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006  
标签:教师随笔
千万别以为你比学生强
                       作者:  黑白斋主 - jsx86777137 

  我在读书时是觉得老师非常了不起的,多数时候认为老师什么都应该懂的,认为老师是不应该犯什么错误的,所以,当年教授我物理的老师将摄氏温度的10℃读作“10度C”时,我也跟着读了一段时间,就是后来换了老师,改变了读法,我也没有去问原来的老师为什么那么读。而且,在读书阶段,如果我偶尔指出了老师的一个小小的错误时,自己都要偷着高兴好长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比教师都强,好象很了不起似的,但一旦重新面对老师时,老师的形象立即大高大起来,原来那种觉得自己了不起的感觉在那短暂的一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且觉得自己是过于骄傲了。 

  我读书时的年龄较小,高中毕业时刚满十五岁,当年也曾和年纪稍大一点的同学拿着自认为较难的习题去“问”老师的,如果老师能迅速解答出来,自己也便灰溜溜的,也就更觉得老师了不起。如果老师一时答不上来,心里则是幸灾乐祸的。只是灰溜溜的时候多,让我们幸灾乐祸的时候少。 

  读师范的时候,觉得自己将来应比学生知道得多,有一种担心便是怕今后在学生面前回答不了问题,丢丑,于是,总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那时,我是相信“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具有一碗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具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必须具有长流水”的观点的。但学了一点大学的内容后,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觉得自己今后教书有了底气。加之我们实习时的指导老师为了给我们壮胆,反复给我们灌输的就是我们面对的学生都蠢得很,一个个不知要比我们笨多少,我们完全有能力对付学生的各种提问,以至于我们几个不知天高地厚、在一起实习的同学打出了对待学生的问题,回答时要做到“难题目三分钟,简单题目三秒钟,不难不简单的题目要对答如流”。可见当时我等牙根就没有将学生看在眼里,自我感觉之好,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想起来都还觉得脸红。这当然一方面说明了我等年轻时的不知天高地厚,也说明我等是抱着自己比学生在强出许多的观点走上工作岗位的。 

  刚参加工作时,因感觉自己比学生强,对学生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动不动就训斥学生,“你真笨”之类的话就经常挂在嘴边。而当学生提一个自己又答不上来的问题时,往往又寻找各种借口来搪塞,什么“这内容用不着学”,“题目的条件不足”,“这道题中学阶段无法求解”之类的话时常被派上用场。即便有时发现自己错了,也死不认错,甚至想方设法“自圆其说”,能混过去就混过去,有时硬是被学生逼得脸红脖子粗的,还坚持着不认错。 

  所以,教书的时间一长,原来的那种无所畏惧的底气也就慢慢地散去,而且教书的时间愈长,虽然应对学生提问的能力也愈强,但却愈觉得在学生面前的底气不足。 

  如今的学生,已无法与二十年前我们做学生时的情况相比,且不说他们的知识比我们要全面得多,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受到的教育比我们那里要厚实得多,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要比我们那时多得多,就说被家长与社会骄贯与宠幸得不知道师道尊严为何物的当代小皇帝们,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已基本形成,在他们眼中,何方圣人会比他强,虽然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在师生不平等的环境中,表面上对老师的训斥唯唯诺诺,但实际上,老师在他们的眼中……哼…… 

  当然,我的底气不足并非是因为学生的感觉,而是在学生面前,我确实有很多底气不足的地方。我曾经在一张帖子中说过:“在我的学生面前,我时常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虽然在学科知识方面,在课本知识的范围内,我尚能应对学生们的提问,但一旦离开我所教的学科,甚至是离开了课本,我就无法招架学生的提问。面对学生口中说出的新潮的词语,怪异的观点,我还没有听说到的科技动态以及我完全不熟悉的学科,我多少有点觉得在他们面前,我只有一碗水,而他们去有着一大桶水。”我的这一观点并非我在做秀,而是我实实在在的感觉。 

  然而,我也知道在我们的老师群中,有许多人的感觉是非常好的,他们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比学生强,从不反思自己,无视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学科综合的教学在中学阶段遭遇了强大的阻力,实质上就是教师知识缺陷的最直接的反应),不去关注学生的变化,不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抱着自己在长期教学生涯中所有的一点闪光之处不放。他们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成长,不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而是自认为高出学生一筹,动焉对学生指手画脚,却不知,这样不仅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反面助长了学生对老师的蔑视。 

  我真的是认为我们并不比我们的学生强,今天不比他们强,未来就更不用说了。好在古人已经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也不必不如师。正好,我在内心里常常用这句话来为自己遮羞。

                                        k12
标签:教师随笔 千万别以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班工作的误区
下一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