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作文素材
阅读:3047
标签:
作文素材
浅谈我国古典戏曲中的悲剧意识及特征(网友来稿)
涂利锋
在我国戏曲美学中虽没有明确提出悲剧概念,但并不是说我国没有悲剧。“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则有悲剧在其中……最有悲剧之质者,则如关汉卿《窦娥冤》纪群祥《赵氏孤儿》。”(汪国维<宋元戏曲考>)。除以上两部之外,还有《汉宫秋》《梧桐雨》《桃花扇》等举世公认的著名悲剧。后人常用“悲欢离合”来概括古代戏曲中的故事的情节,那么这些悲剧又具有什么特征呢?
>一、 以“大团圆”是来挑战“生存悲剧感”。
>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的心理现象,他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窦娥冤》中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桃花扇》里的侯朝宗不能与李香君团圆,而顾天石的《南桃花扇》干脆让公子与李香君当场团圆等等。虽然“大团圆”千千万万,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是戏剧、小说叙述的是什么事,最后总有一个欢乐的尾巴,圆满的结局。
> 人是带着哭声来到这个世界的,它预示着人生的悲哀和痛苦。怎样来消除人们心中的“生存悲剧感”,只有抛开人生的悲剧和痛苦,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使人们在痛苦中开拓生存的灿烂前景,黎明前有一片黑暗,但黑暗前就是早晨,这种“大团圆”的方式让人在黑暗前见到了光明,给人们以生存的勇气。
> 二、 将戏剧悲剧美学特征概括为“长歌可以当哭”。
> 无论是东方文论,还是西方文论,都十分重视“悲剧”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中国文论讲“哀怨起骚人”,而西方文论讲的是“愤怒出诗人”,都是一个意思。正是心中的愤怒哀怨,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热情。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于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子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人在悲伤痛苦时,便产生一种“呼天地,呼父母”的心理需要,而文人在悲愤之余,通过笔墨抒发心中的不满,“聊以蔚籍那颗受伤的心”。古往今来,多少文学艺术家都是用他们的作品来哭泣,《离骚》是屈原的哭泣;史记是司马迁的哭泣;《琵琶行》似乎白居易的哭泣;而《窦娥冤》是关汉卿的哭泣;《赵氏孤儿》是纪君详的哭泣;《桃花扇》是孔尚任的哭泣、、、、、、悲剧作家的哭泣,即是他们满足自己“欲哭”之心理需要的独特方式,也是他们排遣痛苦,消弥悲哀的途径,更是他们对生存悲剧感的抒发,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
作者邮箱: tulifeng2004@sina.com
标签:
作文素材
浅谈我国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解读《死水》《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下一篇:
理性审视:教育公平与效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