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293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教学复习建议
                 中国教育报     2002-12-19     张亚南 

 

  针对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供教学与复习参考。 

  1.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深入理解高考命题精神 

  文科综合《考试说明》明确提出的考试性质、考试目标和要求,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从综合考试的性质来看,它要通过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实现选拔功能,因此,更强调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把握,注重学生在知识迁移、问题思考和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态度、价值观。教学和复习中就必须在注重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高考备考复习中往往会陷入这样的认识误区,即研究什么知识内容不考,什么重点问题考不考等等。不能否认,《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范围是需要认真复习的,但那些都是学生能力的载体,因而也是试题的载体;重点、热点问题同样也是试题的载体或“外壳”。高考命题实质上就是要通过载体或“外壳”考查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而,复习什么内容、抓什么重点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知识和现实问题的复习增强素质和能力,这样,才可能自如应对多种背景或载体及多变的设问角度。 

  2.重视复习基础知识,把握好学科内知识的综合 

  《考试说明》指出:“每一门学科体系的建立和成就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都有其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并未脱离开高中学生已具有的文科各单学科知识体系,而是……分别用各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根据这种说明,在教学和复习中必须首先把握好各单学科的基础知识。据许多教师和考生反馈,2002年的文科综合试题感觉难度并不大,但测试结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强化复习,而过多、过早地追逐热点和重点、追求“综合”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于:第一,它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入。学生在回答高考题时表现出来的“就事论事”,就是因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深入理解。第二,虽然现实问题的产生和出现是不分学科的,但是人类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形成的不同学科,正是为解决综合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因为人们无论是认识问题还是解决问题,必定要有一定的角度,这样才能够深化认识问题,具体解决问题。 

  3.确立综合意识,针对现实问题整合知识 

  强调单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不是强化学科壁垒。文科综合测试恰恰要打破学科壁垒,引导学生既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解决问题,又要学会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认识和解决。这样,必须在教学和复习中坚持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不能就知识研究知识。要明确知识就是“工具”,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因而知识要围绕解决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同时要特别注意知识“工具”的适用性。这样,学科知识就必须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整合,不能以原来的体系呈现。普遍适用的知识是不存在的,因而答题中生搬硬套也是不可取的。 

  4.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学会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 

  高考有多种能力要求,其中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建议训练方法:一、针对社会现实,确定主题进行综合认识、多角度认识,并提出解决方案,注意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严谨性、针对性;二、往年的高考题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可以多研究这些题目的设计意思、设问角度、思维价值等等;三、也可选取一些平时做过的好的练习题,多进行一些思维方面的研究。即不仅研究其知识价值,也多研究其思维价值、能力价值,放大这些题的功能。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2003年高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02年高考典型试题评析篇(文综)
下一篇:2003年高考各科复习建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