件设施等对研究性学习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例如:学校所在社区的地理、人文、传统等构成的周边环境,就有可能影响学校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学校校风,以及在这校风熏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学校特色、教师的教学传统、学校的管理模式,也会对研究性学习组织和管理产生影响;……。因此,判明情况,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可能更有利于促成“准备状态”的落实。 

五、 预研究——一种促使学生进入良性准备状态的好形式 

促进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的“准备状态”,应该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上文所提及的种种“教学策略”,不能采用类似传统教学模式那种由指导者直接操作、直接贯彻到底的方法。而只能采用引导、提示、建议等等,“大主意还是应该有学生拿”。根据笔者的体会,要求学生做好“预研究”,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所谓“预研究”,就是学生初步确定课题方向、组成课题小组以后,要求学生按照小组的分工,进一步收集资料,尝试开展研究,以进一步确定研究的可行性,及时调整方向。 

笔者所在学校在第一轮研究性学习课程时,采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我们根据“课题产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的认识,主张把选择“课题”的权力交给学生。我们采取了“学生自由选择”的“完全开放模式”。在具体操作时,经过了“意向调查”和“初报课题”后,我们要求学生利用寒假,根据自己初步选择的课题,以“收集资料”“尝试研究”为中心开展“预研究”,以进一步确定或调整自己的“课题”。指导教师及时对学生的“预研究”进行指点,在学生“预研究”的基础上,开学后,郑重其事的组织了“开题报告”的答辩会。通过这种形式,规范学生的选题行为,使“课题”得到落实。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学生自愿,适当调整;调整成否,仍看学生意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仅仅是建议。在课题确定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多次反复、特别是通过“预研究”等方式,自己去体验怎样的课题才是合适的课题。这样做的本身,就是一个“在做中学”的学习过程。经过这样多次上下,确定的课题在以后研究的过程中,比较顺利。 

笔者以为,对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来说,“第一阶段”是最富有创意的。因为,在引导学生从“混沌”走向“有序”,培养学生排除各种干扰,坚定研究方向的过程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能力、情感意志、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等,都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而每个指导者的指导艺术,也必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充分的展示!
标签:教学论文 研究性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巴金99岁生日,隔代人致礼大师
下一篇:蜘蛛(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