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295  
标签:教学论文
新理念:教育——为了人的幸福
光明网     2002-12-03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沙洪泽 

 

  “教育——为了人的幸福”是一个涉及教育学、哲学、伦理学的命题。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是基于这样一些考虑: 

  第一,“教育——为了人的幸福”这个命题,深深地引起了我对中国教育的反思,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社会价值所在。 

  第二,思想解放的空间,决定事业发展的空间;思考问题的高度,决定成就事业的高度。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学校价值所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命题进行讨论与思考:幸福与教育的内在联系;“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内涵;教育、幸福的几对关系。 
一、幸福与教育的内在联系

  幸福和教育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一是教育过程本身应该是幸福的;二是教育应该为人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出必要的准备,即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同时需要幸福。 

  (一)幸福需要教育 

  1.提高人们对幸福的认识需要教育 

  追求幸福的初衷是好的,但并非人人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对幸福缺乏足够的认识,那么,极有可能出现对幸福的追求越追越远。 

  一个人怎样认识幸福(幸福观)、感受幸福的素质(幸福品质)、和感受、创造幸福的能力(幸福能力)与人的幸福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并不是有了先进的理念,人就能获得幸福。感受幸福的品质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也同样重要。 

  幸福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标准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幸福品质是人们感受幸福的一种素质基础,而幸福能力则是指人们追求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对于幸福的获得,三者紧密相关,缺一不可。 

  2、提升追求幸福的水平需要教育 

  实践证明,追求幸福水平与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明显相关。就学生追求幸福的能力与水平而言,幸福作为主体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主体感受幸福的能力与创造幸福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能导致人产生幸福感的物质、精神条件,然而一些人缺乏幸福的感受,或者说因感知幸福能力的低下而丧失幸福感。就今天的“新新人类”而言,生活几乎能够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然而,许多人不仅不能感知自己所处的幸福情境,反而产生沉重感、负担感,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感知幸福的能力低下应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幸福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同时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除了学生要具备感知幸福的能力外,还应该包括创造幸福的能力。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是构成人的幸福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学生只有在创造的过程中,才能感知到真正的幸福;也只有在感知到真正的幸福时,才能体会到创造幸福的价值所在。 

  (二)教育需要幸福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教育需要幸福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充满幸福的过程。 

  1.求真的过程充满幸福 

  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也属于人的幸福的一种中介性因素。知识的活力在于同人的思想联系到一起。只是参与人们的思想而成为行动的裁判者,起到辩明是非、善恶与美丑的作用。 

  认识世界包括人本身,是人的一种天性,这种天性使得人们对于未知的东西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心可以说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一股重要力量。而我们的教育理应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方面作出贡献。由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的发展,人们的生存质量在显著提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求真的过程充满幸福,我们一定要把这种幸福还给学生。 

  2,求善的过程充满幸福 

  人在道德境界中追求的是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就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道德的培养,我们人类需要用人文精神来指引前进的方向。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展一个人的个性,教育还要使得它培养出来的人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 

  追求善的过程之所以使人感到幸福的原因:求善会使人的内心安宁,也会使人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接纳。 

  3,求美的过程充满幸福 

  爱美是人的一种天性,追求美的过程也是人类获得幸福的一个源泉。追求美的过程包含着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美是自由运用客观规律(真)以保证实现社会目的(善)的追求境界。人性的最高境界是美的境界,那么教育的追求就不是单纯的求真,也不是单纯的求善,教育应追求美,是美的教育。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充满了幸福,这是教育的本义。 
二、“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内涵

  “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内涵,说到底是对教育本质是什么的认识与定位。就其内涵而言,它至少包括三层意思: 

  1,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事业 

  教育的目的指向人类本体,教育的根本追求就在于人本身,是人的教育。教育使人成为人,是因为人天生就是一个学习者,通过教育获得幸福是人的一种天性。首先,学习是人类自身的需要,是人类一百多万年的进化发展中产生和发展着的特性,它是一种生物学特征。其次,人类面临的自身许多未确定性,也是人类必然接受教育的证据。 

  学校教育一般被认为是受教育者“文化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使人成为人”,然后作为成熟的个体进入社会中生活。 

  2,教育是“交往”和“理解” 

  交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是联结个体、群体、民族的纽带和桥梁。教育是一种交往,是由教育自身的特性决定的。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化的,为了使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为了开发师生交往中蕴藏的巨大教育资源,为了人的生存,为了人的幸福,有必要重新认识并全面把握师生交往的意义。 

