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备课资料
阅读:1228
标签:
备课资料
您了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吗?
编者按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个标准将代替旧的语文教学大纲。这是语文学科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课程标准从培养目标上做了改革,即适应社会发展,重视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提高现代语文意识、强调语言实践。课程标准的执行需要广大家长的参与。为使家长了解今后语文教学的要求,以便在辅导孩子时有所遵循,我们特请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的小语研究室主任王晓龙同志撰写下文向家长读者介绍有关情况。
王晓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在功能上是一样的,但教学大纲的要求线条很粗,规定的只是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新课程标准就规定得很细。从体例上看,是以“可观察到的学生的行为变化”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
新课程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并根据课程特点,将它贯串于阶段目标之中。中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同时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负有重要的责任,因为语文负载着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新课程标准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二)增强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行中小学语文教育在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与时代发展要求不能适应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注重更新观念,借鉴国外课程理论,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经验,增强了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如:新世纪的语文学习强调学会略读和浏览,要求学生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突出口语交际能力。整合了听与说,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三)遵循祖国语文教育的规律,突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围绕知识点、能力点设计大量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造成了语文课程繁、难、深、多,而实际收效偏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以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整合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积累、感悟、熏陶、感染,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四)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考虑学校生活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新课程标准的设计尽力避免简单刚性的目标和要求,努力贯彻统一性与可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具备较大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责任编辑 贾兆平)
标签:
备课资料
您了解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体会语文素养
下一篇:
解读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标准”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