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789  
标签:教学论文
破落还是败落(网友来稿)


郭杰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所选《简笔与繁笔》讲到简笔运用之妙,例举说:

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

我在读课文时,想分析一下“破落”二字何以能“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结果,遇到了困难。于是,查找《水浒传》原文,却吃了一大惊:原文此处不是“破落”,而是“败落”!

我有点傻了!我知道教材上有很多错别字现象。可是我不敢相信中学教材上竟会出现这种“关键点”上的错误!这样的错误不被 发现,说明没有人认真地对待作者的这个“议论”。因为,这样的错误,只有不动脑筋“人云亦云”的人才能“读懂”。

我还清楚地记得,原先全国通行的必修本上也有这篇课文,就去查找旧教材。找到了: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中学课本《语文(必修)》第二册第157面,此处内容也是“破落”!我吃惊于我是怎么地骗过了自己,然后又不懂装懂、振振有词地“骗”过了两届学生。我应该向我教过的学生们真诚地道歉!

再按注释查1981年2月18日的《人民日报》,此处内容赫然也是“破落”!

我还是更愿意相信教材是对的。毕竟新老教材的使用时间合起来好几年了,出现这样的问题太让人吃惊。第一,这“破落”两字是这句话的核心,作者讲的话至少自己要能解释明白;第二,《人民日报》刊发此文编辑应该读通文章;第三,以对教育负责的态度,入选教材时更应慎重;第四,教材使用这么多年了,那么多的教师,上百万人次地,曾经振振有词、头头是道、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地为学生讲授,难道全是人云亦云,就没有一个人实证性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第五,多年来,至少也有上千万人次的学生读过这篇文章,难道就没有一个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

“破落”能接连“过五关”,真让人吃惊;因为每过一关它都命若游丝:只要有一个人问:喂,“破落”,你怎么“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的景象”的?它就完了;而守关者的责任本来就是问这一句话的。

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去查《水浒传》的其它版本,我真希望有一种版本上写着“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破落的山神庙。”可是,所有的版本都是“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包括含有金圣叹点评的版本,俱为“败落”!

看来是真的了!我只好去分析“败落”和“破落”的表现力,看那个更好。

这一比较,倒真不得不赞叹古人用字之妙。

结合语言环境,不管用“败落”还是用“破落”,都是形容山神庙的状况的,是个形容词。因为“落”字是共有的,所以,应该把“败”和“破”的比较做为重点。“败”的形容词意义是“腐朽、腐烂”,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败”、“败梗飞絮”的“败”、山神庙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土制的砖瓦和木材,尤其是木材,要产生“腐朽、腐烂”的效果,则必然经过自然界日晒,雨淋,风化,那就必然是长时间的。正因为这样,“败落的山神庙”本身就证明着它被荒弃很久了;有它立在那里,就能“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分析“破落”,我们不得不说它的表现力差远了。虽然“破落”也能表现山神庙的破残,可是,要知道,昨天做的衣服今天剪了,撕了,是破;昨天盖的房子,今天推了,砸了,也是破。虽然,“破落”也能用来形容因时间久而导致的“败落”,但是,因为“破”没有“腐朽、腐烂”的意思,就不如“败落”那么能强调出“时间久”这一关键原因。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不能不对周先慎先生的粗心大意感到意外;但是,在中学教材中使用了那么久,却没有人发现这一事实却着实让我感到悲哀和恐怖。因为这一小事证明,我们这个教育系统的质疑能力退化了。而质疑能力退化的前奏是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独立思考能力缺失的前奏是缺失了认真的态度。人们对无关于名利的事情已经习惯于漫不经心,人云亦云。我想我们可以明白一些了,为什么我们叫喊“创新学习”很多年了,叫喊“研究学习”好多年了,叫喊“素质教育”好多年了,可是,除了“叫喊”得花样百出,以及叫喊出的“形式”花样百出之外,我们有什么收获!

我想说:这时节,我们需要认真。

我想喊:这时节,我们需要独立思考!

我多么希望我所说的一切都不是真的!

2002年11月1日

周先生:您好。

给您写此信,深有不揣冒昧之感。

但是,一来,中学教材事关重大。再者,“一字必究于真,一字必落于实”向来是治学者的信奉。

闲言不叙罢。

我在读您的《简笔与繁笔》时,因为对“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中“破落”二字的理解不甚明了,所以,想到对照原文。结果就我所知的版本中此两字俱为“败落”。是不是您老所据另有版本?请指教。

附感想一篇,可能话说得有些大了,但是发诸真情。如有对您不尊重的地方,看在真实和真诚的份上,还望海涵。

                                       郭成杰,一个认真地读着您的作品的人

2002年11月5日

郭成杰老师:

你好!