  交往是手段,理解才是目的,通过交往达到理解是由教育本质决定的,是对教育的最好诠释。理解正是“为了人的幸福”教育的要义之一。理解的独特意义有两点,一是对人而言的,不是对物而言的。对于物与物性,我们运用“认知”,对于人和人性用的是“理解”,这是哲学上的物性与人性的把握。 


展开全文阅读
  理解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了解,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学生的不了解甚至是误解造成的。 

  3,教育是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过程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教师的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劳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供选择,它需要的是教师本人忘我的奉献、崇高的思想、高度的智慧和非心的才能。这种奉献本身又是一种获取,所以教育是在享受中获取,在获取中享受。 

  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一种享受,更是学生的一种享受。就学生而言,他们相对于教师有一种受动性,这种受动性并不是对外力无奈的忍受,相反是学生对教育的积极享受。一方面,学习作为一种人的天性,天然具有一种趋向真善美冲动,另一方面,学习对象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现、自我欣赏的最好媒体。学生对教育的享受,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三、教育、幸福的几对关系

  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的事业,我们通过对教育与幸福的几对关系的分析,会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于当前缺乏幸福的教育的认识。 

  1.教育和个人幸福、社会幸福的关系 

  幸福,不仅是单个人的追求与享受。幸福也是人与人之间“分享”的一种体验,使人们面向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给予”。只有为增进社会整体的幸福而拓展自己的生命活动,个体才能趋向于身心的完美。 

  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共生、互动的关系。人不能只顾及自己的幸福,人的社会性要求它必须服从于社会的发展,但是,社会的发展却又是以个人幸福为目的的,但它并不以剥夺个人的幸福为代价,它同样要满足个人的幸福追求,它具有更大的普遍性。人的幸福追求是在社会中进行、在社会中实现的。人对幸福的追求与道德的义务是统一的,缺乏道德基础的幸福最终只能导致不幸。 

  直到现在,人类一直把追求幸福的目光投向社会变革,但是,人类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幸福。自然改造、社会变革,再加上人的革命,三种力量集合在一起才能共同打开幸福生活的大门。而人的革命必须靠教育来实现。把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其他主体与人的互动将构成人发展的条件。在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被动的等待者,而是社会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之一。 

  2.教育和当前幸福、长远幸福的关系 

  人的幸福实质在于生命历程中的各个阶段的幸福的叠加。在幸福问题上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对当前幸福的过分执著而使人失去长远的幸福;二是某些人为了追求长远幸福而置当前幸福于不顾状况普遍存在。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正确处理当前幸福与长远幸福的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加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抉择,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次巨大转型,同时也为人类正确处理当前幸福和长远幸福的关系提供了思路。教育必然成为传播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教育以及社会的各要素之中,内蕴于素质教育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成为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积极意识和主导价值,成为公民的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素质。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强烈要求,是一种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未来教育理念。它需要放在宽广的文化视界和全球发展的背景下来把握,需要一种整体而动态的思维来感悟。 

  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教会人们辩证地处理当前幸福和长远幸福关系的主要途径。 

  3.教育和人的幸福、不幸的关系 

  人们对幸福的认识与面对不幸时的态度,和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教育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1)优质教育,兴国利民;劣质教育,祸国殃民 

  优质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的一种历史选择,是一种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是一种最好得和最可行的教育。它是指充分利用各类人力、物力资源,最大价值地发挥教育的作用。优质教育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把学生看成资源人,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健全人格。优质教育又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祖国和人类培养合格人才。 

  (2)“人无全才,人人成才”是优质教育的追求 

  遗传是教育的根据,同时也是教育的限制。成功的教育必须正视学生的差异,教育者以不同的教育内容、灵活高效的教育形式与方法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使教育与学生正在出现的心智能力相匹配。 

  优质教育,是教育的完美形式。就其本质而言,注重教育的结果,更注重教育的过程;强调学习成绩,更强调持续学习的能力;了解学生的智商,更不忽视学生的情商。 

  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优质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师资作保障,只有他们才能带来学生的充分、自由、主动的发展。 

  幸福是一种追求状态,是心灵不断成长、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人必须为追求真正的幸福而努力,必须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下,理解幸福、追求幸福、享受幸福、创造幸福。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只能靠主体自身的努力和教育的引导作用来形成,这正是我们教育能够有所作为的空间。   

  还孩子们幸福,树立其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其良好的幸福品质,发展其卓越德行辅能力,自主创造美好人生,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标签:教学论文 新理念: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北京15所高校明年继续进行春季招生
下一篇:忽视健身 近五成教师身体不健康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