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备课资料
阅读:1573
标签:
备课资料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比较
语文建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后,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刊编辑部就此召开了“学习新课标座谈会”,学习中教师们提出了一些疑问,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请教了教育部有关部门和课程标准组的有关专家。现将部分问题和专家解答简要整理如下(以后还将陆续刊载)。
问: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比较,有哪些发展?
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此只能提纲挚领地简要回答一下。
《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主要改革内容有:(1)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注重提高学生感性把握能力,等等。
新课标对《教学大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地综合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2)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3)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4)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
问:新课标颁布后,原有大纲还用不用?
答: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课程改革实验采取‘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发挥实验区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2001年至2003年,主要对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进行验证实验,并修改完善,成熟的课程标准将在全国推广使用。2003年至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一至九年级分年段推广使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说,现阶段,新课标是在实验区使用,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和目标是否恰当,还要看实验的情况。要在实验成功(也许还要修改)之后,经教育部正式颁布,才会用新课标取代大纲。
问:“理念”是一个现代汉语中没有收录的词,在新课标中使用有必要吗?如果有,它的含义是什么?
答:这里用这个词与康德等人的哲学著作里的概念不同。现在这个词与“观念”相近,但是人们感觉上这两个词还是有些差别的,“理念”可能带有一些“有创意”的含义。这个词不仅在教育类著作中使用,而且在管理、广告等许多领域中也广泛使用。
问:新课标中有“语文素养”“语文综合素养”“基本的语文素养”等不同的说法,请问它们有什么区别?
答:基本含义是“语文素养”,只是在某些地方为了强调某一方面的特点,加一个相应的限定词。“语文综合素养”强调综合性;“基本的语文素养”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的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
问:新课标中强调“诵读”,请问这有什么用意?
答:诵读在中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诵读的作用主要有:(1)积累字词句篇的语言材料;(2)在头脑里建立、贮存感性的语言模型;(3)从头脑到发音器官以及其他器官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4)经历情感的体验,接受文化、审美的熏陶。
摘自《语文建设》
标签:
备课资料
语文课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
下一篇:
怎样认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之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