谢谢你来信指出拙文中的引文错误。我写作时用的《水浒传》版本是容与堂的百回本,收到来信后,我立即找出百回本来检视,结果也是作“败落”,说明你的指正是很可靠的。我于是又翻检了了这篇小文的原稿,原稿上是作“败落”;我又查阅了我大约写于同一时期的《武松打虎》的赏析文章,也是作“败落”(见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出版,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下册,第2274页)。错误的造成,是我抄稿时的笔误,还是发表时报纸的误排,现在无法查证。但当时《人民日报》处理这篇稿件的编辑,是一位资深的很有修养且认真负责的同志,他是没有什么责任的。这篇文章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以来的长时间中,作为作者的我,未能发现和纠正这一错误,确实是一个不应有的疏失。再一次感谢你的指正,并向你认真读书和思考的精神学习。我将通知出版社,在以后重印时改正过来。


展开全文阅读
你对“破落”和“败落”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不过两词在艺术表现上虽有优劣之分,但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中却也意思相近,所以长时期没有被广大的老师和学生们发现,也在情理之中。我以为你文中说你以前向同学讲解这篇文章时没有发现这个错误是“骗”了学生,把人们未能发现这个错误说成是“一件十分惊险的事(“惊险”一词用在此处不妥)”,而且竟然让你感到“悲哀和恐怖”,并由此认为“我们这个没有了质疑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国家还凭什么发展?”而“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的民族怎么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好像这个错误没有人指出,就证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没有前途了。这未免不够实事求是,有点危言耸听了。

来信说,你的《感想》中“可能话说得有些大了”,但却是“真实和真诚的。”这我相信。我的这封回信,包括对你的感想和对你的《感想》的不完全相同的《感想》,也是“真实和真诚的”。这一点,也希望你相信。

专此。顺颂

教安

周先慎 

                                 二00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周先生

您好,真的好:)

我在您的来信中看到了最让我感动的东西,那就是真诚,虽然这我也有;还有严谨与谦虚、宽容,却是我所缺少的。

说实话,我把信发出之后,就有些后悔:我不应该把我写的文章给你寄去,而且不合情理地放在了前边;我担心我的言语过于偏激,怕它会伤害一颗高贵的心灵;再说那其中确有不是应该对长者说的话(您发表此文的81年我还是高一学生)。但是,信已经发出,我倒是很平心静气了;后来,我想,在我的潜意识里,可能真的想给您一点刺激,不能说我有什么恶意,但我至少是在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这也许就是性格,我有点过于认真,以至于显得刻板。

可是,您的回信消除了我的后悔;您在做了应该做的之后,帮我指出了文章的毛病,这使我庆幸把文章发给您了,也让我从中领略到了您的真诚。而且,您的批评是中肯的适度的。如您说我说的话“有点危言耸听了”,您太客气了,其实何尝是“有点”,我自己都觉得有“文革遗风”,这种“上纲上线”的作法是我自己也非常反感的。但是我还是这么说了,而且觉得不吐不快,是因为我现在教的一年级新生们确实不会思考,其实何尝是不会想,简直是根本不想。好像思考根本与他们无缘,他们只负责记忆背诵,而思考完全是老师的事;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睁大的眼睛,渴望的眼睛,好像是一只只阔口瓶,只等着你往里边灌。这现在几乎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为我的学生的不思考忧伤和悲哀。可是,我不能责怪学生,就只能从他们的生存环境上去找原因,我觉得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或者教育让学生不会思考了,所以,我才会说那样的话。在这一点上,我依然认为我是真诚的,而且是实事求是的。

至于我说的“骗”,是因为您的《简笔与繁笔》我已经教过两届学生了,却没有发现“破落”的不合适,然而我必要给学生讲得头头是道,可想我当时一定是在“不懂装懂”,“不懂装懂”还不是骗吗?这和您的错误不同,您是不小心:我知道校对的难度,我自己写文章,经常是校对过四五遍之后,还有各种错误。正如您所提到的我文章中的“惊险”,我看确实是表达不清,我本来是要表达“破落”的“过五关”是惊险的,却没有想到人们对这个“这”习惯于承前指代。总之,您这个错误是不小心;而我呢?是在不懂装懂;所以,我不能够原谅我自己。

至于其他的“大话”,是有感于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可以自由话语的时代,可是却因为我们自身的不习惯而没有实现多少话语自由;没有话语自由,思想自由也就失去了表达的支持,很难活跃;我认为这可能正是学生们不思考的社会原因。如果我们培养的是一群不思考的学生,那么江泽民提出的创新就不可能贯彻,民族的发展就很难实现。关于这一点,我有一篇长文《语言的力量》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另外,对于您文中的“一个紧字而境界全出”中的“紧”字,我有一个诠释,附上,请指教。

紧”字的神韵:单从“意义上说,“紧”是人对现实中一种特定情景的感觉,按《辞海》的解释就是“猛,激急”。现在“紧”和“雪”结合,来陈述雪下得大的情形,显然是说这雪大得给人一种“紧”的感觉。什么样的雪才能给人以“紧”的感觉呢?我想首先是雪片大,鹅毛大雪;当然,单是雪片大,过于稀疏不行,还要雪片稠密,密得看不透;雪片大而且稠密是不是就能给人以紧的感觉?我看还不够,还缺少一样,再加上风急就更好了,只有北风呼呼的吹着,才能更加显示出雪下得紧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紧”的神韵在于它描述出了一种感觉:猛,激急。一个“紧”字,综合了丰富的内涵:“雪片大;雪片密,北风急”。这就是“紧”字的境界。

为什么一个“紧”字会有这么丰富的内涵呢?这牵涉到一个文字的暗示性问题。在生活中,当某个字和一些生活现象结合紧密,并且经常出现,人们一看到这些字,在内心里就会想到和它紧密联系的一些情景,形成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暗示,如读者看到“血泊”二字,你就会想到杀戮;学生听到“考试”二字,就可能会有紧张肃穆的感觉;看到“那雪下得正紧”,就会下意识地感到那雪一定是“片儿大,密度稠,风儿急”。

顺颂

祝身体康健心情愉悦

   11/18/2002

抄袭必究

 作者邮箱: guo0645@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论文 破落还是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职称评定已成为教师的灾难
下一篇:《杜鹃枝上杜鹃啼》的两处细节分析(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