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德育论文
阅读:428
标签:
德育论文
减少伤害 教师心理健康咨询要加强
千龙新闻网 2002-12-19
在全市14万名中小学教师中,由于部分教师的教育行为不当,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注意力障碍、焦虑等。昨天,北京市教科院披露了《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的调查结果。记者采访了主持这项研究的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的杨忠建。
杨老师介绍,这项研究选取了全市的几十所中小学,对400多名学生就“我喜欢的/不喜欢的老师的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十名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
知识面广、有过硬的基本功、上课负责、处理问题公平、勇于承认错误、善于沟通等被列为学生喜欢的行为,而打骂学生、讲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被列为学生不喜欢的行为。正是这些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即师源性心理伤害。
研究显示,教师行为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工作的特性,二是社会变革中的压力。
教师工作是一种创造性、长期的、紧张的精神劳动。教学活动往往是个体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往往在自豪中产生自赏、在挫折中产生哀怨,进而会导致一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
加之目前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不是很理想:社会转型、竞争激烈、上级要升学率、学生难管、收入不高、负担不轻,导致许多教师的心态经常处于不平衡中。如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保健,教师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损伤,进而对教育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北京市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贺淑曼教授认为,目前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往往停留在从书本到书本的阶段,对教师形成健康人格的指导意义并不大,也有一些老师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心理健康保护的必要。
因此,有关专家呼吁,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办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应该尽快纳入有关部门的规划中。
标签:
德育论文
减少伤害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加强沟通 家长莫要动不动告学校
下一篇:
“家长签名制”意在减负难以推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